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点的平移(课件14张PPT+教学设计+练习等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点的平移(课件14张PPT+教学设计+练习等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7-28 12:41:15

文档简介

学 情 分 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直角坐标系,对直角坐标系及坐标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混乱,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效果分析

《用坐标表示平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第二节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第二小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在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从形的角度理解平移),在本章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后,本节课学习用坐标来表示平移(即从数的角度刻画平移)。这节课不仅探究了平移所引起坐标变化的规律,也探究了坐标变化引起位置变化的规律。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思想,依次经过点和图形的平移的观察、画图、猜想、归纳、比较、分析等活动,最终探究出点的坐标变化与点平移的关系,图形各个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我的设计意图是:首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如果某个小鸭在坐标系内的位置是(2,-3),它向右游了4单位,则它的坐标变成了多少?如果它向下游4个单位长度,它的坐标又是多少呢?让学生通过在坐标系内画图找出答案,同时总结出变化规律。通过学生动手画图到寻找规律,由易到难,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从而对这一知识点有较深的印象,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例题提供必要的前奏。接着出示例题,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当点变成三角形后,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存在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画出的图形解答此问题,从而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
通过学习,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平面内点的坐标平移的规律;通过学习,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图形上各个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图形平移的规律,能解决与平移有关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归纳)-提高,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教学中我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预设让学生先总结点的平移规律,再由点的平移规律到图形的平移规律。但学生对点的平移规律很容易理解,而对图形的整体平移困难很大。比如:将一个图形先左右平移,再将这个图形上下平移。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平移正确,而第二次平移是将平移后的图形进行平移。指导多次都无法纠正过来。
但不足之处是: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连简单问题都回答不上;教学过程中,我讲的较多,给学生探究的机会少,课堂上让学生展示的时间少,练的也较少。我觉得整个教学中显得前松后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达标测试,导致达标测试未完成;课堂中学生由于基础差,配合不默契,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一般。
《用坐标表示平移》课后反思
现在我们的数学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 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这些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也是对他们的生活有意思的.所以学习起来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与热情,这就是一直在提倡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是在数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现对本节课反思如下:
1、 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一种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带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更主要的是学会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创新的精神也得到充分的培养,从而形成了一种能力。
一方面,在问题的关键处要让学生想到,另一方面,要能提出尖锐的问题让学生大胆地想象,特别是整节课看下来,教学设计过程明确,教态从容不迫,很亲切自然,让孩子能够很顺利的融入到良好的课堂的学习气氛之中.在引入阶段时引用了学生熟悉的平移,接着再引出本课要学习的《用坐标表示平移》,过渡的很自然,有层次.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学生能够比较清楚的阐述了平面直角坐标中图形平移与坐标变化之间的特点,说出用坐标表示平移变化之间关系等知识点.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表达出数量的变化规律.
2、 营造“对话”的环境
主动营造师生对话的环境。教师不仅要担当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在不同的场合担当辅导者、咨询者、合作者、朋友等复杂角色。教师应当创造机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学生才愿意在课堂上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把握学习的自主权,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教师切忌“一言堂”、“满堂灌”要善于营造宽松有趣,生动活泼的思考气氛,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想在今后的实践中我要更多地改进方法,最终找到一种真正适合的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学得更轻松,老师也教得很快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
——点的平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点的平移规律,点平移与坐标变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点的坐标变化探索过程,感受并了解点的平移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成功中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乐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直角坐标系,对直角坐标系及坐标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混乱,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点平移与坐标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点平移与坐标变化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通过阅兵式视频导入,除了见证国家军队实力意外,还折射数学知识,方队行进也就是图形的平移,每个组成方队的士兵的平移也就是点的平移。
设计说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回顾平移的相关知识,为新知识、新课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从而也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题的学习中去。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合作交流 探新知
活动一:“一显身手”,探新知
1、探究点的平移与坐标的变化——点的左右平移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在自己手中的坐标纸上,先独立画出平移后的坐标,并写出他们的坐标
然后学生黑板展示

师生活动总结规律:点的左右平移左减右加纵不变
活动二:“一往直前”, 探新知
2、探究点的平移与坐标的变化——点的上下平移
学生活动:按照刚才的思路,独立完成探究二。

设计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画图、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得出结论。经历从特殊到一般,有具体到抽象的探索过程,最终探索出点左右平移和上下平移的坐标变化规律,这样,学生动手实践,利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给学生创设充分表现自己的时空,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
学生总结规律:点的上下平移上加下减横不变
板书

←A(-2.-3)→


师生活动:善归纳
点的左右平移点的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
点的上下平移点的纵坐标变化,横坐标不变
活动三:规律验证——由特殊到一般
是不是所有的点进行平移以后,都有类似的规律呢?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左右,上下的坐标变化,同桌俩合作完成
经过探究对于任意点P(x.y)如果平移a个单位长度,分别向上下左右平移得到
规律巧记:
四、应用新知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
推火车形式回答问题.
设计说明:学生掌握点的平移与其坐标的变化
关系后,融会贯通,通过一个点单次平移找出
平移的规律,思维更进一步。
火车顺利到站,继续挑战
请同学先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伴交流,并且分享自己的想法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为了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暗示学生平移路径不同,结果相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将一个点平移两次,同样也遵循平移的规律。
(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再与小组同伴交流展示很快发现横坐标减4,纵坐标加1,符合这个规律的只有D。
(四)步步高升
先独立思考,然后找学生说出思路,采用将平移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平移坐标表示,也就是a-2=1,b-3=6,解两个一元二次方程得到a,b的值。利用平移的规律直截了当。其次还可以利用逆向思维,从结论出发推出已知,也就是说把(1,-6)看成已知点,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就得到了点M。
五、至臻完善,忧深思远
学完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与点的平移有关的知识,又积累了哪些做题的方法,在进行点的平移时用到过哪些数学思想?谈谈自己的体会,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设计说明:师生进行合作小结,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学生通过自我评价,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学习观,同时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有助于学生清理知识的脉络,使新旧知识形成体系,教师做为组织者与引导者。
六、布置作业
作业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目的是为了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也让学生能及时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
济宁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教案
7 . 2 . 2 用 坐 标 表 示 平 移
---- 点 的 平 移

白石镇中学 房文
2016.3
课件14张PPT。
白石镇中学 房文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 点的平移白石镇中学 房文学 习 目 标1.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左右或上下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
2.会写出点平移变化后的坐标.
3.由点的平移情况,能判断点的坐标变化.1.如图, 已知点A(-2, -3),根据下列条件,在相应的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平移后的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并观察平移前后点的坐标变化A1(3,-3)A(-2,-3)A2(-4,-3)(-2,-3)右平移5个单位(3,-3)横坐标加5(-2,-3)左平移2个单位(-4,-3)横坐标减2①将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
②把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2
①将点A(-2, -3)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3;
②将点A(-2, -3)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A4.
A(-2,-3)A3(-2,3)A4(-2,-7)(-2,-3)上平移6个单位(-2, 3)纵坐标加6(-2,-3)下平移4个单位(-2,-7)纵坐标减42.如图, 已知点A(-2, -3),根据下列条件,在相应
的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平移后的点,并写出它们的坐标,
并观察平移前后点的坐标变化口 诀上下平移左右平移上加下减横不变左减右加纵不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4,2),若将点P:(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
(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
(3)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
(4)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6,2)(-1,2)(-4, -2)(-4,7)小荷才露尖尖角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4,2),(1)若将P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坐标为_______;(1,5)(2)若将P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坐标为_______.(1,5)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1,3),要使它平移到点(-2,-2),应怎样平移?说出平移的路线.- 5- 4- 3- 2- 7- 6123456701234567xy- 5- 4- 3- 2- 7- 6- 1- 1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2)平移后的对应点A′(-3,3),按照同样的规律平移其他点,则下列平移变换中符合这种规律的是( )
A.(3,2)—(4,-2)
B.(-1,0)—(-5,-4)
C.(2,5)—(-1,5)
D.(1 ,5)—(-3 ,6)
D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将点M(a,b)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
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其坐标变
为(1,-6),则a=——,b=——.3-3步步高升点(x,y)向右平移a(x+a,y)向左平移a(x-a,y)向



a(x,y+a)向



a(x,y-a)课 后 作 业必做题:课本75页练习题1.2选做题:同步练习53页课堂过关4.再 见 教 材 分 析
“用坐标表示平移”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五课时。本节课主要是要探究点或图形的平移引起的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是在上一章得出平移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用坐标刻画了平移变换,从数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平移变换,这就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作用。对平移变换以后还要学习“实数”、“四边形”中均有安排和论证,为后续学习利用平移变换、坐标变换探索几何性质以及综合运用几种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进行图案设计打下基础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符合程度
A
B
C
D
教学目标
10分
①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切合实际。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参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25分
①准确反映“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②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中科学合理地选取教育资源,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应有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时代特点。

③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不违背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结合,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安排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活动
40分
①贯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②坚持启发式教学,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灵活多样;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促使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意义。

③教学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有广度和深度。

④课堂开放性强,且收放有度。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

⑤合理应用反馈、评价机制,使学生得到及时的鼓励或纠正

⑥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课堂结构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活动进展有序、自然、流畅。

教学效果
15分
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能力明显提高;探寻到相应的知识,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②尊重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具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③教师能够从教学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自身教学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

教学特色
10分
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或能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或能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或能创造性地开发和运用教学资源,或在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有独到之处等,能形成较为鲜明的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

等级与
赋分
A:90%
及其以上
B:80%
及其以上
C:70%
及其以上
D:60%
及其以下
总计
得分:A
主要优缺点分析:
本节课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创造性的整合教材,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坚持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学生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课堂氛围良好,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2015年 3 月 30 日
7.2.2 用坐标表示平移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将点A向右平移向个单位长度可得到点B ( )
 A.3个单位长度 B.4个单位长度;
C.5个单位长度 D.6个单位长度
2.如图1所示,将点A行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将点B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B′,则A′与B′相距( )
 A.4个单位长度 B.5个单位长度;
C.6个单位长度 D.7个单位长度
3.如图1所示,点G(-2,-2),将点G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 个单位长度,得到G′,则G′的坐标为( )
 A.(6,5) B.(4,5) C.(6,3) D.(4,3)
二。填空题
已知点A(-4,-6),将点A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则A′的坐标为________.
三.提高训练:(共15分)
 坐标平面内有4个点A(0,2),B(-1,0),C(1,-1),D(3,1).建立坐标系,描出这4个点;

四.能力提高:
 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A(2,0),B(4,0),C(-1,0),D(-3,0).
 (1)分别求出线段AB中点,线段AC中点及线段CD中点的坐标,则线段AB 中点的坐标与点A,B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对线段AC中点和点A,C及线段CD中点和点C,D成立吗?
 (2)已知点M(a,0),N(b,0),请写出线段MN的中点P的坐标.
五、中考题与竞赛题:(共16分)
 如图所示的是一长方形纸板,请你把它裁成两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能做到吗?请画图说明.
课 标 分 析
本节课体现了由重知识向重亲身体验、重实践探索方向的转变。以情景引入、铺垫新知。到提出问题、激活思维。再自主探究、合作建模。最后拓展应用、发散思维。由此可见,环节紧凑,思路清晰,突显新课程理念。
本课特色有四:特色一:导学应用诱其乐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学案导学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节课导入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1.体现了两个“凡是”的设计理念:
凡是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就不由教师包办;凡是能由学生完成的表述就不由教师说出。”这两个凡是贯穿了全堂课教学的始末,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时间、素材,使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
来了。我们知道: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学生思维是形象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在新问题中进一步深化自己的想法。因此产生了本节课第二个特色:
特色二、动手操作助其深思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探究点的平移引起的点坐标变化规律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先动一动点、再标一标坐标。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图形平移的全过程,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探索过程,从而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抽象的东西变具体,培养了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不断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逐层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攻破了教学的重点。特色三、自主学习诱其独思,合作交流促其深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索、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理解
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因此,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以学生探究为主线,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