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分题型6 有机综合 (含答案)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综合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拉分题型6 有机综合 (含答案)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综合复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7 08:5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eq \o(\s\up7(),\s\do5(  拉分题型6 有机综合))
1. (2023扬州中学期初)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  
B. 异山梨醇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C. 反应式中化合物X为甲醇  
D. 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
笔记:                                    
                                    
                                    
                                    
                                    
                                    
                                    
                                    
                                    
                                    
                                     2. (2024镇江期初)化合物Z是合成药物沙丁胺醇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X→Y过程中,X先与HCHO发生加成反应,再与HCl发生取代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B. X→Y的中间产物分子式为C9H10O3
C. 1 mol Z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D. X、Y、Z可用FeCl3溶液和AgNO3溶液进行鉴别
笔记:                                    
                                    
                                    
                                    
                                    
                                    
                                    
                                    
                                     3. (2024镇江第一中学期初)异甘草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物功效。合成中间体Z的部分路线如下: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X能发生加成、氧化和缩聚反应
B. Y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的产物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C. 1 mol Z中含有5 mol碳氧σ键
D. 相同物质的量的X与Y分别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消耗的Br2相等
笔记:                                    
                                    
                                    
                                    
                                    
                                    
                                    
                                    
                                     4. (2024泰州靖江高级中学月考)化合物Z是合成某种抗结核候选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X在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所得的有机产物中含手性碳原子
B. Y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2种
C. 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D. Z在铜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的有机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笔记:                                    
                                    
                                    
                                    
                                    
                                    
                                    
                                    
                                    
                                    
                                    
                                     5. Wacker法烯烃氧化的催化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u2+是Wacker法烯烃氧化过程中的催化剂
B. 乙烯双键的电子与Pd2+形成了配位键
C. 整个过程中涉及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D. 该催化循环过程中溶液体系的碱性增强
笔记:                                    
                                    
                                    
                                    
                                    
                                    
                                    
                                    
                                    
                                    
6. (2024南通如皋期初改编)一种以MgO为催化剂催化CO2合成碳酸乙二醇酯()可能的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吸附,“”和“”分别表示Mg2+或O2-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表示O2-,“”表示Mg2+
B. 环氧乙烷中氧原子吸附在“”上是因为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的大
C. 图中所示所有转化中,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D. 碳酸乙二醇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加热后可生成Na2CO3和乙二醇
笔记:                                    
                                    
                                    
                                    
                                    
                                    
                                    
                                    
                                    
                                    
7. 化合物G可通过如下路线合成。
 
(1) 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 A→B的反应会经历A→X→B的过程,其中X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 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①含苯环,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 mol Br2;
②分子含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3∶3∶2∶2。
(4) 已知:①(R、R′表示烃基或H);
②CH3CH2MgBr与醇会转化为CH3CH3。
写出以、CH3MgBr、CH3OH、PhI(OAc)2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笔记:                                    
                                    
                                    
                                    
                                    
                                    
                                    
                                    
                                    
                                    
                                     8. (2023南京中华中学期末)化合物G为一种促进睡眠的药物,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1) A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原因是该分子为极性分子且__________________。
(2) A转化为B需经历A→X→B,中间体X的结构简式为,则X→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 由C和D转化为E的过程中,还生成2分子的甲醇,则化合物D(C10H11NO2)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 F经水解并还原得到的一种产物为H(C11H15NO),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①苯环上有4个取代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存在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 已知:。写出以苯酚和碘甲烷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见本题题干)。
拉分题型6 有机综合
1. B 该高分子材料中含有酯基,可以降解,A正确;异山梨醇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B错误;反应式中异山梨醇释放出一个羟基与碳酸二甲酯释放出的甲基结合生成甲醇,故反应式中X为甲醇,C正确;该反应在生产高聚物的同时还有小分子的物质生成,属于缩聚反应,D正确。
2. B X分子中含有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的饱和碳原子,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A错误;X→Y的中间产物为,分子式为C9H10O3,B正确;Z分子中含有的酯基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中1 mol酚酯基消耗2 mol氢氧化钠,所以1 mol Z最多能与3 mol氢氧化钠反应,C错误;Z分子中不含有酚羟基,X、Y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则用氯化铁溶液能鉴别出Z分子,Y分子中含有的碳氯键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所以用硝酸银溶液不能鉴别X和Y,D错误。
3. A X中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含酚羟基可被氧化;苯环上酚羟基的邻位含有氢原子,所以能发生缩聚反应,A正确。手性碳原子是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Y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的产物为,分子中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B错误。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1 mol Z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羟基和醚键共有2 mol碳氧σ键,羰基上有1 mol碳氧σ键,苯环侧链的醚键中碳氧σ键有3 mol,故共 6 mol,C错误。酚羟基邻对位的氢原子可以被溴原子取代,1 mol X与足量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消耗3 mol Br2;1 mol Y消耗2 mol Br2,两者消耗的Br2不相等,D错误。
4. B X在过量NaOH溶液中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有机物为,生成的丙三醇分子非常对称,不存在手性碳原子,A错误;Y分子中苯环上碳原子采用sp2杂化,环外碳形成双键的采用sp2杂化,形成四个单键的采用sp3杂化,故杂化类型有2种,B正确;分子中,根据氮原子的sp3杂化判断氮原子连接的氢原子不在该平面,C错误;Z在铜催化作用下加热,羟基被氧化为羰基,故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错误。
5. B Cu2+转化为氯化亚铜后,没有再生成的过程,则铜离子不可能是Wacker法烯烃氧化过程中的催化剂,A错误;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电子与具有空轨道的钯离子形成了配位键,B正确;整个过程中没有涉及非极性键的形成,C错误;整个过程中涉及氢离子的生成,则催化循环过程中溶液体系的酸性增强,D错误。
6. C 步骤Ⅰ中不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只是环氧乙烷中O被催化剂吸附,步骤Ⅱ中断裂了C—O和C===O,步骤Ⅲ中断裂了C—O,转化中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C错误。
7. (1) 加成反应 (2)
(3)
(4)
 
解析:(1) 由E、F的结构简式可知,E的碳碳双键与侧链链端的羟基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故 E→F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2) A→B的反应可以看成为取代苯环上羟基对位的氢原子,而A→B的反应会经历A→X→B的过程,且X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结构简式见答案。(3) G的分子式为C9H10O3,不饱和度为5,其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含苯环,苯环不饱和度为4,侧链应有一个双键,1 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2 mol Br2,含有酚羟基,且酚羟基的邻、对位中只有两个氢原子;②分子含不同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3∶3∶2∶2;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或。(4) 由与甲醇发生D到E的转化可生成,发生信息反应①生成,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与HI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发生催化氧化生成。
8. (1) 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2) 取代反应 
(3)  
(4)
(5)
解析:(1)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影响因素进行判断:A分子属于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其次A中含有氧原子和氮原子可以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氢键。(2) 与B的结构简式相差一个甲基,根据取代反应的特点判断,该过程为取代反应。(3)根据E的结构简式判断D中含有苯环,且含两个取代基在间位,根据C的结构简式和生成2分子的甲醇判断C和D反应时,C中脱去2个—CH3O,D分子中脱去2个氢原子,D的结构简式见答案。(4)F分子经水解,根据F中含有肽键判断水解成氨基和羧基,根据能发生银镜判断一般含有醛基,存在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判断分子非常对称,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