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学情分析
学生对正数开平方会有两个结果感到不习惯,容易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混淆.对于负数没有平方根,学生接受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平方根和立方根虽都是开方运算,但它们的表示方法和性质及运用是学生在练习中经常出错的地方;实数的概念是一个构造性的定义,比较抽象,学生真正理解这个概念也有一定的困难.
学生在复习课中既要对所学的知识能够重新回忆出来,又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建构,建立起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建立起本章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本章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的建构.
(6)效果分析
讲完本节课后,我感觉教学效果不理想。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上还欠佳,有些问题处理的太草率较笼统,学生对问题理解不到位,例如:学生对无理数的理解还欠缺。有的学生认为22/7是无理数,0.1010010001是无理数。在教学设计上,有些地方较为简单,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活动任务。课件的制作不够好,例如根号,使学生不能很好的辨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对比,立方根和平方根的类比,学生对这些概念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同学之间交流探讨和师生互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间情感等的交流。但是三班的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太小,有待培养。
(8)课后反思
这节课通过一组算式引出问题,让学生说出这是什么运算?接着问这两种运算有什么关系、随之引出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及有关实数的一些概念。由于学生做了预习,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我也比较得心应手,课堂比较顺利,但在区分无理数的时候认为22/7,0.1010010001是无理数,学生并没有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于是我在讲完例题后进行反思,总结无理数通常的三种表现形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所以说不能为讲题而讲题,重在方法指导。
(4)教学设计
????????第?六?章???实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
二、教学目标
(1)梳理本章的相关概念,通过回顾平方根、立方根、实数及有关的概念,强化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2)巩固开平方和开立方运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复习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构建本章知识结构.
教学难点是:本章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的建构.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梳理,构建体系
导语:数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这节课我们就对第六章实数进行复习。首先对本章知识进行回顾梳理:
问题1????(±2)2=_____,23=_____;x2=4,则x=_____;x3=8,则x=_____.
追问(1):解答中用到了什么运算?乘方运算与开方运算有什么关系?
追问(2):平方根的概念是什么?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什么?
追问(3):立方根的概念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问题1中的题目,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梳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师生一起构建出乘方、开方、平方根及立方根之间的知识结构图:??????????????????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问题2 ??x2=2,则x=_____.
追问(1):什么样的数是无理数?请举出几个无理数的例子?
追问(2):实数由哪些数组成?从小数的角度来看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
追问(3):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有什么关系?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是否适用于实数?随着数的不断扩充,在实数的运算中有理数的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及运算律始终保持不变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师生共同构建出实数及相关知识的结构图:
????????
设计意图:复习实数及相关概念、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在数的不断扩充的过程中,数的运算性质、运算律等的不变性,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典型例题,深化理解
例1 已知下列各数:
???(1)64;??????(2)-8;??????
??问题:你能求出哪些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关注:学生对平方根及立方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分析易错的问题.
设计意图:用各具代表性的数,设计的开放性题目引导学生对平方根与立方根的知识的运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思考:平方根和立方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数?a
算术平方根
平方根
立方根
表示方法
a的取值
性
质
正数
0
负数
是本身的数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关注:学生对平方根及立方根的表示及性质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用图表的方式简洁、直观地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平方根与立方根的表示方法及性质,突出平方根与立方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变式练习:
1.-8是_____的平方根.
2.16的平方根是______,的平方根是______.
3.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和a,则a=_______.
4.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与5-a,则a=_______,这个正数是______;
5.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2a+b-3的立方根是-3,求a-b的算术平方根.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然后小组交流,全班集中展示.教师关注:学生易错题和思维的障碍处.
设计意图:第1,2题是考查学生对平方根与立方根正向与逆向运用及学生对用符号表示的数的意义的理解;第3,4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平方根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第5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平方根及立方根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
反思归纳:截止到目前,无理数有哪些表现形式?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后完成解答,并说出无理数的几种表现形式.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正确识别题目中的有理数和无理数,归纳无理数的表现形式是否全面.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的理解及运用情况.
变式1:请把例2中的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
正实数集合:{_____________…};分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
变式2:下图中数轴上标有字母的各点是上述一些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请找出对应的数.
???????
变式3:在数轴上找出表示的点的大致位置.
师生活动:学生在数轴上标出的大致位置,并说出是如何找到它的位置的.
变式4:的整数部分是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___.
?? 变式5: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并解答上述题目,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关注:学生估算能力及实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选择.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意义的理解与运用及实数的简单运算能力,进一步体会在数的不断扩充的过程中,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律的不变性.
变式8:结合例2中的各数和数轴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师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然后全班交流展示.教师关注:学生能否根据本章所学的内容提出并解答问题,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提出的问题是否有创造性.
设计意图: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本章所学内容都能以这些数和数轴为载体提出来,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时空.
(三)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1.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复习,平方根与立方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2.本章的学习中用到了什么数学思想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学生回顾复习的内容,梳理本章知识间的内在的联系,总结方法,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升华认识.师生共同构建出如下的结构图:
????????????
结束语:经过本章的学习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实数中包含着许多丰富有趣的知识,如无理数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如何计算,等等?我们学了有理数然后又学习了无理数,数扩充到实数后,还会学习什么数呢?这些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逐步找到答案。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自己去查寻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教科书?复习题6?第3、8、10、12题.
2.请以《我眼中的实数》为题写一篇数学小论文,谈谈你对实数的认识及你认为今后还会对实数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
课件21张PPT。实数复习2016-5-6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执教人:韩光山东省梁山县徐集第二初级中学 问题1????
(±2)2=___,23=___;x2= ,则x=___ ;x3=8,则x=___.
思考:(1)解答中用到了什么运算?乘方运算与开方运算有什么关系?
(2)平方根的概念是什么?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什么?
(3)立方根的概念是什么? 48±224乘方开方平方根立方根 问题2 x2=2,则x=_____.
(1):什么样的数是无理数?请举出几个无理数的例子?
(2):实数由哪些数组成?从小数的角度来看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
(3):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有什么关系?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是否适用于实数?随着数的不断扩充,在实数的运算中有理数的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及运算律始终保持不变吗? ±√2实数有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及无限循环小数0典型例题,深化理解
例1已知下列各数:
?(1)64; (2)-8;?(3)(-2)2??(4) √81 ???
问题:你能求出哪些数的平方根?算术平
方根?立方根? 你知道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联系和区别吗?表示方法性
质开方正数0负数正数(一个)0没有互为相反数(两个)0没有正数(一个)0负数(一个)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的运算叫开平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的运算叫开立方是本身0,100,1,-1变式练习:
1.-8是_____的平方根.
2.16的平方根是______, 的平方根是____.
3.如果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和a,则a=_______.
4.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与5-a,则a=_______,这个正数是______;
64±4±2-√3-5100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相邻两个3之间的7的个数逐次加1)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你能区分开吗?例2无理数一般有三种情况1.圆周率 及一些含有 的数2.开不尽方的数3.有一定的规律,但不循环的无限小数例题反思:变式1:下图中数轴上标有字母的各点是上述一些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请找出对应的数.
?????? (√3,22/7, √15,-π,-8,-3.5,0,-√3,3√27,0.373773777…(相邻两个3之间的7的个数逐次加1)-π-√3√322/7变式2: 的整数部分是___,小数部分是____
变式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3﹤﹤√15-3√15-3√15-3
1.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复习,平方根与立方根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2.本章的学习中用到了什么数学思想和方法?
??????????课堂小结课下作业
1.教科书 复习题6 第3、8、10、12题.
2.请以《我眼中的实数》为题写一篇数学
小论文,谈谈你对实数的认识及你认为今
后还会对实数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目标检测,反馈矫正
1.?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m2,则这个木箱的边长是______m,一个正方体的木箱的体积是5m3,则这个木箱的边长是______m(用根号表示)?.
3.-8的立方根与4的平方根之和是(? ).
A.12或0 ?B.?12或-4 ?
C.0或-4 ?D.?0或4 -7/43/2√53√5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5的平方根是±5
-√6表示6的算术平方根的相反数
C.-0.008是否0.2的立方根
D.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B
梁山县徐集镇第二初级中学录制
二○一六年五月六日(2)教材分析
1.内容
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
2.内容解析
本章的内容是从典型的实际问题出发,首先介绍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它的符号表示.然后学习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及符号表示,并通过开平方、开立方运算认识了不同于有理数的数-----无理数,使数的范围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随着数的扩充,数的运算也有了新的发展,并能在实数范围内进行简单运算.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算术平方根是学习平方根的基础,类比平方根的探究思路和方法,对立方根进行了探究;通过类比有理数及其运算,引入了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以及实数的运算和运算律,体会类比的研究方法和作用.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可以利用数轴将“数”与“形”联系起来,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复习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构建本章知识结构.
(7)观评记录
韩昭华校长发言 :韩老师制作的课件直观性较强,个别地方如根号不准确。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整节课的活动中,但是个别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不够,回答问题的声音较小,老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兆锋老师发言:韩老师能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设计较合理,在处理每个环节的教学中能做到让学生做些什么,学生能学会什么,心中时刻想着学生。我感到这一点做的比较好。
张 洁老师发言: 韩老师讲解清晰,透彻,教态亲切,师生配合较好。韩老师还能做到及时表扬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信心,值得借鉴。
杨红桃老师发言: 韩老师对教材的把握比较准确,每个环节的处理比较恰当,重点突出,讲授正确细致,注意到了学生的易错之处,进行剖析,效果良好。
孔换青老师发言:本节课是一节有创意启发性很强的数学课,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法得当,体现了数学以理解为基础的特点。设计巧妙、直观、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生动、深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5)评测练习
达标测试
1.填空?
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m2,则这个木箱的边长是______m,一个正方体的木箱的体积是5m3,则这个木箱的边长是______m(用根号表示)?.
3.-8的立方根与4的平方根之和是(?).
A.12或0 ?B.?12或-4 ?C.?0或-4 ?D.?0或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课标分析
1.教学目标:
(1)梳理本章的相关概念,通过回顾平方根、立方根、实数及有关的概念,强化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2)巩固开平方和开立方运算.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通过复习本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理解平方根、立方根、实数及有关概念,能建立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能够区分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够区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区别.会辨别无理数.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够运用乘方与开方是互逆运算及实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实数的简单运算;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能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会进行实数的大小比较.会进行实数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