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统编语文九上第一单元《任务二 诗歌朗诵》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教学】统编语文九上第一单元《任务二 诗歌朗诵》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7 08:04:03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大家从小就开始接触诗歌,诗歌应该怎样去吟诵呢?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示范一下?
我们该如何诵读,才能读出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诗歌的吟诵方法。
导入新课
任务二
1.培养搜集整理诗歌的能力。(重点)
2.理解诗歌的内容,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能标出重音。(难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素养)
学习目标
朗诵表现手段
重音
语气
语调
基调
语速
停顿
了解朗诵
什么是朗诵?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表现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01
02
03
要求一 分析诗歌,读出情感态度。
要求二 细致表达,读出抑扬顿挫。
要求三 展开想象,读出形象意境。
朗诵要求
朗诵跟唱歌一样,开口之前先定基调。你看,有的歌曲高亢,有的歌曲低沉,有的歌曲欢快,有的歌曲悲伤,朗诵亦是如此。
基调(即感情基调)
要求一:分析诗歌,读出情感态度
实操1: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六首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思考它们的感情基调,完成下面的表格。
诗歌 主要内容 主题 感情基调
诗歌 主要内容 主题 感情基调
《沁园春·雪》 描绘北国壮丽雪景评论历史风云人物。 表达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建功立业的豪情。
激昂、豪迈
《周总理,你在哪里》 描绘亿万人民在广阔世界里齐声呼唤、四处寻找周总理的场景。 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 悼念、沉痛
《我爱这土地》 塑造一只鸟的形象,生前歌唱,死后魂归大地。 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低沉、沉痛
《乡愁》 以时间为序,将乡愁具象为四种实物。 对故土和祖国的思念。 忧伤、深沉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以“四月天”喻指孩子。 对孩子深深的爱。 轻快、喜悦
《我看》 描绘春日黄昏的自然风光。 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轻松、愉悦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透着豪情
我们要做到整体基调统一,局部又有变化。
《沁园春·雪》
整体基调:激昂、豪迈
上阙:赞美之情
热爱之感
下阙
评论历史人物
——惋惜之情
诗歌的语言凝练,篇幅比较短小,相较于其它文体,朗诵诗歌的语速要比较舒缓。我们还要根据感情基调,对语速进行快与慢的适度调整。


实操2:朗诵下面的诗歌节选,在比较中体会 感情基调和语速的差异。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要求二:细致表达,读出抑扬顿挫
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跟停顿、重音、语气、语调四种表现手段密切相关。
抑扬顿挫
一是换气的需要,标点符号处要停顿。二是诗歌用是分行来体现节奏的,分行处要停顿。一般来说,分行处停顿的时间要比标点符号处长。


学习停顿技巧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停顿
四言为两顿,二二节奏。
五言为三顿,一二二节奏;二一二节奏;二二一节奏。
七言为四顿,在五言的基础上增加一次停顿。
韵脚字要读得清晰响亮,平仄分明。
古诗词
现代诗歌的句子长短不一,往往一个词语或一个词组为一个停顿单位,长句要读快点,停顿次数少点,停顿时间短点;短句要读慢点,停顿次数多点,停顿时间长点。这样,总体上依然是匀称的,具有整齐的美,但内部又有变化,具有参差美。


重音并非只有加大音量、加重声音一种处理方式,要根据语句内容灵活处理。
实操3:想一想,下面诗句中的重音字词,应该如何处理
“望/长城内外”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学习重音技巧
我去过上海。(强调“谁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强调“有没有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强调“去过哪里”)


实操4:趣味练习
朗诵前必须深入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意图,才能找准重音所在。
语气与语调紧密联系,语气是通过语调表现的。语调主要有三种类型:
(1)升调“↗”。表现为句子开头低,句尾明显升高。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号召、呼唤等语气。
(2)降调“↘”。表现为开头高,句尾明显降低。一般用来表示感叹、祈使、请求、沉痛等语气。
(3)平调“→”。表现为平直舒缓。一般的叙述、描写、说明用平直调,还表示庄重、严肃、平淡等语气。
语气语调
学习语气语调技巧
实操5: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我爱这土地》做朗诵批注,用相应的符号标记出停顿、重音和语调。
停顿用“/”,重音用“.”,平调不标,只标升降调“↗”“↘”。
综合运用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
艾青





请欣赏《我爱这土地》名家朗诵音频,体会朗诵者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要求三:展开想象,读出形象意境
诗歌的抒情主要是通过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来完成的,朗诵者只有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构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用朗诵呈现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集体致献词完整视频,体会领诵者的语调、情感,揣摩和学习他们朗诵的语速、停顿、重音等技巧,练习朗诵这首诗歌,为全班的集体朗诵做准备。(献词见语文书15至17页)
观看视频
一、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任务
1.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方式搜集诗歌,选出几首你最喜欢的诗,说说推荐理由。
我喜欢泰戈尔的诗集,喜欢其中的很多诗作,如《生如夏花》。推荐理由:诗作表达了泰戈尔对生命的赞美与崇敬,启示我们既然生,就要如夏花之绚烂;既然爱,便要付出所有的情感;即使死,也要若秋叶之静美。
示例:
朗诵活动
2.小组内每人自选一首诗,先进行朗诵准备,标出重音、停连、节奏,注明语气、语调、语速等。组内朗诵,互相评价、交流;然后再朗诵,看看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在小组朗诵的基础上,确定朗诵篇目、朗诵形式(如独诵、双人朗诵、齐声合诵或多人轮诵,也可以配乐、配视频朗诵),推选参赛选手,进行排练。
《囚歌》(节选)
示例:
我/渴望自由,(→平调)(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 升调)(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上扬)(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 升调)(沉着、坚毅、自信)
··
····
··
···
··
······· ····
二、举行班级朗诵比赛
做好赛前准备工作:
(1)制作节目单;
(2)推举评委,制订评分细则;
(3)推举主持人,准备简单的主持词;
(4)确定奖励方案,准备小奖品等。
举办朗诵比赛。朗诵者应注意表情、语气、动作等;评委应把握评分标准,做到客观、公平;观众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适时给予掌声鼓励。
朗诵注意事项:
①以普通话为标准,抑、扬、顿、挫表达合理,饱含感情;表情传神达意,动作自然优美,手势与肢体语言恰当得体;利用有效手段调动观众情绪。
②服装整洁得体,修饰有度,举止大方;态度谦逊,张弛有度。
③能有效应对现场的变故。
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一、目的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特长和个人风采的舞台。
二、比赛方式
配乐朗诵等。
三、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三、参赛内容
古今中外优秀诗词歌赋,经典散文。
四、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幕词。
2.参赛选手按时到场、抽签。
3.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和评分细则。
(1)分年级比赛,各年级同时进行,并根据相同的评分标准来评奖。
(2)比赛规则:
①参赛选手须使用普通话,尽可能脱稿朗诵,并富有感彩,辅以丰富的肢体语言;
②每位选手比赛时间限定在3-5分钟,如果超时或不足,评委将适当扣分;
③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中途不得变更顺序,比赛需紧凑进行,选手上场迟到2分钟以上则视为弃权;
④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在比赛过程中若有异议,由评委会裁定。
4.主持人报幕,请选手上台朗诵。
5.比赛结束后,邀请评委上台发言,工作人员进行统分。
6.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请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7.主持人宣布本次比赛结束,请嘉宾和评委退场。
评价角度 具体要求 分值
情感 能呈现对诗歌的深刻理解、真挚感受和丰富想象 25
重音 能通过有效的重音处理,充分表达诗歌的思想内涵 10
语气、语调 能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 15
停连 能恰当地把握停连,在掌握停连的基础上,实现流畅地换气 10
节奏 能很好地表现诗歌语言的节奏,并能表现内容和感情变化的节奏 15
身体语言 能自然得体地朗诵,符合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表达需要 15
配乐 能帮助听众很快进入诗歌的意境,帮助朗诵者很快进入角色、状态 5
道具 能恰当地借助多媒体、服装等辅助朗诵,达到较好的效果 5
评分细则
诗歌是诗人表达心绪的创作,读者读诗不在于简单地读出书面的文字,而是要能结合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背景、诗歌的意象特点等,尽可能地去感受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在把握了以上两点的基础上,我们再来朗诵,诗歌的韵味才能被“吟”出来。
本课小结
诗人创作背景
品诗情
识人、识基调
悟诗意
诗歌意象特点
品诗境
读诗歌,读出诗情,读出诗境
板书设计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二 诗歌朗诵
【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整理诗歌的能力。
2.理解诗歌的内容,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能标出重音。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培养搜集整理诗歌的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诗歌的内容,如何正确划分诗歌的节奏、能正确标出重音。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大家从小就开始接触诗歌,诗歌应该怎样去吟诵呢?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示范一下?
我们该如何诵读,才能读出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诗歌的吟诵方法。
二、新课学习,朗诵指导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朗诵,它有哪些技巧,我们共同合作完成这项任务。
(一)什么是朗诵?
明确: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表现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二)朗诵表现手段
(三)朗诵要求
1.要求一 分析诗歌,读出情感态度。
(1)基调(感情基调)
朗诵跟唱歌一样,开口之前先定基调。你看,有的歌曲高亢,有的歌曲低沉,有的歌曲欢快,有的歌曲悲伤,朗诵亦是如此。
实操1: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六首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思考它们的感情基调,完成下面的表格。
我们要做到整体基调统一,局部又有变化。
(2)语速
诗歌的语言凝练,篇幅比较短小,相较于其它文体,朗诵诗歌的语速要比较舒缓。我们还要根据感情基调,对语速进行快与慢的适度调整。
实操2:朗诵下面的诗歌节选,在比较中体会感情基调和语速的差异。
2.要求二 细致表达,读出抑扬顿挫。
(1)抑扬顿挫
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跟停顿、重音、语气、语调四种表现手段密切相关。
(2)停顿
一是换气的需要,标点符号处要停顿。二是诗歌用是分行来体现节奏的,分行处要停顿。一般来说,分行处停顿的时间要比标点符号处长。
现代诗歌的句子长短不一,往往一个词语或一个词组为一个停顿单位,长句要读快点,停顿次数少点,停顿时间短点;短句要读慢点,停顿次数多点,停顿时间长点。这样,总体上依然是匀称的,具有整齐的美,但内部又有变化,具有参差美。
(3)重音
重音并非只有加大音量、加重声音一种处理方式,要根据语句内容灵活处理。
实操3:想一想,下面诗句中的重音字词,应该如何处理
实操4:趣味练习
我去过上海。(强调“谁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强调“有没有去过上海)
我去过上海。(强调“去过哪里”)
朗诵前必须深入理解诗歌,把握作者的意图,才能找准重音所在。
(4)语气语调
语气与语调紧密联系,语气是通过语调表现的。语调主要有三种类型:
(1)升调“↗”。表现为句子开头低,句尾明显升高。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号召、呼唤等语气。
(2)降调“↘”。表现为开头高,句尾明显降低。一般用来表示感叹、祈使、请求、沉痛等语气。
(3)平调“→”。表现为平直舒缓。一般的叙述、描写、说明用平直调,还表示庄重、严肃、平淡等语气。
实操5: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我爱这土地》做朗诵批注,用相应的符号标记出停顿、重音和语调。
停顿用“/”,重音用“.”,平调不标,只标升降调“↗”“↘”。
3.要求三 展开想象,读出形象意境。
请欣赏《我爱这土地》名家朗诵音频,体会朗诵者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教师提示:通过视频朗诵视频,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在朗诵中有动听的语音和舒朗的语调,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声音的响度变化;②声音的清晰度;③朗诵的语言要流畅;④语气的交错性;⑤控制好朗诵的速度。
诗歌的抒情主要是通过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来完成的,朗诵者只有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构建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才能用朗诵呈现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四)观看视频
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集体致献词完整视频,体会领诵者的语调、情感,揣摩和学习他们朗诵的语速、停顿、重音等技巧,练习朗诵这首诗歌,为全班的集体朗诵做准备。(献词见语文书15至17页)
三、朗诵活动,朗诵比赛
(一)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任务
1.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方式搜集诗歌,选出几首你最喜欢的诗,说说推荐理由。
示例:我喜欢泰戈尔的诗集,喜欢其中的很多诗作,如《生如夏花》。推荐理由:诗作表达了泰戈尔对生命的赞美与崇敬,启示我们既然生,就要如夏花之绚烂;既然爱,便要付出所有的情感;即使死,也要若秋叶之静美。
2.小组内每人自选一首诗,先进行朗诵准备,标出重音、停连、节奏,注明语气、语调、语速等。组内朗诵,互相评价、交流;然后再朗诵,看看水平是否有所提高;在小组朗诵的基础上,确定朗诵篇目、朗诵形式(如独诵、双人朗诵、齐声合诵或多人轮诵,也可以配乐、配视频朗诵),推选参赛选手,进行排练。
示例:
(二)举行班级朗诵比赛
教师:举行班集体朗诵比赛,是我们常见的朗诵形式,我们如何举行这样的活动,下面我们一起规范一下流程吧!
做好赛前准备工作:
(1)制作节目单;
(2)推举评委,制订评分细则;
(3)推举主持人,准备简单的主持词;
(4)确定奖励方案,准备小奖品等。
举办朗诵比赛。朗诵者应注意表情、语气、动作等;评委应把握评分标准,做到客观、公平;观众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适时给予掌声鼓励。
教师强调朗诵注意事项:
①以普通话为标准,抑、扬、顿、挫表达合理,饱含感情;表情传神达意,动作自然优美,手势与肢体语言恰当得体;利用有效手段调动观众情绪。
②服装整洁得体,修饰有度,举止大方;态度谦逊,张弛有度。
③能有效应对现场的变故。
(三)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教师:凡事则预,这样才能确保活动有序,活动成功举办,下面我们就活动方案如何设计,我们交流一下。
题目: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特长和个人风采的舞台。
二、比赛方式
配乐朗诵等。
三、参赛内容
古今中外优秀诗词歌赋,经典散文。
四、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幕词。
2.参赛选手按时到场、抽签。
3.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和评分细则。
(1)分年级比赛,各年级同时进行,并根据相同的评分标准来评奖。
(2)比赛规则:
①参赛选手须使用普通话,尽可能脱稿朗诵,并富有感彩,辅以丰富的肢体语言;
②每位选手比赛时间限定在3-5分钟,如果超时或不足,评委将适当扣分;
③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中途不得变更顺序,比赛需紧凑进行,选手上场迟到2分钟以上则视为弃权;④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在比赛过程中若有异议,由评委会裁定。
4.主持人报幕,请选手上台朗诵。
5.比赛结束后,邀请评委上台发言,工作人员进行统分。
6.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请嘉宾为获奖者颁奖。
7.主持人宣布本次比赛结束,请嘉宾和评委退场。
评分细则:
四、本课小结
诗歌是诗人表达心绪的创作,读者读诗不在于简单地读出书面的文字,而是要能结合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背景、诗歌的意象特点等,尽可能地去感受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在把握了以上两点的基础上,我们再来朗诵,诗歌的韵味才能被“吟”出来。
板书设计: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四言为两顿,二二节奏。
五言为三顿,一二二节奏;二一二节奏;二二一节奏。
七言为四顿,在五言的基础上增加一次停顿。
韵脚字要读得清晰响亮,平仄分明。
古诗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