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定县湖坑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学案:古诗文背诵与赏析(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永定县湖坑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学案:古诗文背诵与赏析(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8 15: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背诵与赏析
湖坑中学
江丽容
             (一)
1.《山中杂诗》
吴均
南北朝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
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
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
2.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鉴赏: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3.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鉴赏: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4.春夜洛阳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灯火渐熄的夜晚,谁家传出嘹亮的玉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满整个洛城。
    这种夜晚听到《折杨柳》的曲调, 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鉴赏: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像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

           5.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此时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鉴赏: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6.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我只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鸣叫,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但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赏析:
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描写了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7.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  
    在岐王的府中时常见到您的身影,在崔九堂附近数次听到你的歌声。
   而今正好是江南风景如画的时节,在这百花凋谢的时节又遇见了您。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历代好评众多,如清代邵长蘅评价说:“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唐宋诗醇》也说,这首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白居易)一篇《琵琶行》矣。……此千秋绝调也。”
  此诗抚今思昔,世境之离乱,年华之盛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情之聚散,彼此之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凝结着四十多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人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清代黄生《杜诗说》评论说:“今昔盛衰之感,言外黯然欲绝。见风韵于行间,寓感慨于字里。即使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操笔,亦无以过。乃知公于此体,非不能为正声,直不屑耳。有目公七言绝句为别调者,亦可持此解嘲矣。”
    
8.送灵澈上人 
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yǎo
yǎo)钟声晚。
      荷(hè)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你背着的斗笠还带着夕阳,独自归  向远方的青山。
赏析: 
  诗题《送灵澈上人》,诗也正是从“送”字写意,绘景,抒情。诗未着一送字,而送别情状自出。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9.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烛芯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截……
赏析: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10. 
论诗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风骚: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  
"风骚"是指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及其影响.
译文:
  李白杜甫的诗篇,万人传诵习,时至今日,已经感到不新鲜.
  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人才交替出现,各自主导文坛生机勃勃几百年

赏析: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二)
            1.【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答: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2、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3、“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
4、诗中说明了一个道理:
答: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2.【竹里馆】(王维 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是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独坐、弹琴、长啸。
           3.【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不见下渝州。
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答:峨眉山、
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答: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3、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答:“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5、三、四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作者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感情的思想感情。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4、“折柳”在诗中指《折杨柳》曲,“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请你默写一句古诗中含有“柳”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5.【逢入京使】(岑参 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传语报平安。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4、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不矛盾。“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思家的深情。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讯息。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6.【滁州西涧】(韦应物 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横。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表现出来的景象。
答:我单单喜爱这涧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一只小船独自悠闲地横泊在水边,任凭潮来潮去。
2、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
答:
生于偏僻之处而不甘堕落、坦然、安贫乐道的高尚气节。
3、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品这三个字的妙处吧。
答:“舟自横”三字,一说小舟处此清闲之地,闲而无用,表达诗人的不被重用的忧伤情怀;一说小舟处此激流之中,坦荡悠然,表达诗人的宽广胸怀;两种心情交织在一起,构成诗歌丰富的精神内涵。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胸襟和脱俗隐逸的忧伤情怀。
            
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答: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3、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4、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答: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8.【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送别的画面。
答: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似乎在催促他赶紧回去吧。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独自向青山深处去了,只留下我呆呆的出神。
2、请你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答虽怀才不遇却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3.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答:“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
“苍苍”
“杳杳”四个叠字,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
        
9.【约客】(赵师秀 南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落灯花。
1、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答:“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静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2、“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
答: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灯花,另一只手随便拿起一枚棋子,随意地敲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直把灯花震落下来。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
3、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4、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答:当时待客时悠然而略显孤寂、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
           10.【论诗】(
赵翼
清)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骚数百年。
1、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同意。①“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
②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2、“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泛称文学。
3.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创作主张?
答: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七年级语文(下)课外古诗背诵
(三)
一、 提示型默写: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________________:现在却经常是忧郁。(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一切都是瞬息,________________;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6.________________,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7.日辞黄河去,________________,不闻爹娘唤女声,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8.万里赴戒机,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9.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0.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11.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2.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3.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4.爷娘闻女来,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5.小弟闻姊来,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6.__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17.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__。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18.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森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19.峨嵋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0.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1.________________,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3.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5.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洲西涧》)
26.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洲西涧》)
27.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9.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0.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3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32.________________,至今已觉不新鲜。(赵翼《论诗》)
3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理解型默写:
1.普希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难: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侧重表现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1.
《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2.
《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得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5.《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的比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
17.《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9.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富有情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1.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4.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26.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表达诗人恬淡胸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韦应物《滁洲西涧》一诗中,蕴含诗人因多病无所作为的忧伤情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隐写“风景不殊,江河有异”的乱世时难的景况,表达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竹林寺的景色气氛,同时点明送别时间,且对仗工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6.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8.
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的清新幽静的可爱景色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文字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一代有一代的文学,一代有一代的诗人,后人可以超过前人,不必一味泥古守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赵翼《论诗》一诗中有两句诗可以用来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境型默写:(根据下列语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出相应的诗文语句)
1、南亚海啸牵动着全球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国际红十字会及各国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2、站在长城脚下,遥想秦汉以来的战场:如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想到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征夫们期待的仅仅是“回家”二字!就像《木兰诗》中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明暑假参加科技夏令营,眼界大开,增长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回校后与同学谈起收获,同学打趣地说:“你就像《孙权劝学》中的吴下阿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啊”。
4、我只喜爱那生长在涧边的幽幽青草,在茂密的树丛上黄莺频频鸣叫,把声音分送给野外各种有耳无耳的生物。挑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露台,我就有眺望的舒适,一抹斜阳下,几重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外,远行的人渐行渐远,在暮色溟溟中消逝了。划线句子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一代强”,这句话化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9、在四川乐山市北约23
公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羌小三峡是古代成都地区赴嘉州(今乐山)及经水陆出川的交通要道,峡区河道蜿蜒。自平羌峡以下至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沿江古迹甚多,久负盛名,站在此地你会想起李白哪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插柳”和“折柳”都是我国的民俗,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折柳”有三重含义:一表惜别,因杨柳飘悠,似有依恋之情。《诗经》中“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和无名氏《送别诗》中“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句子,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二表挽留,因“柳”与“留”谐音,送客以柳枝表示挽留之意。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汉代文物专著《三横黄图》上有关“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的记述和唐代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的即是此意。三表祝愿,因柳遇水土就能生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故借此祝愿客人随遇而安。
11、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一幅叫“马上平安”图案,也叫“马报平安”,古代交通不便,家人、行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此图表达时人对亲人或亲朋之良好祝愿。“马上”,匆促之意也。唐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