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随机变量及其与事件的联系(教学课件)- 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1随机变量及其与事件的联系(教学课件)- 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B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6 22:4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4.2.1 随机变量及其与事件的联系
第四章 概率与统计
人教B版(2019)
素养目录
02 理解随机变量与随机事件的关系;
01 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
03 理解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
新知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可以通过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来理解随机事件,在了解样本空间和随机事件所包含的样本点数目时,可以借助排列组合的知识.
探究新知
【情境与问题】
为了督促各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决定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随机抽取6个进行突击检查,抽得的结果只要有一个不同就认为是不同的试验结果,记样本空间为Ω.
(1)Ω中包含的样本点数目是多少?
Ω中包含的样本点数目是
探究新知
【情境与问题】
为了督促各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保部门决定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随机抽取6个进行突击检查,抽得的结果只要有一个不同就认为是不同的试验结果,记样本空间为Ω.
(2)设抽得的结果中直辖市个数为X,那么对于Ω中每一个样本点,X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吗?X的取值是固定不变的吗?如果不是,X可取的值有哪些?
探究新知
因为我国只有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这4个直辖市,而且是随机选取,因此对样本空间Ω中的每一个样本点,变量X都有唯一的取值.
但对于不同的样本点,X的取值可能不同,其值可以是0,1,2,3,4中任意一个.
数学中,X这样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
一般地,如果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为Ω,而且对于Ω中的每一个样本点,变量X都对应有唯一确定的实数值,就称X为一个随机变量.
表示:①大写英文字母X,Y,Z,…
②小写希腊字母ξ,η,ζ,…
随机变量所有可能的取值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
由定义可知,随机变量的取值由随机试验的结果决定.
探究新知
例1 先后抛两枚均匀的硬币,设正面朝上的硬币数为X,样本空间为Ω.
(1)借助合适的符号,用列举法写出样本空间Ω;
(2)求出随机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1)用FZ表示第1枚硬币反面朝上,第二枚硬币正面朝上,其他事件用相同方法表示,则样本空间
(2)因为有可能没有硬币正面朝上,也有可能恰有一枚硬币正面朝上,还有可能两枚硬币都正面朝上,因此X的取值范围是{0,1,2}.
Ω={FF,FZ,ZF,ZZ}
探究新知
【尝试与发现】
先后抛两枚均匀的硬币,设正面朝上的硬币数为X,样本空间为Ω.(1) X=1与样本空间Ω中的样本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X=1的充要条件是实验结果为FZ或ZF.
根据题意有:A={FZ,ZF}
因为X=1与事件A的样本点一样,所以X=1与事件A等价.
(2)记事件A为“恰有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写出A所包含的样本点,它与事件A之间有什么关系?
探究新知
【尝试与发现】
先后抛两枚均匀的硬币,设正面朝上的硬币数为X,样本空间为Ω.
(3) X=1与X=2能同时成立吗?
∵X=2表示“两枚硬币都正面朝上”,即试验结果为FF,
∴X=1与X=2不能同时成立,即X=1与X=2互斥.
探究新知
更进一步,利用古典概型的知识可知
由于 与事件 等价,因此上述概率的表达式也可记作
由于这里的随机变量 只能取0,1,2中的某一个,所以 与 1 也是等价的,从而事件 也可用 表示,因此
这就是说,在引入了随机变量之后,可以利用随机变量来表示事件.
一般地,如果X是一个随机变量,a,b都是任意实数,那么X=a,X ≤b,X>b等都表示事件,而且:
(2)事件X ≤ a与 X>a相互对立,因此
P(X ≤ a)+P(X>a)=1.
(1)当a≠b时,事件 X=a 与 X=b 互斥;
探究新知
在用随机变量表示事件及事件的概率时,有时可不写出样本空间.
例如,抛一枚均匀硬币,如果正面朝上,取Z=1;如果反面朝上,取Z=0.
那么Z的取值范围是多少?Z=1的概率为多少?Z>-1表示什么?其概率为多少?
Z是一个随机变量,Z的取值范围:{1,0},Z=1表示“正面朝上”,
因此
Z > -1表示“正面朝上或者反面朝上”,因此 P (Z> -1) = 1.
探究新知
Y 是一个随机变量,且 Y 的取值范围是{1,2,3,4,5,6}
掷一个均匀的骰子,如果设朝上的点数为Y,那么Y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Y=2的概率为多少?Y>3概率为多少?
Y=2表示“朝上的点数为2”,因此
Y>3表示“朝上的点数大于3”,即“朝上的点数为4,5,6中的某一个”,
因此
探究新知
用ξ表示某网页在一天内(即24h内)被浏览的次数,ξ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若P(ξ≤1000)=0.3,则P(ξ>1000)等于多少?
ξ是一个随机变量,ξ 的取值范围:{0,1,2,3,…}=N
因为ξ≤1000与ξ>1000相互对立,则P(ξ>1000)=1-0.3=0.7.
以上所介绍的随机变量,其所有可能的取值,都是可以一一列举出来的,它们都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与离散型随机变量对应的是连续型随机变量,一般来说,连续型随机变量可以在某个实数范围内连续取值.
探究新知
【尝试与发现】
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某厂某月实行超额奖励制度,具体措施是:每超额完成1件产品,奖励100元.假设这个月中,该厂的每名员工都完成了定额,而且超额完成的产品数都不超过50.从该厂员工中随机抽出一名,记抽出的员工该月超额完成的产品数为X,获得的超额奖励为Y元,则X与Y均为随机变量.
(1)当X=3时,Y的值是多少?总结X与Y之间的关系.
因为 表示超额完成了3件产品,
所以按照奖励制度可知 . 依照题意可知 .
探究新知
【尝试与发现】
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某厂某月实行超额奖励制度,具体措施是:每超额完成1件产品,奖励100元.假设这个月中,该厂的每名员工都完成了定额,而且超额完成的产品数都不超过50.从该厂员工中随机抽出一名,记抽出的员工该月超额完成的产品数为X,获得的超额奖励为Y元,则X与Y均为随机变量.
(2)分别写出X,Y的取值范围.
由于 的取值范围是 ,
因此 的取值范围是
探究新知
与 虽然都是随机变量,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确定的.当 的值确定之后, 的值也就确定了;反之亦然.
一般地,如果X是一个随机变量,a,b都是实数且a≠0,则Y=aX+b也是一个随机变量.
由于X=t的充要条件是Y=at+b,因此P(X=t)=P(Y=at+b).
探究新知
例2 某快餐店的小时工是按照下述方式获取税前月工资的:底薪1000元,每工作一小时获取30元.从该快餐店中任意抽取一名小时工,设其月工作时间为X小时,获取的税前月工资为Y元.
(1)当X=110时,求Y的值;
(2)写出X与Y之间的关系式;
(3)若P(X≤120)=0.6,求P(Y>4600)的值.
探究新知
解:(1)当X=110时,表示工作了110个小时,
(2)根据题意有Y=30X+1000.
所以Y=110×3+1000=4300.
(3)∵X≤120 30X≤3600 30X+1000≤4600
∴P(Y≤4600)=P(X≤120) = 0.6,
从而P(Y>4600) = 0.4.
Y≤4600,
C
C
B
第一次取到白球,第二次取到红球,并且停止取球
小结
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概念
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
随机变量与随机事件之间的联系
谢谢同学们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