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银川六中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B. 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氮气用作保护气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结构不同
B.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原子体积变大
D. 蔗糖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的快慢不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 NaOH固体
B. 检验二氧化碳
C. 检验装置气密性
D. 蒸发
4.关于下列图示或者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O3:表示3个氧原子
B. :表示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
C. :表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氧离子
D.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0g
5.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3OH)“作为燃料,制取甲醇的微观过程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化学反应生成了三种新物质
B. 反应中若不使用纳米纤维,生成甲醇质量会减小
C.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为11:4
6.实验设计的严谨性会直接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性。下列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配制 100g、10%的氯化钠溶液(ρ水=1g/mL)
C. 证明木炭中含有碳元素
D. 验证 CO2是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7.下列归纳整理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与健康 B 科学家的卓越贡献
①铁、碘、钙、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②人体缺乏钠元素会引起低血压
③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 ①侯德榜的制火碱工艺,突破了西方对制碱技术的封锁
②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有效的抗疟特效药
③徐光宪是我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
C 化学与农业 D 化学与安全
①在铁桶中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②给农作物施用适量的磷酸钙,可以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③用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①档案室着火,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②皮肤不慎沾上浓硫酸可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③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A. A B. B C. C D. D
8.形成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铁和铝均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所以常温下二者都易锈蚀
C.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基于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C 鉴别黄铜和黄金 在空气中加热,观察现象
D 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灼烧,闻气味
A. A B. B C. C D. D
1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碳酸钙
B. 若乙是水,丙是氧气,则甲可能是过氧化氢
C. 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乙和丙之间的相互转化,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化合反应
D. 若甲是一种常见的酸,乙是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则丙可以是水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11.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化石能源:煤、石油、可燃冰 B. 混合物:大理石、稀有气体、硬水
C. 金属材料:生铁、水银、氧化镁 D. 化合物:稀盐酸、苏打、过氧化氢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某品牌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 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_。
(3)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 ______。
(4)中国是瓷器大国,陶瓷属于 ______(填“复合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
13.青盐是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MgSO4等,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盐湖卤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若要提纯氯化钠,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3)40℃时,把60gMgCl2加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
(4)70℃时,取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分别加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14.如下图是小明同学构建的盐的化学性质思维导图,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性质①中,该盐的溶液是浅绿色,则金属可以是 ______(填一种)。
(2)性质②中,选取了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物质,写出该反应的现象 ______。
(3)性质③中,该盐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4)性质④中,一种生成物为碳酸钙,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5.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备实验。
(1)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
(2)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用装置C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______(写一点)。
(3)为了促进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水草养殖器的发生器D采用了B装置,选择B装置的依据是 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化学兴趣小组对铁锈的形成过程和除去过程展开如下探究。
(一)铁锈的产生
为了探究铁生锈的过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装置。
(1)加入试剂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U形玻璃管中红墨水左侧液面______(填“升高”或“下降”),原因是______。
(2)对比试管a、b、c中铁钉生锈情况,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
(二)铁锈的今生
课后同学们对“可乐除铁锈”实验展开探究。同学们将几枚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可乐的烧杯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钉,发现烧杯底部沉有固体物质。
(3)容器底部固体成分探究:取出烧杯底部的固体物质,用水清洗后干燥,分成甲、乙两份备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用磁铁靠近固体物质甲 固体物质 ______ (填“能”或“不能”)被吸引 固体物质中不含铁单质
②将固体物质乙放入稀硫酸中 固体逐渐消失, ______ 。 固体物质是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三)铁锈与生活
(4)通过探究,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明白了铁锈的形成和除去原理,他们打算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生活中,除了可乐,白醋和食盐水也可以用来除铁锈
B.除铁锈的过程中,可以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酸性溶液中
C.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
(5)铁生锈的原理可服务于生活。请举出铁生锈原理应用于生活的一个实例______。
17.袁隆平的团队培育出的“海水稻”试验成功,盐碱地有望成为米仓。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这则新闻产生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盐碱地土壤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
探究一:土壤的酸碱度
实验步骤:
(1)步骤3中使用了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
(2)经测定,滤液的pH为8,需要对土壤的酸碱性进行调节,“以水洗盐、以水压碱”是盐碱地土壤改良的一种方法:若以土壤pH为纵坐标,浸泡用淡水的质量(m)为横坐标,下列能正确表示土壤中pH变化的图象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
C.
D.
探究二:土壤浸出液(滤液)呈碱性的原因
猜想1:只有碳酸钠猜想 2:只有氢氧化钠猜想 3: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
(3)取滤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______,可以确认猜想3成立。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作用是______。该实验中,氯化钡溶液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钡溶液代替。
探究三:土壤中盐的成分
(4)小组同学将“探究二”中白色沉淀过滤出,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_,说明土壤中还含有硫酸钠。
【拓展延伸】
(5)在盐碱地改良的众多方法中,以下方法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施加有机腐殖酸
B.施撒熟石灰
C.发展水灌排盐降碱
D.科学合理施肥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8.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为了测定某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现设计如下实验。请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______。
(2)计算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AB
12.【答案】减小;
吸附性;
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
无机非金属材料
13.【答案】饱和;
蒸发结晶;
157.5g;
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镁
14.【答案】锌(或镁);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NaHCO3+HCl=NaCl+H2O+CO2↑;
CaCl2+Na2CO3=CaCO3↓+2NaCl
15.【答案】水槽;
;水槽中的导管刚冒气泡就收集(答案不唯一);
操作简单,且能控制反应速率
16.【答案】升高;铁钉生锈消耗氧气,导致a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铁与氧气和水接触;
①不能;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
AB;
用于脱氧剂(答案不唯一)
17.【答案】引流或引流,防止液体洒出等;
C;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还是红色;BaCl2+Na2CO3=BaCO3↓+2NaCl;检验且将碳酸钠除尽;不能;
产生气泡,沉淀部分溶解;
ACD
18.【答案】28.7g;
15%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