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题与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3课,与前一课《经济体制改革》共同体现出对改革开放国策的具体实践,较为完整地讲述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因此,有助于学生了解伟大的改革开放,理解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联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本课内容也为讲述下一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铺垫。 本课包含“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个子目,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1984年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建立,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并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麦当劳在中国门店的扩张轨迹暗合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因此我选择以“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为情境主线,贯穿整个开发过程:经济特区(1984年深圳首店)→ 开放扩大(1990s全国扩张)→ WTO时代(2001年后本土化创新),从而实现了对“企业个案-国家战略-全球互动”的三维历史解读。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过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理解改革开放的含义,这对学习本课的对外开放打下了知识基础。这一年级的学生也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图文理解和材料分析的能力,能够通过识别历史地图概括出对外格局的特点,但是学生尚不能完全理解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联,因此学生要学习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知道对外开放的积极影响,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开放意识。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历史图片、影像、政策文献等材料,能够准确表述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地理位置及特殊政策,了解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通过整体内容的解读,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辩证分析开放市场带来的双重效应。(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通过观看深圳和浦东发展的影像,认识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树立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感悟本土文化与国际融合的智慧。(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其作用;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与特点;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 (三)教学难点 理解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与改革开放的深层联系;辩证分析开放市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9课 对外开放→ 强国之路 ┏━━━━━━━━┳━━━━━━━━━━━┳━━━━━━━━━━━┓ ┃ 起点:特区 ┃ 扩大:格局 ┃ 深化:WTO ┃ ┃ (1980) ┃ (1984-1992) ┃ (2001) ┃ ┣━━━━━━━━╋━━━━━━━━━━━╋━━━━━━━━━━━┫ ┃ 深圳“窗口” ┃ 点→线→面 ┃ 机遇挑战并存 ┃ ↑ ↑ 引进来(资金/技术) 走出去(投资/文化) ┗━━━━━━━━━━━━━━━━━┛ 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麦当劳1990年在中国深圳的首店开业图和它当前在中国门店分布情况图。引导学生思考“麦当劳作为美国快餐品牌,为何能在1990年进入中国开店呢?又为何能在中国迅速发展?”引入本课:从麦当劳的视角看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全球互动。 观察思考麦当劳能够进驻中国开店与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从学生熟悉的麦当劳切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学习。
一、对外开放的起点·经济特区的建立 通过麦当劳在中国的开业引出对外开放政策;通过补充的材料使学生知道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通过麦当劳在深圳的开业图引出经济特区的建立;并且结合视频讲解和教材,使学生知道经济特区建立在这四个地方的原因。 通过呈现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等材料,解释麦当劳选址在深圳的原因,即经济特区的“特”是什么。 通过图片和深圳直观体会经济特区的建立对深圳地区发展的巨大影响。 以深圳的例子佐证经济特区建设的成果,推动了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通过麦当劳开业当天的营业额情况引出经济特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邓小平文选》的分析,认识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知道麦当劳的进驻是 得益于对外开放政 策;通过展示的材料 并联系上节课知识, 知道对外开放政策的 实行不仅是顺应全球 发展趋势、吸取闭关 锁国的教训,更是对 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 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实行改革开放这 一政策的的落实。 根据视频及教材,认识这些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通过阅读、分析材料知道经济特区的“特”在:减免税等方面有优惠条件,允许外国商人和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 通过视频深刻感受到深圳在经济特区建立后的巨大变化。 通过两组图片直观感受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材料,认识经济特区建立在经济、培养人才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知道对外开放是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
二、开放格局的扩大·从特区到全国 结合麦当劳在中国的门店分布图和开放格局图,使学生认识麦当劳的扩展轨迹暗合中国开放步伐,知道中国开放格局在不断扩大。 展示蒲东开发区发展过程的视频,感悟开放带来的巨大影响。 通过麦当劳的区域总部选址以及邓小平的解释,让学生知道上海特殊的区位优势,反映出中国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通过地图的动态展示呈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进程;结合材料及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分析、对比地图,知道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 通过视频中人民的态度变化以及浦东的变化,深刻感悟开放的作用。 通过分析思考,认识到中国的开放格局从点到面的升级,并且中国想要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当中。 通过动态地图的演示,以及对材料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是从点状到线,再到面的开放进程,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并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机遇与挑战·加入WTO的开放深化 【综合探究】双向互动·全面开放新格局 以邓小平的这段话引出中国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通过观察麦当劳净利润持续下滑却持续扩张的现象,结合中国加入WTO和外贸进出口情况图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开放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结合麦当劳在应对全球化的调整策略,推出菜单本土化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开放的深层含义:开放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且这种互动涉及经济、文化等方面,这种互动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会影响着全世界。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麦当劳的成功带来何启示。 认识中国对外开放的部署以及内涵。 观察、分析材料,认识到中国加入WTO为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但同时也会带来挑战。 通过自主思考与小组讨论,初步认识对外开放是一种涉及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互动过程。并且认识到企业想要成功必须要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创新才能提高竞争力。 通过图表、数据等材料,使学生认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并且总结升华主题:开放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
课堂小结 展示中国与全球互动的重大事件,通过习总书记的话知道,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一直坚持着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真正的开放是既能吸收世界精华,又能贡献中国智慧。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观察图片,认识到中国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进一步理解对外开放为中国、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 联系当下,通过各个会议、事件,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巨大作用,中国在国际地位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使学生树立自豪感,培育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