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
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1课 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
[知识梳理]
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 领事裁判权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近代史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伊犁 新疆 镇南关大捷 1885 邓世昌 设厂制造 洋务运动 刘永福 三国干涉还辽 胶州湾
三、义和团运动 天津保卫战 东南互保 辛丑条约 使馆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真题演练]
1.D 据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发兵新疆,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故选D项。其他三项与题意无关,均可排除。
2.B 据材料“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俄国租旅大”“德国租胶州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选B项;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排除C项;清政府沦为列强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排除D项。
3.D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故选D项,其余三项皆排除。
4.C 据材料可知,《辛丑条约》中禁止华北等地科举考试5年,这是对华北地区的中国军民抵抗列强侵略的报复行为,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文化侵略,排除B项;对清政府腐朽落后的失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第11课 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
【考点综述】
课程标准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一、两次鸦片战争
项目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背景 世界 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霸权,西方殖民扩张愈演愈烈
中国 君主专制统治顽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闭关自守,科技、军事落后
目的 打开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鸦片贸易合法化、进一步打开
借口 虎门销烟 “亚罗号”事件
起止时间 1840—1842年 1856—1860年
双方 清政府与英国 清政府与英、法
结果 (1)签订不平等条约:1842年签订《 》;1843年签订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2)列强获得的特权:英、法、美三国从中国获得协定关税、 、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1)1858年签订《 》,1860年签订《 》(获取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权益,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 (2)中俄签订《北京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 》,抢占中国大片领土
影响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 的开端 (2)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
二、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边疆 危机 背景 (1)在英国支持下,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 (2)俄国出兵占领 地区
左宗棠 收复新疆 (1)1875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 (2)1878年2月,收复新疆南北两路。后来,清政府与俄国交涉,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 (3)1884年,清政府在 地区正式建省,使西北边疆渡过了危机
中法 战争 背景 1883年8月,法国控制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
概况 (1)1883年,中法战争打响 (2)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当地军民在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领导下,多次击退法军 (3)1885年3月,冯子材率军取得
结果 签订《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甲午 中日 战争 背景 (1)日本蓄谋已久,明治维新后国力壮大 (2)朝鲜发生农民起义
概况 (1)开始:1894年8月 (2)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 、经远舰管带林永升与舰同沉 (3)日本入侵辽东半岛,进行了旅顺大屠杀 (4)1895年2月,日本摧毁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结果 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
影响 社会性质 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证明了 的破产
台湾人民反割台 斗争 台湾义勇军与以 为首的留台清军一起,展开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1)大借款:俄、德、法“ ”,清政府为了交出2.3亿两白银,分三次向列强进行高额利息贷款 (2)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 ,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 (3)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三、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 (2)直接原因:镇压
概况 (1)1900年6月10日,第一批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附近顽强阻击侵略者 (2)1900年6月中旬,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 。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7月14日,天津陷落 (3)1900年8月中旬,北京失陷 (4)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 ”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结果 签订 《 》 内容 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等地科考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赔偿各国白银本息共计约9.82亿两;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 ,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影响 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的深渊
1.(2024·江苏合格考)1875年,清政府派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击败阿古柏政权,收复了新疆南北两路,维护了我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这位钦差大臣是( )
A.张之洞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左宗棠
2.(2024·江苏合格考)19世纪末,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俄国租旅大,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等。据此可知( )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土崩瓦解
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工具
3.(2024·北京学业水平)20世纪初,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2024·山东合格考)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禁止华北等地科举考试5年。这一条款体现了列强( )
A.对华侵略方式的转变
B.对中国文化侵略的深入
C.对义和团涉及地域的报复
D.对清政府腐朽落后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