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24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与亚洲
[知识梳理]
一、(一)2.封君封臣制度 (1)自然经济 封君 分裂割据
(2)①农业经济组织 ②领主自营地 自由农 服劳役
(二)1.西欧各国王权 2.封建经济 城市 市民 金钱赎买 城市经济 统一事业 3.什一税 精神生活
宗教戒律 举足轻重 (三)1.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1453 2.基辅罗斯 伊凡四世
欧亚
二、(一)阿拉伯商人 巴格达 旅行家 (二)1453 亚非欧 苏丹 (三)1.婆罗门教 穆斯林 伊斯兰教
2.(1)①大化改新 中央集权 ②幕府 德川幕府 (2)中央集权国家 唐朝
[真题演练]
1.B 据材料“主要产业是农业”“有自己的面包师和铁匠,能够酿造啤酒,生产奶酪,制作鞋帽”可知,西欧庄园的特点是自给自足,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2.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故选C项;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亡,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印加帝国属于美洲,排除B项;俄罗斯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D 据材料“灭亡拜占庭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16世纪后期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可知是奥斯曼帝国,故选D项;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罗马帝国在4世纪末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首都是巴格达,排除C项。
4.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这体现了隋唐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B项正确;笈多帝国与德里苏丹国均属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西亚,A、C、D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第24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与亚洲
【考点综述】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一、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
1.产生基础:罗马帝国的生产力、基督教与日耳曼人传统。
2.基本特征: 、庄园与农奴制度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形成 社会动荡和 的产物
内容 ①授予土地者为 ,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③封建主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权力
影响 ①统治阶级:国王或皇帝与各级封建主 ②割据局面: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局面
(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①庄园的性质:庄园是基本的 。
②概况
耕地 由 和农民份地组成;农民份地分为农奴份地和 份地
农民 非自由人的农奴和自由农民要为领主 ,向其缴纳租税
庄园法庭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王权的加强
项目 概况
背景 中古中后期,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 有不同程度的加强
表现 (1)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到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2)法兰西:国王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3)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
影响 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中古西欧的城市
项目 概况
兴起 原因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 获得一定发展
时间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
城市 自治 (1)原因: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 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2)手段:谈判、 、武装暴动 (3)意义:自治有利于 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
3.中古时期的教会
项目 概况
政治 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经济 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
思想 教会控制着西欧居民的 , 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地位 在中古西欧占有 的地位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阶段 概况
帝国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
帝国扩展 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帝国法典 在位期间编订的《 》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 《查士丁尼法典》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 》
帝国灭亡 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攻陷,帝国灭亡
2.俄罗斯
基辅罗斯 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 ,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莫斯科公国 (1)13世纪上半期,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 (2)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
沙皇俄国 (1)1547年, 正式加冕为沙皇,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2)到17世纪末,俄罗斯成为地跨 两洲的庞大帝国
二、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阿拉伯帝国
项目 概况
帝国兴起 (1)伊斯兰教的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到他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帝国建立: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帝国统治 (1)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2)经济繁荣: 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都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3)文化桥梁 ①阿拉伯商人和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②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项目 概况
帝国兴起 (1) 年,奥斯曼人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2)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 三洲的大帝国
帝国统治 (1)政治:最高统治者是 ,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2)经济: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3)外贸: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受到一定影响
(三)南亚与东亚国家
1.南亚国家
阶段 概况
孔雀帝国 公元前4世纪,孔雀帝国崛起于印度北部,一度统一南亚大部分地区
笈多帝国 国王直接控制恒河中下游地区,政令不够统一;由 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德里 苏丹国 (1)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 (2)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 担任 (3) 为国教
2.东亚国家
(1)日本
①中日交流: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646年,“ ”开始,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 国家。
②幕府统治
背景 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庄园经济形成;武士集团壮大
统治建立 12世纪末,镰仓幕府建立
统治特点 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 掌握实权;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建立在庄园经济基础上
锁国政策 17世纪建立的 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
(2)朝鲜
阶段 概况
新罗统一 7世纪末,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
高丽王朝 10世纪初,仿效中国 制度建立高丽王朝
政治 中央设三省六部,地方划为十道
经济 土地国有
选官 科举选官
文化 传播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
朝鲜建立 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
抗击侵略 16世纪末,中朝军民抗击日本侵略,明朝大将邓子龙和朝鲜大将李舜臣壮烈牺牲
1.(2024·江苏合格考)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基本单元,其主要产业是农业,还有自己的面包师和铁匠,能够酿造啤酒,生产奶酪,制作鞋帽。这体现了西欧庄园( )
A.商品经济发达 B.经济自给自足
C.阶级矛盾尖锐 D.王权实力强大
2.(2023·江苏合格考)中世纪,欧洲某帝国以昌盛的文化和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并在欧洲古典文化与近代文化之间发挥着中介和传承的作用。该帝国是( )
A.波斯帝国 B.印加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俄罗斯帝国
3.(2024·江苏合格考)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某帝国的相关信息:灭亡拜占庭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16世纪后期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该帝国是( )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4.(2023·江苏合格考)6世纪与7世纪之交,中国隋唐两朝相继崛起,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隋唐高度发达的文化对东亚产生了强烈影响。下列能够佐证材料说法的是( )
A.笈多帝国的兴起 B.日本的“大化改新”
C.德里苏丹国建立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