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31课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31课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8 11:31:26

文档简介

第31课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考点综述】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殖民国家 概况 统治政策
西班牙 1496年,西班牙在    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①政治上:设立总督,实行专制统治 ②经济上: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黑奴贸易;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已经把除    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葡萄牙 建立巴西殖民地
2.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新航路开辟后
国家 概况
葡萄牙 到16世纪中叶,葡萄牙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包括    在内的几十个商站
西班牙 入侵    ,将其变成了殖民地
(2)17世纪后
区域 概况
南亚 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入侵印度,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东南亚 ①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亚 ②19世纪末,英国占领缅甸和马来半岛 ③法国侵占越南、柬埔寨和老挝 ④美国夺得菲律宾
西亚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    扩大势力范围 ②俄国和英国分别在    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东亚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         社会 ②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
3.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进程
阶段 内容
早期殖民(15—19世纪中叶前) ①特点:局限于沿海地区,进行    ②原因:地理环境恶劣;西方殖民国家实力不足,美洲需大量劳动力
全面殖民(19世纪中期到工业革命后) ①特点:放弃奴隶贸易,深入腹地,全面殖民 ②原因:工业革命后,西方实力增强;人权观念进步;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为输出资本、抢占市场、掠夺原料
(2)概况
北非 埃及 英法争夺埃及;英法控制    ;1882年,埃及成为英国殖民地
苏丹 英国实行武力扩张
其他 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非洲 腹地 准备 欧洲探险者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
计划 英国:建立纵贯非洲大陆的庞大殖民地 法国:从西非延伸到东非 德国:在赤道两侧建立殖民地
柏林 会议 目的 解决列强间矛盾,进一步瓜分非洲
内容 “    ”原则;“地图上作业”
实质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影响 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4.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最终形成。
(2)影响
①对世界: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        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②对殖民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
③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阶段 民族独立运动时期 独立后
背景 (1)经济发展 (2)    传播,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长 (3)      动摇和削弱了殖民统治 (4)美国独立的鼓舞 (1)内部:独立后,政局动荡,普遍实行    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2)外部:    等国加紧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①门罗宣言:1823年,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美国势力范围 ②“金元外交”与“大棒政策”:美国对拉丁美洲进行    和    
表现 (1)1804年,海地独立 (2)1822年,巴西独立 (3)    年,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独立 (1)1889年,巴西建立共和国 (2)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
(二)亚洲的觉醒
1.背景
(1)外部: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亚洲各国的    。
(2)内部:亚洲国家的    进一步解体,      得到一定发展,民族忧患意识和    意识觉醒。
2.表现
国家 概况
印度 (1)1885年,印度    成立国民大会党,要求    和自治 (2)1905年,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    的力量,推翻殖民统治,实现     (3)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表明印度    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伊朗 立宪 革命 (1)时间:1905—1911年 (2)概况:制定第一部    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    国家 (3)结果: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但打击了    和外国势力,传播了    思想
中国 (1)结果: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    (2)意义: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革命的序幕。传播了     理念,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中国社会变革
(三)非洲的抗争
1.背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遭到非洲人民的强烈反抗。
2.主要形式:    。
3.表现
事件 概况
埃及抗英斗争 (1)概况:成立    ;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1882年,阿拉比领导军民抗英 (2)结果:失败,英国占领埃及
苏丹爆发 大起义 (1)时间:1881年 (2)概况:起义领导人自称“    ”,号召人民抗英 (3)结果: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苏丹
埃塞俄比亚 抗意战争 (1)时间:1894—1896年 (2)概况:孟尼利克二世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3)结果: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四)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1.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3.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1.(2024·江苏合格考)19世纪70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这一结果的主要成因是(  )
A.“协约国”的成立
B.巴黎和会的召开
C.“同盟国”的成立
D.柏林会议的召开
2.(2021·江苏合格考)下图所示现象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民族独立运动之间,构成了(  )
19世纪末英、法、俄瓜分的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A.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B.史料与史观的结合
C.工业与市场的割裂
D.垄断与干预的对抗
3.(2022·安徽合格考)1896年埃塞俄比亚打败侵埃意军后,意大利的克里斯皮内阁随即倒台,英国议会出现了要求修改对埃塞俄比亚政策的呼声。意、法、英、俄等国相继与埃塞俄比亚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这反映了埃塞俄比亚的反侵略斗争(  )
A.取得了显著成效
B.鼓舞了非洲人民的反殖斗争
C.改变了世界格局
D.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4.(2023·江苏合格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掀起殖民扩张的狂潮,通过公开洗劫国库珍宝,抢劫黄金、白银等种种残暴手段,掠夺了征服地难以计数的财富。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向征服地倾销商品,导致东方各国的手工业被摧毁,农业也遭到严重破坏。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西方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重要的殖民手段,争先恐后地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中国、伊朗、印度等东方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被列强牢牢掌握。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20世纪的历史潮流。这一历史潮流虽然在东方自20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只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这股洪流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主义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新兴民族国家纷纷建立。这保障了一些新兴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其经济增速远超同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1)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以及给“征服地”带来的深重灾难。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股“洪流”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中的主要表现(各举一例),并概述其历史影响。第十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
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31课 世界殖民体系与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知识梳理]
一、1.海地岛 巴西 2.(1)中国澳门 菲律宾 (2)奥斯曼帝国 伊朗 半殖民地半封建 3.(1)奴隶贸易 (2)苏伊士运河 有效占领 4.(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2)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一)启蒙思想 法国大革命 军事独裁 英美 经济侵略 武力干涉 1826
(二)1.(1)民族危机 (2)封建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民主改革 2.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平等 人民群众 民族独立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君主立宪 封建主义 民族民主革命 共和国 民族民主 民主共和
(三)2.武装斗争 3.祖国党 马赫迪
[真题演练]
1.D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84年柏林会议规定了“有效占领”的原则,决定“地图上作业”,会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故选D项;“协约国”“同盟国”是20世纪初欧洲形成的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与材料不符,排除A、C两项;巴黎和会是在一战之后召开的分赃会议,排除B项。
2.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空前激化,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这属于因果关系,故选A项。材料与史料、史观无关,排除B项。西方列强扩张殖民地,把殖民地变成商品销售市场,工业与市场联系得更紧密,而不是割裂,排除C项。垄断与干预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3.A 据材料可知,埃塞俄比亚打败侵埃意军后,西方国家相继与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这反映出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其反侵略战争取得显著成效,故选A项;材料未反映埃塞俄比亚的反侵略斗争对非洲其他地区反殖民斗争的影响,排除B项;“改变了世界格局”夸大了埃塞俄比亚反侵略斗争的意义,排除C项;材料反映埃塞俄比亚的反侵略斗争对于自身地位的提升,并未体现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排除D项。
4.(1)主要手段:通过侵略战争直接进行掠夺;通过商品倾销摧毁被侵略国家经济体系获取巨额利润;通过资本输出控制对象国经济命脉。
深重灾难:国库珍宝被洗劫;自然资源被掠夺;手工业和农业遭到严重破坏;殖民者掌控国家的经济命脉。
(2)亚洲:印度人民在甘地、尼赫鲁和真纳等人的领导下进行反抗斗争,迫使英国同意印度独立;非洲: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成立埃及共和国,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拉丁美洲: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影响:一大批亚非拉国家获得独立;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并使其瓦解;推动了亚非拉各国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世界秩序的民主化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