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一、单选题
(2025·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土楼多采用圆形结构,用大块卵石筑基,石基高度在最大洪水线以上,土墙在石基以上夯筑,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以保持建筑整体稳定。下图为客家土楼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客家土楼“以石为基,以土围墙”主要为了( )
①美观大方②就地取材③防火防洪④减少建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客家土楼采用圆形结构并在土墙内部埋竹片木条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安全 B.增添美观 C.节约空间 D.降低成本
【答案】1.C 2.A
【解析】1.读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客家土楼分布于东南丘陵地区,当地石材、土料丰富,“以石为基,以土围墙”可就地取材,②正确;该地区降水多,石基高于最大洪水线能防洪,土墙相对防火,可防火防洪,③正确;美观大方不是主要目的,①错误;也不是为减少建材,④错误;综上,②③正确,故选C。
2.读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土墙内部埋竹片木条起水平拉结作用,能增强建筑整体稳定性,保障居住安全,A正确;埋在内部与增添美观无关,B错误;和节约空间、降低成本也无关联,CD错误。故选A。
(2025·河北·中考真题)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81亿。下表为2024年四个大洲的人口数据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大洲 人口总数(亿) 0-14岁人口占比(%) 15-59岁人口占比(%) 60岁以上人口占比(%)
亚洲 48.1 22.6 62.9 14.5
欧洲 7.5 15.3 57.4 27.3
非洲 15.2 39.1 55.2 5.7
北美洲 6.1 20.0 60.0 20.0
3.上表中人口总数最多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4.非洲0-14岁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死亡率低
5.欧洲、北美洲共同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老龄化程度高 C.性别比例失衡 D.劳动力过剩
【答案】3.D 4.C 5.B
【解析】3.亚洲人口总数为48.1亿,远高于其他大洲,故D符合题意;ABC选项人口总数均低于亚洲,故排除。故选D。
4.非洲多数国家经济欠发达,生育率高,导致0-14岁人口占比高,故C符合题意;人口迁入多主要影响人口的机械增长,对0 - 14岁人口占比影响较小,排除A;人口基数大主要影响人口总数的多少,而不是0 - 14岁人口占比,排除B;人口死亡率低主要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但不是0 - 14岁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C。
5.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欧洲60岁以上人口占比27.3%,北美洲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0%,说明这两个大洲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程度高,A错误,B正确;表格中并没有关于性别比例的数据,无法得出性别比例失衡的结论,C错误;欧洲和北美洲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程度高,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D错误。故选B。
6.(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两种语言是( )
A.俄语、汉语 B.俄语、英语 C.汉语、法语 D.汉语、英语
【答案】D
【解析】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D正确;俄语、法语使用人数和范围均不及汉语和英语,排除ABC。故选D。
7.(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属于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 )
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B.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C.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D.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答案】A
【解析】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属于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农业发达,人口稠密,A正确;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缺乏水源,生存条件恶劣,人口稀疏,B错误;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交通不便、气候寒冷,人口稀疏,C错误;气候湿热的雨林地区环境闷热、疾病易发,人口稀疏,D错误。故选A。
(202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城市和人口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加拿大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南部多北部少 B.中间多四周少 C.多沿海分布 D.多沿河分布
9.影响加拿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
10.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区的东部人口更稠密。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可能性最小的是( )
A.工农业更发达 B.交通运输更便利 C.旅游资源更丰富 D.开发历史更早
【答案】8.A 9.B 10.C
【解析】8.读图可知,加拿大南部地区人口分布较为密集、北部地区人口稀少,呈现出南部多北部少的特点,A正确;图中并没有显示出中间多四周少、多沿海分布或者多沿河分布的特征,排除BCD。故选A。
9.加拿大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南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暖,更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气候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B正确;与气候相比,地形、河流和矿产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小,排除ACD。故选B。
10.读图可知,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区的东部靠近五大湖区,开发历史悠久,水陆交通便利,工农业更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聚集,ABD不符合题意;旅游资源主要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小,且材料中无东部旅游资源丰富的信息,C符合题意。故选C。
(2025·湖南·中考真题)史前农业发展促进人类定居生活。下图示意我国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自然环境影响聚落形成,以上两处遗址分布均临近( )
A.沙漠 B.高山 C.水源 D.海洋
1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所建房屋差异明显,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
A.干栏式建筑防止风沙掩埋 B.河姆渡人居住地木材丰富
C.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散热 D.半坡人居住环境高寒缺氧
13.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骨耜(sì)适合翻耕水田,是当时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据此推测骨耜主要用于( )
A.饲养牦牛 B.饲养骆驼 C.种植青稞 D.种植水稻
【答案】11.C 12.B 13.D
【解析】11.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分别位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从图中及所学知识可知,两处遗址均临近水源(河流)。水源是聚落形成的关键自然条件,便于灌溉、生活用水,C正确; 沙漠、高山、海洋均不符合两处遗址环境,ABD排除。故选C。
12.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木材丰富,建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较干燥,建半地穴式房屋,利于保暖,B正确。干栏式建筑主要防潮,不是防风沙,A错误;半地穴式房屋利于保暖,非散热,C错误;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无高寒缺氧环境,D错误。故选B。
13.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当地适宜种植水稻,骨耜“适合翻耕水田”,是水稻种植的耕作工具,D正确;饲养牦牛、种植青稞主要在青藏高原;饲养骆驼主要在西北干旱地区,均不符合河姆渡环境与农业,ABC错误。故选D。
(2025·湖南·中考真题)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下图示意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及陆地各海拔人口分布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约( )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C.四分海洋,六分陆地 D.六分海洋,四分陆地
15.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分布的海拔范围是( )
A.0-200米 B.200-500米 C.500-1000米 D.1000米以上
【答案】14.B 15.A
【解析】14.从所给的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图可知,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大约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观察陆地各海拔人口分布比例图,0-200米的人口占比为56.5%,这表明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0-200米的海拔范围,A正确;200-500米的人口占比24.0%,不到一半,B错误;500-1000米的人口占比11.6%,远不到一半,C错误;1000米以上的人口占比7.9%,不到一半,D错误。故选A。
(2025·福建·中考真题)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6.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17.南半球比北半球人口数量少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海洋较深 C.陆地较少 D.冰川较多
18.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西部人口密度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闷热潮湿 B.炎热干旱 C.高寒缺氧 D.台风频发
【答案】16.A 17.C 18.B
【解析】16.读图分析,图中颜色越深,说明人口越稠密,从图中人口分布来看,北半球中低纬度人口稠密,A正确;北半球中高纬度、南半球中低纬度、南半球中高纬度人口相对稀疏,BCD错误。故选A。
17.读图分析,南半球比北半球人口数量少的原因是南半球陆地较少,C正确;海拔较高、冰川较多并非南半球人口少的主要原因,北半球也有大面积的高海拔地区和冰川,AD错误;海洋较深与人口数量分布无关,B错误。故选C。
18.读图分析,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西部人口稀疏,因为这里是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炎热干旱,AC错误,B正确;这里较少台风发生,D错误。故选B。
(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2024年11月6日-12日,中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秘鲁和巴西举行。小兰将体现中国传统民居特色的剪纸寄给秘鲁的朋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小兰寄出的剪纸中反映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中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举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我国正处于夏季
C.北京昼短夜长 D.广安玉米收获正忙
【答案】19.A 20.C
【解析】19.读图分析,①是江南水乡,反映江南地区传统民居,A正确;②是黄土高原的窑洞,B错误;③是我国南方湿热地区的高脚屋,C错误;④是蒙古高原的蒙古包,D错误;故选A。
20.中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举行期间是11月6日-12日,我国正处于秋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继续向南回归线移动,北京(北半球)昼短夜长,AB错误,C正确;我国处于秋季,广安玉米早已收获,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1.(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A和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沟通了大西洋和 洋。
(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分布于 洲(填字母),世界最大的群岛①是 。
(3)赤道穿过B洲和 洲的大陆部分(填名称)。
(4)C洲居民多信仰 教。
(5)甲乙两地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原因是: 。
【答案】(1) 巴拿马运河 太平 (2) A 马来群岛(3)非 (4)基督
(5) 乙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少)(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北美洲,B是南美洲,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是北美五大湖,分布在北美洲,即图中的A洲;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对应图中的①。
(3)据图所知,赤道穿过南美洲(B洲)和非洲的大陆部分。
(4)图中C洲是欧洲,欧洲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5)甲是亚洲南部,人口稠密;乙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该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气候极端干旱,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疏。
22.(2025·吉林·中考真题)H村通过区域综合治理,现在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美、经济强、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十年前,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的地形部位是 ,其临近河流有利于
甲居民区所处的地形类型为 。
(2)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 H村通过修建 解决了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使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3)现在,居民区主要沿公路分布,甲居民区面积变 。
(4)为进一步振兴乡村,H村建设了生态旅游区,写出一条其开发的有利条件。
【答案】(1) 山谷 引水灌溉 平原 (2) 自北向南流 水库 (3)大
(4)植被覆盖率高,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等。
【解析】(1)从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到,十年前水稻种植区等高线数值向高处凸出,地形部位是山谷。临近河流,河流可以为水稻种植提供灌溉水源,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甲居民区所处地区等高线稀疏,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类型为平原。
(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判断原则,结合等高线的分布(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可以看出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修建水库可以在降水多的时候蓄水,降水少的时候放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H村通过修建水库解决了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3)从图中对比十年前和现在甲居民区的范围,可以明显看出甲居民区面积变大,甲主要沿公路分布,交通便利。
(4)H村建设生态旅游区的有利条件有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有水库等水域景观,旅游资源多样;交通便利(有公路分布)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一、单选题
(2025·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土楼多采用圆形结构,用大块卵石筑基,石基高度在最大洪水线以上,土墙在石基以上夯筑,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以保持建筑整体稳定。下图为客家土楼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客家土楼“以石为基,以土围墙”主要为了( )
①美观大方②就地取材③防火防洪④减少建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客家土楼采用圆形结构并在土墙内部埋竹片木条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安全 B.增添美观 C.节约空间 D.降低成本
(2025·河北·中考真题)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81亿。下表为2024年四个大洲的人口数据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大洲 人口总数(亿) 0-14岁人口占比(%) 15-59岁人口占比(%) 60岁以上人口占比(%)
亚洲 48.1 22.6 62.9 14.5
欧洲 7.5 15.3 57.4 27.3
非洲 15.2 39.1 55.2 5.7
北美洲 6.1 20.0 60.0 20.0
3.上表中人口总数最多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4.非洲0-14岁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死亡率低
5.欧洲、北美洲共同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老龄化程度高 C.性别比例失衡 D.劳动力过剩
6.(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两种语言是( )
A.俄语、汉语 B.俄语、英语 C.汉语、法语 D.汉语、英语
7.(2025·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属于世界人口分布稠密的地区是( )
A.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B.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C.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D.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202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城市和人口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加拿大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南部多北部少 B.中间多四周少 C.多沿海分布 D.多沿河分布
9.影响加拿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
10.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区的东部人口更稠密。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可能性最小的是( )
A.工农业更发达 B.交通运输更便利 C.旅游资源更丰富 D.开发历史更早
(2025·湖南·中考真题)史前农业发展促进人类定居生活。下图示意我国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自然环境影响聚落形成,以上两处遗址分布均临近( )
A.沙漠 B.高山 C.水源 D.海洋
1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所建房屋差异明显,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
A.干栏式建筑防止风沙掩埋 B.河姆渡人居住地木材丰富
C.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散热 D.半坡人居住环境高寒缺氧
13.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骨耜(sì)适合翻耕水田,是当时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据此推测骨耜主要用于( )
A.饲养牦牛 B.饲养骆驼 C.种植青稞 D.种植水稻
(2025·湖南·中考真题)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下图示意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及陆地各海拔人口分布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约( )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C.四分海洋,六分陆地 D.六分海洋,四分陆地
15.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分布的海拔范围是( )
A.0-200米 B.200-500米 C.500-1000米 D.1000米以上
(2025·福建·中考真题)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6.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17.南半球比北半球人口数量少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海洋较深 C.陆地较少 D.冰川较多
18.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西部人口密度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闷热潮湿 B.炎热干旱 C.高寒缺氧 D.台风频发
(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2024年11月6日-12日,中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秘鲁和巴西举行。小兰将体现中国传统民居特色的剪纸寄给秘鲁的朋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小兰寄出的剪纸中反映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中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举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我国正处于夏季
C.北京昼短夜长 D.广安玉米收获正忙
二、非选择题
21.(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A和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沟通了大西洋和 洋。
(2)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分布于 洲(填字母),世界最大的群岛①是 。
(3)赤道穿过B洲和 洲的大陆部分(填名称)。
(4)C洲居民多信仰 教。
(5)甲乙两地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原因是: 。
22.(2025·吉林·中考真题)H村通过区域综合治理,现在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美、经济强、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十年前,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的地形部位是 ,其临近河流有利于
甲居民区所处的地形类型为 。
(2)河流①的流向大致是 H村通过修建 解决了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使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3)现在,居民区主要沿公路分布,甲居民区面积变 。
(4)为进一步振兴乡村,H村建设了生态旅游区,写出一条其开发的有利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