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谭嗣同传 检测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8 谭嗣同传 检测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8 16:2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而出,驰走
B.乃丁宁而去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
解析:选B。“丁宁”通“叮咛”,嘱咐。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父命就官为候补知府   就:担任
B.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到……去
C.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假:给以
D.君竟日不出门
竟:竟然
解析:选D。D项,竟:整,从头到尾。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题一诗于狱壁     ②志士渐集于湘楚
B.①天津阅兵之阴谋
②荣禄固操、莽之才
C.①竭死力以补救
②以流通经典为己任
D.①每七日大集众而讲学
②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
解析:选C。C项,“以”,①连词,表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来;②介词,把。A项,“于”都是介词,表处所;B项,“之”都是助词,的;D项,“而”都是连词,表顺承。
4.下列语句中,从句式角度看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
B.天津阅兵之阴谋,君知之乎
C.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D.与言皇上无权、西后阻挠之事,君不之信
解析:选B。A项,介词结构后置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宾语前置句。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谭君字复生,又号壮飞,湖南浏阳县人。少倜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侠,善剑术。父继洵,官湖北巡抚。幼丧母,为父妾所虐,备极孤孽苦,故操心危,虑患深,而德慧术智日增长焉。弱冠,从军新疆,游巡抚刘公锦棠幕府。刘大奇其才,将荐之于朝,会刘以养亲去官,不果。自是十年,来往于直隶、新疆、甘肃、陕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台湾各省,察视风土,物色豪杰,然终以巡抚君拘谨,不许远游,未能尽其四方之志也。自甲午战事后,益发愤提倡新学,首在浏阳设一学会,集同志讲求磨厉,实为湖南全省新学之起点焉。时南海先生方倡强学会于北京及上海,天下志士,走集应和之。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游京师,将以谒先生,而先生适归广东,不获见。余方在京师强学会,任记纂之役,始与君相见,语以南海讲学之宗旨,经世之条理,则感动大喜跃,自称私淑弟子,自是学识更日益进。
时和议初定,人人怀国耻,士气稍振起,君则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昂慷慨,大声疾呼,海内有志之士,睹其丰采,闻其言论,知其为非常人矣。以父命就官为候补知府,需次金陵者一年,闭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又时时至上海与同志商量学术,讨论天下事,未尝与俗吏一相接,君常自谓“作吏一年,无异入山”。时陈公宝箴为湖南巡抚,其子三立辅之,慨然以湖南开化为己任。丁酉六月,黄君遵宪适拜湖南按察使之命,八月,徐君仁铸又来督湘学,湖南绅士某某等蹈厉奋发,提倡桑梓,志士渐集于湘楚。陈公父子与前任学政江君标,乃谋大集豪杰于湖南,并力经营,为诸省之倡。于是聘余及某某等为学堂教习,召某某归练兵,而君亦为陈公所敦促,即弃官归,安置眷属于其浏阳之乡,而独留长沙,与群志士办新政。于是湖南倡办之事,若内河小轮船也,商办矿务也,湘粤铁路也,时务学堂也,武备学堂也,保卫局也,南学会也,皆君所倡论擘画者,而以南学会最为盛业。设会之意,将合南部诸省志士,联为一气,相与讲爱国之理,求救亡之法,而先从湖南一省办起,盖实兼学会与地方议会之规模焉。地方有事,公议而行,此议会之意也;每七日大集众而讲学,演说万国大势及政学原理,此学会之意也。于时君实为学长,任演说之事,每会集者千数百人,君慷慨论天下事,闻者无不感动,故湖南全省风气大开,君之功居多。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刘以养亲去官,不果   果:果断
B.天下志士,走集应和之
应:响应
C.其子三立辅之
辅:辅助
D.乃谋大集豪杰于湖南
大:广泛
解析:选A。A项,果,成功。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幼丧母,为父妾所虐
②如姬父为人所杀
B.①实为湖南全省新学之起点焉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①君乃自湖南溯江,下上海
②君退朝,乃告同人曰
D.①于时君实为学长
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解析:选B。A项,“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表被动。B项,“焉”,①助词,表陈述语气;②兼词,于此。C项,“乃”,都是连词,于是。D项,“于”,都是介词,在。
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谭嗣同“寻求真理”“立志图强”的一项是(  )
①弱冠,从军新疆,游巡抚刘公锦棠幕府
②首在浏阳设一学会,集同志讲求磨厉
③谋大集豪杰于湖南,并力经营,为诸省之倡
④又时时至上海与同志商量学术,讨论天下事
⑤将合南部诸省志士,联为一气,相与讲爱国之理
⑥每七日大集众而讲学,演说万国大势及政学原理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选D。①是介绍谭嗣同早年从军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反映“寻求真理”“立志图强”。③是“陈公父子与前任学政江君标”的事迹,不是谭嗣同的。⑤是“设会之意”不是谭嗣同的事迹。排除这三项即可。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谭嗣同小时候就丧母,被父亲的小妾虐待,受尽孤臣孽子之苦,所以操心危难的事,忧虑祸患比较多,品德才智一天天增长起来。
B.自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后,谭嗣同更加发奋提倡西方的新学,开始在浏阳开设了一个学会,这实际上是湖南全省新学的起点。
C.《马关条约》签订后,他慷慨激昂,大声疾呼。海内有志之士,看到他的丰采,听到他的言论,便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
D.1897年6月黄遵宪恰好就任湖南按察使,8月,徐仁铸又来督办湘学,他在家乡提倡新学,有志之士逐渐会集于湖南一带。
解析:选D。D项,徐仁铸“在家乡提倡新学”错,原文是“湖南绅士某某等蹈厉奋发,提倡桑梓,志士渐集于湘楚”。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刘大奇其才,将荐之于朝,会刘以养亲去官,不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冥探孔佛之精奥,会通群哲之心法,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方有事,公议而行,此议会之意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刘锦棠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打算向朝廷推荐他,恰逢刘锦棠因为侍奉亲人而辞官,事情没有结果。
(2)深探孔子、佛家学说的精奥之处,融会贯通群贤的思想方法,推广康有为的学说宗旨,写成了《仁学》一书。
(3)地方上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议定而行,这其实是议会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江天一传
[清]江 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破,州县望风内附,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注]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迤,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以与他县相犄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嘱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女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
当狼兵之被杀也,凤阳督马士英怒,疏劾徽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杀官军状,将致佥事公于死。天一为赍辩疏,诣阙上之;复作《吁天说》,流涕诉诸贵人,其事始得白。自兵兴以来,先后治乡兵三年,皆在佥事公幕。是时,幕中诸侠客号知兵者以百数,而公独推重天一,凡内外机事悉取决焉,其后竟与公同死。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予得其始于翁君汉津,遂为之传。
【注】 唐藩:明宗室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的政权。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麾下狼兵哗于途        哗:叛乱
B.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
缀:牵制
C.我不死,祸且族矣
族:同姓家族
D.虽古义烈之士无以尚也
尚:超过
解析:选C。C项,族:灭族,动词。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B.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C.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D.天一腰刀帓首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馘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解析:选A。联系上下文,根据故事情节断句即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天一少年丧父,家庭十分贫困,但他勤奋好学,不仅文才出众,而且足智多谋,深受同郡佥事金声的赏识。
B.顺治二年五月,清军攻破江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江天一以监纪推官身份向佥事公建议在绩溪筑关拒守,因为这里一面对着大路,地势平坦曲折,与其他县可形成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敌人的有利形势。
C.抗清失败后,江天一看到局势无可挽回,急忙将老母托付给弟弟,然后挺身而出毅然被捕,两次谢绝别人的善意劝告,慷慨就义。
D.文章以抗清救国为重心,围绕着“士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品者,必无文章”这条思想主线,选取典型事例来刻画江天一的形象,重点突出,内容充实。全文重在叙述事实,让感情隐于字里行间,爱憎分明。
解析:选B。B项,江天一向佥事公建议不是在此时,抓住原文“先是”一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吾母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
(2)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
参考译文: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小时候就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并抚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一定没有好文章。”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或是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天一虽因为是文人而出名,但是却深刻沉着,足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谋,特别受到同郡佥事金声的赏识。在那个时候,徽州一带盗匪很多,江天一便辅助佥事金声,用军队的办法团结组织乡里的年轻人,做好防守的打算。适逢张献忠攻破了武昌,总兵官左良玉向东逃跑,他部下那些广西土司的军队在半路上发生叛乱,放火抢劫所经过的地方。将要到达徽州时,徽州人非常震惊恐惧。佥事金声计议派兵去抵抗,把这件事委托给了天一。天一佩腰刀,裹头巾,黑夜里骑着马,率领一批勇士奔跑了几十里,与叛乱的广西土司军队在祁门进行激战,杀死了叛兵一大半人,夺取了他们所有的牛马和兵器。徽州城依赖这次战役而得以平安。
nku.co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已被清兵攻破,各州县见势纷纷归附清朝,但徽州人民还是为明王朝坚守抵抗。六月,明宗室唐王在福州称帝,听说江天一的名声,便委任他为监纪推官。在此之前,天一对佥事金声说:“徽州是个地势优越的地方,各县都有险要之处可以依赖,只是绩溪那一面正当交通要道,那里地势特别平坦,因此应该在那里建筑关口,多派兵驻守,以和别的县相互配合,挟制敌人。”于是在绩溪筑起了丛山关。不久,清兵攻打绩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点也不松懈。有时出城迎战,双方死伤不相上下,于是清兵用少数骑兵在绩溪牵制住天一,而另外从新岭进攻。守岭的人先败逃了,绩溪城终于沦陷了。
清军的主将悬赏捉拿天一非常急迫。江天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道抗清之事已没有希望,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出门大叫:“我就是江天一!”于是被逮捕。清军中有知道天一的,想释放他。天一说:“你以为我怕死吗?我不死,灾祸将是全家被杀!”在营门口遇见了佥事金声,金声看着他说:“文石,你还有老母亲在,你不能死!”江天一笑着辞谢道:“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希望你不要为我的母亲担忧。”到了南京,总督洪承畴想不问罪,江天一昂起头来说:“我为你考虑,你还是把我杀了的好;我不死,必定要再起兵!”于是把他拖到通济门刑场。到了那里,江天一高呼“高皇帝”三遍,向南面一拜再拜,拜完,坐下来受刑。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不感叹流泪的。过了几天,天表去收殓天一的尸体,把他安葬了,而佥事金声也是在这一天被杀害的。
当广西土司的叛兵被江天一杀伤之后,凤阳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督马士英非常恼怒,向皇帝上书揭发徽州人拦杀官军的罪状,想致佥事金声于死地。江天一为此带着申辩金声无罪的奏章,赴朝廷呈递上;又写了《吁天说》,流着眼泪向掌权大臣申诉,这件事情才得以弄清楚。自从清兵与明王朝开战以来,前后训练乡兵三年,都在佥事金声的幕府中。当时,幕府中众多侠义之士号称精通兵法的有上百人,而金声只是推荐天一,凡对内对外的机密大事,都取决于天一。后来天一竟然与金声同时牺牲。(像天一这样的人,)即便是古代义烈之士,也没有能超过他的。我是在翁汉津那里得知江天一的生平事迹的,于是替他写了这篇传记。
三、表达与交流
14.观察漫画,按要求答题。
(1)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画面内容。(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时,首先要读懂漫画,要注意分析画中的对象;其次,要分析出图中各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变化的规律;最后,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对画面进行介绍。
答案:(示例1)两人栽树,左边一人只在地上画圆圈标出要栽树的地方,未栽一棵树;右边一人栽了一棵树,辛勤培育,树已长大。
(示例2)两人栽树,一人在找地,一人栽了一棵树;后来,找地者还在找,栽树者在浇水;最后,树已长大,找地者还在找地。
(2)请用一句话写出漫画的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漫画寓意是指画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揭示的社会生活的特质。本幅漫画通过左右两边不同情景的对比,揭示出在社会生活中“要重视行动,不要空想”的道理。
答案:(示例)一万个“0”抵不上一个“1”。(或:行动胜于空想。)
15.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修改。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书信属应用文体,要特别注意谦、敬辞的使用是否准确,语体是否得当。“寄奉”是敬辞,用于自己寄给别人东西,这里应使用一个别人给自己东西的敬辞。“些许”在这里用于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合适。“惠存”“光临”“过目”是用于请别人做事的敬辞。五处都是对象用错。
答案:①“寄奉”改为“惠赐”;②“过目”改为“拜读”;③“些许”改为“莫大”;④“惠存”改为“珍藏”;⑤“光临”改为“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