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9、古诗三首 从军行
王昌龄 盛唐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与边塞有关的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
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Reality
Reality
Creativity
暗
漫天的黄沙
四起的硝烟
低落的心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恶劣
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
【诗意】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
从军行
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读准字音,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朗读《从军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读出节奏。
读诗句
读前两句诗,圈画出诗中的景物,借助注释,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
祁连山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中原王朝守卫边疆的重要关卡,军事要塞。
将士戍守的营城。
wèi
rèn
yuè
mó
yí
学习生字
渭
仞
岳
摩
遗
书写指导:氵呈弧形分布,“田”宽而扁,“月”窄长。
书写指导:长撇舒展,第一个“木”捺变点。
书写指导
渭
摩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磨破的意思。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
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意】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金甲
楼兰古城
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
西域地区少数民族政权。
决心很坚定。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境界扩大,感情悲壮,含韵丰富。
转折有致,对照鲜明,抒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斗志。
《从军行》通过描绘边塞地区开阔荒凉的景象,表达了戍边将士奋不顾身、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
体会情感
请结合诗意和老师出示的资料,想想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悟诗情
通过境界壮阔、环境恶劣的景物描写,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
第一、二句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吟诵古诗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吟诵古诗
《从军行》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 )的豪情壮志。诗的( )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 )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
后两句
杀敌立功、保卫国家
前两句
主题概括
读诗的前两句,读出“望”的动作,读出沉重压抑之感以及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悲壮感。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责任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