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那个星期天
早上,妈妈说好要带我去公园玩,我期待又兴奋着……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一上午过去了,我等啊等,可妈妈总有忙不完的事,我焦急又无奈……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眼看到了黄昏,妈妈依然忙碌着,我惆怅而失望着……
我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
等了一天,妈妈忙了一天,我失望又委屈……
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默读课文3-6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表达真实情感的方法。圈画出关键词句,批注你的感受。
任务一:聚焦文本,学习写法
关注人物的对话、心理、动作,所做的事情等。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买上就去吗?嗯。
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
动作 内心独白
走吗?
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
您说了去!
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
买完菜马上就去吗?
嗯。
对话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看云彩
看画报
跳房子
弄蚁穴
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这段时光不好挨。
将情感体现在事情中
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对话 内心独白
男: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
女: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齐: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对话 动作 内心独白
同样是散文,同样在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朱自清和史铁生两位作家他们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呢?小组交流。
任务二:比较阅读,对比写法
篇目 相同点 不同点
《匆匆》
《那个星期天》
都运用了将情感融入具体事物的方法。
用一连串的问句,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
把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间接表达。
任务三:资料链接,主题升华
史铁生的早年生活与家庭背景:
史铁生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林业部干部,母亲是一名会计。他的祖父是河北涿县首富,但祖母在史家地位低下,生活艰辛。史铁生从小成绩优异,13岁考入清华附中,作文常获第一名。他热爱运动,曾是校运动会的明星。
插队与瘫痪:
1969年,18岁的史铁生响应国家号召,前往陕北延川县插队。尽管母亲担心他的先天性腰椎裂柱病,但他仍坚持前往。1972年,史铁生因受寒导致双腿瘫痪,从此只能依靠轮椅生活。这一打击让他陷入绝望,多次尝试自杀。
母亲的爱与支持:
母亲为史铁生四处求医,寻找偏方,尽管医院已宣告无法治愈,她仍不放弃希望。她鼓励史铁生写作,为他借书、推他看电影,甚至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以开阔他的视野。母亲理解史铁生的痛苦,默默承受他的情绪波动。她总是以温柔和坚韧的态度陪伴他,成为他精神上的支柱。
母亲的离世与史铁生的觉醒:
在史铁生逐渐接受现实后,母亲却因长期操劳和肝病去世。她的离世让史铁生深感愧疚,但也促使他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史铁生通过写作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如《秋天的思念》和《我与地坛》。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与母亲的深厚情感,也传递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写一写你的等待的故事吧,也许是等一次生日会?也许是等一次比赛结果?也许是等一次外出旅行?也许是最后一节课等待放学?也许是……
任务四:情境练笔,运用写法
评价标准 星级
1.能写出等待时的心情变化。
2.能够运用融情于景、融情于人、融情于事的写法。(至少两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