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综合实践
素养目标
1.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从中汲取人生智慧,获得人生启示。(审美创造)
2.抓准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结合课文理解其含义,分析其作用。(语言运用)
3.揣摩品析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并体会这些词语对情感表达的作用。(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从中汲取人生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2.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句子的含义,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实践任务一:班级演讲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1】本单元的多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梳理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如白求恩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锺太夫人勤劳俭朴的品格,陈毅献身革命矢志不移的坚定意志……请你梳理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展示】课文梳理表(参见课件PPT) 【提问2】开展班级演讲会。 (1)撰写演讲稿。任选其中一位,深入了解其生平事迹,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以“________,我想对您说”为主题撰写3分钟演讲稿,谈谈你从人物身上受到的教益,表达你的崇敬之情。 (2)各组推选1人,在班级进行演讲展示,根据评分标准,选出最佳演讲人。 【展示】演讲评分标准表(参见课件PPT) 【回答1】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自主完成单元课文梳理表。(参见课件PPT) 【回答2】演讲会: (1)参考示例。(参见课件PPT) (2)评分时,演讲人所在的小组回避。其余各组依据评分标准表评分,最后合议选出最佳演讲人。
实践任务二:词句品读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1】文章中常常有一些关键语句,或揭示篇章段落主旨,或提示文章的层次脉络,或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可以更好地理清结构,把握文意。 理解下面语句的含义,结合课文分析其作用。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提问2】请你再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类似的句子加以分析。 【回答1】(1)中心议论句。这句话出现在第一段的中间,是这段的中心句,作者在开头先简叙白求恩的事迹,然后提出这一句,目的是号召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与共产党的使命感相联系的,表现出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这 是最重要的精神,放在开头提出,体现重视。 (2)抒情评论句。五个“一”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凸显了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运用短句,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3)中心议论句。这句话连接起了前面母亲在家庭中的形象,开始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上表现母亲的平凡和伟大,母亲的言行启发了“我”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引导“我”走向革命。 【回答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分析:这是对比议论句,兼具褒贬情感与强调主旨。前半段写“国际主义精神”,此处转向“职业态度”,是文章从“精神高度”到“具体实践”的层次过渡,结构上承上启下。通过“精益求精”直接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的专注,与“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形成对比,批判不良态度,明确“学习白求恩专业精神”的主张。
实践任务三:感情辨析会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本单元课文中不少语句运用了褒贬鲜明、富于感彩的词语,明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还有些句子看似平常,所使用的词语是中性的,在具体语境中却也带有某种情感意味。 品析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及感彩,注意语境对思想、情感表达的作用。 (1)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2)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 (3)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回答】(1)“打算”一词的感彩是中性的,没有明显的褒贬之分。但在这个句子里,作者用“打算”一词来描述“不少的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需求,然后再考虑他人,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批评。在这个语境里,“打算”一词带有了贬义色彩。 (2)“标本”充满赞美、尊敬,祖父在这里作为农民群体的典型,具有农民的普遍特征和优秀品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敬意和对农民群体的肯定。 (3)“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是对母亲形象的高度概括,这两个词带有明显的褒义色彩,表达了积极正面的情感,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品质给作者带来的影响之深,令作者一生难以忘怀。 (4)“遍”是“到处、普遍”的意思。“人间遍种自由花”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愿景,即革命者所追求的自由理想能够在人间广泛实现、处处盛开。“遍”字饱含着诗人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向往,体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表达出对自由美好世界的憧憬与坚信革命终将取得全面胜利的豪情。 (5)“淫慢”是“放纵懈怠”的意思,“险躁”是“轻薄浮躁”的意思,在古代儒家思想中,淫慢被视为道德败坏和懒惰的象征,险躁被视为情绪失控和行为失当的象征。两个词都是贬义词,感彩都是负面的,带有否定批评之意,给人警诫,从反面强调了一种积极、稳定和有节制的生活态度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本课以“革命精神与优良传统”为核心,通过两个维度展开学习:首先,梳理白求恩、锺太夫人等人物的事迹与品质,感悟其精神内核;在此基础上,聚焦文本语言,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及词语情感色彩,提升语言品析能力。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我们的语言表达技能,更促使我们主动汲取革命人物精益求精、忠诚奉献的精神养分,这些精神力量最终深化了我们对革命理想信念的认知,实现了革命精神与优良传统的真正传承。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通过演讲会、词句品析等实践活动,有效引导学生梳理人物精神、辨析语言情感,增强了参与感。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语境中词语情感色彩的细微辨析仍存在困难,且对革命精神的现实联系挖掘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