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我的白鸽
素养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语言运用、思维能力)
2.抓住富有意味的细节深入体会,理解文中传达的生命体验。(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3.品味文章的艺术手法,积累语言。(审美创造)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文中富有意味的细节,理解作者传达的独特生命体验。
2.探究文章艺术手法的运用及其如何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和生命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展示南京音乐台喂鸽子的画面。(资料参见课件PPT)
“为了一群鸽,奔赴一座城”“来南京总要去喂一次鸽子吧”,南京音乐台的“鸽子”俨然成了新的流量密码。景区负责人计划扩大鸽子养殖规模,想聘请你们“出谋划策”。请大家借助陈忠实《我的白鸽》一文,完成“养殖专家的进阶之路”吧!
新知探究
进阶任务一:填写养殖档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相关语句,填写白鸽养殖档案,完成“养殖专家”的初级进阶任务。 【展示】白鸽养殖档案(参见课件PPT) 【提问2】在填写养殖档案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能感觉到伴随白鸽的成长“我”的心绪也发生了变化。请同学们梳理白鸽的成长历程,找出或概括出文中表现情感的词语,完成表格;再选择其中一处,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进行陈述,体会作者的情感。 【展示】白鸽成长历程及作者情感梳理表(参见课件PPT) 按句式回答:我是那么________(心理、心情),______________(文中句子)。 【小结】白鸽的出现慰藉了作者长期独居的寂寞,给单调的写作生活增添了色彩,也让破败的老屋增添了生气,使作者孤独的灵魂和这片曾经孤寂的角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回答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白鸽养殖档案。(参见课件PPT) 【回答2】(1)完成梳理表格(参见课件PPT) (2)陈述作答参考: ①我是那么好奇、期盼,我真心渴望和白鸽亲近,“我总是抑制不住对后墙上的那一对活泼泼的白鸽的关切之情,没遍没数儿地跑到后院里”。 ②我是那么激动、喜悦和满足,白鸽终于对我建立了信任,“四只爪子掐进我的皮肉,有一种痒痒的刺疼。然而听着玉米粒儿从鸽子喉咙滚落下去的撞击的声响,竟然不忍心抖掉鸽子,似乎是一种早就期盼着的信赖终于到来”。 ③我是那么欣喜和期盼,“新生命即将诞生的欣喜和某种神秘感,立时就在我的心头漫溢开来”。 ④我是那么自豪、陶醉和满足,“这是我的家园一年四季中最迷人最令我陶醉的季节……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填写养殖档案,梳理了白鸽的成长历程与作者的喂养细节,感受到白鸽为老屋和作者生活带来的生机。接着,我们从文中抒情句入手,体会到作者因白鸽而产生的从寂寞到欣喜、期盼、自豪等一系列情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从中理解了人与动物之间可以建立的温情联系,感受到生命互动的美好。愿同学们都能像作者那样,以温柔的目光凝视身边的生灵——或许是窗台上的麻雀、校园里的流浪猫,或许是家中的宠物,让每一次与生命的相遇,都成为心灵相通的契机。当我们用心守护这份跨越物种的温情时,生命的美好便会在彼此的眼中静静流淌。
板书设计
我的白鸽
无白鸽——得白鸽——喂白鸽——听鸽声——看幼鸽——鸽长大
寓抒情于叙事
寂寞—— 欣喜 —— 期待 —— 触动 —— 急切 —— 自豪
第二课时
进阶任务二:观察白鸽本性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白鸽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说说白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按句式回答:第____段“____”(句),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用词、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____(分析)。我从中看到了________的鸽子。 【提问2】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本性。观察了解白鸽的本性,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驯养白鸽。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作者记录白鸽的文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文章内容,思考:白鸽的本性有哪些? 【小结】作者笔下的白鸽被人格化,充满了象征意味,它象征着纯洁、美好和希望,是作者情感寄托的对象,白鸽的飞翔和归巢,也隐喻着作者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和追求。 【回答1】①第6段“两只白鸽大约听到玉米粒儿落地时特异的声响,挤在纸箱四方洞口探头探脑,像是在辨别我投撒食物的举动是真诚的爱意抑或是诱饵”,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探头探脑”赋予鸽子以人的特质,表现出它们面临外界变化时的机警和小心。我从中看到了一对机警而又充满好奇的鸽子。 ②第7段“接着又是扑啦啦一声响,另一只白鸽飞落到我的肩头,旋即又跳弹到手臂上,挤着抢着啄食我手心里的玉米粒儿”,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飞落”“跳弹”“挤着抢着”“啄食”这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喂食时鸽子啄食的情景。我从中看到了一对活泼而又亲近人的鸽子。 ③第11段“哦!那是两只多么丑陋的小鸽,硕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又长又粗的喙尤其难看,眼睛刚刚睁开,两只肉翅同样光秃秃的……我第一次看到了初生形态的鸽子,那丑陋的形态反而使我更急切地期盼它们的蜕变和成长”,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展现了幼鸽尚未发育成熟的外貌,且十分脆弱,凸显了生命的初始状态与成熟状态之间的差异,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成长过程中变化的渴望和期待。我从中看到了一对新生、尚未成熟、外表丑陋但充满生命潜力的鸽子。 ④第17段“小白鸽和老白鸽在那破烂失修的房脊上亭亭玉立”,这句话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它们在破烂失修的房脊上“亭亭玉立”,展现了优雅和坚强的生命力;白鸽由两只变成四只,用破烂失修的屋脊衬托圣洁的生命,为我家增色添喜,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情。我从中看到了一群充满生机与灵气的鸽子。 ⑤第19段“两只老白鸽就绕着房子飞过来旋过去,无疑是在鼓励它们的儿女勇敢地起飞”,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绕着房子飞过来旋过去”形象地展现了老白鸽的飞行轨迹;“鼓励”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强化老白鸽的示范动作,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和智慧,老白鸽对后代寄予无限希望,展现了生命的传承和爱的力量。我从中看到了一对充满智慧和慈爱之心的鸽子。 【回答2】小组讨论合作 白鸽的本性一:纯真无邪,远离污秽。“那是怎样漂亮的两只幼鸽哟,雪白的羽毛,让人联想到刚刚挤出的牛乳”“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最美好最纯净最圣洁的比喻仍然不过是比喻,仍然不及幼鸽自身的本真之美”,远离污秽是鸽子的天性,雪白的羽毛充满了圣洁的特质,表达了作者对白鸽的高度赞美。 白鸽的本性二:养育后代,爱子尽责。舅舅将快要下蛋的白鸽提前放“我”这里,让鸽子在“我”这里下蛋,也是因为知道白鸽下蛋之后,为了孵蛋,养育幼鸽,无法飞回老屋;老白鸽轮番飞进飞出,为幼鸽提供食物,鼓励小白鸽克服胆怯,勇敢起飞。这一系列的行为,表现了老白鸽强烈的母性和父性本能。 白鸽本性三:自由飞翔。“白鸽自由了,那只雌鸽继续钻进纸箱去孵蛋,而那只雄鸽,扑啦啦扑向天空去了”,以及后文写道,幼鸽长成之后,“我”和老白鸽驯飞小白鸽,可见在蓝天中翱翔是鸽子天生对广阔天空的向往和探索的本能。 白鸽本性四:恋家归巢。“老舅大约看出我的失望,继续解释说:‘那一对老白鸽你养不住,咱们两家原上原下几里路,它一放开就飞回老窝里去了。’”鸽子有着很强的方向感和记忆力,无论离家多远多久,都能千方百计地飞回老巢。
进阶任务三:打造理想鸽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1】良好的休憩地能够帮助鸽子更快地适应陌生的环境。请同学们结合文中的环境描写,思考:鸽子的生活环境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打造“理想鸽舍”,完成“养殖专家”的终极任务。 按句式回答:第____段“______________”(文中句子),________(鉴赏写景)。因此,鸽舍需要布置在一个______________的环境,有助于鸽子____________。 【提问2】结合文中语句,借助助读资料,体会作者对老屋以及家乡的山水田园的情感,谈一谈你的理解。 【展示】助读资料(参见课件PPT) 【提问3】了解作者的乡土情怀之后,你认为进阶“养殖专家”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回答1】①第6段“我在祖居的已经完全破败的老屋的后墙上的土坯缝隙里……这幢已无人居住的破落的老屋似乎从此获得了生气”,运用环境描写展现了老屋的破败与原始。因此,鸽舍需要布置在一个宁静、远离噪音,能遮风避雨的环境,有助于鸽子适应陌生环境,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②第20段“两代白鸽掠过气象万千的那一道道山岭,又折回来了,掠过河川,从我的头顶飞过,直飞上白鹿原顶更为开阔的天空”,从“山岭”到“河川”,再到“白鹿原顶”,空间的转换描绘了一幅广阔的自然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辽阔。因此,鸽舍需要布置在一个空间开阔,能为白鸽提供广阔的飞翔空间的环境,有助于满足鸽子自由飞翔的本性。 【回答2】作者传达的是对乡土文化的坚守之心和对家乡山川田园的热爱之情。 【回答3】初级阶段:细致观察,合理喂养。中级阶段:尊重本性,关爱呵护。高级阶段:打造环境,和谐生长。
课堂小结
人类驯养白鸽,白鸽回之以信任。行文中,作者将一股潜流着的脉脉的喜悦与伤感,蕴藉于笔墨之中,从而生发为一种深沉的人生思考。而这喜悦与伤感,都源于美好的心灵体验与美好的白鸽。同学们,要成为养殖专家,还需要调动你自己的心灵体验和情感体验,与你的养护对象同喜同悲,一起成长。
板书设计
我的白鸽
白鸽——圣洁、自由飞翔、养育后代、恋家归巢
“我”——渴望自由,对家乡的归属感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教学情境贴合学生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不足之处 由于缺少相关生活体验,学生在初步阅读之后,基本都能体会到作者对白鸽的喜爱之情,但是对作者在白鸽身上寄托的更深层次的情感、对白鸽背后的象征意义不能很好地深入感受到,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补充阅读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