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九年级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变化的关键时期,考虑到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可能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参与度,加之毕业和中考带来的压力,教学过程中将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同时鉴于九年级学生已对莎士比亚、达芬奇、《蒙娜丽莎》等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作品有所了解,教师将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这些文化瑰宝,以提升学生的历史解读和认知技能。九年级的年龄阶段,比较容易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觉醒,这种觉醒是成长阶段的必然,,教师将巧妙地运用人文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我,促进其个性与思想的健康成长。教师应合理地利用人文主义引导学生进一步形成对自我的思考。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课标和学情的分析,本节课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如下:
1. 基于史料教学构建历史情境,通过对美第奇家族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介绍,使学生形成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是工商业初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历史认识,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 通过创设情境与历史推导,结合油画、雕塑、散文小说、神话史诗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但丁、达·芬奇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和思想内涵,进而理解文艺复兴的本质,认识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 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通过对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使学生充分理解人的价值和尊严,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家国情怀)
【教学思路】
本课程以美第奇家族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赞助为切入点,通过创设探讨人文主义在新兴资产阶级推动下的重要作用。课程将阐述美第奇家族如何作为资产阶级的先锋,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复兴需求,以及文艺复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文化发展的美学贡献。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在美育的熏陶下培养唯物史观,深入思考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同时,课堂上将通过美第奇家族资助的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建筑领域的杰出人物及其杰作,引领学生领略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美学素养,实现美育和智育良好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教师讲述:在正式开始讲今天的内容前,我想问问在座的同学们有没有想象过自己拍结婚照的样子?那么大家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结婚照”和现在的结婚照有什么区别吗?
展示图片:《扬·凡·艾克自画像》
教师讲述:那就让我们把视野转回1434年尼德兰的一个庄园中,著名画家扬·凡·艾克为自己的好友准备了一份前所未有的礼物,他将两位新人邀请进房间,用自己的画笔定格下了他们彼此承诺的幸福时刻。
展示图片:美第奇家族族谱
教师讲述:世界上最早的结婚照诞生了。那么画上的阿尔诺芬尼夫妇究竟是什么身份呢?事实上,画上的乔瓦尼·阿尔诺芬尼确实是一位商人,他来自意大利卢卡,经营着一家银行,在1420年,他也确实被菲利普公爵封为骑士,成为了一位名义上的贵族。但在这些华丽的身份背后,他还有一个隐藏身份:美第奇家族在尼德兰的代理人。15、16世纪的美第奇家族,他们被称为文艺复兴背后的推动者,世世代代都对人文主义者给予赞助。假如你成为了画中美第奇家族的代理人,你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借助世界上最早的“结婚照”——《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导入并介绍美第奇家族对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通过讲述乔瓦尼·阿尔诺芬尼的身份和美第奇家族的身份及内容营造出新婚的美第奇家族代理人形象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美第奇家族对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创设情境并引出本课主题:“假如你是这位美第奇家族的代理人”在文艺复兴时期中,你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新课学习】
家族代理人的甜蜜使命:
展示图片窗台和桌子上的甜橙与史料一:
教师讲述: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部分,窗台和桌子上的甜橙被随意摆放,作为一张原产地是中国的水果,橙子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位尼德兰商人的新房中呢?
预设学生回答:是通过商业交易出现的,这个过程也可以叫做商品经济。
展示图片紫色皮绒大衣、绿色羊毛筒裙与史料二:
教师讲述:第二部分的衣装方面,两位新人一位穿着紫色毛绒大衣,一位穿着绿色的羊毛筒裙,作为他们的婚礼礼服这两件服装是谁生产的呢?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那你知道什么是手工工场吗,你觉得这个时候的衣服和我们身上的校服一样吗?
预设学生回答:是佛罗伦萨的手工工场生产的,不一样。
教师讲述:确实不一样,事实上今天仍然有与手工工场非常类似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就是那些同样需要手工制作的高级定制工坊,从这些工坊我们也能知道手工工场确实有了产业的专门性但生产力或者说产销水平还是十分有限的。
展示彩色玻璃窗户与镜子的图片与史料三:
教师讲述:让我们回到这幅画,画面中心有一个后世人称赞不已的亮点——一面清晰的甚至能够映出作画人的镜子。作为一种时兴的时髦品,这面镜子大概率是来自于当时已成为制镜中心的威尼斯纽伦堡,那么同样是玻璃,用来做窗子的彩绘玻璃和用来整理仪容的镜子在生产时如何区分呢?
预设学生回答:是玻璃工人行会规定的
教师讲述:体验完这三个方面的生活,我们会发现这幅画中那么多细节处处都在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并急需进一步发展。
设计意图:依据创设的情境,分析《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部分物品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关系,并讲解萌芽期的特点和萌芽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学生的回答,不断引导学生资本主义萌芽与今天的资本主义仍然有部分差距,并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美第奇家族的委托纪元
教师讲述:美第奇家族,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作为代理人,在你结婚的这一年,美第奇家族确立了他们在佛罗伦萨的统治地位,他们要求你去寻找一批“有才华的人”,这时家族刚刚依靠城市民众的支持确立自己的政治地位,他们愿意消费,愿意存款,也选择拥护家族,而这正是因为他们从前赞助过的那些有才之人用作品说服了群众。可能美第奇家族不知道这种流行的文化叫做什么,但我们今天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一个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思想正是成为文艺复兴核心的人文主义。
展示图片:美第奇银行: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讲述1434年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成为统治者后面临的境况和美第奇家族的发家史,帮助学生形成对于当时历史背景的充分认识,理解美第奇家族支持人文主义者的原因。并随着情境创设,进一步阐述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关系,帮助学生在历史的情境中体悟文艺复兴弘扬人文主义的必要性。
教师讲述:为什么人文主义会流行,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又有什么具体的内涵呢?这就要说到14世纪席卷全欧洲的黑死病,整个欧洲的死亡率超过三成,佛罗伦萨黑死病死亡率高达6成以上。请大家阅读史料五并想一想,这样的背景下无助的群众选择怎样救赎自己?
展示图片鸟嘴医生与史料五:
预设学生回答:可能会选择求神拜佛。
教师讲述:没错,走投无路的民众们选择向教会求救,听信了教会“天谴论”的观点,认为这场瘟疫是上帝降下的责罚,于是他们祈祷、忏悔甚至捐掉自己的全部财产。
展示图片:教会救治黑死病病人
死神之舞
教师讲解:但是没有用,神明没能拯救他们,也没有拯救教士或者国王贵族,没有任何人从这场灾难中幸免,教会的权威也受到了质疑。到1352年后,黑死病偃旗息鼓,活下来的幸运儿,无论普通民众还是富裕的商人还是银行家,在认识到死亡的普遍性后将关注点从中世纪对灵魂得救的全神贯注,转向渴望用金钱去谋求今世积极的生活,从教会宣扬发展的禁欲主义转向尽情享受现世生活的享乐主义。
展示图片:彼得拉克及其名言
教师讲解:这一时期,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得拉克也高呼“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活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讲述14世纪黑死病横行的情况下,群众无法从教会获得拯救,质疑教会权威并进一步发展出了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社会思潮帮助学生形成对于当时历史背景的充分认识,理解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同时通过阅读史料自主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依据现有内容培养学生知识建构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讲解:彼得拉克是凡“人”,文艺复兴思潮面对的也是凡“人”,当我们总结人文主义特点时,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总是最好的论据。大家 观察一下这两幅画并结合彼得拉克的话来总结一下中世纪的艺术作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什么区别?
展示图片《耶稣像》与《蒙娜丽莎》
预设学生回答:画的对象由人转为了神,引导学生回答出从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变化;
画上的人表情从严肃转变到了微笑,帮助学生理解禁欲主义向享乐主义的转变;
家族代理人的鉴赏之旅
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了解了这些,作为代理人的你帮美第奇家族准备了一份名单,这些人都是各个领域不可多得的天才们,有文学上的、艺术上的还有建筑领域的,请大家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完善手上的学案,并根据老师对但丁的示例来讲讲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哪里可以表现出人文主义思想。
展示材料:但丁(Dante Alighieri)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之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文艺复兴第一个代表人物,“文坛三杰”之一。
展示图片:文坛三杰
教师讲解:但丁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同时也是新时期的第一位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神曲》
展示材料:《神曲》描述了一个神游地狱、炼狱、天堂的故事,旨在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从痛苦走向幸福。
在地狱的第七层和第八层,暴君、独裁者以及买卖圣职的尼古拉三世教皇,以及但丁时还活着的教皇朋尼法斯八世等都在这里遭受酷刑,苦不堪言。
展示史料六:《神曲》经典语录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
造福世界的罗马,向来有两个太阳,分别照明两条路径,尘世的路径,和上帝的路径。
如果爱,请干净地爱,把爱情献给爱情。
教师讲述:根据材料分析,但丁在《神曲》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预设学生回答:自爱或者不要在意世俗看法
追求政治自由或反对神学
追求干净的爱情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教学法,利用对于但丁《神曲》内容及经典语录的分析,带领学生了解人文主义的具体内涵在文学作品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从而为下一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分析提供范例。
教师讲述:了解了文艺复兴早期的文坛三杰,我想请大家自己来分析一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的莎士比亚,他的戏剧中哪些情节能够表现出人文主义的内涵呢?
展示材料:莎士比亚简介
预设学生活动:分享《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戏剧文本内容,并通过现场展示与视频展示,向其他同学展示具体内容与情境,并结合范例进行基本的人文主义内涵分析。
教师讲述:艺术领域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难能一见的天才,就像前面我们已经对比过的创造出《蒙娜丽莎》的达·芬奇。
展示材料:达芬奇生平介绍
教师讲述:达芬奇的才华实际上远不止于艺术创作,在他的手稿中我们看到了时人难以想象的飞行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甚至有当时教会明令禁止的解剖后的人体结构图,而这种探索创新的精神正是文艺复兴为后世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示图片:美术三杰及其作品
教师讲述:除了达·芬奇,你还为家族发现了另外两位天才,请大家根据这两张PPT选择一位,并在学案上写上你推荐他的具体理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两张PPT中的信息,学生需要选择一位天才,并给出推荐理由,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判断能力。在推荐理由时,学生需要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位天才,他的成就如何影响后世,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展示图片: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
教师讲述: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同样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在这个时期,建筑师们受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影响,开始追求古典美的复兴。你们可以看到,这座建筑非常注重比例和对称性,这是文艺复兴建筑的核心特征。现在大家根据图片和建筑名称来完成连线。
小结与作业
展示图片:思维导图
教师讲述:在课程的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今天的课程。我们今天学习了14-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完善作为代理人准备的名单,学有余力的同学们可以下去完成学案最后一页的中考题目,探究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展示题目:
三、问题与思考
【优点与教学特色】:
美育融入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将美育理念融入历史教学,通过艺术作品、建筑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其审美能力。
情境创设: 通过“家族代理人”的情境创设,将学生带入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使其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示范教学: 以但丁的《神曲》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人文主义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为学生后续分析莎士比亚戏剧提供范例。
【问题与可改进之处】: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活动主要集中在“鉴赏之旅”环节,其他环节学生参与度较低,可以考虑增加更多互动环节,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完善教学评价:将核心素养的考察和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唯物史观素养。
优化时间分配:教学设计中内容较多,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需要进行时间上的调整和优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