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西畔(pàn)
灵犀(xī)
钓钩(ɡōu)
射覆(fù)
B.嗟余(jiē)
转蓬(pénɡ)
舞筵(yàn)
苍生(cānɡ)
C.才调(diào)
可怜(línɡ)
逐臣(zhú)
吹拂(fú)
D.斜阳(xié)
春苑(yuàn)
蝉声(cán)
无伦(lún)
答案 A
解析 B项中“筵”应读“yán”。C项中“怜”应读“lián”。D项中“蝉”应读“ch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追溯
联袂 咏叹调
开源截流
B.更叠
嗔怪
贴标签
毋庸讳言
C.震撼
遨游
座右铭
钟灵毓秀
D.敕造
希冀
试金石
攻城掠地
答案 C
解析 A项截—节。B项叠—迭。D项掠—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可叹,令人怜悯)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可叹,令人怜悯)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可爱,指月光善解人意)
D.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可羡,惹人羡慕)
答案 A
解析 A项“可怜”是令人感慨万千,寓微讽之意。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
隋 宫
李商隐
紫泉①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②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③,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④,终古垂杨⑤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⑥?
注 ①紫泉:长安的一条水,此代指长安。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芜城:广陵(今扬州)。③日角:帝王相,此喻指李渊。④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隋书·炀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⑤垂杨:隋炀帝开运河,诏民献柳一株,赏绢一匹,堤岸遍布杨柳。⑥《隋遗录》卷上载,炀帝在江都曾梦见和前朝皇帝陈叔宝(为隋所灭)相遇,畅饮甚欢,席间曾请陈的宠妃张丽华表演《玉树后庭花》舞蹈。
4.颈联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今昔对比。把隋炀帝放萤夜游山谷、开凿运河南游的繁奢与隋亡国后的凄凉进行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之慨。
5.请简要分析尾联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尾联以反诘的语气假设,讽刺了隋炀帝重蹈陈后主覆辙,直指荒淫亡国的主题,并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腐败行为的批判。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6.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收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他词好,言之成理即可)
7.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深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端居》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端居”,即闲居之意。首句所写是诗人在盼远方来信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叹息,怅然若失。次句写出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敌”字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把眼前的实景与记忆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夜不能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流 莺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 宣宗大中三年春,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
8.这首诗写到的“莺”,诗人称之为“流莺”,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它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是在空中不停地漂荡流转。②它百啭千回表达“本意”,可无人能会,虽然是三春良辰,可终究难盼佳期。
9.这是一首托物抒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蕴蓄之作,比喻(或象征)是其主要手法。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一手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自己转徙幕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飘零不定的生活;用流莺的巧啭,比喻自己美妙的歌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为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0~11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那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④。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⑤梗犹泛⑥,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 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代指囚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里是诗人自指。③玄鬓:古代妇女发式“蝉鬓”,黑而光润,缥缈如蝉,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尚在黑鬓年华。④白头吟:乐府曲名。鲍照等曾以此曲作诗,自伤清直却遭诬谤。⑤薄宦:官卑职微。⑥梗犹泛:《战国策·齐策》载土偶与桃梗对话,土偶曰:“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火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此处是自伤沦落之意。
10.两首诗中蝉的形象与诗人各自的身世有哪些相似之处?两首诗的尾联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骆诗借秋蝉因露重风高而难飞难鸣,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自己忠直高洁而横遭诬陷,身陷囹圄。李诗以蝉在高树吸风饮露难饱,悲鸣欲绝而无人同情,自喻高洁和因高洁而清贫的困境,暗示环境的冷酷无情。(解答时注意“在狱”、“白头吟”、“薄宦”等词语的含义和提示作用)。骆诗尾联写自己高洁而不能取信于人,抒发了强烈的悲愤和不平。李诗尾联以蝉自励,表明要坚持高洁的操守。
11.两首诗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艺术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蝉起兴,以蝉自喻,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