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三首 同步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咏史诗三首 同步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8 16:4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渎职  
陪笑脸  
山清水秀  铤而走险
B.通牒
文绉绉
歪门斜道
老生常谈
C.端祥
大拇指
暴虎冯河
深中肯綮
D.赋予
三部曲
转嗔为喜
语无伦次
答案 D
解析 A项陪—赔。B项斜—邪。C项祥—详。
2.下列不是李贺作品的诗句的一项是(  )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
B.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将进酒》)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钱塘湖春行》)
答案 D 
解析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写的。
3.下面对《长沙过贾谊宅》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是诗人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悲”字定下忧郁凄怆的基调,切合贾谊的一生,更能让人联想到刘长卿自己贬谪的悲苦命运。
B.颔联“秋草”、“寒林”、“人去”、“日斜”均是令人伤感的景象,渲染了贾谊宅的环境凄清。
C.颈联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和自己多舛的命运,这一双关将暗讽的笔触对准当今皇上。
D.尾联写对贾谊不幸命运的感慨,“怜”是诗眼。
答案 D 
解析 “悲”是诗眼。尾联表面上是写对贾谊不幸命运的感慨,实际上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语。
4.下面对《长沙过贾谊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怀古伤今,表面上写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处处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透着诗人自我的行踪和心迹。
B.全诗景中寓情,情中见景,寄寓深刻,双关手法的运用,巧妙含蓄,既伤古又伤今,既怜人又怜己。
C.诗歌一是写自己久谪似贾谊,二是写伤心感贾谊,三是写乘秋寻贾谊,四是写空林无贾谊。
D.诗人感怀贾谊,当中也有表达自己非凡的才能,只是庆幸自己不像贾谊那样的悲惨。
答案 D 
解析 诗人感怀贾谊,当中也有表达自己非凡的才能,这是对昏庸统治者的质问,也是对自己与贾谊被统治者不公正对待的控诉。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7题。
咏怀二首(其一)①
李 贺
长卿②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③,金泥泰山顶。
注 ①李贺写此诗时,因不得举进士而赋闲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昌谷家中。②长卿:司马相如的字。司马相如在景帝时任武骑常侍,武帝时拜孝文园令,都是闲职,与他的才华、抱负极不相称。后来他弃官而去,闲居茂陵家中。③一简书:汉武帝在司马相如去世后才把他的《封禅书》奉为至宝,躬行实践。
5.“绿草垂石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修长的绿草从石井栏上披挂下来,静静地低垂着,营造了一个清幽雅洁的氛围,衬托出了司马相如闲居生活的悠然自得。
6.“惟留一简书”中的“惟”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个“惟”字表明满腹经纶的司马相如,其全部才华却只体现在一篇《封禅书》上,反映了司马相如生前的落寞,批判了当权者不重视人才的行为。
7.本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典。诗人借咏司马相如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越中览古
李 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8.诗中的二、三句描述了两幅怎样的画面?它们暗示着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的二、三句截取的是“破吴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的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另一幅画面是宫女们个个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儿,簇拥着、侍候着越王,在宫里恣情欢乐的情景。都城中处处是锦衣战士,王宫里挤满了如花的宫女。这表明越王勾践已经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而完全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9.诗歌的最后一句写眼前所见,与二、三句所写的景物有何不同?诗人借此抒发了什么情感?据此可以想到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后一句写今日的凄凉,只有几只鹧鸪鸟在王城故址飞来飞去,与二、三句所写的昔日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此,诗人抒发了盛衰无常的感
慨之情。再往深处想: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命运的盛衰得失无不同出此理,统治者更应该以此为鉴!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杜 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10.诗中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才能、功绩的句子是哪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11.这首诗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且议论高妙,写得极有情韵。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分霸业,在后人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已是赫赫功绩了,而对诸葛亮来说,轻若一羽耳:“萧曹”尚不足道,那区区“三分”就更不足挂齿。如此曲折回宕,处处都抬高了诸葛亮。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推进;如果把首联比做一雷乍起,倾盆而下的暴雨,那么,颔联、颈联则如江河奔注,波涛翻卷,愈涨愈高,至尾联蓄势已足,突遇万丈绝壁,瀑布而下,空谷传响——“志决身歼军务劳”——全诗就结于这动人心弦的最强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