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上册3.2世界地形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上册3.2世界地形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7 18:3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学科)教学设计
备课人 课 型 授新 课 时 1
课 题 世界的地形
教学内容 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主要陆地地形的分布,重点落实新课标要求,让学生通过对陆地地形的了解,在头脑中建立世界海陆分布大势的空间格局,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地形作为地理要素之一,影响着地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求学生首先能够识别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并能够进行区分。通过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指出一些大的地形区的分布。加深学生对五种地形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核心素养 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认识并会判别陆地五种地形类型。(区域认知) 2.运用世界地形图,认识陆地主要地形区,并从大洲角度概括地形区的分布。(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基本了解。对于这五种地形尚不能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本节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让学生能够区别这些地形的形态特征,并能指出世界上一些大的地形区的分布,从而加深理解和认识,进而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并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探究、举例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并会判别陆地五种地形类型,据图指出陆地主要地形区,并从大洲角度概括地形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从大洲角度概括地形区的分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地图册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山高?海深? 教师: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地表形态复杂多样。那么,是山更高?还是海更深? 学生:观察图3.14“山高与海深的对比”,回答问题。 教师补充:陆地最高峰——喜马拉雅山图片,中国登山队员测量珠峰高度图片,海底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图片。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感受地形之最。 二、新课讲授 1.陆地地形 (1)复习之前所学的陆地地形的知识,世界有五种主要的陆地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回忆每种地形的海拔高度、地表起伏特点。为今天细化学习陆地地形进行知识衔接。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进行知识衔接。 (2)活动(察颜观色识地形) 读图认识世界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教师展示活动题目:阅读世界地形图,将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区名称或位置填入表3.2。 a.刚果盆地 b.青藏高原 c.阿尔卑斯山脉 d.安第斯山脉 e.东欧平原 ①亚洲中南部 ②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 ③北美洲西部 ④南美洲中部 学生完成填空: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3)活动:(慧眼识规律)观察世界陆地地形的分布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五种陆地地形的分布特征。 ①山地的分布特征:很多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并沿一定方向延伸,称为山脉。世界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 ②高原的分布特征:世界上的高原分布面积较广。世界最大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高原——青藏高原,也被称为“世界屋脊”。 ③平原的分布特征: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而成。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④盆地的分布特征: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 中部相对低平。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⑤丘陵的分布特征: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分布较为分散。 【过渡】从世界地形图还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让我们试着从大洲角度概括一下世界主要地形的分布特征。 探究学习:(集思广益说分布)各大洲的地形分布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各大洲的地形分布特征。 ①非洲的地形分布特征:非洲地形比较单一,以高原为主;高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②亚洲的地形分布特征:亚洲地形比较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 ③欧洲的地形分布特征:欧洲平原面积广大;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④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征:北美洲地形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为高大的山地,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部为低缓的高原和山地。 ⑤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征:南美洲地形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高大的山地,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⑥南极洲的地形分布特征:南极洲常年被冰雪覆盖。地形以高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分布,分析概括了各大洲的主要地形分布特点。 作业 1,整理各大洲的主要地形分布特征, 2,完成基训同步练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