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 随堂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 随堂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7 17:1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用               称为化学方程式。
2. (1)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以     为依据;符合       。
(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首先要正确书写实际参加      与      的化学式,其次要依据         ,通过配平使化学方程式两边各种元素的        ,并         ;将化学反应中的条件用文字或符号在“”上面注明(有些化学反应的条件不止一个,一些条件需要标注在“”的下面)。如反应中有      或在溶液中有      ,就在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物化学式的右边分别用      标明。若反应物中有气体,则生成物中的气体不标气体符号;若反应物中有固体,则生成物中的固体不标沉淀符号。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概括为“一写、二配、三注、四标”。
3.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变化中的    和    ,还揭示了反应前后物质之间的      。下面以4P+5O22P2O5为例,主要从质的关系和量的关系两方面描述意义。
(1) 质的关系(宏观意义):表示反应物是    和    ,反应条件是    ,生成物是      ,读成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或化合成)      。
(2) 量的关系1(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磷的原子和氧气的分子、生成物五氧化二磷的分子的微观粒子数之比为      ,读成每4个    和5个    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 量的关系2(宏观意义):表示反应物磷和氧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       ,读成       。
1.     
下列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B. 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C. 可以表示反应体系中各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D. 为了方便配平,可以任意修改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资料:在常温下,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
A. SO3+H2OHSO4 B. 2KMnO4K2MnO4+MnO2+O2
C. 2C+O2(不充足)2CO D. NH4HCO3NH4↑+H2O+CO2↑
3. 漂白粉的制取原理为2Cl2+xCa(OH)2CaCl2+Ca(ClO)2+2H2O,其中x为(  )
A. 1 B. 2 C. 3 D. 4
4. 在化学方程式aC3H8+bO2mCO2+nH2O中,b、m之和为(  )
A. 6 B. 7 C. 8 D. 9
5. (2023·天津改编)在反应C+2ZnO2Zn+CO2↑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B. 反应后固体总质量减小,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没有改变
D. 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4∶27
6. (2023·济宁改编)常温下,X和Y反应生成Z和W,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
A. 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
B. 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C. 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有3种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Cl2N2+6HCl
7.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资料:碳酸钠易溶于水)
(1) 电解水:           。
(2)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           。
(3) 在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
(4)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5) 常温下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
8. 写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该化学方程式表示的3个意义。
化学方程式:                    。
意义1:       。
意义2:       。
意义3:       。
9. 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该化学方程式的3种读法。
化学方程式:             。
读法1:       。
读法2:       。
读法3:       。
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不含杂质)

1.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在化学反应2H2O2H2↑+O2↑中,反应物水、生成物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每    份质量的水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氢气和    份质量的氧气。若有18g水完全电解,则生成    g氢气,同时可得到    g氧气。若得到6.4g氧气,则有    g水被电解。
2. 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 按题意设    ,通常求什么就设什么,一般用x、y等字母表示(注意:不带单位)。
(2) 写出题中反应的        。
(3) 在已知、待求物质的化学式下方,分别列出其      
(不能约简,不写比号)。
(4) 在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质量比下方分别写出对应的    和    。
(5) 列出    并求解。
(6) 简明地写出答案。
1.     
(2023·衡阳)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常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发生了如下反应:3S+6NaOH2X+Na2SO3+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H2S B. SO2 C. Na2S D. Na2SO4
2. 钯(Pd)是优良的储氢金属,其储氢原理为2Pd+xH22PdHx,其中x的最大值为0.8。已知P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金属钯的密度为12g·cm-3,则212cm3 Pd能储存H2的最大质量为(  )
A. 9.6g B. 19.2g C. 28.8g D. 38.4g
3. 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  )
A. KMnO4、MnO2  B. K2MnO4、MnO2
C. KMnO4、MnO2、K2MnO4  D. KMnO4、K2MnO4
4. (2024·新疆)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原理是Fe+CuSO4FeSO4+Cu。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40g硫酸铜的溶液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是多少?
第3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含杂质)

  化学方程式中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指纯净物,因此必须用    的质量代入计算。若题目中给出的是不纯物质的质量,则必须先将    的质量换算成    的质量,然后代入计算。
1.     
在高温下煅烧石灰石,其中的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假设所含杂质受热无变化。现煅烧800t含碳酸钙95%的石灰石,可得到含氧化钙98%的生石灰的质量约为(  )
A. 434.3t B. 425.6t C. 448t D. 457.1t
2. 50g含杂质20%的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的反应为CaCO3+2HClCaCl2+H2O+CO2↑,则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A. 4.4g  B. 17.6g  C. 22g  D. 8.8g
3. (2024·烟台)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将10g样品放入质量为50g的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测得滴加稀盐酸的总质量与充分反应后锥形瓶
第3题
及瓶内剩余物质总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该石灰石中杂质不溶解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0 10 25 35
锥形瓶及瓶内物质总质量/g 60.00 69.12 82.8 92.36
(1) 10g该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总质量是    g,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    g。
(2)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 这种测定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即可)。
4.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现要产生4.8g氧气,求需要含90%高锰酸钾的高锰酸钾晶体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 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 (1) 客观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 (2) 反应的物质 生成的物质 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个数相等 将短线改成“” 气体放出 沉淀生成 “↑”或“↓” 3. 反应物 生成物 质量关系 (1) 磷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五氧化二磷 (2) 4∶5∶2 磷原子 氧分子 2 (3) 31∶40∶71 每31份质量的磷与40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 71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1. D 2. C 3. B 4. C 5. C 6. A 7. (1) 2H2O2H2↑+O2↑ (2) 2Na+Cl22NaCl (3) H2+CuOCu+H2O (4) 2KClO32KCl+3O2↑ (5) 2NaOH+CO2Na2CO3+H2O 8. CuSO4+2NaOHCu(OH)2↓+Na2SO4 反应物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反应物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的微观粒子数之比为1∶2∶1∶1 反应物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的质量比为160∶80∶98∶142,即80∶40∶49∶71(合理答案均可) 9. CO2+H2OH2CO3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或化合成)碳酸 每1个二氧化碳分子与1个水分子反应生成1个碳酸分子 每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与18份质量的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2份质量的碳酸(合理答案均可)
第2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不含杂质)
1. 9∶1∶8 9 1 8 2 16 7.2 2. (1) 未知量 (2) 化学方程式 (3) 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有时是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 (4) 已知量 未知量 (5) 比例式
1. C
2. B 解析:212cm3Pd的质量为212cm3×12g·cm-3=2544g。设能储存氢气的最大质量为m。
+2PdH0.8
= m=19.2g
3. C 4. 解:设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是x。
Fe+FeSO4+
= x=16g
答: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是16g。
第3课时 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含杂质)
纯净物 不纯物质 纯净物
1. A 2. B
3. (1) 30 2.64 (2) 解:设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2HClCaCl2+H2O+↑
= x=60%
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0%。
(3) 二氧化碳可能会有部分溶于水中(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表中数据知,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60g+35g-92.36g=2.64g。加入10g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0g+10g-69.12g=0.88g,所以10g该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总质量为10g×=30g。
4. 解:设需要含90%高锰酸钾的高锰酸钾晶体的质量为x。  
K2MnO4+MnO2+↑
= x≈52.7g
答:需要含90%高锰酸钾的高锰酸钾晶体的质量约为52.7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