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训练综合卷(三)
训练内容:阅读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 二 总分
得分
一、课内阅读。(41分)
(一)七律·长征(18分)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是围绕“ ”来展开叙事抒情的。(3分)
2.诗中写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诗中用的词是“ ”;写乌蒙山高大雄伟,很有气势,诗中用的词是“ ”。可逶迤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 ”,气势磅礴的乌蒙山也只不过是“ ”。(6分)
3.表现红军翻过了雪山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 。(4分)
4.对《七律·长征》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最准确的是(5分) (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赞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二)(23分)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1.用“ ”画出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从对闰土的外貌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 的孩子。(4分)
2.“飞跑”这个词语表现了 ;“不到半日”说明了 。(6分)
3.用“﹏”画出交代少年闰土颈套银项圈原因的句子。(2分)
4.选段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 一事。该自然段中表示捕鸟经过的动词有 、 、 、 、 、 ,从这些动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闰土的 。(7分)
5.文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说明了 。(4分)
二、课外阅读。(59分)
(一) (18分)
小时候,我经常淋雨,做梦都盼望有一把伞。那时候我小,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问道:“要是有把伞就好了。娘,咱就买一把吧 ”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时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里有钱给我买伞呢 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动……就这样,娘织了一夜的布!天亮了,眼前的一切,使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眼地说:“看,你要的伞!”
“啊,伞!”我惊叫着接过去。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到现在。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我忘不了母亲对我的爱。
1.在第2 自然段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2.“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这句话中“黄油布似的脸”说明 ,这句话表达了“我” 。(6分)
3.“天亮了,眼前的一切,使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眼前的一切”是指什么 (6分)
4.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3分)
(二)(20分)
好友小王从欧洲探亲回来,向我说起了他在欧洲圣马力诺共和国旅游时经历的一件事。
他说,那是一个洒满金色的清晨。路两旁,郁金香开得热烈、灿烂;山坡上,牛和羊在悠闲地吃着青草,飘浮的白云好像要俯下身子,亲吻那些可爱的牛和羊。
满载着游客的旅游大巴途经一个十字路口时,那位大胡子司机突然将车停了下来。游客们就催促司机道:“您怎么停了下来 这路口一个人影和车辆也没有啊。”
大胡子司机对大家说道:“哦,不急呢,我看到那边路口过来了一只猫,让这只猫先过去吧。我怕我们开着车先过去,惊吓了那只猫。”
乘客听了,更是大吃一惊,等一只猫先过去 这真是闻所未闻。游客们向车窗右边仔细一看,果然地上有一只猫在离路口还有20多米远的地方,正迈着猫步,慢悠悠地向这边走来。
游客们忍俊不禁,说:“先生,您还是赶紧开车吧,这只猫过来还早呢!”
司机听了,索性斜靠在座椅上,微眯着眼,脸上呈现出一种十分平静、安详的微笑,只听到他自言自语:“看一只猫过马路,不也是一种很美的风景吗 ”
司机的话引起车厢里一阵哄堂大笑,人们只好静静地看那只猫过马路。这只猫可真悠闲,它不急不躁,东看看、西望望地向这边走来。走到这辆车前,竟停了下来,它抬起头来,向车这边“喵喵”地叫了几声,好像在和车里的人打招呼。过了一会儿,它才迈开步子,向前走去。等猫走了很远,司机这才发动车子,将车缓缓地开过十字路口。
1.理清短文脉路,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分)
2.用“ ”画出文中描写司机言行、神态的句子。边读边思考,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司机怎样的情感 (5分)
3.反复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猫为什么会如此“悠闲”。(5分)
4.作者通过这件具体的事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6分)
(三)山林之晨(21 分)
雨,忽急、忽缓、忽飘、忽洒地下了一夜,终于在黎明即将来临之际,悄然而止了。雨后初晴,碧空如洗。我带着浓浓的兴致,信步踏上了我家房后那条曲折幽深的山径。
四周满溢着泥土的芬芳,混杂着草香、花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那些圆圆的、亮亮的、润润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像满天星斗,挂在树枝上和草叶上,闪闪烁烁,熠熠生辉。走不多远,我的衣襟已湿漉漉的了,真可谓“道狭草木长,朝露沾我衣”呀!
树林中的歌唱家——小鸟,倏地一下,从一个树枝飞到另一个树枝,抖落了颗颗“珍珠”,愉快地跳着、唱着。那叫声,时而婉转,时而酣畅,使人为之陶醉。或许因为“鸟鸣山更幽”的缘故吧,此时的山林愈发清幽了。
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挡住了我的视线,使人有飘飘然乘云欲飞的感觉。山披着雾,雾笼着山,绿色透着白色,白色浸着绿色,如同挂着白霜的绿葡萄,又好似典雅清秀的山水画。莽莽苍山似乎在酣睡着。
……
透过枝叶的间隙,霞光执拗地照在我的脸上、身上。此时,山林上空的晨雾已不见了,而山林之中,却流动着烟波,薄薄的一层,长长的一缕,浓浓的一团,我似乎置身于仙境之中,不禁陶醉了。这时,一束阳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来,望着这阳光的恩赐,心里涌起一种庄严、圣洁的感觉。
恍惚之中,我仿佛变成了花丛中的一朵,露珠中的一滴,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一缕,我的灵魂飘起,似旷野的鸟儿在蓝天中翱翔,拍打着翅膀,向更深远的天空自由飞翔。
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中,我激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吟诵,我想欢呼,我想雀跃。哦,不!何必破坏这份属于山林的宁静呢 只要深深吸一口这甜润清新的空气,就足够了。还有,在心底高喊一声:我爱你,山林之晨!
1.短文以 、 为背景,分别写了 、 、 等景物,给人一种清新明快之感,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6分)
2.“一束阳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来,望着这阳光的恩赐,心里涌起一种庄严、圣洁的感觉。”这时,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6分)
3.作者采用了 、 、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山林之晨的景物,全文洋溢着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真情实感。(3分)
4.“此时此刻,在这静寂的山林中,我激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吟诵,我想欢呼,我想雀跃。”作者到底想说些什么呢 请你简单写一写。(6分)
参考答案:
一、(一)1.红军不怕远征难
2.逶迤 磅礴 腾细浪 走泥丸
3.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4. C
(二)1.紫色的圆脸 银项圈。活泼可爱
2.“我”心情急切 “我”和闰土相互熟识的时间很短
3.这可见他的父亲……套住了。
4.雪地捕鸟 扫 支 撒 看 拉 罩 聪明能干
5.表示列举的省略 捕到的鸟儿很多
二、(一)1., :“ , !”
2.母亲为给“我”买伞付出了很多,很辛劳 内心的感动与愧疚之情
3.娘织了一晚上的布。
4.示例:一把黄油布伞
(二)1.旅游大巴的司机看到一只猫过马路,就停了车,耐心地等猫过去后才开车。
2.那位大胡子司机突然将车停了下来。
大胡子司机对大家说道:“哦,不急呢 惊吓了那只猫。”
司机听了,索性斜靠在座椅上……不也是一种很美的风景吗 ”
等猫走了很远……缓缓地开过十字路口。
从这些句子中我体会到了司机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3.示例:因为这只猫知道车子会等它走过路口才通过,所以会如此“悠闲”。
4.示例:作者想告诉我们,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是一道很美的风景,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三)1.雨雾 露珠 小鸟 薄雾 对大自然喜爱
2.因为这种境界是无可替代的,是温暖的,像仙境一般,作者感觉阳光照在脸上,就像大自然在抚摸自己的脸一样。
3.排比 拟人 比喻
4.示例:山林之晨,你是如此的美,愿你永远保持这典雅清秀的美,我会时常欣赏你的美、保护你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