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黄州快哉亭记 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 黄州快哉亭记 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8 17:0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肆大(sì) 倏忽(shū)
谪居(zhé)
开阖(hé)
B.瓮牗(yǒu)
洗濯(zhuó)
指数(shù)
憔悴(cuì)
C.骇目(hài)
舟楫(jí)
骋骛(wù)
庶人(shù)
D.沟壑(hè)
飒然(sà)
衣襟(jīn)
骚人(sāo)
解析:选B。“数”读“sh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窃会计之余功 窃:利用
B.其势益张
益:更加
C.不以物伤性
以:因为
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胜:成功
解析:选D。胜:忍受、承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至于赤壁之下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①玉之言,盖有讽焉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①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②此世所以不传也
解析:选C。①大概;②连词,表原因。A项,至,到了;于,介词,表动作对象。B项,却、竟然。D项,均表示“……原因”。
4.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C.有风飒然至者
D.以其无礼于郑,且贰于楚也
解析:选C。A、B、D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C项,定语后置句。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
( http: / / www.21cnjy.com )、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
( http: / / www.21cnjy.com )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合湘、沅         合:汇合
B.以览观江流之胜
胜:景观
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睥睨:城墙上的女墙
D.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数:计算
解析:选C。睥睨:斜着眼睛看,谓伺机夺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解析:选B。若:动词,相似;代词,你。A项,助词,的。C项,介词,在。D项,连词,表目的,来。
7.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亭的建造和命名写起,极力描绘渲染江景的壮观,以及观览江景、凭吊古迹的快意。
B.长江流出西陵峡以后,地势逐渐平坦,汇集了湘水、沅水、汉水、沔水后,水势进一步增大。正基于此景,张梦得先生建了快哉亭。
C.对于这个亭子,苏轼十分喜欢,不仅因为这所亭子所见宽敞,能够看到方圆几十里的风景,更因为这个面临长江的亭子能给人以开阔的胸怀。
D.文段辞采精美,运用对偶,音韵和谐,婉约含蓄,表现作者的赏景之乐。
解析:选D。“婉约含蓄”错,应是“雄放雅致”。
8.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现在竟能坐在亭子里玩赏风光,抬眼就能饱览。
(2)他们的风采和遗迹,也足以让世人称快。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南康直节堂记[注]
苏 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 苏辙作此文时为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仍在筠州。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      揭:高举
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说:同“悦”
C.然后委曲随物
委曲:屈曲变弯
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
特立:与众不同
解析:选D。特立:独立,挺立,高高耸立。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B.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C.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D.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
解析:选B。抓住重要实词即可断句。
11.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解析:选A。杉树并非徐望圣所种。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虚词。“虽”,即使;“之良”“之坚”的“之”是代词,这样;“为”,动词,做。
答案:(1)即使像竹箭这样优良,松柏这样坚贞,都免不了这样。
(2)我想做个品行不正的人,可是品行不正的人必然会卑躬屈膝,品行不正的人可以做吗?
参考译文:
南康太守办公厅的东面,有一座厅堂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节堂”,是朝请大夫徐望圣建造的。庭院里有八棵杉树,长短粗细一样,直得像墨线规量的一样,在二丈多高处开始长有枝叶。这些树高耸的样子就像高高举起的太常旗,像巍巍矗立的承露盘的柱;那种凛然正气又像公卿大夫头戴高高的帽子、身佩长长的宝剑立在朝廷之上,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色。这里起初是南康军的各部门官吏住的地方,杉树的树荫底下,是书记们蹲伏在一起办公的场所,簿册文书丢在里面,没有人知道这儿有什么可贵之处。徐君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而且命名为“直节”。
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是直的。不幸经过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这样才随外物的影响而屈曲变弯,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即使像竹箭这样优良,松柏这样坚贞,都免不了这样。只有杉树能顺着它的本性,不用人扶就能长得很直,活着能傲对冰雪,死后能利用它做栋梁屋宇,都与竹、柏相同,但在躯干挺直这点上却又超过了竹、柏。如拿杉的这种品格要求于人的话,那么这种人大概就是所谓“不等文王出现就会崛起”的豪杰之士吧?
徐君性格温和善良,广施仁爱,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任职的地方,他以奉公守法而受人称赞。他不施行严明苛刻的政令,但行为却保持正直。看看他所喜欢的,就可知道他的为人了。《诗经》说:“君子有才能,所以能继承前人的事业。”直节堂建成之后,徐君与客人在堂上宴饮,一位客人醉醺醺地唱着歌说:“我想做个品行不正的人,可是品行不正的人必然会卑躬屈膝,品行不正的人可以做吗?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正像这丛杉树,高高耸立而不偏倚,枝桠伸展,叶片散布,能安然而不危险吗?然而清风吹动衣襟,飞雪洒满庭院,杉树依然颜色不变,您来到树下休息游玩吧!壅土培植灌溉杉树,而不如剪削砍伐,杉树自己并不知道,而要依靠爱树的人呀!庐山一带的百姓,登上直节堂见到了杉树,就会怀念起像杉树一样品行正直的人,这种怀念大概是永远不会终止的吧!”一曲歌终,宴会也就散了。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③不少于50字。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个句子的扩展点是“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寒冷”,行文扩展语境要按冷色调处理。扩展方法已有了明确要求:一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二者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正面描写可写“风”“雪”,侧面描写可写人的感觉,在行文中可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这个冬季真像气象专家预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那样:是个严冬。刚进十月,老天爷就变了脸,北风呼啸,狂雪乱舞,风吹在人脸上,使脸就好像被猫抓了一样,火辣辣地疼。连续多日,气温都没有回升的迹象。
14.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多项选择)
    年龄段选项   
18-25岁
26-40岁
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
82%
69%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
72%
23%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
74%
65%
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社会关系
35%
6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读表能力和表文转换的能力。解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要仔细观察两个年龄段的人在各项指标中的百分比变化,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加以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相同点:都认为对职业履历和自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干的发挥有益。不同点:18—25岁的志愿者大多注重了技能的获得和自身才干的发挥,而忽视了社会关系的拓展;26—40岁的志愿者重视自身才干的发挥和社会关系的拓展,而对获得某些技能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