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张中丞传 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 张中丞传 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8 17:1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蚍蜉(pí
fú)     卓效(zhuō)
遁迹(dùn)
宝藏(zànɡ)
B.书帙(zhì)
勉强(qiánɡ)
羸弱(léi)
污垢(ɡòu)
C.雨霁(jì)
嵩山(sōnɡ)
沮丧(jǔ)
睢阳(Suī)
D.秩序(chì)
载重(zài)
遏制(è)
髯客(rǎn)
【解析】 A项,“卓”读zhuó;B项,“强”读qiǎnɡ;D项,“秩”读zhì,“髯”读rán。
【答案】 C
2.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B.此矢所以志也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
【解析】 A项,“常”同“尝”,曾经;B项,“志”通“识”,标志,标识;C项,“蚤”通“早”。
【答案】 D
3.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诵嵩所读书
B.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
C.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D.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解析】 A项,古义:读过的书籍;今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上学或学习功课。C项,古义:计算日子;今义:几天,指时间。D项,古义:感动,奋激;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必以其言为信
B.其亦不达于理
C.城陷而虏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解析】 “虏”即“被俘虏”,意念上的被动。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嵩无子。张籍云。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于嵩者,少依于巡   依:跟随
B.粗问巡、远事,不能细也
细:详细
C.为文章,操纸笔立书
立:站着
D.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诣:去、到
【解析】 立:立即,马上。
【答案】 C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于”,①介词,在;②介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于。B项,“因”,都是副词,于是。C项,“以”,①介词,因;②连词,用来。D项,“为”,①介词,“何为”即“为何”;②动词,写。
【答案】 B
7.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表现张巡“才能超人”的一项是(  )
①好学无所不读 ②因诵嵩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③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 ④为文章,操纸笔立书 ⑤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⑥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②④⑤
【解析】 ①不是写张巡的,是写于嵩的。③不是直接表现张巡的才能。⑥写张巡的气节,不是才能。排除这三项即可。
【答案】 D
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跟随张巡之功,于嵩当初曾得到临涣县尉的官职,他爱学习,没有什么不读的。
(2)写起文章来,拿起纸笔立刻就写,从来不打草稿。
(3)不法军人强行夺取并占有了这些田产,于嵩要到州府去提出诉讼,被(不法军人)所杀害。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登进士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宏辞科,杜鸿渐深器重之。为郭子仪朔方从事,子仪入朝,令黄裳主留务于朔方。将李怀光与监军阴谋代子仪,乃为伪诏书,欲诛大将温儒雅等。黄裳立辨其伪,以告怀光,怀光流汗伏罪。诸将有难制者,黄裳矫子仪命尽出之,数月而乱不作。后入为台省官,为裴延龄所恶,十年不迁。贞元末,为太常卿。王叔文之窃权,黄裳终不造其门。尝语其子婿韦执谊,令率百官请皇太子监国,执谊遽曰:“丈人才得一官,可复开口议禁中事耶!”黄裳勃然曰:“黄裳受恩三朝,岂可以一官见买!”即拂衣而出。
邠州节度使韩全义曾居讨伐之任,无功,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裳奏罢之。刘辟作乱,议者以剑南险固,不宜生事;唯黄裳坚请讨除,宪宗从之。又奏请不以中官为监军,只委高崇文为使。黄裳自经营伐蜀,以至成功,指授崇文,无不悬合。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崇文曰:“若不奋命,当以刘澭代之。”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后与宪宗语及方镇除授,黄裳奏曰:“陛下宜熟思贞元故事,稍以法度整肃诸侯,则天下何忧不治!”宪宗然其言。由是用兵诛蜀、夏之后,不容藩臣蹇傲,克复两河,威令复振,盖黄裳启其衷也。黄裳有经画之才,达于权变,然检身律物,寡廉洁之誉,以是居鼎职不久。
黄裳性雅淡宽恕,心虽从长口不忤物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卿士女嫁韦执谊深不为执谊所称及执谊谴逐黄裳终保全之洎死岭表请归其丧以办葬事。及是被疾,医人误进其药,疾甚而不怒。然为宰相,除授不分流品,或官以赂迁,时论惜之。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裴延龄所恶      恶:讨厌
B.黄裳终不造其门
造:到……去
C.不宜生事
宜:适合
D.寡廉洁之誉
寡:缺少
【解析】 宜:应当。
【答案】 C
★10.(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诸将有难制者
②议者以剑南险固
B.①即拂衣而出
②疾甚而不怒
C.①当以刘澭代之
②稍以法度整肃诸侯
D.①王叔文之窃权
②黄裳有经画之才
【解析】 A项,表定语后置/……的(人);B项,表示修饰关系/表转折关系;C项,用,介词;D项,用于主谓之间/结构助词“的”。
【答案】 C
11.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杜黄裳“经画之才”的一组是(  )
①杜鸿渐深器重之 ②诸将有难制者,黄裳矫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仪命尽出之 ③王叔文之窃权,黄裳终不造其门 ④黄裳使人谓崇文曰:“若不奋命,当以刘澭代之。” ⑤稍以法度整肃诸侯 ⑥心虽从长,口不忤物
A.②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解析】 ①只写到杜黄裳受到器重;③写他不巴结权贵;⑥说他性情。
【答案】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黄裳跟随郭子仪在朔方道做幕僚,在遵命主持留守事务时,他识破李怀光伪造的诏书,挫败了李怀光杀死郭子仪和温儒雅等人的阴谋。
B.韦执谊是杜黄裳的女婿,但韦执谊并不尊敬杜黄裳;杜黄裳让韦执谊率领百官请求皇太子监管国事时,韦执谊很不愿意,甚至顶撞了杜黄裳。
C.杜黄裳因为平定刘辟叛乱有功,深受皇上赏识,后来他与宪宗谈到方镇将帅的授任一事,宪宗听取了他的意见,使朝廷纲纪得到整肃尊重。
D.杜黄裳性情淡泊宽裕待人,但是在约束自身察人授职方面却有所欠缺,这也是他身居要职时间不长的原因。
【解析】 原文只说想取代郭子仪,没有说要杀死他。
【答案】 A
13.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邠州节度使韩全义曾居讨伐之任,无功,黄裳奏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为宰相,除授不分流品,或官以赂迁,时论惜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心虽从长/口不忤物/始为卿士/女嫁韦执谊/深不为执谊所称/及执谊谴逐/黄裳终保全之/洎死岭表/请归其丧/以办葬事。
(2)①邠州节度使韩全义曾担当讨伐的重任,没有立功,杜黄裳奏请朝廷罢免了他。(得分点:居,奏,句意)
②然而作为宰相,杜黄裳授官任命不甄别身份名望,有的官员因贿赂而升官,当时评论者都为他感到惋惜。(得分点:除授,迁,句意)
【参考译文】
杜黄裳,字遵素,是京兆杜陵人。他曾考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士、又中博学宏辞科,杜鸿渐十分器重他。他担任郭子仪朔方府从事,郭子仪入京,命令杜黄裳在朔方府主持留守事务。邠州主将李怀光与监军暗中图谋取代郭子仪,于是制作假诏书,想要诛杀大将温儒雅等人。杜黄裳当即辨认出诏书是假的,拿这事正告质问李怀光,李怀光流汗认罪。遇到难以驾驭的将领,杜黄裳就冒称郭子仪的命令将他们尽数遣出,过了几个月也没人造反。后来他入朝任职台省,遭裴延龄厌恨,过了十年也没有升迁。贞元末年,担任太常卿。王叔文盗弄权柄时,杜黄裳始终没有到访过他家。他曾经告诉女婿韦执谊,让韦执谊带领官员们奏请皇太子任监国,韦执谊当即回驳:“老先生您刚刚得一官职,怎能再开口谈论皇帝家事呢!”杜黄裳怒形于色说:“杜黄裳承受三代国君的恩典,怎么能因为一个官职就改变志节呢!”当即一甩衣袖出去了。
邠州节度使韩全义曾经担当讨伐重任,没有立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杜黄裳奏请皇帝罢免了他。刘辟作乱,议事的官员认为剑南险固,朝廷不应该出兵讨伐;只有杜黄裳坚决请求出兵讨伐,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他)还奏请皇帝不要用宦官担任监军,专任高崇文为节度使。杜黄裳自从谋划伐蜀,直到伐蜀成功,指示教导高崇文,没一件事不是跟蜀地军情遥相符合的。高崇文一向忌怕刘澭,杜黄裳派人对高崇文说:“你要是不出死力,朝廷就用刘澭取代你。”因此得到高崇文拼死效力。讨平刘辟之后,宰相入朝庆贺,皇帝注目杜黄裳说:“这是您的功劳啊。”后来跟宪宗谈到各地将领的任命一事,杜黄裳禀奏皇帝:“陛下应该认真想想贞元年间的往事,逐渐用法度整肃诸侯,那么哪里还用担心天下不太平!”宪宗同意他的说法。因此从出兵平定蜀、夏之后,不再容忍戍边将吏傲慢恣肆,收复了两河地区,朝廷纲纪重新得到整肃尊重,这都是杜黄裳启发了皇帝的雄心啊。杜黄裳有规划宏图的大才,懂得随时应变,不过在检点自己率先垂范方面,缺乏廉洁的声誉,因此做宰相时间不长。
杜黄裳性情雅淡宽恕,心中有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谋远虑,不过说话不顶撞别人。刚到朝廷任职时,把女儿嫁给韦执谊,不过很不受韦执谊敬重。等到韦执谊被贬职流放,杜黄裳最终保全了他。等到韦执谊在岭南去世,杜黄裳上书请求运回韦执谊的灵柩,为他办理丧事。在这个时候,杜黄裳发病了,医生误下药剂,使他病得很厉害,他也不发怒。然而作为宰相,杜黄裳授官任命不甄别身份名望,有的官员因贿赂而升官,当时评论者都为他感到惋惜。
四、语言表达
14.据网友考据,“囧”较早出处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韩愈诗》:“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这里的“囧”是闪亮、发光之意。也有网友称,“囧”还有更早的出处,在甲骨文中就出现过指窗户明亮,与现在流行词“尴尬”的含义完全不同。现在的“囧”字有“郁闷、悲伤、无奈”之意。
请你根据上面的文字,谈谈你认为这个字的古意和今义哪个更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问的是对意义的看法,其实就是对古今意义的理解;只要将二者进行比较得出一方面来设置答案就可以了。
【答案】 古义主要是这个字的具体形状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它像一个窗户,所以就有了“明亮”的意思;今义赋予了它更加写意的表情,把它想象成一个人脸上的表情,更加形象,增添了更多的感彩,所以今义更好。
15.下面这幅图片,展现的是“辽宁号”航
( http: / / www.21cnjy.com )母上两位导航员为歼—15战机下达起飞指令的动作。这一动作在电视画面中出现后迅速走红,被网友们称为“走你”。请围绕“走你”这一动作写一段简明得体、鲜明生动的话,表达你的颂扬之情。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走你”是一个极富动感的造型,从“走你”中我们读出了科技的力量,读出了民族的自信,读出了强国的希望。
(2)“走你”如宝剑出鞘,扬我国威;“走你”如霹雳裂天,震撼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