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8 17:3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饭讫(qì) 朝雊(ɡòu) 轻鯈(tiáo) 玄灞(xuán
bà)
B.村墟(xū)
夜舂(chōnɡ)
曩昔(nǎnɡ)
沦涟(lún
lián)
C.仄径(zè)
蔓发(màn)
辋水(wǎnɡ)
僮仆(tónɡ
pǔ)
D.青皋(ɡāo)
黄檗(niè)
猥(wěi)
矫翼(jiǎo
yì)
解析:选C。“仆”读“p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下方温经     方:刚刚
B.与山僧饭讫而去
讫:罢,结束
C.然是中有深趣矣
是中:这当中
D.多思曩昔,携手赋诗
曩昔:从前
解析:选A。方:正,正在。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人称代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足下方温经
足下:是第二人称代词“你”
B.猥不敢相烦
猥:指本人,自我谦称
C.倘能从我游乎
我:即古文中的“吾”,同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我”
D.非子天机清妙者
子:指第三人称代词“他”
解析:选D。子:指第二人称代词“你”。
4.下列各句中“因”的解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因驮黄檗人往
B.蒙故业,因遗策
C.因人之力而敝之
D.因河为池
解析:选B。A、C、D三项都是凭借,B项,意为沿袭。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比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出水,白
( http: / / www.21cnjy.com )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下方温经    温:温习
B.复与疏钟相间
间:空间
C.步仄径,临清流也
仄:狭窄
D.然是中有深趣矣
趣:情趣
解析:选B。间:交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选D。A项,而:顺承;修饰。B项,辄:于是;常常,总是。C项,相:相互;偏指一方,相当于第二人称代词,你。D项,与:跟,同。
7.下列有关本文内容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维诗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本文在思想内容上和他的诗作一脉相承。
B.王维给裴迪的这封信,描绘了辋川山庄的冬景春色,也表达了对对方的思念之情。
C.本文的后两段,各写一景:冬景,是实写;春景,是想象中的景色,因而就显得有点粗线条了。
D.这封信之所以写景,正是为了勾起裴迪的回忆,并希望再次享受同游的深趣,同时也委婉地表现了对对方不能同游的遗憾。
解析:选D。从信中看不出有遗憾之情。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中气候宜人,故居的这座山很值得游赏。
(2)如不是你这样天性敏慧、情趣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相邀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与贾秀才书
[唐]孙 樵
主薮足下:曩者樵耳足下声,愤足下售于时何晚。及目足下《五通》五十篇,则足下困于上亦宜矣。
物之精华,天地所秘惜。故蒙金以沙;锢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璞;珊瑚之丛必藏重溟;夜光之珠必颔骊龙。抉而不知已,积而不知止,不穷则祸,天地雠也。文章亦然。所取者廉,所得必多;所取者深,其身必穷。六经作,孔子削迹不粒矣。孟子述子思,坎坷齐鲁矣。马迁以《史记》祸,班固以西汉祸,扬雄以《法言》、《太玄》穷,元结以《浯溪碑》穷,陈拾遗以《感遇》诗穷,王勃以《宣尼庙碑》穷,玉川子以《月蚀诗》穷。杜甫、李白、王江宁,皆相望于穷者也。天地其无意乎今足下立言必奇摭必深抉精别华斯到圣人。以此贾于时,钓富邀荣,犹欲疾其驱而方其轮。若曰爵禄不动于心,穷达与时上下,成一家书自期不朽,则樵之所敢知也。
呜呼!始进患心不苦,及其苦知者何人?古人抱玉而泣,樵捧足下文,能不濡睫?惧足下自得也浅,且疑其道不固,因归《五通》,不得无言。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曩者樵耳足下声     耳:耳朵
B.抉而不知已
已:停止
C.所取者廉
廉:清白高洁
D.始进患心不苦
患:灾难
解析:选B。A.耳:听到,听见;C.廉:不多,少;D.患:担心、忧虑。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天地其无意乎/今足下/立言必奇/摭必深/抉精别华/斯到圣人
B.天地其无意乎/今足下立言/必奇摭必深/抉精别/华斯到圣人
C.天地其无意乎/今足下立言必奇/摭必深/抉精别华/斯到圣人
D.天地其无意乎/今足下立言必奇摭/必深/抉精别华/斯到圣人
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的关键是理解句意。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主薮将自己所写的著作《五通》五十篇送给孙樵看,孙樵归回《五通》之时,写了这篇书信。既表达了赞赏之情,也蕴含勉励之意。
B.在作者看来,文章写得好的人,仕途一般都不够顺畅。所以他一面为贾主薮不能为世人认可而痛惜,一面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C.作者列举自孔子以至于唐朝诸位诗人的遭遇,一面是安慰才华横溢而郁郁不得志的贾主薮,一面也含蓄地谴责了嫉贤妒能、人不能尽其才的古代社会。
D.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委婉含蓄地提醒贾主薮,要将文章写得更好,不能随俗浮沉,与世俯仰,要安贫乐道,执着追求。
解析:选B。“一面……一面……”有误,从文中看,前后应是承接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另外说贾主薮不得志在“情理之中”也不合适。
12.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目足下《五通》五十篇,则足下困于上亦宜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抱玉而泣,樵捧足下文,能不濡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后来我看到你的《五通》五十篇,才知道你不被身居上位的人赏识也是正常的。
(2)古时楚人卞和抱玉而哭,今读你的文章,我怎能不流泪呢?
参考译文:
主薮足下:从前我听过你的名声,见你得志甚晚,很替你抱不平。后来我看到你的《五通》五十篇,才知道你不被身居上位的人赏识也是正常的。
大概万物的精华,是天地藏匿起来倍加珍惜的。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金必夹在沙里;玉必藏在石中;珊瑚必生在海底;夜明珠必生在龙颔。搜刮不停,积累不止,贪得无厌,天地也要恨他。文章也是如此。文章写得浅薄的,生活中一定富裕;文章写得深刻的,境遇必不好。孔子定了“六经”,但孔子在卫国被驱逐,在陈蔡断粮。孟子记述了子思的话著书立说,但是孟子在齐、鲁等国并不得志。司马迁因《史记》得祸,班固因《汉书》得祸,杨雄因《法言》《太玄经》而困厄,元结因《浯溪碑》困厄,陈拾遗因《感遇》诗困厄,王勃因《宣尼庙碑》困厄,玉川子以《月蚀诗》困厄。杜甫、李白、王江宁都一个接一个遭受困厄的境地。上天真是无意的吗?现在你的文章,立意一定追求奇崛,选取的内容一定追求深刻,选精取华,到了圣人的地步。拿这样的文章去求名求利,好像是要让车子跑得快而把车轮弄成方轮子一样。若说功名富贵不能打动你,无论是困厄还是显达,听任自然,只是想自成一家之言,希望流传不朽,这是我所敢断定的。
唉!做文章的人,起初只怕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肯用苦功,用了苦功又有哪个知道你呢?古时楚人卞和抱玉而哭,今读你的文章,我怎能不流泪呢?我恐怕你涵养的功夫还浅,将要怀疑自己的道行不深,在归还《五通》的时候,不得不向你说这几句话。
三、语言表达
13.请从曹雪芹、贝多芬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从续写的角度综合考查了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表达的多种能力。首先,要围绕中心写这一段话,中心就是第一句话;其次,只能从曹雪芹、贝多芬、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来写;再次,要运用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最后,语言要连贯、生动、鲜明,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1)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2)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3)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14.阅读下面几句话,给“微小说”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
①微小说一般指以微博的形式发表的微型小说。
②微小说已成为微博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
③微小说的字数一般在140字以内,语言简洁,短小精悍,可随时随地有感而发。
④微小说选材精、结构巧、含意深,结局往往出人意料。
⑤微小说随时与读者互动,读者可以随时参与讨论,作者也可以随时回复读者并与读者讨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先确定句子的主干,再提取各个短句的信息要点,按照一定的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给“微小说”下定义即可。
答案:微小说一般是以微博的形式发表的140字以内的短小精悍、选材精巧、结局出人意料、互动性强的微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