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1.积累“镶”“髻”“着落”“贮蓄”“澄清”“地毯”等易错字词。
2.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相关介绍,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4.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相关介绍,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教学流程:
导入:同学们,提到冬天,大家的脑海中都会想到哪些形容词或诗句呢?“寒冷、凄凉、漫天飞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没错,北方的冬天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给人一种凄凉、寒冷的感觉。但是,在北方却有这样一个城市,他并没有北方往常的寒冷,反而像南方一样温暖,究竟是哪个地方竟然如此神奇呢?作者笔下这里的冬天又是一种怎样温暖的景象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今天的课文《济南的冬天》。
(板书课题)
一、学习准备-----生本对话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着落( ) 贮蓄( ) 澄清( ) 地毯( ) 宽敞( ) 镶( )
2.填空
老舍,原名 ,字 ,著名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话剧 、 等。你还对老舍有哪些了解呢?请查找有关资料补充一两个信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本文选取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来写?它们各自有怎样的特点呢?
二、交流分享------生生对话
师:大家利用自习课时间,从词语积累、课文内容和作者介绍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老师先挑选重点内容进行巩固检测。
(采取听写的形式,找2人上黑板听写,其余同学在下面听写)
听写内容:
1.生字:着落、贮蓄、伫立、澄清、地毯、宽敞、镶嵌、嚷嚷、发髻、鬓角
2.根据词语意思,写出对应词语。
(1)晴朗无云。(响晴)
(2)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着落)
(3)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也指积存的钱。(贮蓄)
(4)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空灵)
听写结束后给学生2分钟时间核对并改正听写内容,同时强调重点易错字词。2分钟结束后,找两个小组代表回答第4小题:作者简介填空以及第6小题。
三、聚焦文本------师生对话
教学环节一: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济南的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试着用原文第一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小结:“温晴”(若学生答出响晴,教师可引导分析响晴和温晴区别,温晴更凸显一种温暖)
师:这样一种温晴的冬天,作者又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绘写出了温晴这一特点呢 分别通过哪几段来描写的?
小结:作者通过3-5段来描写济南冬天的山景,通过第6段描写济南冬天的水景。
教学环节二:精读文本,品味内容
师:请大家阅读第3-5段,用“ 的山”的形式试着给每一段起个小标题,并思考每一段的山都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预设:第3段:摇篮似的山,具有温暖的特点。
第4段:薄雪覆盖下的山,具有秀气的特点。
第5段:城外的远山,具有淡雅的特点。
师:阅读第四段,自主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顺序来描写山景,并找出能够体现顺序的词句。
预设: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师:作者在段首开始就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妙”字也统领整段内容,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的内容并分析不同位置的山景各自都妙在哪里?
教师以“山上”做示范:山上矮松的青黑与雪的白相呼应,妙在了雪色上。其他三个层次的分析由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完成。
预设:山尖:白色的山尖与蓝色的天空相映生辉,色彩美妙。
山坡: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山腰:阳光斜射,薄雪害羞,露出粉色,写出了小山动人的情态。
师:济南的山确实很美,那么济南的水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六段,找 出第六段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景物?并总结出水的特点。
预设:景物有绿萍、垂柳、水藻。特点是暖、绿、亮。
教学环节三:深入文本,品析语言
师:阅读3-6段,挑选出你喜欢的句子或你认为写的比较美的句子,独立思考并从修辞手法妙用的角度进行赏析。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教师归纳提升的方式)
回答方式:小组合作展示,每组派出两名代表,一人有感情的朗读该句,一人进行赏析。
展示修辞赏析模板:我认为第几行的第几句写的很美,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景物的什么特点(赋予了什么景物以人的情态),表达出作者 的思想感情。
四、探究提升------对话作者
师:这样温暖的济南,另我们向往的同时更是令作者神驰。以至于在带领我们领略了济南冬天山和水的美景之后,直接发出了“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这一呼唤,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3遍,并思考文章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有什么好处?
预设:简明扼要,总结全文,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师:作者真的是太喜欢冬天的济南了。字里行间每一处无不透露出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向往之情。作为一个老北京人,老舍却把济南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究竟为什么老舍这么喜爱济南这座城市呢?
(插入背景资料)
总结:老舍于1924年赴英国学习,与1929年回到祖国,于1930年7月来到山东,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此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于1931年春天在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五、总结评价------对话自己
师: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点,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济南冬天山的温暖、秀气 、淡雅的特点和水的 暖 、 清 、 亮 特点,抒发了作者 对济南的冬天以及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与赞美 之情。
六、读写结合,随堂小练
请你借鉴课文中的某些修辞手法或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要求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