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策略
1. 三角度剖析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运输
2. 分泌蛋白“四问”
解答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相关的试题时,要注意试题中问的是“结构”还是“细胞器”,是“结构”还是“具膜结构”,是“细胞器”还是“具膜细胞器”。总结如下:
一问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结构 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质膜
二问 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有关的结构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质膜和线粒体
三问 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四问 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有关的具膜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1 (2024淮安期末)在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用 3H 标记亮氨酸,被标记的亮氨酸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 B. 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质膜
C. 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 D.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 (2024徐州期中)用 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3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泌蛋白的多肽链最早在细胞器a合成
B. 细胞器a、b可通过囊泡发生膜的转换
C. 细胞器c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
D. 此实验说明细胞器在功能上具有密切的关系
3 (2024徐州一中学情检测)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结构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 靠近细胞质膜的囊泡
时间/min 3 17 117
A. 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
B. 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质膜相连
C. 高尔基体与转运分泌蛋白无关
D. 靠近细胞质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
4 (2024扬州宝应期中)下图是分泌性蛋白合成及分泌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研究分泌性蛋白合成和分泌路径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 图示各种膜结构可以相互转移,说明膜具有流动性
C. 细菌的细胞中也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
D. 图示现象证明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5 (2024苏南八校联考)3H标记的亮氨酸参与合成某生物大分子X的过程如图所示,a、b、c、d代表四种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离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
B. 蓝细菌只含上述细胞器中的a
C. 图中唯一含DNA的细胞器是c
D. 发生图示过程时,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是a、b、d
6 (2024南通海安实验中学期中)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 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 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20)种,c的产物一般没有生物活性
C. 图2说明高尔基体膜在分泌蛋白的过程前后的膜面积基本没有变化
D. 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7 (2024惠州期中)抗体是浆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血红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与图中过程类似
B. ④在物质的囊泡运输方面起交通枢纽作用
C. 抗体分泌过程中,④的膜面积相对稳定
D. ①与③直接相连,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8 (多选) (2022常州金坛期中)下图为某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
A. 分泌蛋白依次经过的具膜细胞器是③②⑤①
B. 结构④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供能
C. 结构⑥能控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D. 结构①为该过程的进行提供稳定的内部环境
【巩固强化】
1 D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质膜。因此,在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被标记的亮氨酸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 B 图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多肽链最早在细胞器a核糖体上合成,A正确;核糖体不能形成囊泡,B错误;高尔基体具有加工、转运蛋白质的功能,C正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参与,此实验说明细胞器在功能上密切配合,D正确。
3 D 据表格中的时间分析,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说明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核糖体内合成,A错误;内质网膜向内与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质膜相连,而内质网膜要通过出芽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膜发生转化,B错误;高尔基体与转运分泌蛋白有关,C错误;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囊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囊泡里,运输到细胞质膜,因此靠近细胞质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D正确。
4 C 研究分泌性蛋白合成和分泌路径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通过检测放射性的走向明确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A正确;图示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该过程中依赖膜的转移过程实现,因而能说明细胞中各种膜结构可以相互转移,说明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因而,其细胞中不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C错误;图示现象是通过膜的转移过程实现的,该过程说明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正确。
5 D 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可以用于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A正确;X 是亮氨酸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推测X 是蛋白质,且该蛋白质会被分泌到细胞外,所以是一种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依次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等细胞结构,其合成、加工和运输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所以a 是核糖体,b 是内质网,d 是高尔基体,c 是线粒体,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B正确;图示四种细胞器中,只有线粒体含有DNA和RNA,其余三种细胞器均不含DNA,C正确;a是核糖体,无膜结构,发生图示过程时,b内质网的膜会鼓出形成囊泡,将初步加工的蛋白质包裹,并运输至d高尔基体,来自b内质网的囊泡的膜会与d高尔基体的膜发生融合,所以b的膜面积会减小,d的膜面积会增大,即发生图示过程时,膜面积会发生变化的细胞器是b和d,D错误。
6 B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图1中的a、b、c分别代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正确;图1物质X代表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最多有21(20)种,内质网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再经过c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的蛋白质才具有生物活性,B错误;图2显示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内质网膜的面积减少,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整个过程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C正确;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是通过囊泡进行的,图2所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质膜的膜面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前后的变化,二者都能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即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7 A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是胞内蛋白,抗体是浆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因此血红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与图中过程不同,A错误;高尔基体能接受来自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从而对囊泡中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并将加工后的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膜从而排出细胞外,故④高尔基体在物质的囊泡运输方面起交通枢纽作用,B正确;抗体分泌过程中,④高尔基体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从而膜面积增大,而后又出芽形成囊泡包裹加工后的蛋白质导致膜面积减小,故高尔基体的膜面积相对稳定,C正确;①核膜与③内质网的膜能直接相连,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D正确。
8 BCD 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质膜,该过程中具膜细胞器为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⑤是囊泡不属于细胞器,①是细胞质膜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④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供能,B正确;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能控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C正确;结构①是细胞质膜,细胞质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