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分题11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学案 (含答案)高中生物学 必修1(苏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拉分题11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学案 (含答案)高中生物学 必修1(苏教版201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5 16:4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eq \o(\s\up7(拉分点1 细胞有丝分裂图像的识别),\s\do5())
得分策略
1. “三看法”识别动植物细胞分裂图像
2.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判断方法
(1) 根据染色体(质)的形态判断
(2) 根据柱形图判断
1 (2024盐城期中)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d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不同
B. ②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
C. ③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
D. ①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2 (2024淮安期末)如图是某高等植物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为有丝分裂后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B. 图中细胞含有8个核DNA分子
C. 图中①和⑤互为姐妹染色单体
D. 由图分析该细胞处于中期时含有8条染色体
3 (2024扬州期末)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图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 图1细胞中的a构成了纺锤体
B. 图1细胞中共有6条染色体
C. 图2细胞中共有12个核DNA分子
D. 图2细胞中纺锤丝的牵引使着丝粒发生了分裂
4 (2024扬州期末)图中细胞类型是依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核DNA数的数量关系绘制成的柱状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a处于分裂间期
B. 细胞b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 细胞a中核DNA分子数为4n
D. 细胞c中染色单体数为0
5 (2023西工大附中期末)下列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 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B. 图中②为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共有6个DNA分子
C. 图中③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也加倍
D. 图中④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细胞板上,此时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6 (2023广州真光中学期末)下列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对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A. 图甲表示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该生物最可能是动物
B. 乙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为0
C. 丙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4∶8∶4
D. 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得分策略
1. 细胞周期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含量变化曲线分析
(1) 曲线模型
(2) 曲线解读
项目 上升段的变化原因 下降段的变化原因
核DNA 分裂间期(S期)DNA复制,核DNA数目加倍 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核DNA数目减半
染色体 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减半
染色单体 分裂间期(S期)DNA复制,染色单体形成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单体消失
2. 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
图1 图2
1 (2024盐城亭湖区高级中学期末)下图为某昆虫(2N=4)的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b段处的一个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B. bc段所处时期的细胞正在完成DNA复制
C. cd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之比为1∶1
D. ef细胞内不存在染色单体
2 (2024南通如皋模拟)科学工作者观察小鼠成骨前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绘制了相关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a为染色体数,随着染色体的复制不会加倍
B. 曲线b为核DNA分子数,随着DNA的复制完成加倍
C. 曲线c为染色单体数,数量降为0时染色体数也为0
D. 形成子细胞时,细胞质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部分
3 (2024济宁一中质量检测)研究者提取了一些培养的肿瘤细胞,测定它们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a组细胞中有的可能刚进入分裂间期
B. b组细胞的细胞核内正在进行DNA复制
C. c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D. 一个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a→b→c
4 (2024南阳一中模拟)如图甲、乙是某哺乳动物(含2N条染色体)的体细胞一个细胞周期过程曲线图,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或核DNA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甲 乙
A. 图甲可能是DNA含量变化,图乙可能是染色体数目变化
B. EF、CD段代表新细胞形成
C. MN段与着丝粒分裂有关
D. BC段只包含前期和中期,NE段包括后期
eq \o(\s\up7(拉分点1 细胞有丝分裂图像的识别),\s\do5())
【巩固强化】
1 A d中两条染色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因此其形态和大小一般相同,A错误;②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B正确;③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C正确;①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D正确。
2 B 图为着丝粒的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A错误;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B正确;图中①和⑤都是染色体,着丝粒已经分裂,该细胞中无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由图分析该细胞处于中期时含有4条染色体,D错误。
3 D 图1细胞中的a纺锤丝构成了纺锤体,A正确;图1细胞中共有6条染色体,B正确;图2代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细胞中共有12个核DNA分子,C正确;图2代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D错误。
4 C 细胞a中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为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A错误,C正确;细胞b中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2n,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或G1期,B错误;细胞c中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两个DNA分子,此时含有的染色单体数为4n,D错误。
5 A 根据染色体形态可知,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末期、后期、中期,故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为①→④→③→②,A正确;图中②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此时细胞内共有1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即共有12个核DNA分子,B错误;图中③中着丝粒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变为0,C错误;图中④代表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面上,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D错误。
6 C 图甲染色体散乱分布,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发生中心体倍增,形成纺锤体,该生物最可能是动物,A正确;乙细胞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为0,B正确;丙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 DNA的数目分别是4、8、8,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C错误;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和中期(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面上),D正确。
 
【巩固强化】
1 C ab段处于DNA复制以前,一个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A正确;bc段正在进行DNA复制,使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为2,B正确;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已完成DNA复制,形成了姐妹染色单体,所以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之比为1∶2,C错误;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着丝粒已经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细胞内不存在染色单体,D正确。
2 C 间期完成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加倍,染色单体从0开始增加,故图中曲线a为染色体数,曲线b为核DNA分子数,曲线c为染色单体数,A正确;曲线b为核DNA分子数,间期完成DNA的复制,核DNA分子数加倍,B正确;曲线c为染色单体数,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后,数量降为0,染色体数加倍,C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即形成子细胞时,细胞质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部分,D正确。
3 D a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目均为2n,有的细胞可能刚进入间期,还未开始复制,A正确;b组细胞中DNA含量位于2n~4n之间,说明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应该处于分裂间期,B正确;c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分子数为4n,此时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以图中一个细胞周期可能是a→b→c→a,D错误。
4 D 分析曲线图,若无斜线代表染色体含量变化,有斜线代表核DNA含量变化,则图甲表示一个细胞周期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表示一个细胞周期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A正确;EF、CD段均表示分裂结束,形成子细胞,B正确;MN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C正确;BC段应包括G2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NE段包括后期、末期,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