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整式加减——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表格式)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整式加减——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表格式)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8 16:0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2.2整式加减——合并同类项
教学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3、经历通过抽象、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的过程,从中体会“数式通性”和类比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概念及同类项法则. 难点:同类项概念及同类项法则.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1:情境导入 达成共识 引导语: 师:请大家先看一组图片,到图书馆里为了借阅一本国学类的图书,这样摆放好找吗? 生:不好找. 师:这样呢? 生:好找一些. 师:再这样呢? 生:好找了. 师:你能说说原因吗? 生:国学类的图书都放在一起,我们直接就可以到到这个地方去寻找了。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同类的放在一起便于我们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经验,学生初步感知具有相同属性的一类事物可以“合并”在一起,为后续从生活经验过渡到数学活动经验做铺垫. 师:其实在数学中我们也有类似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1个苹果与3个苹果能相加吗? 生:能,等于4个苹果.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自信,还把结果告诉了大家.那1个苹果与3个梨能相加吗? 生:不能,它们不是一类. 师:回答的很好,因为他们没有相同的属性数量,由此可见相同属性的数量重要性. 设计意图: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同类事物数量可以“合并”,进一步感悟“同类”的重要性. 师:数是对数量的进一步抽象,要衡量数的多少需要一个统一的单位作为桥梁.在小学时我们就知道整数运算时统一的单位是1,运算时要统一分数单位才能进行预算.请同学们计算:48×99-49×99. 生:计算 师:大家都已经完成了,我发现有的同学计算的很快,咱们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他的想法. 生:利用乘法分配律把99拿到括号外面,计算比较方便。 师:我们可以把99看成两个式结构中的统一单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请用一个或几个字母替换算式中的数字,构成新的算式,并将你认为可以合并的合并. 设计意图: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回顾知识、梳理框架,体会研究数式通性,既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何由知其所以然的最好诠释,又是对前面学习的总结和对新的教学的引领,起到承上启下,为接下来分析问题、探究方法做好铺垫. 环节2:探究新知 抽象概念师:我们从上面知道了具有相同部分式子可以合并,你能再列举一些能够合并或者不能合并的式子吗? 师生活动:学生展示,教师适时点评(对于学生不能举出复杂的例子,老师再给予列举). 师:老师这也有几组式子,同学们试着判断一下他们能否合并? (1)3x2y - 2x2y (2)0.25a2b + 4ab2 (3) -8acb2 - ab2c 生1:都能合并,结果分别是x2y、(0.25a + 4b)ab、-8.5ab2c 生2:(1)(3)能合并,(2)不能合并,(1)(3)结果是一个单项式,(2)是一个多项式.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吗? 生:思考 师:两位同学的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只是选取的统一单位不同.生1选取相同字母a、b作为统一单位,生2不仅关注相同字母a、b作为统一单位,还关注了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作为统一单位,其实这两种分别对应着我们在初中阶段要学习的“合并同类项”和“因式分解”,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合并同类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项,给“同类项”下一个概念,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生活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归纳总结“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常数项与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设计意图:学生对同类已有初步感知,但对于从哪方面给同类项下定义还不很清楚,通过活动的的设置,使学生感悟研究事物的特性,往往关注它的构成部分,从部分刻画整体的观念,同时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能力. 练习1:判断下列各组是不是同类项,并说明理由. (1)3x与-3xm (2)与 (3)与 (4)32与23 设计意图:概念是理论的基础,通过练习达到进一步巩固概念目的. 师:我们知道了同类项是可以合并的,但是我们不可能总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那怎么办呢? 生:像有理数加法一样有一个“法则”就好了. 师:那同学们把上面的同类项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合并,通过观察,大胆猜想出合并同类项法则,并在小组内交流你的发现. 师生活动:学生交流,老师适时指导.归纳总结:“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概念的引入是学生学生能渐渐形成定义——法则——应用的一般观念.同时培养学生抽象能力.环节3:讲解例题 归纳步骤合并下式中的同类项 4a2+3b2-2ab-3a2+b2 解原式=(4a2-3a2)-2ab+(3b2+b2) =(4-3)a2-2ab+(3+1)b2 =a2-2ab+4b2 归纳步骤:(1)找——找同类项;(2)搬——利用添括号法则把同类项搬到一起;(3)合——合并同类项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例2、求多项3a+abc - c2 -3a+c2的值,其中a=,b=2,c=-3. 解原式=(3a-3a)+abc+(- c2+c2) =(3-3)a+abc+(- +)c2 =abc 当a=,b=2,c=-3时 原式=abc=()×2×(-3)=1 设计意图:数学运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手段,有助于深入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环节4:课堂练习 及时巩固若单项式-3am+1b2与单项式a3bn是同类项,则m=___________,n=____________.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3a+2b=5ab (B)3a2b-3ba2=0 (C)2x3+3x2=5x5 (D)5y2-4y2=1 3、化简下列各式: (1)-m+0.5m+1.5m; (2)7a+3a2-2a-a2+3; (3)3m2-2mn-n2+5mn; 先化简,再求值3x3-3x2-y2+5y+x2-5y+y2其中x=2.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运算算理的理解.环节5:课堂小结 构建体系回顾本节课你能归纳本节课学习的过程吗,你认为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师生达成共识. 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 从生活实际和以前的经验研究问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思考的经验,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反思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分层作业,因材施教
必做作业: (1)写出-2x3y2的一个同类项_____________. 2.单项式-x2-ay1-b与5x4y3是同类项,则a-b的值为_________. 3.若-4xay+x2yb=-3x2y,则a+b=__________. 4.求多项式3x2+4x-2x2+x+x2-3x-1的值,其中x=-2. 2.选做作业(方法迁移): 1.有这样一道题“当a=2,b=-2时,求多项式3a3b3-a2b+b-4a3b3+a2b+b2+a3b3+a2b-2b2+3的值”,马小虎做题时把a=2错抄成a=-2,王小真没抄错题,但他们做出的结果却都一样,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说明理由. 2.化简:2(x-y)2+2(x-y)+(x-y)2-2(x-y) 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面向全体学生,继续深化同类项及其法则. 必做作业: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及其法则的理解. 选做作业:考察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理解及其感悟整体思想,加深对同类的理解.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