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6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8 18:5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     逆旅:客舍
B.百代之过客也
过客:旅客,旅行者
C.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烟景:烟柳美景
D.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块的土地
【解析】 大块:大自然。
【答案】 D
2.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古人秉烛夜游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C.罚依金谷酒数
D.飞羽觞而醉月
【解析】 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
( http: / / www.21cnjy.com )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B.秉烛夜游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不有佳咏,何申雅怀
【解析】 B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C项,“军”,名词作动词,驻扎;D项,“咏”,动词作名词,诗歌。
【答案】 A
4.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理,非吾业也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
【解析】 例句和B项均为判断句。A项,状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惭康乐     惭:惭愧
B幽赏未已
已:停止
C.飞羽觞而醉月
觞:行酒
D.何伸雅怀
伸:抒发
【解析】 觞:酒杯。
【答案】 C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大块假我以文章(以:介词,用)
B.会桃花之芳园(之:结构助词,的)
C.皆为惠连(为:判断动词,是)
D.飞羽觞而醉月(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解析】 “而”表示承接关系,有时间上的前后相递性。
【答案】 D
7.下面句子中只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解析】 A项,运用了比喻、反问两种修辞;B项,仅用了引用典故一种修辞;C项,用了对偶、拟人两种修辞;D项,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
【答案】 B
8.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原因。意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烛光游玩,实在是有原因(有道理)啊。
C.“大块假我以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块”指大自然;“文章”,这里指锦绣般的自然景物。即“大自然又把锦绣风光展现给我们”,岂能辜负!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D.“惠连”是人名,很有才华,十岁就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诗作文;“康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俊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表现作者与弟弟们畅叙天伦之乐的喜悦之情。
【解析】 “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分析不当,表现的应该是作者热爱自然景物、热爱生活的思想。
【答案】 C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①,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注】 ①汲汲营营:忙忙碌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远而弥存也     弥:久长
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
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华:茂盛
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
【解析】 荣华:花朵。
【答案】 C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于”,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介词,到。B项,“者”,①代词,代指前面列举的三个事情;②表停顿。C项,“而”,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顺承。D项,“因”,①介词,通过;②动词,沿袭。
【答案】 A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的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
【解析】 “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理解错误。
【答案】 C
12.断句与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
(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应本课“局部探究”第4题第(2)小题]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
(2)①颜渊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②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
【参考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最终也都腐朽、消亡殆尽罢了。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草木鸟兽及众人有分别的地方是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回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回,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胜过颜回。颜回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班固的《艺文志》、唐代的《四库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多的有百余篇,少的也有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但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文章,渐
( http: / / www.21cnjy.com )渐被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四、语言表达
13.如果你是一名语文教师,需要导语导入,请你为本篇课文设计一个导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设计导语时,要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可以利用对李白的介绍来导入课文,语言要有文采。
【答案】 散文家余光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李白这种与生俱来的个性,使他在诗国的天空中傲视群雄,成就了“诗仙”的美名。不独在诗中如此,李白的文章也流溢着这种豪放不羁、飘洒俊逸的个性,使得他的文章如诗如画,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这篇序文。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网络作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课余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遣、精神寄托的首选途径,其中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尤其难以防范。鼠标的一次误击,随意的一次搜索,都有可能把成人世界中的东西完全祼示在孩子面前。网络中有一条著名的游戏规则,便是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于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网络的隐藏性和无约束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对于青少年的道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他们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于是人们开始高呼“积点网德”,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网络对青少年的主要危害是: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所要表明的观点是: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网络的负面信息;网络对青少年的侵袭难以防范。
(2)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