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李 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桃花带着几点露珠。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赏析: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流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
祖逖闻鸡起舞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nì)
B.古人秉烛夜游(běnɡ)
C.开琼筵以坐花(yán)
D.飞羽觞而醉月(shānɡ)
解析:B项,“秉”读“bǐnɡ”。
答案:B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 逆旅:客舍
B.百代之过客也
过客:旅客,旅行者
C.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烟景:烟柳美景
D.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块的土地
解析:D项,大块:大自然。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万物之逆旅也
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
①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②夫子何命焉为
C.
①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②绘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
①飞羽觞而醉月
②怀帝阍而不见
解析:C项,都是“介词,用”。A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之”,①助词,的;②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为”,①动词,成为;②语气词,表疑问。D项,“而”,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转折。
答案:C
4.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作者愉悦心情的一项是( )
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②阳春召我以烟景
③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⑤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②⑤⑥
解析:①表现人生之短,欢乐之少。⑤写宴会的情景。⑥写作者的愿望。
答案: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惭康乐 惭:惭愧不如
B.幽赏未已
已:停止
C.飞羽觞而醉月
觞:行酒
D.何伸雅怀
伸:抒发
解析:C项,觞:酒杯。
答案:C
6.下面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古人秉烛夜游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C.罚依金谷酒数
D.飞羽觞而醉月
解析:A项出自《古诗十九首》:“昼
( http: / / www.21cnjy.com / )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B项引用了“大小谢”的典故;C项引用了“晋石崇宴客洛阳金谷涧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觞”的典故;D项描写的是当时作者行酒如飞、醉于月下的乐事,不是典故。
答案:D
7.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的一项是( )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解析:B项,仅引用典故一种修辞;A项,运用了比喻、反问两种修辞;C项,用了对偶、拟人两种修辞;D项,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
答案:B
8.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
( http: / / www.21cnjy.com /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原因。意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烛光游玩,实在是有原因(有道理)啊。
C.“大块假我以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大地”指天地;“文章”,绚烂的文采。即“广阔的天地给我提供了如此绚丽灿烂的大好春光”,岂能辜负!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D.“惠连”是人名,很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才华,十岁就能写诗作文;“康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俊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表现作者与弟弟们畅叙天伦之乐的喜悦之情。
解析:C项,“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分析不当,表现的应该是“作者热爱自然景物、热爱生活的思想”。
答案:C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①,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注:①汲汲营营:忙忙碌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远而弥存也 弥:久长
B.不见于言可也
言:著作
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荣华:茂盛
D.稍稍见称于人
稍稍:渐渐
解析:C项,荣华:花朵。
答案:C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一归于腐坏渐进泯灭而已
②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
B.
①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
①而散亡磨灭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
①亦因以自警焉
②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解析:A项,都是“介词,到”。B项,“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代词,代指前面列举的三个事情;②表停顿。C项,“而”,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顺承。D项,“因”,①介词,通过;②动词,沿袭。
答案:A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强调了“修身为本,精神不朽”的观点,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和言,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文章以此为例,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修身立德,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一句,意味深长,增添了劝诫的力量,更激励人自省自醒。
解析:C项,“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理解错误。
答案:C
12.断句与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东
阳
徐
生
少
从
予
学
为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章
稍
稍
见
称
于人
既
去
而
与
群
士
试
于
礼
部
得
高
第
由
是
知
名
其
文
辞
日
进
如
水
涌
而
山
出
答案: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
(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颜渊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②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
参考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 )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最终也都腐朽、消亡殆尽罢了。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人有分别的地方是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胜过颜渊。颜渊能够不朽而永存,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班固的《汉书·艺文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 )、唐代的《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文章,渐
( http: / / www.21cnjy.com / )渐被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四、能力迁移
13.(假)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借助)
B.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凭借)
C.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如果、假如)
D.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假期)
解析:A项,给予。
答案:A
14.(坐)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坐着)
B.既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连带责任)
C.何坐?坐盗(《晏子使楚》)(犯罪)
D.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因为)
解析:A项,座位。
答案:A
15.
(为)下列对“为”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⑥此可为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
⑦秦为知之,必不救也
⑧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解析:①动词,成,成为;②介词,替;③介词,因为;④介词,为了;⑤⑥介词,被;⑦如果,表假设;⑧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答案:C
16.(句式类型)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客有吹洞箫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解析:①②均为判断句;③状语后置句;④定语后置句。
答案:A
17.(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 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2)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的听觉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视觉形象,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
(示例二)后两句诗人借联想手法,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
(示例三)后两句诗人化无形之声为有形之象,把《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
18.(语言运用)如果你是一名语文教师,需要导语导入,请你为本篇课文设计一个导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散文家余光中说,“酒入豪
( http: / / www.21cnjy.com / )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这种与生俱来的个性,使他在诗国的天空中傲视群雄,成就了“诗仙”的美名。不独在诗中如此,李白的文章也流溢着这种豪放不羁、飘洒俊逸的个性,使他的文章如诗如画,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洋溢着浓郁诗情画意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这篇序文。
夏启的战争动员令
原文: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尚书·甘誓》)
译文:即将在甘进行一场大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于是夏启召集了六军的将领。王说:
“啊!六军的将士们,我要向你们宣告:有扈氏违背天意,轻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怠慢甚至抛弃了我们颁布的历法。上天因此要断绝他们的国运,现在我只有奉行上天对他们的惩罚。战车左边的兵士如果不善于用箭射杀敌人,你们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战车右边的兵士如果不善于用矛刺杀敌人,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中间驾车的兵士如果不懂得驾车的技术,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服从命令的人,我就在先祖的神位前行赏;不服从命令的人,我就在社神的神位前惩罚。我将把你们降为奴隶,或者杀掉。”
评析:天子率领将士亲自出征,必定是一场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到国家命运的决战,
一定要使将士们明白为谁和为什么而战,否则不明不白上战场,多半要吃败仗。主帅是天子,由他来发布战争动员令,既有权威性,又有感召力,还可以证明出征打仗的正义。其中没有豪言壮语和长篇大话,没有一个接一个地表态和表决心,最足以征服人心的理由就是奉行天命,简洁而震撼人心。
也许是社会在不断前进吧,后来的檄讨书越来越长,废话越来越多,理由列出了一大堆却难以震撼人心,成了空洞无物的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