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其诗构思奇特、情感强烈、想象丰富,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风格飘逸豪放。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作者简介
开蒙读书
4—17岁
离家漫游
18—26岁
安居安陆
美满幸福
26—39岁
供奉翰林
名满长安
41—43岁
再度漫游43—54岁
站队永王
入狱流放56—58岁
矢志平乱
壮志未酬59—60岁
江油
平武
成都
扬州
安陆
长安
洛阳
李杜会面
安史之乱
流放夜郎
途中获赦
当涂
与世长辞
开元十二年(724),李白离开故乡,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一带)。次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召李白入京,令他供奉翰林。李白以国士自诩,渴望施展政治抱负,但唐玄宗仅以文士待之,让他写诗作乐。不到两年他就被“赐金放还”。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南奔避难。至德二载(757),李白因参与永王之乱,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朝廷大赦,李白重获自由。
上元二年(761),60岁的李白由当涂北上,请缨杀敌,但行至金陵,因病折返,投奔当涂县令李阳冰。宝应元年(762),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诗文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后去世。
主要经历
李白
男
唐代
701—762
西域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诗歌人物
创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与李白是至交好友。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课文原文
杨花 落尽 子规 啼,
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我寄 愁心 与 明月,
随君 直到 夜郎 西。
闻 王昌龄 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唐·李白
/ / /
/ / /
/ / /
/ / /
词语释义
左迁:古尊右卑左,即降职、贬官。
五溪: 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yǒu]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夜郎: 汉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这里指湖南的夜郎。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译文: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译文: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译文: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给人飘忽不定之感,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这两个意象,点明时令是暮春时节,渲染出凄凉悲惋的氛围,满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首句写景,点时令,显飘零之感。
次句叙事,表同情,知迁谪之意。
“过五溪”写出迁谪之地的荒远。
诗词品读
次句点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得知挚友被贬的惊愕、痛惜之情。
诗中意象
杨花
子规
即柳絮,在古诗词中,有相思、春光易逝、人生聚散无常、飘零悲凉等含义。
又叫杜鹃或布谷鸟,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啼叫声哀怨(声似“不如归去”),常被用来抒发悲苦哀怨之情。
真实、集中地体现了诗人的感情。
两句抒情,表牵挂,感情深意长。
这两句紧扣诗题中“遥有此寄”四字。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让它把自己的忧愁和思念带给友人,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与关切。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 首句以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忧愁的气氛,流露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
[答题支架]
①明意象:明确诗歌中所写的具体意象是什么。
②析特点:结合句意、意象的修饰语(或诗句中体现景物特点、渲染氛围的词语),提取意象的特点。
③定作用:结合诗歌情感,具体分析意象在营造氛围、表情达意等方面的作用。
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
杨花:漂泊无定(友人的现状)
子规啼:离愁别恨(诗人的心情)
闻道:震惊,痛惜
过五溪:偏远,艰难
愁心:同情,牵挂,关切
明月:千里可共(客观事物人格化)
随君:时刻相伴
直:不停留——急切
夜郎西:更加偏远之地
关心
慰问
同情
抒情
写景叙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是一首___________,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及______的修辞手法,借______来表达对______不幸遭遇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课文小结
七言绝句
拟人
明月
友人
关切、安慰
深切同情
课后作业
1.点名诗人闻讯的时节的一句是: 。
2.本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 。
3.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的句子是: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也借助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4.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 。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