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版)八上数学 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课件(共28张PPT)+教案+同步探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版)八上数学 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课件(共28张PPT)+教案+同步探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9 08:37:00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十四章 全等三角形
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1.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全等形;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能准确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理解并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计算问题.
铺设地面的方砖、钢架桥中的三角形结构、足球比赛的场地……,都能在其中找到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的形象.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是全等形.本章我们以全等三角形为例研究全等形,重点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对开的大门、邮票、设计的图案中都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的形象,你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
思考1:在图(1)中,把△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到△DEF. 在图(2)中,把△ABC 沿直线BC 翻折180°,得到△DBC. 在图(3)中,把△ABC 绕点A 旋转,得到△ADE.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记作:“△ABC ≌△DEF”,
读作:“△ABC 全等于△DEF”
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全等用符号 “≌”表示,读作“全等于”.
例1:如图,将△ABC沿CB方向平移得到△DFE,则△ABC≌________,∠ABC的对应角是________,∠C的对应角是________,BC的对应边是________.
△DFE
∠DFE
∠DEF
FE
思考2:如图(1),△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图(2)、(3)中的全等三角形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BC ≌△DEF,
∴AB =DE,BC =EF,AC =D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 =∠D,∠B =∠E,∠C =∠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符号语言: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例2:如图所示,△ABC≌△BAD,点A和点B,点C和点D是对应顶点,∠BAC=65°,∠ABC=26°,AC,B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求∠CBD,∠AEB的度数.
解:∵△ABC≌△BAD,
∴∠ABD=∠BAC=65°
∴∠CBD=∠ABD-∠ABC=65°-26°=39°
在△AEB中,∠AEB+∠BAE+∠ABE=180°,
∴∠AEB=180°-∠BAE-∠ABE=180°-65°-65°=50°
1.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
A. B.
C. D.
【知识技能类练习】必做题:
C
2.如图,,和,和是对应边,则的对应角是( )
A.
B.
C.
D.
【知识技能类练习】必做题:
B
【知识技能类练习】必做题:
3.如图,,点在边上,与相交于点,已知,,,求的度数.
解:,,


,,




【知识技能类练习】选做题:
4.如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 .
20
【综合拓展类练习】
5.如图,已知,,,,.
(1)求的度数及的长;
(2)与平行吗?说明理由.
【综合拓展类练习】
解:(1),
,,
在中,,



(2),
理由:,


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
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全等形
1.下列图标中,不是由全等图形组合成的是(  )
A. B. C. D.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C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2.如图,,点共线,和交于点.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A
【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
3.如图,已知,,,,求的度数和的长.
解:,,


,,
,即,

【知识技能类作业】选做题:
4.如图,与全等,可以确定与 是对应角,若与是对应边,则与 是对应边.
【综合拓展类作业】
5.如图,已知,是锐角,,,延长交于点F,交于点G.
(1)判断直线与是否垂直?请说明理由;
(2)若,求的度数.
【综合拓展类作业】
解:(1),理由如下:
∵,
∴,
∴,
∴,
∵,
∴,
∴;
【综合拓展类作业】
(2)∵,
∴,
∵,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及其性质,是本章的基础。教材从生活实例引入全等形的概念,明确“形状、大小相同且能完全重合的图形”这一核心特征;进而定义全等三角形,通过平移、翻折、旋转三种图形变换实例,说明变换前后的三角形全等,强化“形状和大小不变”的本质。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强调表示全等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位置”的规范;最后总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并通过例题展示性质在角度计算中的应用,配套练习和习题从识别对应元素、计算边长角度等方面巩固知识。本课是后续学习三角形全等判定、角平分线性质的前提,对应元素的识别和性质的应用直接影响学生对全等判定条件的理解,如“边角边”中“对应边”“对应角”的判断,同时为几何推理,如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奠定基础.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已学习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等变换,对“形状和大小相同”的图形有生活经验(如相同的课本、复制的图片),但尚未形成“全等”的严格数学定义,对“对应元素”的准确性识别存在困难。
教学目标 1.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全等形;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能准确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理解并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由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同时体会图形的运动变化.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学习目标教师活动1: 师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全等形;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能准确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理解并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计算问题.学生活动1: 学生齐声读本课的学习目标活动意图说明: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环节二:新知导入教师活动2: 导言:铺设地面的方砖、钢架桥中的三角形结构、足球比赛的场地……,都能在其中找到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的形象.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是全等形.本章我们以全等三角形为例研究全等形,重点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学生活动2: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活动意图说明: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全等形的核心特征——“形状、大小相同且能完全重合”,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激发学习兴趣。环节三:新知讲解教师活动3: 讲解:对开的大门、邮票、设计的图案中都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的形象,你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归纳: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全等形. 出示: 指出: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全等三角形. 思考1:在图(1)中,把△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DEF.在图(2)中,把△ABC沿直线BC翻折180°,得到△DBC.在图(3)中,把△ABC绕点A旋转,得到△ADE.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归纳: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指出: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记作:“△ABC≌△DEF”, 读作:“△ABC全等于△DEF” 重合的顶点叫作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作对应边,重合的角叫作对应角. 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例1:如图,将△ABC沿CB方向平移得到△DFE,则△ABC≌________,∠ABC的对应角是________,∠C的对应角是________,BC的对应边是________. 答案:△DFE,∠DFE,∠DEF,FE 思考2:如图(1),△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图(2)、(3)中的全等三角形呢? 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符号语言: ∵△ABC≌△DEF, ∴AB=DE,BC=EF,AC=D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D,∠B=∠E,∠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例2:如图所示,△ABC≌△BAD,点A和点B,点C和点D是对应顶点,∠BAC=65°,∠ABC=26°,AC,B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求∠CBD,∠AEB的度数. 解:∵△ABC≌△BAD, ∴∠ABD=∠BAC=65° ∴∠CBD=∠ABD-∠ABC=65°-26°=39° 在△AEB中,∠AEB+∠BAE+∠ABE=180°, ∴∠AEB=180°-∠BAE-∠ABE=180°-65°-65°=50°学生活动3: 每组发放两个全等三角形模型(标注顶点字母),通过平移、翻折、旋转等变换使两三角形重合,小组内讨论并记录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位置关系;随后各组派代表展示操作过程,分享识别对应元素的方法,并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然后合作探究完成对应例题活动意图说明: 动手操作结合小组合作,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感受图形变换与对应元素的关联,突破“识别对应边、对应角”这一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总结识别规律,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培养合作交流与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不同小组的方法分享,丰富学生对对应元素识别的多元认知,为后续规范使用“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位置”的表示方法奠定基础,同时强化“图形运动中形状和大小不变”的本质理解。并通过例题加强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环节四:课堂小结教师活动4: 问题:本节课你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 学生活动4: 学生积极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学生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系,完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课题: 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一、全等形 二、全等三角形 1.概念 2.性质教师板演区学生展示区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练习】 必做题: 1.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2.如图,,和,和是对应边,则的对应角是( ) A. B. C. D. 答案:B 3.如图,,点在边上,与相交于点,已知,,,求的度数. 解:,, , , ,, , , , . 选做题: 4.如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 . 答案:20 【综合拓展类练习】 5.如图,已知,,,,. (1)求的度数及的长; (2)与平行吗?说明理由. 解:(1), ,, 在中,, , , ; (2), 理由:, , .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下列图标中,不是由全等图形组合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2.如图,,点共线,和交于点.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A 3.如图,已知,,,,求的度数和的长. 解:,, , , ,, ,即, , 选做题: 4.如图,与全等,可以确定与 是对应角,若与是对应边,则与 是对应边. 答案:, 【综合拓展类作业】 5.如图,已知,是锐角,,,延长交于点F,交于点G. (1)判断直线与是否垂直?请说明理由; (2)若,求的度数. 解:(1),理由如下: ∵, ∴, ∴, ∴, ∵, ∴, ∴; (2)∵, ∴, ∵, ∴, ∴.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以生活实例引入全等形概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多数学生能快速理解“完全重合”的含义;通过平移、翻折、旋转的动态演示(结合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对“变换前后的三角形全等”有了直观认知,为对应元素的识别提供了具象支撑;课堂练习与作业设计分层(必做题与选做题),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基础题巩固了概念与性质,综合题则提升了推理应用能力。 不足与改进: 部分学生在复杂图形(如含重叠部分的全等三角形)中识别对应元素仍有困难,尤其对“旋转后对应角的位置”判断不准确;后续可增加多媒体动态展示复杂变换过程,标注对应元素的运动轨迹,强化视觉感知。几何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训练不足,部分学生在描述“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时,未使用对应顶点字母(如误将“AB=DE”说成“AB=EF”);需在例题讲解中刻意强调规范表述,并增加口头复述与书面书写练习。课堂时间分配略显紧张,选做题的当堂反馈不充分;可适当压缩概念引入时间,预留更多时间进行分层练习的针对性讲评,确保学生扎实掌握对应元素识别与性质应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探究学案
课题 14.1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单元 第十四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全等形;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能准确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理解并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计算问题.
重点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由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 能识别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对应角,同时体会图形的运动变化.
探究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思考】 铺设地面的方砖、钢架桥中的三角形结构、足球比赛的场地……,都能在其中找到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的形象.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是全等形.本章我们以全等三角形为例研究全等形,重点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新知探究 本节课来研究: 本节我们借助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的形象,研究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 问题:对开的大门、邮票、设计的图案中都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的形象,你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 归纳: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______的两个图形叫作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作______三角形. 思考1:在图(1)中,把△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DEF.在图(2)中,把△ABC沿直线BC翻折180°,得到△DBC.在图(3)中,把△ABC绕点A旋转,得到△ADE.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归纳: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______、______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__.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与△DEF全等 记作:“△ABC≌△DEF”, 读作:“△ABC全等于△DEF” 重合的顶点叫作________,重合的边叫作______,重合的角叫作_____. 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_____的位置上. 例1:如图,将△ABC沿CB方向平移得到△DFE,则△ABC≌________,∠ABC的对应角是________,∠C的对应角是________,BC的对应边是________. 思考2:如图(1),△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图(2)、(3)中的全等三角形呢? 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______. 符号语言: ∵△ABC≌△______, ∴AB=____,_____=EF,AC=_____(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____,∠____=∠E,∠C=∠_____(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例2:如图所示,△ABC≌△BAD,点A和点B,点C和点D是对应顶点,∠BAC=65°,∠ABC=26°,AC,B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求∠CBD,∠AEB的度数.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练习】 必做题: 1.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 A. B. C. D. 2.如图,,和,和是对应边,则的对应角是( ) A. B. C. D. 3.如图,,点在边上,与相交于点,已知,,,求的度数. 选做题: 4.如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写出 . 【综合拓展类练习】 5.如图,已知,,,,. (1)求的度数及的长; (2)与平行吗?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下列图标中,不是由全等图形组合成的是(  ) A.B.C.D. 2.如图,,点共线,和交于点.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3.如图,已知,,,,求的度数和的长. 选做题: 4.如图,与全等,可以确定与 是对应角,若与是对应边,则与 是对应边. 【综合拓展类作业】 5.如图,已知,是锐角,,,延长交于点F,交于点G. (1)判断直线与是否垂直?请说明理由; (2)若,求的度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