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画角,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制作角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并学会如何比角。
2.经历从实物中认识角,辨析角,最后抽象角的过程,养成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养成协作精神,了解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探索角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掌握画角的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教学过程
辨析图形,初步感知角模型
出示三角形、五角星,思考为什么三角形叫三角形(因为它有三个角。)你能来指一指吗?(引导学生摸一摸三角形中的角,初步感知角)
提问:那五角星呢?(大家会顺着说它有五个角)
教师出示常见的平面图形,引发学生思考,以前我们还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尽管名字里边没有角,但也有角藏在里边。哪些图形里有角?(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思考:圆里面有角吗?(没有)
教师:看来角长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认识。请看这些图形里,你觉得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别着急,拿出任务单,小组里面讨论。
请学生汇报,找到学生比较有争议的图形。
教师及时引导:这些图形看上去开口方向不一样,大小也不太一样,形状也不一样,为什么都是“角”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尖尖的、直直的。)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逐渐提取角的特征,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像这样有着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的图形,我们称作“角”。
教师示范画角,并引导学生认识角各部分名称。(你观察到了刚才老师画角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10.再次回到任务单第一题,辨析有争议的图形是否是角。(再次巩固角的特征)。
11.小朋友们,你知道吗?角还有自己的符号呢(示范标角、读法、写法),现在你能选择一个角标一标,给他取个名称吗?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画角
小朋友,你们真能干!那现在你们想不想也画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角呢?(学生自主画角)
展示学生作品,针对出现的问题,邀请学生想办法解决,共同探讨画角的正确方法。
找角
小朋友们,你知道吗?其实角就藏在我们生活里,你能在教室里找到哪里有角吗?请同学边指边说,比画角的形状。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摸一摸书本上的角和课桌上的角。(辨析角要有尖尖的顶点)
那五角星和三角形上也有角吗?(各自取一个角下来)
比角
让学生上来摆一摆、比一比。(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样去比较角的大小)
让学生利用两只铅笔摆出一个角,将这个角变大变小,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和角的张口有关。
教师拿出活动角,让学生摆一摆比自己的角更大的角。教师将角的边长拉长,询问学生,现在我的角是不是比你们大了?(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角的边长没有关系。)
出示PPT上两个角,如何一眼可以比较出哪个角更大?(引导学生利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
紧接着让学生尝试比较剪刀和红领巾上的角谁更大?
(五)课堂总结,引起反思
最后一个问题,咱们的五角星上真的只有五个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