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小测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蜀山兀(wù)
骊山(lí)
钩心斗角(jué)
B.囷囷(qūn)
妃嫔(bín)
不霁何虹(jì)
C.辘辘(lù)
参差(cēn)
杳无音信(yǎo)
D.逦迤(yí)
呕哑(ōu)
燕赵(yā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六王毕(
)
(2)廊腰缦回(
)
(3)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
(4)尽态极妍(
)
(5)日益骄固(
)
(6)函谷举(
)
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活用词。
(1)四海一(
)
(2)骊山北构而西折(
)
(3)辇来于秦(
)
(4)族秦者,秦也(
)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
4.注意下列句中文言虚词的用法,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2)或师焉,或不焉。
(3)且焉置土石?
(4)焉用亡郑以陪邻?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有的与现代汉语相同,有的不同,试作辨析。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4)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5)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6.填空。
(1)《阿房宫赋》是一篇_____________(写法)的赋体散文。赋,是古文中介于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2)_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族秦者,秦也(灭族,杀尽)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借鉴)
C.谁得而族灭也(必须,应该)
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传递,顺着次序传下去)
8.对下列句子中“使”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②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③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④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A.则思正身以黜恶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10.对下列句中
“后人”的含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
A.“后人”①是指秦朝以后的唐朝人。
B.“后人”②是指秦朝以后的人。
C.“后人”③是指唐朝以后的人。
D.“后人”④是指秦朝以后的唐朝人。
11.根据要求默写课文有关语句。
(1)最后总结出秦灭亡的最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给后人敲警钟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约束。
B.谮延多所冤枉
谮:诬陷。
C.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
干:触犯。
D.信哉斯言
信:确实。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
B.宗不悦,延即辞退
C.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
D.衍在职不服父丧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虞延年轻时为官执法严明,在社会动乱时勇敢有为,因而有名声。
B.太守富宗生活奢侈放纵,不听虞延劝谏,临刑时他为此十分悔恨。
C.虞延惩外阴氏作恶的门客,阴就告诉了皇帝,但虞延在皇帝面前仍坚持严正执法。
D.邓衍因仪表出众受到皇帝赏识,虞延向皇帝报告邓衍的不当行为,才使皇帝醒悟。
二、语言运用
16.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俄罗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中“角”应读“jiǎo”;B项中“嫔”应读“pín”;D项中“迤”应读“yǐ”。
答案:C
2解析:这些词都是本文的重要实词,一定要积累,记忆时要结合具体语句的意义。
参考答案:(1)完了,指为秦国所灭
(2)萦绕
(3)相当于“座”或“所”
(4)美丽
(5)顽固
(6)攻占
3解析:要分析每个词前后词的词性,同时结合具体句子的意思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一:数词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为动词,统一
(2)北、西:都是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4)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5)鉴:意动用法,以(之)为鉴
(6)“鼎”“玉”“金”“珠”为名词作状语,“铛”“石”“块”“砾”为名词作动词,充当谓语
4解析:先查《古汉语词典》了解“焉”的用法,然后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涡。“焉”是形容词词尾。(2)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焉”是句末语气词。(3)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焉”是疑问代词。(4)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焉”是疑问副词。?(5)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焉”是兼词。
5解析:古文中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变成了双音节词,所以多数情况下古汉语中的词用法和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具体结合语句分析。
参考答案:(1)现在已不用于指宫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筑精巧,而用它的比喻意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2)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现代汉语中的“气候”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这里是“天气”(雨雪晴阴)的意思。(3)“收藏”,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经营,与现代汉语用法有区别,现代汉语是“筹划、计划或组织”的意思,这里是“搜集保存”的意思。“精英”,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但现在也用于指出类拔萃的人。(4)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即“忽然有一天”的意思。(5)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即“一天比一天”的意思。
6解析:要掌握有关“赋”的基本常识,熟记文中的名句。
答案:(1)借古讽今
韵文
散文
(2)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7解析:C项中“得”意为“能够”。
答案:C
8解析:①假使;②③④使令动词,让。
答案:C
9解析:A项,形容词用作名词,恶行。B项,名词用作动词,变成焦土。C项,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D项,名词作状语,乘着辇车。
答案:B
10解析:“后人”②指唐朝人。
答案:B
11解析:要结合文章的最后一段,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
参考答案:(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
( http: / / www.21cnjy.com )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扦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迁洛阳令。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篣二百。信阳侯阴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迁南阳太守。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而容姿趋步有出于众。显宗目之,顾左右曰:“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衍在职不服父丧,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
(《后汉书·虞延传》)
12解析:A项中“约”应解释为“节约、节俭”。
答案:A
13解析:A项“宾客”,文中意为门客。B项“辞退”,文中意为辞官还家。D项“在职”,文中意为在官职上,现词义已扩大。
答案:C
14解析:C项,两句中的“乃”均为副词,于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A项,①代词,他,小宾语;②代词,那里的,定语。B项,①介词,因;②连词,连接行为与目的。D项,①连词,表顺接;②连词,表并列。
答案:C
15解析:D项“虞延向皇帝报告邓衍的不当行为,才使皇帝醒悟”与文意不符,原文是由于“衍在职不服父丧”,皇帝才有所醒悟。
答案:D
参考译文:虞延年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做亭长,此时王莽的贵人(女官名)魏氏的门客放纵,虞延带领官吏冲入他的家逮捕了他,虞延因此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迁。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虞延常常披铠甲戴头盔,护卫亲族,抵御掠夺的强盗,依赖他保全生命财产的人很多。东汉建武初年,他被任命为细阳县令。后离职回乡,太守富宗听到虞延的名声,征召安排他任功曹(官名)。富宗性情奢靡,车子及其装饰器物,很多不符合法度。虞延劝谏说:“过去晏婴辅佐齐国,穿粗陋的皮衣还不完整;季文子辅佐鲁国,妾不穿丝绸衣服。因为节俭而失误的人很少啊。”富宗不高兴,虞延就辞官离开了。过了不久,富宗果然因为奢侈放纵被杀,临处死刑时,他擦着眼泪叹息说:“我遗憾没有听功曹虞延的劝谏!”(虞延)升迁为洛阳县令。此时阴家(阴皇后家族)有个叫马成的门客,常常抢劫偷盗,虞延收捕审问他。阴家屡次请求免他的罪。虞延得到一封说情的信就增打二百板子。信阳侯阴就(阴皇后之弟)于是告诉了皇帝,诬陷虞延冤枉过很多人。皇帝于是到皇帝巡行道路的馆舍,亲自检查囚犯罪状。虞延让那些案情可论辩的囚犯站在东边,无理可讲的站在西边。马成于是回身想到东面,虞延上前捉住他,对他说:“你是人中的大蠹虫,长久地依托城社(喻权势),不怕熏烧。现在审查核实没完,应当完全依法制裁!”马成大喊说自己冤屈,皇帝的近卫军官用戟刺着虞延,叱喝虞延放开马成。皇帝知道虞延公正无私,对马成说:“你犯了王法,是你自己造成的灾祸!”呵斥让他快走回去。几天后马成被处死刑。从此外戚收敛行为,没有人敢犯法。虞延后升任南阳太守。永平初年,有个新野功曹邓衍,凭外戚小侯(承袭侯爵的子弟)的身份每次参加朝会,而容貌姿态行走的样子超出一般人。显宗皇帝看见他,回头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仪表相貌怎么像这个人!”特地赐给他车马衣服。虞延认为邓衍虽有容貌仪表,可是没有实际品行,不曾对他有高于一般的礼节。皇帝已经认为邓衍与众不同,于是下令让他自称南阳功曹到皇宫。他到了以后,被任命为郎中,升为玄武门司马。邓衍在官职上不为父亲服丧,皇帝听到此事,于是叹息道:“‘了解人就是明智,只有皇帝难做到。’这话确实啊!”邓衍很惭愧,辞去了官职。因此(时人)认为虞延有知人之明。
16解析:先要分析长句的句间关系,可以采用压缩句子主干的方法。改写时注意不得改变原意。
参考答案:俄罗斯科学家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这种新型星际“指南针”的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它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它还具有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