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项脊轩志
悠然亭记
归有光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
( http: / / www.21cnjy.com / )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陕阻,兹山何啻泰山之县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解析:A项,栖qīyùɡū
答案:C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雨泽下注(流入) 迨(等到)诸父异爨 客逾(越过)庖而宴
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之夜 妪(婢女)每谓予曰 以手阖(关闭)门
C.往往(到处)而是 殆(大概)有神护者 其制(修建)稍异于前
D.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大类(很像)女郎也 余既为此志(志向)
解析:B项,妪:老奶妈;C项,制:形制;D项,志:指(文章)上面的部分。
答案:A
3.对下列各句断句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过午/已昏 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③鸡/栖于厅 ④吾家/读书久不效 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⑥述诸/小妹语曰 ⑦然/自后/余多在外
A.①③⑤⑦
B.②④⑤⑥
C.①④⑥⑦
D.①②③④
答案:A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解析:A项,介词,凭,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 )/动词,用,用来;B项,副词,后来/副词,已经;C项,介词,在/介词,至,到(或:介词,与,和);D项,均为副词,总共。
答案:D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B.牛玉儒一生之所以能做到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是因为他不忘本色,奋发进取,虚心学习,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C.推出排行榜,对于推介精品、引导时尚、繁荣文化市场,谁能说未必没有一定的好处呢?
D.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解析:A项,“加强”与“紧迫感与主动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 )”搭配不当,将“加强”改为“增强”;C项,多重否定不当,应将“谁能说……呢?”改为“未必没有一定的好处”;D项,句式杂糅,“是因为……”与“……所造成的”不能混用。
答案: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逾庖而宴 逾庖:穿过厨房
B.先妣抚之甚厚
先妣:去世的母亲
C.一日,大母过余
过余:责备我
D.何竟日默默在此
竟日:终日,整天
解析:C项,过余:到我这里来。
答案:C
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解析:A项,以前/已故的;B项,均为总共,一共;C项,经常/每次;D项,这/有。
答案:B
8.对下列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②相同,②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①在;②被;③用;④因为。
答案:D
9.下面是关于这段文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句,语气亲切,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祖母对儿子的疼爱与关怀。
B.“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句话细致入微地表现了祖母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儿的殷切期望。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之”一句,是祖母的叮咛之语,目的是要作者归有光改变“竟日默默”读书的态度,转而投身仕途,寄托期望。
D.这一段文字,共分两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一层是写诸父分家后庭一再变迁,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揭示了“悲”的根源。第二层侧重写祖母的逸事,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亲人的怀念中,隐含着由于光阴易逝、怀才不遇,辜负了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深化了悲的内容。
解析:A项,应改“儿子”为“孙儿”;C项,祖母的叮咛之语是给作者寄托期望;D项,没有揭示“悲”的根源,第二层侧重写母亲、祖母的逸事。
答案:B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扁鹊过虢。虢太子死,扁鹊
( http: / / www.21cnjy.com / )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蹶而死。”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扁鹊仰天叹曰:“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虢君闻之,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惊,出见扁鹊于中阙,曰:“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偏国寡臣幸甚!”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太子未死也。”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齐和煮之,以更熨两肋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扁鹊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节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发于外,则为中害 暴:突然
B.病应见于大表
见:体现,反映
C.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
厉:厉害
D.以更熨两肋下
更:交替,轮番
解析:C项,厉:磨砺。
答案:C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当闻其耳鸣而鼻张/蟹六跪而二螯
B.中庶子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若太子病,所谓尸厥者也/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D.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解析:A项,均为连词,表示并列关系;B项,介词,把/介词,因为;C项,动词,像,如同/连词,如果;D项,连词,于是,就/副词,才。
答案:A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扁鹊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
①邪气畜积而不得泄 ②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③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④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 ⑤有间,太子苏 ⑥但服汤二旬而复故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解析:①是中庶子的话;②③是扁鹊的话,但并没有表现扁鹊医术高明。
答案:D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扁鹊看到虢国都城里忙于举办祈祷求神的活动,所以到宫廷门前向中庶子打听太子得了什么病。
B.扁鹊自告奋勇要救活暴病而死的虢太子,别人不相信,扁鹊进去诊视,虢太子耳鸣鼻张,身体还没变冷。
C.扁鹊指出太子只是昏迷而已,他用了针、熨和服药等一系列方法进行医治,使虢太子苏醒过来,身体也逐渐复原。
D.扁鹊十分实事求是,认为太子本身就有活过来的生机,他不过促使他恢复健康罢了。
解析:B项,扁鹊当时尚未进去诊视。
答案:B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生该不会是哄骗我吧?你凭什么说太子能够复生呢?
(2)窃闻高义之日久矣,然未尝得拜谒于前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私下听说你崇高道德行为的事迹很久了,却没有能够到您跟前拜见。
(3)故天下尽以扁鹊能生死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此天下人都以为扁鹊能够使死人复生。
参考译文:
扁鹊行医到了虢国。虢国太子病死,扁鹊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来到虢国宫廷门前,问爱好方术的中庶子说:
“太子得了什么病,都城里举办祈祷求神的活动超过其他所有的事情?”中庶子说:“太子的病是血气不按常规运行,交错阻碍,而且不能通泄,突然发作,表现在体外,却是内脏受伤害所致。正气不能抵抗病邪,邪气积聚在体内而且不能发散,因而阳脉弛缓而阴脉拘急,所以突然昏厥死去。”扁鹊问:“太子死了多长时间?”中庶子说:“从鸡鸣到现在。”扁鹊又问:“收殓了吗?”中庶子回答说:“还没有,他死后还不到半天时间呢。”“请禀报说我是齐国勃海郡的秦越人。听说太子不幸死了,我能让他活过来。”中庶子说:“先生该不会是哄骗我吧?你凭什么说太子能够复生呢?”扁鹊仰面朝天叹息说:“我秦越人的医疗方法,不需要等到给病人切脉、观察病人的气色、听病人的声音、审察病人的体态。只要说出生病的部位,诊察到病人阳分的症状,就可以推知病人阴分的症状;诊察到病人阴分的症状,就可以推知病人阳分的症状。体内的病会反映在体表,据此可以推断千里远的病人的吉凶。决断的方法极多,不能停止在一个角度上看问题。如果你认为我的话是不真实的,请进去试着诊视太子,会听到他的耳朵有鸣响声而且鼻翼在翕动,顺着他的两腿抚摸到下身,应该还感到有体温呢。”
中庶子就进去把扁鹊的话报告给虢国国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 )虢国国君听了,大为吃惊,来到宫廷的中门口接见扁鹊,说:“(我)私下听说你崇高道德行为的事迹很久了,却没有能够到您跟前拜见。先生行医到了我们这个小国,幸运地救助我儿,我们偏远之国、寡小之臣,真是太幸运了!”扁鹊说:“像太子这样的病,就是人们所说的‘尸厥’。太子其实并没有死。”扁鹊于是叫弟子子阳磨利针和砭石,选取三阳五会穴扎针。不一会儿,太子苏醒了。扁鹊就叫弟子子豹准备原方一半剂量的熨药,用八减方的药剂混合煎煮,用来交替熨贴两肋下面。太子能坐起来了。再进一步调适阴阳气血,仅仅服用汤药二十天就康复了。因此天下人都以为扁鹊能够使死人复生。扁鹊说:“我秦越人并不能起死回生,这是他本身有活过来的生机,我不过促使他恢复起来罢了。”
四、语言运用
15.模仿下面的诗句,另选一个对象,写一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的字数相同)。
水
________
我不做路边一潭死水,
____________________
无纹无波。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么就汇入长江南海,
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么就无声地滋润田禾。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花)我不做温室一束插花,无风无雨。我要么绽放在萧萧春雨中,要么傲笑于严霜寒雪里。
(示例二)(壁画)我不做墙上一幅壁画,不哭不乐。我要么就哭出眼泪,要么就笑出个性。
16.下面是一则寻物启事,在格式、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有问题,请找出其中的四处并加以订正。
寻物启事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①:
本人不慎在校内于昨天傍晚丢失一个钱包②,内有银行卡、身份证各一张、人民币若干元③。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④,可能给予酬谢⑤。
张山⑥
2008年4月22日⑦
序号
修改方式
答案:
①
删除
②
“在校内”与“于昨天傍晚”对调
③
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
④⑥
“我”改为“××班张山”或加上联系方式
⑤
“可能”改为“必定”
沧浪亭记
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点评:文章开门见山,首先交代所要记述的对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是苏舜钦的沧浪,并说明主要是记文瑛和尚修复沧浪亭的缘由。接着追叙沧浪亭历经沧桑,由亭变为庵,又由庵变为亭的曲折过程。然后展开议论,以历史上的君臣将相争霸立业,虽极一时之盛,但最终功名富贵“皆无有”,同沧浪亭为人钦重作对比,从而说明苏舜钦虽被长期放废,但由于他“慷慨有大志”、“所至皆有善政”以及在文学上的成就,因而能垂名千载,为后人怀念和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