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项脊轩志 同步自我小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 项脊轩志 同步自我小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9 08:1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
我夯基,我达标
1.选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旧时栏楯(shǔn)
冥然兀坐(wù)
B.垣墙周庭(yuán)
先大母婢也(bēi)
C.余扃牖而居(jiǒnɡ)
呱呱而泣(ɡū)
D.家有老妪(ōu)
万籁无声(lài)
2.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往往而是(到处)
亦遂增胜(美)
B.而母立于兹(你)
顷之(音节助词)
C.大类女郎也(像)
乳二世(喂奶,哺育)
D.大母过余(过问)
逾庖而宴(厨房)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年三月十五。
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在上面,以备忘。
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
4.与“垣墙周庭”中“垣墙”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C.东犬西吠
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5.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中“顾”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C.相如顾引车避匿
D.首尾不能相顾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6.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7.选出与“谁得而族灭也”句式相同的一句(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B.不霁何虹
C.某所,而母立于兹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8.下面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可以分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写母亲和祖母的轶事。
B.这段文字主要采用记叙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D.这一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人之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及子,封为西平侯。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
狱:案件。
B.郡中离文法者
文法:法令条文。
C.我老,久累丁壮奈何
丁壮:年轻男子。
D.其后,母自经死
自经:上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下列句中的“姑”与例句中的“姑”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养其姑甚谨
A.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B.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C.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D.姑妄听之
1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于公执法公正的一组是(

①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 ③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
④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
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
⑥及子,封为西平侯
A.②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①⑤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西平侯于定国的父亲曾做过县里的狱吏,后来升为郡里的狱官,他断案执法公正,从未有过被冤枉的。
B.东海郡有个孝妇,没有子女,年轻时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守寡,侍奉她的婆婆特别恭谨。《窦娥冤》中窦娥有一句唱词:“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其中“孝妇”说的就是她。
C.东海孝妇的婆婆可怜她,不忍心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久地拖累她,上吊身亡。后来,她婆婆的邻居家有个女孩告到官府,说:“这个女人杀了她的婆婆。”官府逮捕了孝妇。
D.文中的“于公”在孝妇“屈打成招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认为孝妇侍奉婆婆几十年并以孝闻名,这就证明她不会杀死婆婆,可是多次争辩也未能改变太守的意见,于是他就借病辞去官职。
二、语言运用
14.下面是有关“基因地理”项目的报道,请说明该项目的研究途径和最终成果。
(1)一项名为“基因地理”的全球科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研究计划在北京启动。(2)来自10个国家的人类遗传学家,将用5年时间共同探寻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史,并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3)如果说10年前启动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关注人类的公共信息,那么“基因地理”项目则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4)已有的遗传学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非洲。(5)随着人们的流动和杂居,人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可以找到他们遗传基因的不同特征,从而发现人类的迁徙轨迹。
(1)研究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4个字。)
(2)最终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个字。)
参考答案
1解析:B项,“婢”应读“bì”;C项,“扃”应读“jiōnɡ”;D项,“妪”应读“yù”。
答案:A
2解析:D项中“过”应为“来访”。
答案:D
3解析:D项,“婢”指婢女,不作谦辞用。
答案:D
4解析:B项为名词作动词,其余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B
u.com5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析:例句中的“顾”和C项中的“顾”均意为“看,回过头”。A项意为“反而,难道”;B项意为“拜访”;D项意为“顾及”。
答案:C
6解析:①以前;②对死去的人的尊称;③音节助词;④代象笏。
答案:C
7解析:题干例句和B项都是反问句。
答案:B
8解析:D项,此段无“可喜”之情。
答案:D
9解析:本题考查对常用文言实词语境意义的理解能力。C项“丁壮”,这里是“年轻人”的意思。
答案:C
10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虚词用法的理解能力。D项中“者”译为“……的人”。A项,①做,动词;②替,介词。B项,①她的,代词;②大概,语气词。C项,①认为,动词;②因为,介词。
答案:D
1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用法的理解能力。B项,意为“婆婆”;A项,意为“丈夫的妹妹”;C、D两项意为“姑且”。
答案:B
12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能力。②是说郡中百姓;⑤是新任太守的行为;⑥陈述对象是他的儿子。
答案:C
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的综合概括能力。C项中“她婆婆的邻居家有个女孩”不准确,原文是“母女告吏曰”,是她婆婆的女儿。
答案:C
14解析:审题步骤:①看要求;②读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③想方法,明确这是压缩的知识;④动笔将有效信息画出,同时排除(1)、(4)句与要求无关的信息;⑤理解句(2),该句旨在告诉我们此项目的研究目的,所以“绘制一张尽可能详尽的人类迁徙地图”是“最终成果”,再看答题线后的字数要求,便可缩成“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而如果只缩前一个目标就不正确,因为不符合“最终”二字;⑥句(3)解说该项目的着眼点,即“途径”的另一种表述,句(5)讲的是找到“人与人之间的遗传差异”这一着眼点的方法,即“分析测试特定地区人的基因样本”,所以“研究途径”这一题的答案可以压缩为: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参考答案:(1)分析测试基因样本,研究人与人的遗传差异。
(2)绘制成人类迁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