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卷(四)
(测试时间:15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
一、本大题共18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角色/角逐 砥砺/抵消 载歌载舞/载誉归来
B.
贝壳/地壳 和蔼/暮霭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C.
和谐/调和 屡次/步履 称心如意/拍手称快
D.
模块/楷模 誊写/家眷 呱呱坠地/沽名钓誉
解析:A项,三组读音分别为:jué/dǐ
( http: / / www.21cnjy.com / )/zài。B项,三组读音分别为:ké/qiào/ǎi/qiè。C项,三组读音分别为:hé/lǚ/chèn/chēng。D项,三组读音分别为:mó/téng/juàn/gū。
答案:A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蓬篙 屋檐 沧海一粟 盘根错节
B.
修葺 缦立 酾酒临江 万籁具寂
C.
斑驳 幽壑 姗姗来迟 杯盘狼藉
D.
锱铢 愀然 春光溶溶 横槊赋诗
解析:A项,篙—蒿;B项,具—俱;D项,溶溶—融融。
答案:C
3.下列横线处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千灯湖的景观既表现了岭南水乡的风光特色,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体现了“自然·人·社会”的主题。景区周围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长廊如带,曲折环绕;楼阁高耸,穿云裂石。每当夜幕降临,千灯竞放,湖光灯色,交相辉映,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A.鳞次栉比 B.穿云裂石
C.心旷神怡
D.流连忘返
解析:A项,鳞次栉比: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 ),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B项,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不能用来形容建筑。C项,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D项,流连忘返:比喻喜欢某种事物而忘记离开。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答案:B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
B.而望幸焉
幸:宠幸
C.顾视无可置者
顾:环顾
D.第以今日事势而观之
第:虽然
解析:D项,第:只是。
答案:D
5.下列各组加点字,不完全有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A项,一:数词作动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统一;老:形容词作动词,尊重。B项,东:名词作动词;西:名词作状语。C项,鼎:名词作动词;雨:名词,没有活用。D项,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乳:名词作动词。
答案:C.
6.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之二虫又何如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D.夫列子御风而行
顺流而东也
解析:A项,介词,在/介词,被
。B项,代词,这/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项,助词,呢/动词,写作。D项,均为连词,表修饰。
答案:D
二、本大题共50分。
阅读下面(一)(二)文言文段,完成7~17题。
(一)(22分)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柳宗元
先君讳镇,字某。天宝末,经术高第。遇乱
( http: / / www.21cnjy.com / ),奉德清君①夫人载家书隐王屋山。间行以求食,深处以修业。合群从弟子侄讲《春秋左氏》《易王氏》,孜孜无倦,以忘其忧。德清君喜曰:兹谓遁世无闷矣。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先君独乘驴无僮御以出,求仁者冀以给食。尝经山涧,水卒至,流抵大壑,得以无苦。被濡涂以行无愠容,观者哀悼而致礼加焉。
既而以为天子平大难。发大号,且致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 )平。人罹兵戎,农去耒耜,宜以时兴太学,劝耦耕,作《三老五更议》,斋沐以献。道不果用。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尚父汾阳王居朔方,备礼延望,授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为节度推官,专掌书奏,进大理评事。以为刑法者军旅之桢干,斥候者边鄙之视听,不可以不具。作《晋文公三罪议》《守边论》,议事确直,世不能容。表为晋州录事参军。
晋之守,故将也,少文而悍,酣嗜杀戮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吏莫敢与之争,先君独抗以理。无辜将死,常以身捍笞棰,拒不受命。守大怒,投几折箦②,而无以夺焉。终秉直以免于耻,调长安主簿。居德清君之丧,哀有过而礼不逾,为士者咸服。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后数年,登朝为殿中侍御史,会宰相与宪府比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诬陷正士,以校私仇。有击登闻鼓以闻于上,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至则平反之。为相者不敢恃威以济欲,为长者不敢怀私以请间,群冤获宥,邪党侧目,封章密献,归命天子,遂莫敢言。逾年,卒中以他事,贬夔州司马。居三年,丑类就殛,拜侍御史。制书曰:“守正为心,疾恶不惧。”贞元九年,宗元得进士第。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有司以闻,上曰:“是故抗奸臣窦参者耶!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是岁五月十七日卒,享年五十五。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
注:①德清君:柳镇父亲。②箦:竹席。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间行以求食 间:从小道
B.人罹兵戎
罹:遭受
C.而无以夺焉
夺:夺取
D.群冤获宥
宥:赦免
解析:C项,夺:改变。
答案:C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诬陷正士,以校私仇 上命先君总三司以听理
B.少文而悍
哀有过而礼不逾
C.居德清君之丧
至则平反之
D.表为晋州录事参军
吾知其不为子营私矣
解析:A项,两个“以”都作连词,表目的。B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C项,助词/代词,这件事。D项,动词,担任/介词,替或给。
答案:A
9.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B.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C.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D.先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为宣城/四年作阌乡令/考绩皆最/吏人怀思/立石颂德
答案: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柳镇因战乱带领家人逃难期间,有一次独自骑驴外出,希望讨得一些食物,路经山涧时遇到洪水,全身又脏又湿,但他并不因此而恼怒。
B.尚父汾阳王很欣赏柳镇的才能,授予他左金吾卫仓曹参军的职务,后来又升任他为大理评事,但他议论事情确切直接,世人不能容纳他的意见。
C.柳镇在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哀痛异常行为却不失礼节,为人所佩服,鉴于此,吏部命他脱下丧服去担任太常博士的职位。
D.柳镇进入朝廷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公正执法,平反冤假错案,最终因他事遭人中伤,被贬官为夔州司马。
解析:C项,“吏部命他脱下丧服去担任太常博士的职位”有误,其所对应的原文是“服既除,吏部命为太常博士”,“服既除”是守丧期满的意思。
答案:C
11.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乱有间,举族如吴,无以为生。(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问有司曰:“得无以朝士子冒进者乎?”(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战乱发生不久,全族的人迁居到吴地,没有办法维持生计。(“有间”“举”“如”“无以”各1分)
②皇上问有关官员说:“该不会是以朝廷官员儿子的身份蒙混进来的吧?”(“有司”“冒”“得无……乎”各1分,句式1分)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柳镇是一个很重视教育的人?(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即使是战乱逃亡期间,柳镇也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合堂弟及子侄来为他们讲解《春秋左氏》《易王氏》,勤勉不倦怠。②安史之乱后,柳镇认为政府应该按时令兴办太学,鼓励耕作,于是写了《三老五更议》的奏疏献给皇帝。(一点1分,两点3分。)
参考译文:
我去世父亲名字叫柳镇,字某。天宝末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参加“经术”类考试高中。正好遇到安史之乱,就奉养着德清君夫妇,带着家里的藏书隐居到王屋山。抄小路行走去寻找食物,深藏行迹来研修学业。集合各位堂弟及子侄来讲解《春秋左氏》《易王氏》,勤勉不倦怠,来忘掉国难的忧愁。德清君高兴地说:这就是所说的避世隐居而没有沉闷啊。战乱发生不久,全族的人迁居到吴地,没有办法维持生计。父亲就独自骑着驴不带僮仆出门,请求具有仁心的人希望能赠给一些食物。曾经路过山涧,洪水突然爆发,水流冲进大沟中,他幸免于难。他披着湿衣服满身泥浆走路却没有生气的表情,看到的人都感到非常哀伤并且非常客气地对待他。
不久认为皇上平定了安史之乱,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号施令,并且得到了太平,老百姓都遭受了战争的祸害,农民们都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应该按时令兴办太学,鼓励耕作,于是写了《三老五更议》的奏疏,斋戒沐浴后献给皇帝。然而他的思想最终没有被朝廷采纳。被授予左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官职。尚父汾阳王(郭子仪)居住在北方,准备了礼物来看望延请我父亲,授予他左金吾卫仓曹参军的职务,担任节度推官,专门掌管书信和奏疏,不久又升迁为大理评事。他认为行刑执法的人是军队里的骨干,斥候是边防的耳目,军队里不能没有这些人。写了《晋文公三罪议》《守边论》两篇文章,议论事情确切直接,世人不能容纳他的意见。汾阳王上奏章推荐他做晋州录事参军。
晋州的太守原来担任过将军,缺少文化修养
( http: / / www.21cnjy.com / )并且性格凶悍,非常喜欢杀戮,官吏没有人敢跟他争论,惟独先父敢于跟他以理相争。有无辜的人将被处死,先父常常用身体来挡住鞭打杖击,拒绝执行太守的命令。太守非常生气,将几案扔出去,将席子折断,却没有办法改变先父的做法。最终依靠持心正直而避免了耻辱,被调任长安主簿。先父为德清君守丧,悲哀得非常厉害却行为不失礼数,有见识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守丧期满,吏部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先父坚持说:“有老母亲和年幼的子女在吴地,我希望做宣城县令。”推辞了多次才获得批准,迁职担任宣城县令。四年后担任阌乡县令。考核官员时的成绩都是最好,官吏和百姓都非常思念他,树立了石碑来颂扬他的功德。
后来过了几年,进入朝廷担任殿中侍御史,恰逢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宰相和御史台的人结党营私,诬陷正直的人来报私仇。有人击打登闻鼓来让皇上知道,皇上命令先父带领三司来审理这事,他到任后就为这事平反了。宰相不敢依仗威势来达成私欲,御史台的官员也不敢怀着私心去挑拔离间,很多蒙冤的人都获得了赦免,奸邪的人侧目而视,先父封好奏章秘密地献给皇上,回到朝廷向皇上复命,于是没有人再敢说什么。过了一年,终究用其他的事情来中伤先父,贬官做夔州司马。过了三年,奸邪的人被惩治,先父被授予侍御史的官职,皇帝的命令上说:“坚守正直之心,痛恨邪恶而不畏惧。”贞元九年,我考中进士。皇上问有关官员说:“该不会是以朝廷官员儿子的身份蒙混进来的吧?”有关官员奏明情况,皇上说:“这是当年对抗奸臣窦参的人啊!我知道他不会为了儿子而图谋私利的。”这一年五月十七日去世,终年五十五岁。
(二)(22分)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 )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
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
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
( http: / / www.21cnjy.com / )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 )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第:科举考中
B.
推辱主帅
推:追究
C.
不痛绳之
绳:捆绑
D.
复命知益州
知:掌管
解析:C项,绳:惩治,管束,约束。
答案:C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议以咏首荐
若以一部校故
B.咏引前事为言
为乡里所称
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
D.饥者八九
求霖者三十年
解析:A项,介词,把/介词,因;B项,助词,的/介词,被;C项,均为连词,表顺承。D项,助词,的人/助词,表停顿。
答案:C
14.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答案:A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为之隆重饯行。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
解析:C项,“从此后都减轻刑罚”错,属于无中生有。由原文“俟秋成,当仍旧法”可知。
答案:C
16.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做盗寇,那危害就大了。(“自活”“蜂聚”1分。答对大意给2分)
②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名之”1分,答对大意给2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郡里讨论推荐张咏为进士候选人的第一名,张咏把这个资格让给了宿儒张覃。(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
②张咏鼓励蜀中品学兼优的读书人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
③张咏显达后,三十年里一直在寻找有才德的同学傅霖。(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张咏,字复之,是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 )年,郡中要举荐进士,商议把张咏作为第一名推荐。(郡中)有一个叫张覃的老儒生,一直没有考中,张咏就和寇准一起写信给郡将,举荐张覃为第一名,
众人都赞许他其能谦让别人。恰逢李沆、
宋湜、
寇准接连举荐张咏很有才能,
(朝廷)就让他担任荆湖北路的转运使。
任职期间,上奏罢免了归、峡两个州的水递夫。(后来)转任太常博士。太宗听说张咏精明干练,就召他回来。张永德担任并、代二州的都部署,有一个小校触犯了法令,被张永德鞭打而死。太宗下诏审查张永德的罪行。张咏原封退还诏书,
并且上奏说:
“陛下正委派张永德以防守边关的重任,如果因为一个小校的缘故,追究压制主帅,我担心下属会产生轻慢上司的心态。
”太宗没有听从。不久,果然出现营兵胁迫控告军校的情况,张咏再次引用过去的那件事上奏,太宗改变了态度,安抚慰勉他。
张咏出京担任益州知州,当时李
( http: / / www.21cnjy.com / )顺作乱,王继恩、上官正总领军队讨伐叛军,军队停止不前进。张咏用话语激励上官正,鼓励他亲自出战,还隆重地设宴为上官正饯行。上官正因此决定出兵深入敌后,取得重大的胜利。当时,正是叛军大肆入侵掳掠的时候,百姓大多被叛军威逼胁从。张咏发布文告,把朝廷的恩德信用给他们讲明,让他们各自回归家乡。
起初,四川的读书人都愿意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习,却不乐于做官。张咏察访到郡里的文士张及、李畋、张逵三人,都有丰富的学识和美好品行,被乡里的人称赞;于是就敦促鼓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后来这三个人都考中了。读书人从此都接受鼓励。
成平二年的夏天,张咏凭借工部侍郎的身份出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杭州知州。(由于)连续多年歉收,百姓大多私自贩卖食盐来供给自己。官府抓获了几百人犯,张咏全部减轻对他们的惩罚,之后打发了他们回家。所属官员劝说道:“不狠狠地惩罚他们,恐怕无法禁止。”张咏说:“钱塘有十万多户人家,饥饿的人十有八九,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集做盗寇,那危害就大了。等到秋天有了收成,再按旧法执行。”成平五年,真宗因为张咏以前在四川的政绩优异,再次任命他担任益州的知州。刚好朝廷要派遣谢涛巡视抚慰西蜀,皇上趁机命令谢涛向张咏传达谕旨说:“有你在蜀,朕在西方没有后顾之忧了。
”
张咏与青州的傅霖年轻时一同求学。傅霖一直隐居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不愿当官。张咏显达以后,访求傅霖三十多年,
始终没找到。
到这时才来相见,守门的小吏报告说,傅霖请求拜见,张咏批评他说:“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________,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答案: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___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答案: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答案: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本大题共12分。
18.教育部公布了国内中小学校园禁烟令,规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 )即日起任何人(包括外来人员)都不得在校园内吸烟,师生员工有责任对在校园内吸烟者进行劝阻。如果你是学校的值曰生,发现有人在校园内吸烟,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出劝阻的话。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项不超过20字。(6分)
(1)对违纪吸烟的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学生不准抽烟,你这是违反纪律的!
(2)对吸烟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校园不能抽烟,老师您是表率!
(3)对吸烟的学生家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不起,校园不能抽烟,让您孩子看到多不好。
19.下面是央视节目“高中的孩子在想什么,你知道吗”的部分调查结果,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6分)
中日美高中生倾诉烦恼的对象(多选题)
母亲
兄弟姐妹
同性朋友
异性朋友
中国
32.7%
23.2%
79.9%
36.2%
日本
40.3%
18.5%
85.1%
30.7%
美国
61.5%
41.2%
69.3%
58.0%
(1)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得知中日美三国高中生在选择倾诉烦恼的对象时有以下相
同点:
①向朋友倾诉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向家人倾诉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①向朋友倾诉时:三国中学生都首选向同性朋友倾诉。
②向家人倾诉时:三国中学生都首选向母亲倾诉。
(2)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得知,相对于其他两国高中生,美国高中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①在选择向朋友倾诉时呈现出来的性别差异性不大。倾诉的渠道更多。
四、本大题共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个网络论坛里,某人发了一个帖子,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 )网友请教。帖子的内容是:对一个事物美的感受,与对这个事物的熟悉程度,二者有什么关系?下面是三个网友的回复。
网友行板如歌:对事物越熟悉,感受到的美越深刻、全面。
网友清风明月:对某个事物全然不知,带着无比的神秘去想象,得到的美感最强烈。
网友一树寒梅:对事物不可不知,也不可全知,在半朦胧半真切的情况下,得到的美感最强烈。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