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篇章一 读课文夯基础(38分)
1. 读语段,填写正确的词语(10分,每空1分)
描绘 胳膊 遭殃 茅檐 柔嫩 聚集 装饰 慰藉 朦胧繁星
2. C 3. D 4. C 5. B 6. C (10分,每空2分)
7. (3分,每空1分) 《十万个为什么》;苏联;米·伊林
8. 根据语境完成填空(15分,每空1分,最后一空2分)
(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学海无涯苦作舟;示例:妈妈,没关系的,谁都有第一次,大胆去尝试,您肯定能学会的
篇章二 读故事谈体悟(32分)
(一)太阳路(15分)
1. 完成导图(5分)
故事梗概:B A C
小标题:种园子探太阳路;悟太阳路的哲理(符合文意即可)
2. (2分)B
3. 给划线句子作批注(3分)
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连续提出多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写出了孩子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表达了孩子们强烈的求知精神。(修辞手法1分,内容和情感各1分,(符合文意即可))
4. (2分,每空1分)
第一个“太阳的路”:指花草等植物生长、攀登向太阳的路。
第二个“太阳的路”:指世间万物成长、奋斗的过程。
5. (3分)这句话告诉我们,成长和追求目标的道路是艰难且漫长的,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奋斗。就像花草攀登太阳路一样,我们在人生路上也要坚持不懈,勇于克服困难,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理解2分,感悟1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痴鸡(17分)
1. (4分,每空1分)被其它鸡捉弄、追赶与攻击 仓皇逃窜,蜷缩在角落里
被毛头在尾巴上缚小旗 一声不吭地藏在草丛里,依旧寻觅鸡蛋
2. 选择题(4分,每小题2分)(1)D(2)B
3. (3分) “立即”“随即”“飞”“罩”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黑母鸡听到小鸡叫时的急切和对小鸡的疼爱,表现了它强烈的母性。(结合词语1分,内容和情感2分)
4. (3分)
选择A句:这句话描写了黑母鸡因想孵蛋而瘦损、鸡冠失色、羽毛枯焦的样子,让我感受到它对孵蛋的执着和为此付出的艰辛。
选择B句:这句话描写了黑母鸡成功孵出小鸡后神态安详、鸡冠鲜红、羽毛光亮的样子,让我感受到它成为母亲后的满足与幸福,以及母性的伟大。(结合句子内容2分,感受1分)
5.(3分)BCD
篇章三 读经历乐表达(30分)
评分标准:
1. 题目补充完整,符合“第一次……”的形式(2分)。
2. 内容具体,能完整叙述一件“第一次”的经历,有细节描写(10分)。
3. 能写出自己心情的变化(8分)。
4. 语句通顺,没有明显的错别字和语病(6分)。
5. 字数不少于400字(4分,不足字数酌情扣分)。
(注:作文按以上标准酌情给分,紧扣要求、情感真挚、表达生动者可给高分。)2024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冰心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孩子们,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现在请跟随这本“神奇飞书”去回顾这一学期的阅读收获,感受文字的力量吧!
篇章一 读课文 夯基础(38分)
1.读语段,填写正确的词语。(10分)
在成长的路上,每一个深浅不一的脚印,都miáo huì(▲ )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清晨,大人们在田间忙碌着,孩子趁大人不在,便光着gē bo(▲ ),拿着弹弓四处玩耍, 为免 zāo yāng ( ▲ ) ,晌午前便乖乖回家。还有那爬上máo yán ( ▲ ) 的瓜藤, róu nèn( ▲ ) 的向日葵, jù jí ( ▲ ) 在一起是乡下人家别有风趣的 zhuāngshì(▲ )。那屋顶上小小的天窗,更是孩子们唯一的wèi jiè(▲ )。不仅如此,méng lóng( ▲ ) 的光晕、漫天的 fán xīng ( ▲ ) , 甚至是枯折的枝丫也有一番独特的韵味。
2.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挣扎(zhá) 效率(lù) 屏(bǐng)息
B.重荷(hé) 单(chán)于 冲(chōng)着
C.倔强(jiàng) 应和(hè) 一声不吭(kēng)
D.可恶(wù) 看(kàn)守 执着(zhuó)
3.下面几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辽阔无银 攸然自得 此起彼落 极目远眺
B.草木皆兵 全神惯注 一丝不苟 胆大妄为
C.声东击西 千里冰封 响彻云霄 穿流不息
D.莫名其妙 鱼贯而出 挥汗如雨 赏心悦目
4.以下读书摘记中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海的女儿》是一个童话故事。主人公是一位渴望看到人类世界的海公主。
B.《黄继光》姓名:黄继光,品质:不怕牺牲、英勇顽强。
C.《猫》《白鹅》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D.哈尔威船长坚守岗位,在客舱遭到猛烈撞击后,镇定自若,指挥乘客和船员有序离开,.自己却葬身大海。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我校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这份有创意的“六一庆祝活动”策划书,出自一位四年级学生之手。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六一”儿童节节目精彩纷呈,有唱歌、舞蹈和文娱节目。
6.概括下列语段主要内容,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2分)
地球上的每一种色彩都独具魅力:嫣红的湿地、蔚蓝的海洋、洁白的冰川、璀璨的星空……这些都是来自地球的“贺礼”,都有我们守护的意义。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让我们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守护家园,收藏美丽底色!
A.地球色彩独具魅力。 B.色彩是地球的贺礼。
C.保护环境守护家园。 D.珍惜生命守护家园。
7.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3分)
为什么铁会生锈 为什么炉子里的柴会毕剥作响 为什么烟会走烟筒出去 而不向屋子里冒 柴油燃烧的时候,从哪里来的烟 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一层硬皮,煮的却没有
以上内容出自《 ▲ 》,作者是 ▲ (国籍)的 ▲ (姓名)。
8.根据语境完成填空。(15分)
(1)在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中, “ ▲ , ▲ ”是对春日桃花盛开的描写;在《峰》一诗中,作者用“ ▲ , ▲ ”歌颂了蜜蜂辛苦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山, 是李白的知己, 所以他写道: “ ▲ , ▲ ”;梅,是有独特秉性的,故王冕写道:“ ▲ , ▲ ”。
(3)当我不思进取、不去努力奋斗的时候,妈妈会用《周易》“ ▲ , ▲ ”来教育我;对待学习,我们应该向车胤学习“胤 ▲ , ▲ 。”做到勤奋刻苦,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 ▲ 。”当妈妈想学广场舞又不敢去,觉得自己以前没有学过肯定学不好时,我这样劝她:“ ▲ , ▲ 。”
篇章二 读故事 谈体悟 (32分)
(一) 太阳路 (15分)
贾平凹
(1)
①小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又红又亮,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它呢 有时候,我们就想,要是有一天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红的,亮亮的。我们想得入了迷,就缠着奶奶让她讲太阳的故事。
②“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
③“住在金山上。”
④“去太阳上有路吗 ”
⑤“当然有。”
⑥“怎么走呀 我们也想到太阳上去。”
(2)
①奶奶笑着,想了想,拉着我们来到门前的园子里。
②“咱们一块儿来种园子吧。”奶奶说,“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就什么都知道了。”
③奶奶的话,我们都相信。我们松了土,施了肥,妹妹种了西红柿,弟弟种了葵花,我将十几颗桃核儿埋在地里,希望能长出一片小桃林来。
④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子里跑。种子居然陆陆续续地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大家都非常高兴。
⑤奶奶让我们选几棵苗儿,隔五天测一次高度,插根棍儿做记号。苗儿都长得挺快,插在苗旁边的棍儿,后一根总比前一根高出一大截。
⑥过了一个月,插到第六根,苗儿都长得很高了。
⑦可是,这苗儿,跟去太阳的路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点儿也不明白,就又跑去问奶奶。奶奶笑了,她说:“苗儿不正在太阳路上走着吗 ”
⑧“苗儿在走太阳路 ”我们更莫名其妙了。
⑨“傻孩子!”奶奶说,“花草在走太阳路呢!五天长高一截,一截就是一个台阶。苗儿顺着台阶往上走,不就能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
(3)
①我们好像有点儿懂了。原来花草都有一条去太阳的路,要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太阳路。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
②奶奶问我们:“这条路怎么样 ”
③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④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⑤我说:“这条路,谁也走不到头儿。”
⑥奶奶说:“是啊,通向太阳的路又陡又长,得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太阳路上攀登。有的走得长,有的走得短。在攀登中,西红柿会长出果实,葵花会开花结子儿,桃树会长大成林。”
⑦我们站在暖和的太阳下,静静地听着,心里明白了许多。
1.阅读短文,根据以下两个提示,完成下面的导图。(5分)
(1)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写故事梗概。
A.院子里看太阳路 B.梦想到太阳上去 C.明白太阳路的含义
(2)仿照第一个小标题,选用文中的关键词或短语写出下面两个小标题。
2.文中的奶奶通过什么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太阳路” (▲)(2分)
A.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让他们快速理解
B.借助生活实践,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悟道理
C.用神秘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D.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
3.请给文中划线的句子作批注。(3分)
4.“原来草呀树呀,都各自有一条去太阳的路。满世界到处都有通往太阳的路,可谁也看不见。”这段话中有两个“太阳的路”,意思一样吗 它们各指什么呢 (2分)
第一个“太阳的路 ”意思是: ▲
第二个“太阳的路 ”意思是: ▲
5.奶奶说:“……通向太阳的路又陡又长,得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世界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太阳路上攀登。有的走得长,有的走得短。”奶奶的这番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写下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3分)
▲
(二) 痴鸡(17分)
曹文轩
那年春天,它也想孵小鸡。第一个看出它有这个念头的是母亲。她几次喂食,见它心不在焉,只是很随意地啄几粒食就独自走到一边去。这天,母亲忽然发现黑母鸡不见了,便去找它,最后在鸡窝里发现了它。那时,它正一本正经、全神贯注地趴在几只尚未来得及取出的鸡蛋上。母亲将它抓出来时,那几只鸡蛋早已被焐得很暖和了。母亲给了我一根竹竿:“撵它,大声喊,把它吓醒。”
“让它孵吧。”
母亲坚持说:“不能。鸡不下蛋,你连买瓶墨水的钱都没有。”
我知道不能改变母亲的主意,取过竹竿,跑过去将黑鸡撵起来。它在前面跑,我x挥着竹竿在后面追,并大声喊叫:“噢——噢——!”从屋前到屋后,从竹林追到菜园,
从路上追到地里。黑母鸡的速度越来越慢,翅膀也牵拉了下来,还不时地跌倒,见竹竿挥舞过来,只好又挣扎着爬起,继续跑。
黑母鸡钻到了草丛里,一声不吭地直将自己藏到晚,才钻出草丛。但经这一惊吓,黑母鸡似乎并未醒来。它晾着双翅,咯咯咯地叫着,依旧寻觅着鸡蛋。A:它一下子就瘦损下来,似乎只剩了一只空壳。本来鲜红欲滴的鸡冠,此时失了血色,而一身漆黑的羽毛也变得枯焦,失去了光泽。
其它鸡们捉弄它,它们不是群起而追之,便是群起而啄之。它毫无反抗的念头,且也无反抗的能力,在追赶与攻击中,只能仓皇逃窜,只能蜷缩在角落里。
过不几天,大姨妈家送孵出的小鸡来了。
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立即直起颈子,随即大步跑过来,翅大身轻,简直像飞。见了小鸡,它竟不顾有人在旁,就咯咯咯地跑过来。它要做鸡妈妈。但那些小鸡一见了它,就像小孩一见到疯子,吓得四处逃散。它四处去追那些小鸡,追着了,就用大翅将它们罩到怀里。
母亲说:“非得把这痴鸡弄醒,要不,这群小鸡不得安生的。”
母亲专门将邻居家的毛头请来对付黑母鸡。毛头做了一面小旗,然后一笑,将黑母鸡抓住,将这小旗缚在了它的尾巴上。毛头将它松开后,它误以为有什么东西向它飞来了,惊得大叫,发疯似的跑起来。其它的鸡也被惊得到处乱飞。
黑母鸡钻进了竹林,那面小旗被竹枝勾住,终于从它的尾巴上被拽了下来。它跌倒在地上,很久未能爬起来,张着嘴巴光喘气。黑母鸡依旧没有能够醒来。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其它的母鸡也不能下蛋了。
黑母鸡变得古怪起来,它晚上不肯入窝,而早上一出窝,就独自一个跑开了,搞得家里的人都很心烦。又过了两天,它简直变得可恶了。
然而,过了两天,黑母鸡却不见了,无论你怎么四处去唤它,也未能将它唤出。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它自己走出来了。但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未能见到它的踪影。
黑母鸡失踪后大约三十多天,这天,我和母亲正在菜园里种菜,忽然隐隐约约地听到不远处的竹林里有小鸡的叫声。再寻声望去时,眼前的情景把我和母亲惊呆了。
黑母鸡领着一群小鸡正走出竹林,来到一棵柳树下。当时,正是中午,阳光明亮照眼,微风中,柳丝轻轻飘扬。那些小鸡似乎已经长了一些日子,都已显出羽色了,竟一只只都是白的,像一团团雪,在黑母鸡周围欢快地觅食与玩耍。B:再细看黑母鸡,只见她神态安详,再无一丝痴态,鸡冠也红了,毛也亮亮闪闪地,又紧密又有光泽。
1.黑母鸡因为“发痴 ”而吃了不少苦,请完成下图。(4分)
2.选择正确的一项。(4分)
(1)母亲为什么不想让黑母鸡孵蛋 (▲)
A.母亲觉得黑母鸡孵出的小鸡不好。 B.过几天大姨妈家会送小鸡来。.
C.为了拿鸡蛋卖钱供“我”上学。 D.为了拿鸡蛋卖钱给“我”买墨水。
(2)文中描写了不少黑母鸡因为“发痴”而遭受的苦头,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
A.为了说明作者一家因为黑母鸡发痴,而非常讨厌它。
B.为了表现黑母鸡对成为母亲的执着,歌颂母亲的伟大。
C.为了告诫我们想要成为伟大的母亲,必须先遭受痛苦。
D.为了表达作者对伤害动物的谴责,呼吁大家保护小动物。
3.请读一读以下两个句子,注意加点字,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
(1)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立即直起颈子,随即大步跑过来,翅大身轻,简直像飞。
(2)它四处去追那些小鸡,追着了,就用大翅将它们罩到怀里。
▲
4.文中两次写到黑母鸡的外形,请你从A、B两句中选择一处,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在横线上写下批注。(3分)
我选择( )句: ▲
5.文章前半部分作者称呼黑母鸡一直用“它”,为什么最后一段中作者用“她”来称呼黑母鸡呢 (▲) (多选题, 3分)
A.单纯为了避免行文重复而变换代词。
B.因为黑母鸡成功孵出小鸡,展现出伟大的母性,用“她”更能体现对黑母鸡的情感认同。
C.表示作者看到黑母鸡成功孵出小鸡,成为伟大的鸡妈妈,对其产生了敬佩和喜爱之情,改用“她”体现对黑母鸡的尊重。
D.“她”的使用使黑母鸡的形象更具人性化色彩,凸显出生命的伟大与坚韧。
E.暗示黑母鸡其实具有人类的思维和情感。
篇章三 读经历 乐表达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做家务,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养小动物……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串串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请以“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用一件具体的事把自己的经历以及心情的变化写下来。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