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9 18:02:5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地球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如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认识地球公转的特点,如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和地轴倾斜方向、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21·cn·jy·com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重点与难点】
1.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引起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朝辉夕照,日月轮回。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吗?
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今天,我们就先来熟悉一下地球运动的一些情况,学习《地球的运动》。
二、新课讲解
第一课时
(一)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1.托勒密与“地心说”
2.哥白尼与“日心说”
3.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明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二)地球的自转
1.读图1.4 昼与夜
(导学):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
(讲解):地球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地球自转现象:昼夜更替(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地方,相对位置
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地点先看到日出,就出现了时间差异)。
2.动画页:播放视频《地球的自转》
3.活动:了解地球的自转(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讲解):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21cnjy.com
第二课时
(三)地球的公转
1.读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导学):认识地球自转的特点。
(讲解):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运动。
地球公转周期:一年
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现象:季节变化,形成五带,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动画页:播放视频《地球的公转》
3.阅读材料:回归线和极圈
4.读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认识地球公转产生的节气变化:
(导学):二分二至日(北半球)——春分
(讲解):每年3月21日前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阳直射在赤道,北半球节气是春分、南半球是秋分,南、北半球昼夜等长,南、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相等,3、4、5月是北半球春季,南半球秋季。
(导学):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
(讲解):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北回归线,北半球节气是夏至、南半球是冬至,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多、男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少,6、7、8月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2·1·c·n·j·y
(导学):二分二至日(北半球)——秋分
(讲解):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赤道,北半球节气是秋分、南半球是春分,南、北半球昼夜等长,南、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相等,9、10、11月是北半球秋季,南半球春季。
(导学):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冬至
(讲解):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南回归线,北半球节气是冬至、南半球是夏至,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少、男半球获得太阳热量多,12、1、2月是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www.21-cn-jy.com
动画页:播放视频《二分二至日(北半球)》
5.太阳直射点移动(北半球):昼夜变化和太阳直射状况
(导学): 北半球夏半年和冬半年的昼夜变化状况。
(讲解):春分日——秋分日(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次年春分(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
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永远昼夜平分),全球昼夜等长。
(导学):太阳直射点移动导致太阳在一年中的直射状况
(讲解):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外,终年无太阳直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动画页:播放视频《太阳高度角》
6.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
第三课时
(四)地球上的五带
1.读图1.19 地球上的五带
(导学):图片展示,寒带、温带、热带获得热量状况。
(讲解): 寒带,阳光斜射得厉害,气候终年严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温带,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明显;热带,正午的太阳高悬空中,气候终年炎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导学):分析各个温度带的天文特征和气候特点。
(讲解):热带有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现象,气候终年炎热;南、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气候四季分明;南、北寒带有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
2.动画页:播放视频《地球上的五带》
3.活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问题(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一年中夏季太阳升得高一些?冬季太阳升得低一些?
(2)一年中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冬季白昼时间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季节是夏季,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冬季。
(4)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因果关系。
(5)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三、知识拓展:四季的划分(北半球)
四、课堂练习
1.读地球的自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周期是一天。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和产生时间差异等。
(3)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自转是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俯视,自转是顺时针。
(4)判断昼夜情况:济南昼长夜短 印度洋昼长夜短,太平洋主要是昼长夜短,北冰洋是极昼
(5)东京、济南、新德里三个地点,白天来得最早的是东京.
2.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周期一年
(2)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A冬至,B春分,C夏至,D秋分
(3)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向北回归线移动;当地球运动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21教育网
(4)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合肥的昼夜长短状况
是昼最长,运动到D 处,合肥是秋季
(5)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在公转时,
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五、课堂小结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定义、周期、方向、现象)。
2. 地球的公转(二分二至日):节气变化。
3. 地球上的五带。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活动P13和P15
2. 记住地球自转的特点
3. 理解记忆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板书设计】
地球的自转
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
地球上的五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8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情景导入
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你知道为什么太阳每天都是东升西落的吗?
朝辉夕照,日月轮回。
一、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第一课时)
新课讲解
托勒密与“地心说“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
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
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
德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
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
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等人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地心说“ 。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声望,加上这种理论迎合了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说“整整统治欧洲达1000多年之久。
一、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新课讲解
哥白尼与“日心说“
  16世纪中叶,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
哥白尼经过30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
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错误。他提出
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
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起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哥白尼的宇宙体系学说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观念,第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现了真正的太阳系。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新课讲解
一、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
二、地球的自转
新课讲解
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地
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周期:一天(24小时)
方向:自西向东
二、地球的自转
新课讲解
北极上空
逆时针
南极上空
顺时针
侧视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二、地球的自转
新课讲解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一:昼夜交替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
太 阳 光
二、地球的自转
新课讲解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二: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地方,相对位置
偏东地点,要比位置偏西地点先看到日出,就出现了时间差异)
太 阳 光
地方时与区时
地球的自转
活动
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此时纽约已位于夜半球,而北京位于晨线东边的昼半球。
畅畅,上午好!
姨妈,晚上好!
三、地球的公转(第二课时)
新课讲解
定义:
地球绕着太阳
不停地旋转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三、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解
特征:地轴倾斜,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北极总指向
北极星附近。
三、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解
现象:
季节变化
形成五带
昼夜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地球的公转
三、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解
二分二至日(北半球):
阅读材料
回归线和极圈
23.5°N 称为北回归线
23.5°S 称为南回归线
0° 称为赤道
66.5°N 称为北极圈
66.5°S 称为南极圈
时间 太阳直射 节气 变化 昼夜 变化 极昼极夜现象 热量 状况 季节状况
3月
21日前后
南、北
半球获得太阳热量相等
3,4,5月
北半球春季
春分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春分
赤道
南、北
半球昼夜等长
90°
太 阳 光
北半球
春分、
南半球
秋分


南半球秋季
赤道


三、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解
二分二至日(北半球)——春分
时间 太阳直射 节气 变化 昼夜 变化 极昼极夜现象 热量 状况 季节状况
6月
22日前后
北半
球多
6,7,8月
北半球夏季
夏至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夏至
北回归线
北半球
昼长夜短
90°
太 阳 光
北半球
夏至
南半球
冬至
北回归线
南半球冬季
春分
春分
南极圈以南有极夜
南半球
昼短夜长




赤道
北极圈以北有极昼
南半
球少
北极圈
南极圈
三、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解
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
时间 太阳直射 节气 变化 昼夜 变化 极昼极夜现象 热量 状况 季节状况
9月
23日前后
南、北
半球获得太阳热量相等
9,10,11月
北半球秋季
春分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春分
赤道
南、北
半球昼夜等长
90°
太 阳 光
北半球
秋分、
南半球
春分


南半球春季
赤道


夏至
秋分
夏至
秋分
三、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解
二分二至日(北半球):秋分
时间 太阳直射 节气 变化 昼夜 变化 极昼极夜现象 热量 状况 季节状况
12月
22日前后
北半
球少
12,1,2月
北半球冬季
夏至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夏至
南回归线
北半球
昼短夜长
90°
太 阳 光
北半球
冬至
南半球
夏至
南回归线
南半球夏季
春分
春分
南极圈以南有极昼
南半球
昼长夜短




赤道
北极圈以北有极夜
南半
球多
北极圈
南极圈
秋分
秋 分
冬至
冬至
春分
三、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解
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冬至
二分二至日(北半球)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夏半年
冬半年
春分(3.21前后)
夏至(6.22前后)
秋分(9.23前后)
冬至(12.22前后)
次年春分
三、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解
太阳直射点移动(北半球)
春分日~秋分日(夏半年):
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次年春分(冬半年):
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
春分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永远昼夜平分),全球昼夜等长。
南北回归线之间:
南北回归线之上:
南北回归线之外:
一年两次太阳直射
一年一次太阳直射
三、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解
太阳直射点移动(北半球)
终年无太阳直射
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正好相反。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侧递减。
三、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解
正午太阳高度
四、地球上的五带(第三课时)
新课讲解
五带划分依据: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寒带,阳光斜射得厉害,气候终年严寒。
热带,正午的太阳高悬空中,气候终年炎热。
温带,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明显。

23.5°N
北极
66.5°N
23.5°S
66.5°S
南极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无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有极昼极夜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
终年寒冷
90°N
90°S
四、地球上的五带
新课讲解
天文特征
气候特点
地球上的五带
活动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中________季太阳升得高一些?
__________季太阳升得低一些?
(2)一年中________季白昼时间较长?
__________季白昼时间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
的季节是_____,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_____
(4)季节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_




夏季
冬季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北温带
知识拓展
(1)我国传统以四立为划分四季的起点。
(2)西方以二分二至为划分四季的起点
(3)以气候本身的标准──候温(五日的平均气温)划分
夏季──候平均气温在22 °C以上的连续时期。
冬季──候平均气温在10 °C以下的连续时期。
春季和秋季──介于10 ~22 °C之间的时期。
(4)现在通用以天文季节与气候季节结合划分四季。即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四季的划分(北半球)
课堂练习
地轴
读地球的自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______不停地旋转,自转周期_____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3)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从
北极上空俯视,自转是________
南极上空俯视,自转是________
(4)判断昼夜情况:济南__________
印度洋__________,太平洋主要
是___________,北冰洋是______
(5)东京、济南、新德里三个地点
白天来得最早的是__________.
自西向东
昼夜更替
时间差异
逆时针
顺时针
昼长夜短
昼长夜短
昼长夜短
极昼
东京
一天
课堂练习
太阳
读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______不停地旋转,公转周期_____(2)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3)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向__________移动;
当地球运动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___上,
此时,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
(5)地球公转方向是__________、地球在公转时,______ 是倾
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____________.
(4)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合肥的
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
运动到D 处,合肥是_____
一年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北极圈
昼最长
秋季
自西向东
地轴
保持不变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现象
课堂小结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轴
太阳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一天
一年
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
季节变化
形成五带
昼夜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时间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夜状况
南半球昼夜状况
极昼极夜 现象
南北半球 热量状况
南北半球 季节状况
春分3月21日
赤道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相等
3、4、5月
夏至6月22日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6、7、8月
秋分9月23日
赤道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相等
9、10、11月
冬至12月22日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北极夜
南极圈以南极昼
北半球少
南半球多
12、1、2月
北半球冬季
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多
南半球少
北极圈以北极昼
南极圈以南极夜
课堂小结
地球的公转(二分二至日)
北半球春季
南半球秋季
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冬季
北半球秋季
南半球春季
温度带 范围 气候特点 阳光直射 极昼极夜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23.5°N —23.5°S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23.5°N —66.5°N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23.5°S—66.5°S
北极圈以北
66.5°N---90°N
南极圈以南
66.5°S---90°S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
终年寒冷










课堂小结
地球上的五带
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活动P13和P15
2. 记住地球自转的特点
3. 理解记忆地球公转的基本规律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的认识过程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上的五带
知识网络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地球的运动》一课一练
一、基础达标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一周需要一年时间
B.自转产生四季更替
C.自转指地球围绕太阳转动
D.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 下列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①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②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 ③同纬度地区,东方的时刻早于西方.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3. 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转周期是一年
B.自东向西公转
C.地轴不停地旋转
D.公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4.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
A.家住淄博的小明早晨给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打电话,姨妈却说“晚上好”
B.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C.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冬天长、夏天短
D.昼夜以24小时为周期交替
5.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
B.此时,昆明的白昼时间比北京的长
C.北京天亮的时间比昆明的早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6. 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发射升空,准确入轨,此时地球运行在(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7. 关于昼夜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北半球各地昼长时,南半球各地也是昼长
B.每年夏至时,北极圈出现极夜,南极圈出现极昼
C.当昆明昼短夜长时,位于南半球的悉尼也是昼短夜长
D.春分秋分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8. 从我国“清明节”到“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9. 某地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温带,南侧有极昼、极夜现象,该地应位于( )
A.66.5°N,20°W
B.66.5°N,0°
C.66.5°S,20°W
D.66.5°S,0°
10. 地球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
A.温带地区
B.寒带地区
C.北回归线至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南北极圈附近
二、综合提升
1.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____(字母)位置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______日.
(2)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______(纬线)上,此时,南、北极圈内将分别出现______ 和______现象.21教育网
(3)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到______(字母)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纬线)上.
(4)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由______季过渡到______季.
(5)当我们在愉快的过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______季.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C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______带,
A、B、C三点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点.
(2)A点经纬度是______,______.
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现象.
(4)A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丁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__季,南半球处在______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的白昼将变______(长或短),获得光热也将逐渐______(增加或减少).21cnjy.com
《地球的运动》一课一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答案:D
2.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故选:C.
3.答案:A
4.答案:C
【解析】A、B、D三个选项本身都是正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不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而是地球自转造成的;C选项体现了地球公转的意义之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造成旗杆影子长短的变化.故选:C.
5.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半球的夏至日.A、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夏季,故A不正确;B、此时,地球上由北至南,昼逐渐变短,故B不正确;C、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天亮的时间比云南的早,故C正确;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始终等于黑夜范围,故不D正确.
6.答案:D
【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2010年10月1日,太阳光的直射点正从赤道慢慢向南回归线移动,即地球此时运行在DA之间.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1·cn·jy·com
7.答案:D
【解析】A、当北半球各地昼长时,南半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地是夜长,因为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北半球上每年夏至时(6月22日前后),北极圈会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当处于北半球的昆明市昼短夜长时,位于南半球的悉尼会出现昼长夜短;原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春分秋分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答案:A
【解析】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我国“清明节”到“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根据题意.故选:A.
9.答案:C
【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 ( http: / / www.21cnjy.com )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根据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可知该经线是20°W;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根据北侧是温带,南侧有极昼、极夜现象,判定该纬线是南极圈即66.5°S.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www.21-cn-jy.com
10.答案:A
二、综合提升
1.答案:(1)C;夏至;(2)南回归线;极昼;极夜;(3)D;赤道;(4)春;夏;(5)冬季
【解析】(1)从地球运动示意图看出,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夏至日.2·1·c·n·j·y
(2)从地球运动示意图看出,当地球公转到A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时,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南极圈内将极昼现象,北极圈内将出现极夜现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从地球运动示意图看出,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21·世纪*教育网
(4)从地球运动示意图看出,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春分日)转到C位置(夏至日)时,北半球应由春季过渡到夏季.www-2-1-cnjy-com
(5)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我们在愉快的过暑假时,澳大利亚应正处于冬季.
2.答案:(1)热;C;(2)90°E;23.5°N;B;(3)甲;极昼;(4)春;秋;(5)长;增多;
【解析】读图可知,(1)C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A、B、C三点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C点.(2)A点经纬度是90°E,23.5°N.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B.(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甲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4)A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丁处时,北半球处在春季,南半球处在秋季.(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的白昼将变长,获得光热也将逐渐增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