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唐诗五首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沙渚(zhǔ) 猿啸(xiào)
纤细(xiān)
惘然(wǎng)
B.筵席(yán)
浣女(huàn)
炽热(zhì)
谄媚(chǎn)
C.葱茏(lónɡ)
剔透(tì)
癖好(pǐ)
锦瑟(sè)
D.徘徊(huí)
湍急(tuān)
歼灭(jiān)
粗糙(cāo)
解析:B项,“炽”应读“chì”;C项,“剔”应读“tī”;D项,“徊”应读“huái”。
答案:A
2.下列各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王孙自可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
B.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
C.万里悲秋常作客(指路途遥远)
D.锦瑟无端五十弦(没有来由)
解析:“万里”指远离故乡。
答案:C
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解析:D项,为“二二二一”的格式(即“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其他的为“二二一二”的格式(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答案:D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居秋暝》中“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均以直接描写的手法来刻画。
B.《从军行》中第三、四句是直接抒情,嗟叹战争艰苦,归家无日,情感低沉压抑。
C.刘禹锡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带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中来描写,尤显故国的没落荒凉。
D.《登高》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四联各自对仗,以雄阔之景写壮心不已之情。
解析:A项,“浣女”“渔舟”为间接描写;B项,并非“嗟叹战争艰苦,归家无日”,情感应为坚定深沉;D项,写出的应是作客思乡、悲秋苦病、忧时伤国之情。
答案:C
二、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6题。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氛垢:尘垢,尘埃。
5.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解析:这一联的意思是: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根据其突出的重点可知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字。
参考答案: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透出,更加富有层次。
6.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尾联加上了动态的人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机,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这样一笔,使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
参考答案: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诗人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8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此诗大约作于公元761年,诗人经过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后定居草堂,得到了安身的处所。
7.叶梦得《石林诗话》说:“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试分析杜甫这两句诗“缘情体物”的妙处。
解析:此联刻画细腻,描绘生动,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之情与鱼的欢欣、燕的轻盈,融为一体。
参考答案: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细雨微风中鱼和燕子的动态:雨细,鱼儿才能欢快地游到水面,“出”字显出鱼的欢欣,极其自然;风微,燕子才能轻捷地掠过天空,“斜”字可见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诗人托物寄兴,表达了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
8.“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解析:先从具体的景物入手,然后从中找出景中所含之情。
参考答案:首联写草堂远离城郭,开阔轩敞的环境;中间两联写凭栏所见之景:颔联江水澄澈似与江岸平齐是远景,树木葱茏花朵盛开为近景;颈联由面到点,描绘鱼游水面、燕掠天空的动人画面;尾联呼应首联,突出环境的闲适幽静。全诗八句,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此诗描绘的是草堂环境、所见风光,字里行间蕴含着优游闲适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第9~10题。
山亭夏日
高 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①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日 射②
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注:①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②日射:太阳光的照射。
9.《山亭夏日》和《日射》所描写的景物环境各有什么特点
解析:高诗可抓住“绿”“阴浓”“倒影入池塘”“水精”“微风”“满架蔷薇”“香”等景物特点概括;李诗可抓住“风撼扉”“春事违”“寂寞”等词句分析概括。
参考答案:高诗写出了夏日蔷薇院中环境清幽、淡雅、明丽的特点,李诗写出了春日蔷薇院空寂、冷落、凄清的环境氛围。
10.请结合诗句,简析两首诗中的“蔷薇”各自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高诗中的“蔷薇”花开满架,一院飘香,为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机,表达作者闲适的情怀;李诗中女主人公置身于空寂的庭园中,红艳的蔷薇,生趣盎然的景物与冷寂、凄清的氛围构成鲜明的对比,凸显女主人公孤寂落寞的心情。
三、语言运用
11.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解析: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动作。
参考答案:月光洒在竹林中,一阵风吹过,送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
12.仿照画线语句的结构另写两个句子。
我喜欢在雨天读唐诗,那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宁静, , ,总让我沉浸在追怀人生旧事的意境里,让我远离浮躁的世事,拥有一片醉人的天空。
解析:从“我喜欢在雨天读唐诗”一句可知,所选用的诗句应该是与“雨”有关的唐诗。所写句子要与画线句子的句式相同(“那种”+诗句+“的”+形容词),内容上要前后连贯。
参考答案: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温润 那种“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的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