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真题重组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2023·浙江·高考真题)“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
2.(2021·浙江·高考真题)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
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
C.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为质点
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
3.(22-23高一上·湖南娄底·期末)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物体运动的路程不大于位移的大小
C.位移就是路程
D.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也为零
4.(21-22高一上·四川攀枝花·期末)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先沿正东方向移动了,用时,接着又沿正南方向移动了,用时,关于该物体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为 B.最后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C.全程位移大小为 D.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5.(24-25高一上·四川南充·期末)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0~5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B.A、B速度方向相同
C.A、B平均速度相等 D.时,A、B速度相同
6.(23-24高一上·四川凉山·期末)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B.加速度为零时,物体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C.加速度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D.加速度增大,物体速度也随之增大
7.(22-23高一上·上海徐汇·期末)有一身高为H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m的国际短跑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线动作。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则( )
A.运动员100m跑所用的时间是
B.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C.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D.运动员100m跑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8.(19-20高一上·北京西城·期末)小球的初速度是,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变为,用表示该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为了在图中表示加速度a,我们以初速度的箭头端为起点,以后来的速度的箭头端为终点,作出一个新的箭头,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下图中不能正确画出并表示小球做加速度向左的运动的是( )
A. B.
C. D.
9.(22-23高一下·湖北十堰·期末)何晖老师去学校对面的“寿康”购物,从一楼到二楼要乘坐上行自动扶梯。如果扶梯开动,何老师站在扶梯上,从一楼到达二楼需要时间30s;如果扶梯不开动,何老师沿扶梯从一楼走上二楼需要时间2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扶梯开动,同时何老师在扶梯上向上走,从一楼上到二楼需要时间10s
B.如果扶梯开动,同时何老师在扶梯上向上走,从一楼上到二楼需要时间12s
C.何老师沿开动着的上行扶梯从二楼走到一楼,需要时间50s
D.何老师沿开动着的上行扶梯从二楼走到一楼,需要时间60s
10.(23-24高一上·新疆·期末)北京大学物理系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变大,则速度不一定变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1.(6分)(23-24高一上·四川南充·阶段练习)如图1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
(1)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 (选填“频率为50Hz的交流”或“直流”)电源,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立即关闭电源
B.将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 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电火花计时器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后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2)如图2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D两点间距x= cm,AD段的平均速度= m/s(保留两位小数)。
12.(9分)(22-23高三下·福建南平·阶段练习)某班同学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的仪器,如图甲是实验室两种常用的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图乙中的 (填“A”或者“B”)。
(2)如下图所示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在所打的点中,取A、B、C、D、E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若已知,,、,则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v=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上图所示,是该同学从两次实验中得到数据后画出的小车运动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实验中处理纸带时,舍掉了开头一些密集的打点
B.第二次实验中处理纸带时,舍掉了开头一些密集的打点
C.第一次的实验误差比第二次的较大
D.第一次的实验误差比第二次的较小
13.(8分)(24-25高一上·河南南阳·期末)如图,是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发射器A与接收器B组成,发射器A能够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接收器B可以接收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发射器A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接收器B固定在桌面上或滑轨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B接收到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根据两者的时差和空气中的声速,计算机自动算出A与B的距离(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经过短暂的时间后,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第二次测量,根据B接收到红外线和超声波的时差和声速,得到物体的新位置。试根据以上信息求出发射器A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14.(13分)(24-25高一上·广东深圳·期中)如图所示,一个篮球从篮筐上由静止开始下落,经t1=1.95s落到水平地面上,速度大小为=7.8m/s,然后以速度大小=4.9m/s反弹,向上运动t2=0.5s达到最高点。已知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0.3s,求:
(1)篮球在空中下落过程的加速度;
(2)篮球在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加速度;
(3)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
15.(18分)(23-24高一上·安徽·阶段练习)“单车骑行”已经成为时下一种很时尚的健身、减压运动,如图甲所示为某人沿平直公路骑行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一时间关系图像,求:
(1)第时的速度大小;
(2)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3)通过计算并在图乙坐标系中画出此人内骑行的速度一时间图像(标出关键位置的坐标,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详解】AB.“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选地球为参考系,二者都是运动的,AB错误;
CD.“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二者相对静止,C正确,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详解】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猫看做质点,选项A正确;
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旋转球不能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
C.研究图丙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将鸟儿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
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能把马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A。
3.【答案】A
【详解】A.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满足矢量运算法则,是矢量,故A正确;
B.物体运动的路程不小于位移的大小,故B错误;
C.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故C错误;
D.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时,其运动的路程不一定为零。例如,质点绕圆形轨道运动一圈,位移为零,路程不等于零。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B
【详解】A.物体沿正东方向移动时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不一定为
故A错误;
B.最后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故B正确;
C.全程位移大小
故C错误;
D.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详解】A.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题图可知A的速度先变小后变大,A错误;
B.由题图可知,B沿正向做匀速直线运动,A先沿正向做减速运动,后沿负向做加速运动,故A、B运动方向不是一直相同,B错误;
C.由题图可知,0~5s内A、B位移x相同、时间相同,故平均速度相等,C正确;
D.时,A、B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不同,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详解】AC.速度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故AC错误;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加速度为零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故B正确;
D.由
可知加速度与物体速度无直接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详解】A.100m的成绩指的是总时间,运动员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变速运动,故无法求得运动时间,A错误;
BC.胸前号码上的模糊部分的宽度为,即为两次曝光时运动员的底片上的位移,根据运动员底片上的高度和实际高度的比例即可求得两次曝光的实际位移为
所以冲刺时的瞬时速度
B错误C正确;
D.100m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因无法求得时间,所以无法求出平均速度,D错误。
故选C。
8.【答案】BD
【详解】A.图像满足速度的变化量的描述,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中速度的变化量方向应该向右,不满足速度的变化量的描述,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图像满足速度的变化量的描述,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图中速度的变化量方向应该向左,图像不满足速度的变化量的描述,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D。
9.【答案】BD
【详解】设扶梯单独运行的速度为,扶梯不动,何老师运动的速度为,运动的距离为,由题意,有
AB.如果扶梯开动,同时何老师在扶梯上向上走,从一楼上到二楼需要时间为
故A错误,B正确;
CD.若何老师沿开动着的上行扶梯从二楼走到一楼,则需要时间为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0.【答案】BD
【详解】A.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大小仅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大可能加速度很小,如高速匀速运行的火车,速度很大,加速度为0,A错误;
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正确;
C.由加速度定义式
可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无关,则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C错误;
D.速度的变化跟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是否一致有关,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管如何变化,物体的速度大小均减小,故物体的加速度变大,则速度不一定变大,D正确。
故选BD。
三、实验题
11.【答案】 频率为50Hz的交流 BCDA(或CBDA) 2.70/2.71 0.09
【详解】(1)[1]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
[2]实验步骤要遵循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原则进行,即先安装打点计时器,再安装纸带,先接通开关再拖动纸带,打完后要立即关闭电源,故步骤为BCDA 或CBDA。
(2)[3]由题图中数据可以得出A点刻度1.00cm,D点刻度3.70cm,所以A、D两点间的距离为
3.70cm-1.00cm=2.70cm
[4]AD段的运动时间为
AD段的平均速度
12.【答案】 B 0.45 BC/CB
【详解】(1)[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需要接220V的交电流,故选B;
(2)[2]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
解得
(3)[3]第二次实验的图像中,速度没有从原点开始,即舍掉了开头一些密集的打点,且第二次实验图像中,点更靠近速度变化直线,误差更小。
故选BC。
四、解答题
13. 【答案】
【详解】设A第一次发射超声波时,A与B的距离为
设A第二次发射超声波时,A与B的距离为
发射器A在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所以发射器A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联立以上解得
【答案】(1)4m/s2;方向竖直向下
(2)42.3m/s2;方向竖直向上
(3)2.32m/s;方向竖直向下
【详解】(1)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根据
可知下落过程的加速度
m/s2=4m/s2
方向竖直向下;
(2)与地面碰撞过程中
方向竖直向上;
(3)全程的位移大小
全程的时间
t=1.95s+0.5s+0.3s=2.75s
则平均速度
方向竖直向下。
15.【答案】(1)
(2)
(3)
【详解】(1)由图像可知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第时的速度大小为
(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3)由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内静止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内静止
内反向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图像如图所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