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二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学习目标] 1.梳理内容,分析新闻的选材特点。2.品读文本,鉴赏文章细节描写等艺术技巧。
[情境导入] 假如你是“感动中国”节目组的制片人,张秉贵已经入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现场需要播放一个背景介绍的视频,你会如何制作这个视频?选用哪些事例场景?填充什么样的文案?……请参考人物通讯《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看看能否找到一些借鉴。
普通劳动者没有感天动地的宏伟业绩和英雄行为,但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表现出不平凡的劳动品质,对于这样的人物,该如何表现?请通读全文,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外地顾客 ②克制焦虑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爱戴和尊敬
1.(分析选材特点)作家冰心评价张秉贵说:“他用这团火,温暖着别人,照亮了别人。”再读文本,说说这篇通讯选取了张秉贵同志的哪些素材来表现他的“一团火”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在记叙张秉贵热情周到的服务时,用典型的事例让读者去感受和领悟他的“一团火”精神。如在表现他不管遇到什么烦心事都能保持热情的服务态度时,写他最心爱的唯一的女儿得了重病,他竭力克制自己的焦虑,一如既往地热情接待顾客;在表现他受到顾客的尊敬和爱戴时,列举了拿家乡的枣和梨感谢他的女顾客和主动给他凳子坐的饭馆大师傅的例子。这些事例都很典型,很有说服力。
前人优秀品质的当代意义 前人优秀品质对当下社会意义非凡,体现在以下关键层面:①锚定价值坐标:古代贤哲倡导的诚信、仁爱等理念,是现代价值观的内核。在信息繁杂、价值多元的当下,为大众校准价值罗盘,让人清晰辨别善恶美丑,笃定人生正确方向。②激发个体潜能:前人勤奋、坚毅、创新的精神,时刻鞭策当代人突破舒适区,在学业、事业上深耕细作,挖掘自身最大潜力,实现自我超越。③黏合社会关系:传统的守望相助精神在当下依旧闪耀。从邻里互助到社区志愿服务,再到全国齐心抗洪,它促使人们携手共进,消弭隔阂,让社会各个群体紧密相连,增强整体向心力。④厚植文化根基:诗词里的家国情怀、史书传承的忠义精神,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传承这些精神,就是在延续文化根脉,让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开枝散叶,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⑤驱动国家发展: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爱国、担当等精神激励着当下工作者,为国家科技飞跃、经济腾飞而奋力拼搏,全方位推动国家稳步迈向复兴征程。⑥照亮道德航道:当人们在现实中遭遇道德两难,前人的诚信、谦逊之举,便成为道德灯塔,照亮自我前行道路,引导人们坚守良知,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2.(鉴赏安排特点)视频素材选定之后,组织素材的先后顺序也很重要,如何才能让观众逐步走近张秉贵,让观众由浅入深地认识、熟悉最后读懂张秉贵是视频制作中不能忽视的。请思考:这篇文章从开头到“满面笑容地接待顾客”,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部分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是层层深入的。第一件事写张秉贵热情地招待抱孩子的顾客,体现出他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第二件事写张秉贵提前给赶火车的顾客称糖,体现出他超出一般人的观察力;第三件事写张秉贵热情地对待不讲理的顾客,更进一步体现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四件事写张秉贵不因女儿生病而影响工作,体现出他公而忘私的崇高精神。这四件事所体现的精神是逐层深入的,能让读者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张秉贵的伟大之处。
3.(品评细节描写)视频中细致入微的一些场景再现,可以更细腻生动地塑造人物性格、外貌、情感等,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可以成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使视频更有深度和质感。本文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描写张秉贵,请阅读下面的语句,赏析画线部分的作用。
场景1:只见张秉贵从货柜里拿起一块糖,放到孩子手里,孩子顿时止住了哭声……过了一会儿,轮到她买糖时,老张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2:老张立即征得前面顾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又告诉他应该在哪儿坐车去火车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3: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几年来,他还自己花钱买了230多种糖果来品尝,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景4:你看,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他抬头售货,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倾听顾客的要求和意见,不断解答顾客的询问,还要不停地拿糖、过磅、包包、打捆,同时用心算代替算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场景1:先拿一块糖给孩子,孩子止住了哭声;之后用小纸袋装好几块,塞给孩子。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张秉贵的热情周到、体贴入微。“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这一细节表现了张秉贵对工作的严谨和认真负责。
场景2:照顾赶火车的顾客,也没有冷落其他顾客,在征得前面顾客同意的前提下,先给赶火车的顾客称糖,这一细节体现出张秉贵对待每一位顾客都是体贴周到的。
场景3:为做好工作,自己花钱购买了数量不少的糖果,“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体现了张秉贵公而忘私的品质,以及对待工作认真与执着的精神。
场景4:“及时发现”“随时倾听”“不断解答”“不停地拿糖、过磅、包包、打捆”,这些都是张秉贵工作时对顾客的态度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了张秉贵服务态度好、工作认真的特点。“用心算代替算盘”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张秉贵业务熟练、精湛的特点,他不怠慢任何一位顾客,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1.视频播放过程中,需要以人物颁奖词为背景文案,读完此文后,你应该对张秉贵有了全面的了解,请为他写一则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张秉贵,一位普通的售货员,却以非凡的敬业精神和卓越的服务水平,成为时代的楷模。他在柜台里挥洒汗水,苦练“一抓准”“一口清”的绝技,只为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他以“一团火”的热情,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每一位顾客都当作亲人般对待。他的微笑如春风拂面,他的服务似冬日暖阳,在那一方小小的柜台前,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什么是大写的担当。他是商业服务领域的瑰宝,是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示例二)旧时代的童工、学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劳动模范,张秉贵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百货大楼的柜台,是他的舞台,他以精湛的技艺、热情的服务,演绎着精彩的人生篇章。“一抓准”抓出了精准与专业,“一口清”算出了速度与效率,“接一问二联系三”更是他对顾客的贴心关怀。他心中有一团火,温暖着顾客的心,也照亮了商业服务的道路。他的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2.颁奖典礼视频播放完之后,应进一步反思:冰心应《人民文学》之约,曾三次采访张秉贵,之后发表了报告文学《颂“一团火”》,引起社会上的热烈反响。她在这篇报告文学的结尾,激情洋溢地呼吁:“让我们都来接过这一团火!让我们都来赞颂这一团火!”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诞生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前那个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在经济发展、物资充足的今天有没有必要再坚持弘扬这种“一团火”精神?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正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的典型代表,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张秉贵为全社会展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他的这种“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品格和精神应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传承与发扬。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这位杰出的劳动模范,像他那样爱岗敬业,像他那样刻苦勤奋,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像他那样助人为乐!张秉贵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已远远超越了他所生活和工作的那个时代,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光辉典范。
课时测评6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时间:45分钟 满分:39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百货大楼前, ① 。人们塑起它是为了纪念一位普通的劳动者——张秉贵。张秉贵生前长期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担任售货员,他从没有因为自己工作的平凡而放松要求,而是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 )。面对这种情况,张秉贵 ② ,练出了称重“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技,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每逢节假日,张秉贵在柜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热情地为每一位顾客提供耐心周到的服务。他这种爱岗敬业的态度, ③ 。张秉贵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工作,为他人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在平凡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
1.(3分)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柜台前顾客排起长队就是因为物资匮乏
B.当时张秉贵还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
C.当时社会物资匮乏,人们生活艰苦
D.当时因为物资匮乏,顾客常常要在柜台前排起长队
答案:D
解析:根据后面的“面对这种情况”“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可知,括号内陈述的内容应是张秉贵面对的具体情况,且这种情况会造成顾客等待时间很长。A项,强调物资匮乏,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B项,强调张秉贵是普通售货员,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C项,强调人们生活艰苦,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
2.(6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立着一尊雕像 ②苦练工作技能 ③被人们誉为“一团火”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11分)
中华民族是崇尚劳动的民族,自古以来人们对劳动的赞歌 ① ,对劳动者充满敬意。于耄耋之年走进稻田查看水稻长势的袁隆平,站在普通的百货柜台而“一抓准”“一口清”的张秉贵,伸出贴满膏药的双手鼓励学生的张桂梅……人们对他们充满了赞美和敬意。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踏上新征程,我们却需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接续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而不懈努力。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在劳动中所体现出的坚守与热爱更是一笔 ② 的精神财富。他们让我们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来。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对一切 ③ 、贪图享乐的思想。
3.(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连绵不断(连绵不绝、不计其数、举不胜举) ②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③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解析:①语境指从古至今人们都赞美劳动,从没停止,可填“连绵不断”“连绵不绝”“不计其数”“举不胜举”。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连绵不绝:连续而不中断。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②此处修饰精神财富,凸显其重要,可填“无与伦比”“无可比拟”。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无可比拟:没有可以相比的。③此处和热爱劳动相反,可填“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不劳而获:自己不劳动而取得别人劳动的成果。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劳动的成果。
4.(4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踏上新征程,我们仍然(仍)需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接续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我们却需要”不合逻辑,将“却”改为“仍然(仍)”;二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而不懈努力”语序不当,将“奋斗”放到“目标”前面。
5.(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袁隆平”“……张秉贵”“……张桂梅”三个分句结构相似,构成排比。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气势。③描述了袁隆平、张秉贵、张桂梅劳动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劳动者的赞美和敬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
材料一:
劳模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劳模精神以特定的时代内涵与形象表征回应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现实需求,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底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这一时期的劳模选树也因此集中于工农业生产领域,并与组织劳动竞赛、完成生产任务紧密结合,在全社会形成了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如耿长锁、王治俭等农业领域劳模,王进喜、时传祥等工业领域劳模,焦裕禄、雷锋等先进模范代表,均以其团结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激励各地区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纪录,并最终凝练成具有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精神特质的劳模精神。
改革开放后,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迅速提升,劳动形态日益多元,社会生产亦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时代基调下,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知变化直接扩展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凡是通过合法劳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生产力发展者都被纳入劳动者范畴。劳模群体也突破了物质生产领域,知识分子、技术人员、私营企业家、体育明星等类型的劳模不断涌现。如孔祥瑞、包起帆等生产劳模,袁隆平、吴大观等科技工作者,王顺友、吴登云等服务业劳模,不仅具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还以锐意进取、巧干实干的精神风貌继承并发展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的精神品质,刻画出具有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内涵特质的新时期劳模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此背景下,劳动内涵进一步更新和拓展,不仅需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还需要创造性劳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大会评选出包括一线工人、企业技术人员、农民工、科教等专业技术人员、科级以下干部等多个群体,基本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由“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等特定劳模群体凝塑的精神品质进一步丰富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精益求精、创新创造为表征的新时代劳模精神,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识逐渐深入,劳动形态日益多元,劳模精神的具体内涵也在新的历史主题下被赋予相应的时代元素,但其基本内涵与精神所指却始终如一。
(摘编自崔延强、孟亚男《劳模精神的时代传承与当代高校劳动教育路径创新》)
材料二:
“5月是结婚旺季,各位小姐姐们一定要在最美的时节做最美丽的新娘……”
4月16日,一场名为“星婚庆星耀眼”的直播在视频号上进行,与其他直播不同,这次“带货”的两位主播均是劳模。在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劳模直播已不是新鲜事,镜头中的他们服务贴心、带货可靠,被网友们称为“劳模天团”。
从80年代的“劳模服务”到如今的“劳模带货”,在南京新百,老典型群星璀璨,新劳模层出不穷,唯一不变的是劳模们在平凡岗位上守正笃实、锐意创新。
“劳模天团”的带头人正是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吕雪瑾。
“我能成为劳模,都是向商场里的劳模师傅们学习的。”吕雪瑾笑着传授经验。
南京新百善“出”劳模。1983年,陶佩芬被评为全国劳模。柜台里有300多种小商品,白天忙,她就把商品的价格、品名、产地、用途等抄下来带回家背,业余时间到牙膏厂、肥皂厂和口腔医院向专业人士请教专业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陶佩芬成了洗化用品行家,蒙住眼睛的她随便拿块香皂一闻,就能准确地报出其品牌、产地、价格和特征。
陶佩芬时常将自己的服务秘诀讲述给同事听。在她的传帮带下,大批从业人员懂得了什么是“匠心”。陶佩芬还组织编写《新百劳模服务艺术》手册,帮助青年员工找到通往劳模舞台的“钥匙”。
2018年7月,吕雪瑾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6位一线劳模共同探索新零售时代变化下的创新服务营销方式。经过一年的摸索,逐步探索出“老字号商业信誉+劳模品牌资源+场景化购物体验”的新型服务模式。
确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一代劳模都有着自己的使命。
陶佩芬工作的20世纪80年代初,没人在意服务态度,她自己买东西时遭过“白眼”。当上营业员后,她温暖的笑容、处处为顾客考虑的态度让顾客如沐春风。
迈入新时代,一批年轻劳模脱颖而出,劳模精神也被赋予更多内容,一方面要将专业化做到极致,另一方面还要能把握时代脉搏。
吕雪瑾深知光靠之前的“两把刷子”在当下已行不通。她开始带着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试水“直播带货”。如今,“劳模带货”已发展成“全员直播”,在劳模的垂范作用下,南京新百的每一位营业员都拥有了直播带货的能力。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劳模已经过时了,我不这么认为。”吕雪瑾说。
劳模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摘编自苏雁、王菲《南京新百的“劳模天团”》)
6.(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集中在工农业生产领域选树劳模,有利于组织劳动竞赛,有利于形成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
B.随着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劳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外延也随之扩大。
C.劳模精神以两种方式来进行形象表征,要么以著名个体的名称,要么以具有代表性的地名来进行形象表征。
D.南京新百频频出现新劳模,主要是因为南京新百提供了有老字号信誉的平台,以及老一辈劳模的垂范指引。
答案:D
解析:A项,“有利于组织劳动竞赛”错误。原文为“这一时期的劳模选树也因此集中于工农业生产领域,并与组织劳动竞赛、完成生产任务紧密结合,在全社会形成了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可见并未说有利于组织劳动竞赛,而是与之紧密结合,选项曲解文意。B项,“随着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劳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错误。原文为“社会生产亦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时代基调下,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知变化直接扩展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可见劳动内涵发生变化并非“随着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而来。而是“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时代基调下,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知”发生了变化,选项强加逻辑关系。C项,“劳模精神以两种方式来进行形象表征……”错误。原文为“由‘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等特定劳模群体凝塑的精神品质进一步丰富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精益求精、创新创造为表征的新时代劳模精神……”,可见形象表征并非只有著名个体的名称、具有代表性的地名两种。
7.(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劳动形态日益多元,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物质生产领域劳模的比重保持不变。
B.“工匠精神”“女排精神”等精神是中国人民面对不同挑战凝练出来的精神标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奋勇前行。
C.在新零售时代变化形势下对新型服务模式的探索,是南京新百的劳模们对“守正笃实、锐意创新”精神的践行与诠释。
D.南京新百的劳模们青蓝相接、薪火相传,在他们之间代代传接的财富不但有服务秘诀,更有永远不会过时的劳模精神。
答案:A
解析:“但物质生产领域劳模的比重保持不变”错误。原文为“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大会评选出包括一线工人、企业技术人员、农民工、科教等专业技术人员、科级以下干部等多个群体,基本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可见文中并没有说物质生产领域劳模的比重保持不变,选项表述无中生有。
8.(3分)下列与人物通讯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二以网友的赞美之词“劳模天团”构成的标题,和《“探界者”钟扬》这一标题一样,都具有标题醒目、简洁的特征,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材料二的开头叙写“星婚庆星耀眼”直播的场景,与《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开头一样都采用了“亲历者”的视角,使文章具有“在场”感。
C.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中写袁隆平“一边甩去手上的泥巴一边对我说”一样,材料二也用访谈中得到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如“吕雪瑾笑着传授经验”。
D.人物通讯虽时效性不及消息,但其注重多角度表现人物,使人物形象能更全面具体地展现,材料二通过多渠道的采访来再现人物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答案:D
解析:“人物通讯虽时效性不及消息”错误。表述绝对,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但不绝对,人物通讯也可以做到如消息一样第一时间面世。
9.(4分)陶佩芬的“匠心”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张秉贵的“一团火”的含义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接待顾客时都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真诚、待人友善、贴心可靠;②都爱岗敬业、勤劳肯干,认真执着、精益求精,具有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③都乐于助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④都在平凡岗位上守正笃实、锐意创新,积极进取,不断探索。
10.(6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劳模精神分别以哪些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品质回应了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精神表现为团结苦干、无私奉献。②改革开放后,表现为锐意进取、巧干实干。③党的十八大以后,强调创造性劳动,表现为精益求精、创新创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第二单元 劳动光荣·实用
性阅读与交流
素养进阶 1 单元文本学习与探究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课堂讲义 篇目二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学习
目标
1.梳理内容,分析新闻的选材特点。
2.品读文本,鉴赏文章细节描写等艺术技巧。
情境导入 假如你是“感动中国”节目组的制片人,张秉贵已经入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现场需要播放一个背景介绍的视频,你会如何制作这个视频?选用哪些事例场景?填充什么样的文案?……请参考人物通讯《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看看能否找到一些借鉴。
普通劳动者没有感天动地的宏伟业绩和英雄行为,但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表现出不平凡的劳动品质,对于这样的人物,该如何表现?请通读全文,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读文会意
外地顾客
克制焦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爱戴和尊敬
1.(分析选材特点)作家冰心评价张秉贵说:“他用这团火,温暖着别人,照亮了别人。”再读文本,说说这篇通讯选取了张秉贵同志的哪些素材来表现他的“一团火”精神。
答案:文章在记叙张秉贵热情周到的服务时,用典型的事例让读者去感受和领悟他的“一团火”精神。如在表现他不管遇到什么烦心事都能保持热情的服务态度时,写他最心爱的唯一的女儿得了重病,他竭力克制自己的焦虑,一如既往地热情接待顾客;在表现他受到顾客的尊敬和爱戴时,列举了拿家乡的枣和梨感谢他的女顾客和主动给他凳子坐的饭馆大师傅的例子。这些事例都很典型,很有说服力。
探究启思
关键点拨
前人优秀品质的当代意义
前人优秀品质对当下社会意义非凡,体现在以下关键层面:①锚定价值坐标:古代贤哲倡导的诚信、仁爱等理念,是现代价值观的内核。在信息繁杂、价值多元的当下,为大众校准价值罗盘,让人清晰辨别善恶美丑,笃定人生正确方向。②激发个体潜能:前人勤奋、坚毅、创新的精神,时刻鞭策当代人突破舒适区,在学业、事业上深耕细作,挖掘自身最大潜力,实现自我超越。③黏合社会关系:传统的守望相助精神在当下依旧闪耀。从邻里互助到社区志愿
关键点拨
服务,再到全国齐心抗洪,它促使人们携手共进,消弭隔阂,让社会各个群体紧密相连,增强整体向心力。④厚植文化根基:诗词里的家国情怀、史书传承的忠义精神,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传承这些精神,就是在延续文化根脉,让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开枝散叶,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⑤驱动国家发展: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爱国、担当等精神激励着当下工作者,为国家科技飞跃、经济腾飞而奋力拼搏,全方位推动国家稳步迈向复兴征程。⑥照亮道德航道:当人们在现实中遭遇道德两难,前人的诚信、谦逊之举,便成为道德灯塔,照亮自我前行道路,引导人们坚守良知,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2.(鉴赏安排特点)视频素材选定之后,组织素材的先后顺序也很重要,如何才能让观众逐步走近张秉贵,让观众由浅入深地认识、熟悉最后读懂张秉贵是视频制作中不能忽视的。请思考:这篇文章从开头到“满面笑容地接待顾客”,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部分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是层层深入的。第一件事写张秉贵热情地招待抱孩子的顾客,体现出他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第二件事写张秉贵提前给赶火车的顾客称糖,体现出他超出一般人的观察力;第三件事写张秉贵热情地对待不讲理的顾客,更进一步体现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四件事写张秉贵不因女儿生病而影响工作,体现出他公而忘私的崇高精神。这四件事所体现的精神是逐层深入的,能让读者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张秉贵的伟大之处。
3.(品评细节描写)视频中细致入微的一些场景再现,可以更细腻生动地塑造人物性格、外貌、情感等,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可以成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更容易产生共鸣,同时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使视频更有深度和质感。本文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来描写张秉贵,请阅读下面的语句,赏析画线部分的作用。
场景1:只见张秉贵从货柜里拿起一块糖,放到孩子手里,孩子顿时止住了哭声……过了一会儿,轮到她买糖时,老张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
答案:先拿一块糖给孩子,孩子止住了哭声;之后用小纸袋装好几块,塞给孩子。这些细节都表现了张秉贵的热情周到、体贴入微。“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这一细节表现了张秉贵对工作的严谨和认真负责。
场景2:老张立即征得前面顾客的同意,很快给他称完糖,又告诉他应该在哪儿坐车去火车站。
答案:照顾赶火车的顾客,也没有冷落其他顾客,在征得前面顾客同意的前提下,先给赶火车的顾客称糖,这一细节体现出张秉贵对待每一位顾客都是体贴周到的。
场景3:卖糖果时,他虚心向爱吃糖的顾客了解各种人吃糖的习惯和各种糖果的味道。几年来,他还自己花钱买了230多种糖果来品尝,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
答案:为做好工作,自己花钱购买了数量不少的糖果,“并请同柜台的售货员一起尝”,体现了张秉贵公而忘私的品质,以及对待工作认真与执着的精神。
场景4:你看,他在柜台里,眼、耳、口、手、脚、脑这6部“机器”同时开动,他抬头售货,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倾听顾客的要求和意见,不断解答顾客的询问,还要不停地拿糖、过磅、包包、打捆,同时用心算代替算盘。
答案:“及时发现”“随时倾听”“不断解答”“不停地拿糖、过磅、包包、打捆”,这些都是张秉贵工作时对顾客的态度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了张秉贵服务态度好、工作认真的特点。“用心算代替算盘”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张秉贵业务熟练、精湛的特点,他不怠慢任何一位顾客,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1.视频播放过程中,需要以人物颁奖词为背景文案,读完此文后,你应该对张秉贵有了全面的了解,请为他写一则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答案:(示例一)张秉贵,一位普通的售货员,却以非凡的敬业精神和卓越的服务水平,成为时代的楷模。他在柜台里挥洒汗水,苦练“一抓准”“一口清”的绝技,只为减少顾客的等待时间。他以“一团火”的热情,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每一位顾客都当作亲人般对待。他的微笑如春风拂面,他的服务似冬日暖阳,在那一方小小的柜台前,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什么是大写的担当。他是商业服务领域的瑰宝,是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学以致用
(示例二)旧时代的童工、学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劳动模范,张秉贵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百货大楼的柜台,是他的舞台,他以精湛的技艺、热情的服务,演绎着精彩的人生篇章。“一抓准”抓出了精准与专业,“一口清”算出了速度与效率,“接一问二联系三”更是他对顾客的贴心关怀。他心中有一团火,温暖着顾客的心,也照亮了商业服务的道路。他的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2.颁奖典礼视频播放完之后,应进一步反思:冰心应《人民文学》之约,曾三次采访张秉贵,之后发表了报告文学《颂“一团火”》,引起社会上的热烈反响。她在这篇报告文学的结尾,激情洋溢地呼吁:“让我们都来接过这一团火!让我们都来赞颂这一团火!”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诞生于中国20世纪80年代前那个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在经济发展、物资充足的今天有没有必要再坚持弘扬这种“一团火”精神?请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张秉贵的“一团火”精神正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的典型代表,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张秉贵为全社会展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什么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他的这种“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品格和精神应作为一种文化和传统不断传承与发扬。我们应该永远牢记这位杰出的劳动模范,像他那样爱岗敬业,像他那样刻苦勤奋,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像他那样助人为乐!张秉贵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已远远超越了他所生活和工作的那个时代,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光辉典范。
课时测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9分)
北京市王府井大街的百货大楼前, ① 。人们塑起它是为了纪念一位普通的劳动者——张秉贵。张秉贵生前长期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的糖果柜台担任售货员,他从没有因为自己工作的平凡而放松要求,而是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想方设法提高服务质量。( )。面对这种情况,张秉贵
② ,练出了称重“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绝技,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每逢节假日,张秉贵在柜台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但他始终面带微笑,热情地为每一位顾客提供耐心周到的服务。他这种爱岗敬业的态度, ③ 。张秉贵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工作,为他人和社会做出了贡献,在平凡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值得人们尊敬和颂扬。
1.(3分)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柜台前顾客排起长队就是因为物资匮乏
B.当时张秉贵还是一个普通的售货员
C.当时社会物资匮乏,人们生活艰苦
D.当时因为物资匮乏,顾客常常要在柜台前排起长队
√
根据后面的“面对这种情况”“尽力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可知,括号内陈述的内容应是张秉贵面对的具体情况,且这种情况会造成顾客等待时间很长。A项,强调物资匮乏,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B项,强调张秉贵是普通售货员,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C项,强调人们生活艰苦,与后文陈述的内容不衔接。
2.(6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①立着一尊雕像 ②苦练工作技能 ③被人们誉为“一团火”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11分)
中华民族是崇尚劳动的民族,自古以来人们对劳动的赞歌 ① ,对劳动者充满敬意。于耄耋之年走进稻田查看水稻长势的袁隆平,站在普通的百货柜台而“一抓准”“一口清”的张秉贵,伸出贴满膏药的双手鼓励学生的张桂梅……人们对他们充满了赞美和敬意。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踏上新征程,我们却需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接续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而不懈努力。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在劳动中所体现出的坚守与热爱更是一笔 ② 的精神财富。他们让我们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来。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对一切 ③ 、贪图享乐的思想。
3.(3分)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绵不断(连绵不绝、不计其数、举不胜举)
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①语境指从古至今人们都赞美劳动,从没停止,可填“连绵不断”“连绵不绝”“不计其数”“举不胜举”。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连绵不绝:连续而不中断。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②此处修饰精神财富,凸显其重要,可填“无与伦比”“无可比拟”。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无可比拟:没有可以相比的。③此处和热爱劳动相反,可填“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不劳而获:自己不劳动而取得别人劳动的成果。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劳动的成果。
4.(4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踏上新征程,我们仍然(仍)需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接续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我们却需要”不合逻辑,将“却”改为“仍然(仍)”;二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而不懈努力”语序不当,将“奋斗”放到“目标”前面。
5.(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①“……袁隆平”“……张秉贵”“……张桂梅”三个分句结构相似,构成排比。②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气势。③描述了袁隆平、张秉贵、张桂梅劳动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劳动者的赞美和
敬意。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
材料一:
劳模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劳模精神以特定的时代内涵与形象表征回应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现实需求,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底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这一时期的劳模选树也因此集中于工农业生产领域,并与组织劳动竞赛、完成生产任务紧密结合,在全社会形成了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如耿长锁、王治俭等农业领域劳模,王进喜、时传祥等工业领域劳模,焦裕禄、雷锋等先进模范代表,均以其团结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激励各地区广泛开展劳动竞赛,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纪录,并最终凝练成具有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精神特质的劳模精神。
改革开放后,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迅速提升,劳动形态日益多元,社会生产亦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时代基调下,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知变化直接扩展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凡是通过合法劳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生产力发展者都被纳入劳动者范畴。劳模群体也突破了物质生产领域,知识分子、技术人员、私营企业家、体育明星等类型的劳模不断涌现。如孔祥瑞、包起帆等生产劳模,袁隆平、吴大观等科技工作者,王顺友、吴登云等服务业劳模,不仅具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还以锐意进取、巧干实干的精神风貌继承并发展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劳模的精神品质,刻画出具有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内涵特质的新时期劳模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为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此背景下,劳动内涵进一步更新和拓展,不仅需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还需要创造性劳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大会评选出包括一线工人、企业技术人员、农民工、科教等专业技术人员、科级以下干部等多个群体,基本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由“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等特定劳模群体凝塑的精神品质进一步丰富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精益求精、创新创造为表征的新时代劳模精神,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识逐渐深入,劳动形态日益多元,劳模精神的具体内涵也在新的历史主题下被赋予相应的时代元素,但其基本内涵与精神所指却始终如一。
(摘编自崔延强、孟亚男《劳模精神的时代传承与当代高校劳动教育路径创新》)
材料二:
“5月是结婚旺季,各位小姐姐们一定要在最美的时节做最美丽的新娘……”
4月16日,一场名为“星婚庆星耀眼”的直播在视频号上进行,与其他直播不同,这次“带货”的两位主播均是劳模。在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劳模直播已不是新鲜事,镜头中的他们服务贴心、带货可靠,被网友们称为“劳模天团”。
从80年代的“劳模服务”到如今的“劳模带货”,在南京新百,老典型群星璀璨,新劳模层出不穷,唯一不变的是劳模们在平凡岗位上守正笃实、锐意创新。
“劳模天团”的带头人正是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吕雪瑾。
“我能成为劳模,都是向商场里的劳模师傅们学习的。”吕雪瑾笑着传授经验。
南京新百善“出”劳模。1983年,陶佩芬被评为全国劳模。柜台里有300多种小商品,白天忙,她就把商品的价格、品名、产地、用途等抄下来带回家背,业余时间到牙膏厂、肥皂厂和口腔医院向专业人士请教专业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陶佩芬成了洗化用品行家,蒙住眼睛的她随便拿块香皂一闻,就能准确地报出其品牌、产地、价格和特征。
陶佩芬时常将自己的服务秘诀讲述给同事听。在她的传帮带下,大批从业人员懂得了什么是“匠心”。陶佩芬还组织编写《新百劳模服务艺术》手册,帮助青年员工找到通往劳模舞台的“钥匙”。
2018年7月,吕雪瑾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6位一线劳模共同探索新零售时代变化下的创新服务营销方式。经过一年的摸索,逐步探索出“老字号商业信誉+劳模品牌资源+场景化购物体验”的新型服务模式。
确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一代劳模都有着自己的使命。
陶佩芬工作的20世纪80年代初,没人在意服务态度,她自己买东西时遭过“白眼”。当上营业员后,她温暖的笑容、处处为顾客考虑的态度让顾客如沐春风。
迈入新时代,一批年轻劳模脱颖而出,劳模精神也被赋予更多内容,一方面要将专业化做到极致,另一方面还要能把握时代脉搏。
吕雪瑾深知光靠之前的“两把刷子”在当下已行不通。她开始带着工作室的小伙伴们试水“直播带货”。如今,“劳模带货”已发展成“全员直播”,在劳模的垂范作用下,南京新百的每一位营业员都拥有了直播带货的能力。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劳模已经过时了,我不这么认为。”吕雪瑾说。
劳模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摘编自苏雁、王菲《南京新百的“劳模天团”》)
6.(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集中在工农业生产领域选树劳模,有利于组织劳动竞赛,有利于形成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
B.随着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劳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劳动者的外延也随之扩大。
C.劳模精神以两种方式来进行形象表征,要么以著名个体的名称,要么以具有代表性的地名来进行形象表征。
D.南京新百频频出现新劳模,主要是因为南京新百提供了有老字号信誉的平台,以及老一辈劳模的垂范指引。
√
A项,“有利于组织劳动竞赛”错误。原文为“这一时期的劳模选树也因此集中于工农业生产领域,并与组织劳动竞赛、完成生产任务紧密结合,在全社会形成了积极生产、人人争当劳动模范的氛围”,可见并未说有利于组织劳动竞赛,而是与之紧密结合,选项曲解文意。B项,“随着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劳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错误。原文为“社会生产亦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时代基调下,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知变化直接扩展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可见劳动内涵发生变化并非“随着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扩展”而
来。而是“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时代基调下,人们对劳动内涵的认知”发生了变化,选项强加逻辑关系。C项,“劳模精神以两种方式来进行形象表征……”错误。原文为“由‘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等特定劳模群体凝塑的精神品质进一步丰富了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精益求精、创新创造为表征的新时代劳模精神……”,可见形象表征并非只有著名个体的名称、具有代表性的地名两种。
7.(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劳动形态日益多元,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物质生产领域劳模的比重保持不变。
B.“工匠精神”“女排精神”等精神是中国人民面对不同挑战凝练出来的精神标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奋勇前行。
C.在新零售时代变化形势下对新型服务模式的探索,是南京新百的劳模们对“守正笃实、锐意创新”精神的践行与诠释。
D.南京新百的劳模们青蓝相接、薪火相传,在他们之间代代传接的财富不但有服务秘诀,更有永远不会过时的劳模精神。
√
“但物质生产领域劳模的比重保持不变”错误。原文为“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大会评选出包括一线工人、企业技术人员、农民工、科教等专业技术人员、科级以下干部等多个群体,基本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劳模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可见文中并没有说物质生产领域劳模的比重保持不变,选项表述无中生有。
8.(3分)下列与人物通讯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以网友的赞美之词“劳模天团”构成的标题,和《“探界者”钟扬》这一标题一样,都具有标题醒目、简洁的特征,能引发读者的阅读
兴趣。
B.材料二的开头叙写“星婚庆星耀眼”直播的场景,与《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的开头一样都采用了“亲历者”的视角,使文章具有“在场”感。
C.和《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中写袁隆平“一边甩去手上的泥巴一边对我说”一样,材料二也用访谈中得到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如“吕雪瑾笑着传授经验”。
D.人物通讯虽时效性不及消息,但其注重多角度表现人物,使人物形象能更全面具体地展现,材料二通过多渠道的采访来再现人物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
“人物通讯虽时效性不及消息”错误。表述绝对,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但不绝对,人物通讯也可以做到如消息一样第一时间面世。
9.(4分)陶佩芬的“匠心”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张秉贵的“一团火”的含义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
答案:①接待顾客时都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真诚、待人友善、贴心可靠;②都爱岗敬业、勤劳肯干,认真执着、精益求精,具有无私奉献的劳模精神;③都乐于助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④都在平凡岗位上守正笃实、锐意创新,积极进取,不断探索。
10.(6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劳模精神分别以哪些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品质回应了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精神表现为团结苦干、无私奉献。②改革开放后,表现为锐意进取、巧干实干。③党的十八大以后,强调创造性劳动,表现为精益求精、创新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