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空气和氧气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好题汇编】三年(2023-2025)中考化学真题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4 空气和氧气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好题汇编】三年(2023-2025)中考化学真题中考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湖北专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18 09:42: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空气和氧气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01 空气和氧气
1.(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列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食品包装袋内常用来防腐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稀有气体
3.(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
B.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
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4.(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5.(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一氧化碳 D.红磷
考点02 碳和碳的氧化物
6.(2025·湖北·中考真题)湖北武汉推动碳普惠机制,建立个人“碳账本”,将碳减排量以积分方式可视化,激励公众积极参与减碳行动。下列行为能为个人“碳账本”积分的是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乘坐公交车上学
C.用煤生火做饭 D.单面打印纸质材料
7.(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某气体含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学项目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该气体的组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装置甲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减少,装置乙和装置丙的质量分别增加和。(已知:;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装置中试剂均足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则说明该气体中含 B.若,则说明该气体中含
C.若,则说明该气体中含 D.若,则
8.(2024·湖北·中考真题)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时,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B.左侧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
C.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 D.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
9.(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中国书法大会》书写时代精神。唐怀素《自叙帖》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主要是因为书写作品时所用的墨汁中含有的炭黑
A.是黑色固体 B.具有吸附性
C.常温下性质稳定 D.具有还原性
10.(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美好中国,幸福旅程”,活动中发布了首个中国省级旅游日的地“低碳旅行报告”。下列不符合“低碳旅行”行为的是
A.乘坐电瓶车观光 B.尽可能设置步行道
C.提倡全民自驾游 D.大力发展绿色住宿
11.(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B.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2025·湖北荆州·三模)燃放烟花时会产生以下气体,其中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监控的气体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2.(2025·湖北荆州·三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硫
3.(2025·湖北武汉·模拟预测)下列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氢气
4.(2025·湖北武汉·三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说法错误的是
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来防腐
C.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利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
5.(2025·湖北黄石·模拟预测)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中监测的物质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6.(2025·四川成都·一模)校园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差 B.加强大气监测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可以导致酸雨 D.空气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臭氧及一氧化碳
7.(2025·湖北荆州·三模)下列可以用来灭火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氢气
8.(2025·湖北武汉·三模)实验安全提示是确保实验室操作安全的重要措施。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无需标注的图标是
A.护目镜 B.洗手 C.用电 D.排风
9.(2025·湖北黄石·模拟预测)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并放热
10.(2025·湖北孝感·二模)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二氧化碳和葡萄糖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D.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
11.(2025·湖北宜昌·模拟预测)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分析 两个实验均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U形管中的红墨水最终将左低右高 既可探究CO2能溶于水,又能说明CO2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12.(2025·湖北襄阳·模拟预测)劳动创美好,实践促成长。下列实践活动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养鱼缸中通入氧气 氧气能供给呼吸
B 用熟石灰改良盆栽栀子花酸性土壤 氢氧化钙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 将活性炭包放入运动鞋中除臭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D 用废机油给自行车链条涂油 隔绝氧气,防止链条生锈
13.(2025·湖北武汉·模拟预测)动植物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两个实验均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图乙中的实验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图丙实验U型管中的红墨水最终将左低右高
D.图丁实验既可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14.(2025·湖北十堰·一模)烟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烟碱(又称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等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B.烟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尼古丁中含有氮气 D.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一氧化碳中的大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空气和氧气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01 空气和氧气
1.(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列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A正确;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
D、一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
故选:A。
2.(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食品包装袋内常用来防腐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供给呼吸,利于微生物和细菌的繁殖,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故选项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是食品包装袋内常用来防腐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C、氢气属于易燃性气体,泄露容易发生爆炸,不能用来防腐,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但资源稀少、价格较高,一般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
B.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
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B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与大多数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但不是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氮气和镁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氮化镁,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故二氧化碳可以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氮气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A错误;
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B正确;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
故选B。
5.(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一氧化碳 D.红磷
【答案】D
【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没有白烟产生,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没有白烟生成,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没有白烟产生,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02 碳和碳的氧化物
6.(2025·湖北·中考真题)湖北武汉推动碳普惠机制,建立个人“碳账本”,将碳减排量以积分方式可视化,激励公众积极参与减碳行动。下列行为能为个人“碳账本”积分的是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乘坐公交车上学
C.用煤生火做饭 D.单面打印纸质材料
【答案】B
【解析】A、使用一次性餐具:一次性餐具(如塑料或纸制品)的生产和处理过程会消耗资源并产生碳排放,尤其是塑料来源于石油化工,增加碳足迹,故A不符合题意;
B、乘坐公交车上学:公交车属于公共交通工具,多人共乘可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整体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属于低碳行为,故B符合题意;
C、用煤生火做饭:煤是化石燃料,燃烧时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CO2)及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显著增加碳排放,故C不符合题意;
D、单面打印纸质材料:单面打印浪费纸张,纸张生产需消耗木材资源,而树木能吸收CO2,减少用纸可保护森林资源,降低碳排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4·湖北武汉·中考真题)某气体含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学项目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该气体的组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装置甲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减少,装置乙和装置丙的质量分别增加和。(已知:;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装置中试剂均足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则说明该气体中含 B.若,则说明该气体中含
C.若,则说明该气体中含 D.若,则
【答案】C
【分析】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乙增加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水的质量,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则丙增加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则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个数比为,则生成物中氢、碳原子个数比为,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则反应物中氢、碳原子个数比为。
【解析】A、甲烷中碳、氢个数比为1:4,若,即9m3=11m2,则气体中只含甲烷,若9m3<11m2,则说明,则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气,至少含一氧化碳和甲烷中的一种,该选项说法正确;
B、若9m3>11m2,则,则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一氧化碳,至少含氢气和甲烷中的一种,该选项说法正确;
C、若9m3=11m2,该气体中可能为甲烷,也可能为一氧化碳和氢气,也可能三种气体都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若m2=0,则说明没有生成水,则气体为一氧化碳,由于,则m1g:m3g=(80-64):44,即11m1=4m3,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2024·湖北·中考真题)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时,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B.左侧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
C.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 D.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
【答案】D
【解析】A、甲烷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故A说法正确;
B、甲烷燃烧生成水,则左侧干冷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故B说法正确;
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故C说法正确;
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可得出甲烷中一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9.(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中国书法大会》书写时代精神。唐怀素《自叙帖》保存至今仍不变色,主要是因为书写作品时所用的墨汁中含有的炭黑
A.是黑色固体 B.具有吸附性
C.常温下性质稳定 D.具有还原性
【答案】C
【分析】根据墨的主要成分为炭黑,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析】A、用墨汁写的字不易褪色,是因为常温下墨汁中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与碳是黑色固体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用墨汁写的字不易褪色,是因为常温下墨汁中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与碳的吸附性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用墨汁写的字不易褪色,是因为常温下墨汁中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正确;
D、用墨汁写的字不易褪色,是因为常温下墨汁中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与碳的还原性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今年“中国旅游日”主题为“美好中国,幸福旅程”,活动中发布了首个中国省级旅游日的地“低碳旅行报告”。下列不符合“低碳旅行”行为的是
A.乘坐电瓶车观光 B.尽可能设置步行道
C.提倡全民自驾游 D.大力发展绿色住宿
【答案】C
【解析】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A、乘坐电瓶车观光,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符合“低碳旅行”,不符合题意;
B、尽可能设置步行道,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符合“低碳旅行”,不符合题意;
C、提倡全民自驾游,增加能源消耗,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旅行”,符合题意;
D、大力发展绿色住宿,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符合“低碳旅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3·湖北荆州·中考真题)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气体可压缩存储于钢瓶中——分子之间有间隔
B.花园里百花盛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
D.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C
【解析】A、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被压缩后防止间的间隔减小,体积随之减小,能够存储于钢瓶中,选项正确;
B、分子在不停运动,花开放后,具有花香味的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孔处,使人闻到香味,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错误;
D、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两种物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选项正确;
故选C。
1.(2025·湖北荆州·三模)燃放烟花时会产生以下气体,其中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监控的气体是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空气质量指数(AQI)监控的气体范围。AQI是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标,主要监控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危害的常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这些气体能引起急性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或中毒。二氧化碳(CO2)虽然是一种温室气体,会导致全球变暖,但它对呼吸系统的直接影响较小,因此不属于AQI监控范围。
燃放烟花时可能产生所有选项中的气体,但需判断哪个不被AQI监控:
A. 一氧化碳:是AQI监控的气体。一氧化碳有毒,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属于常见空气污染物。属于监控范围。
B. 二氧化碳:不是AQI监控的气体。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正常成分,主要被视为温室气体,而非直接危害健康的污染物。AQI关注短期健康影响,因此不监控二氧化碳。不属于监控范围。
C. 二氧化硫:是AQI监控的气体。二氧化硫来自含硫燃料的燃烧,能刺激呼吸道并导致酸雨,属于标准监控污染物。属于监控范围。
D. 二氧化氮:是AQI监控的气体。二氧化氮来自高温燃烧过程,能引起光化学烟雾和呼吸系统疾病,是AQI的核心指标之一。属于监控范围。
故正确选项是B。
2.(2025·湖北荆州·三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硫
【答案】C
【解析】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C。
3.(2025·湖北武汉·模拟预测)下列不属于空气成分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氢气
【答案】D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氢气不是空气成分。
故选D。
4.(2025·湖北武汉·三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中,说法错误的是
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来防腐
C.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利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解析】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HCl),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可以消耗过多的胃酸,所以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作保护气。 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能隔绝氧气,防止食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CO2),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实现人工降雨,该选项说法正确。
D、烧碱是氢氧化钠(NaOH)的俗称,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价格较高。 改良酸性土壤一般用氢氧化钙(Ca(OH)2,俗称熟石灰 ),因为氢氧化钙腐蚀性相对较弱,价格低廉,能与酸性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所以不能利用烧碱改良酸性土壤,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5.(2025·湖北黄石·模拟预测)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日报中监测的物质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空气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不需要监测。
故选D。
6.(2025·四川成都·一模)校园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组装和使用,可以提高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差 B.加强大气监测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可以导致酸雨 D.空气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臭氧及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空气质量指数越低,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含量越少,空气质量越好,而不是越差,A 错误;
B、加强大气监测能够及时了解大气污染状况,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B 正确;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到空气中,会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导致酸雨的形成,C 正确;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所以臭氧及一氧化碳是空气评价的主要污染物,D 正确。
故选:A。
7.(2025·湖北荆州·三模)下列可以用来灭火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氢气
【答案】B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能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
D、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5·湖北武汉·三模)实验安全提示是确保实验室操作安全的重要措施。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无需标注的图标是
A.护目镜 B.洗手 C.用电 D.排风
【答案】C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且该反应发光放热,需要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需要及时洗手,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无需用电,无需标注该图标,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需要注意排风,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5·湖北黄石·模拟预测)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并放热
【答案】B
【解析】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正确;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并放热,生成白色固体,选项正确;
故选B。
10.(2025·湖北孝感·二模)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二氧化碳和葡萄糖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D.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等物的失火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的硬度为10,是已知天然物质中最硬的,选项A正确;
B、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因此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B正确;
C、二氧化碳和葡萄糖都是含碳化合物,但二氧化碳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无机化合物。葡萄糖具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有机化合物,选项C不正确;
D、二氧化碳灭火器通过喷射出的液态二氧化碳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和降温灭火,且CO2挥发后无残留,不会损坏纸质物品,适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等物品的火灾,选项D正确。
故选C。
11.(2025·湖北宜昌·模拟预测)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方案
分析 两个实验均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U形管中的红墨水最终将左低右高 既可探究CO2能溶于水,又能说明CO2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B
【解析】A、左边实验中导管直接伸到集气瓶底部,低处的蜡烛先接触到二氧化碳,低处的二氧化碳先熄灭,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右边实验中低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中,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二氧化碳能使湿石蕊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会导致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水强,故左边二氧化碳减少的多,压强减小,故U形管中的红墨水最终将左高右低,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中,软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溶液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还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2025·湖北襄阳·模拟预测)劳动创美好,实践促成长。下列实践活动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养鱼缸中通入氧气 氧气能供给呼吸
B 用熟石灰改良盆栽栀子花酸性土壤 氢氧化钙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 将活性炭包放入运动鞋中除臭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D 用废机油给自行车链条涂油 隔绝氧气,防止链条生锈
【答案】D
【解析】A、氧气能供给呼吸,因此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氧气供给鱼类的呼吸,故说法正确;
B、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因此可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说法正确;
C、活性炭表面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良好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气味等,故说法正确;
D、用废机油给自行车链条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从而防止生锈,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3.(2025·湖北武汉·模拟预测)动植物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两个实验均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图乙中的实验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图丙实验U型管中的红墨水最终将左低右高
D.图丁实验既可探究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B
【解析】A、左边烧杯中,直接将二氧化碳通入瓶底,低处蜡烛熄灭,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右边烧杯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该选项不正确;
B、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变红色,对比可知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的物质(碳酸),该选项正确;
C、图丙中NaOH溶液吸收CO 后使该侧压强减小,U形管中液面应是左高右低,而不是左低右高,该选项不正确;
D、瓶子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14.(2025·湖北十堰·一模)烟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烟碱(又称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等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吸烟危害人体健康 B.烟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尼古丁中含有氮气 D.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一氧化碳中的大
【答案】C
【解析】A、烟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烟碱、焦油、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损害,吸烟危害人体健康,故A不符合题意;
B、烟草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烟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
C、尼古丁中含有氮元素,不含氮气,故C符合题意;
D、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一氧化碳中的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