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表格式)-【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表格式)-【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8 14:5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蓑烟雨工作室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课 古代埃及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的开篇课,以古埃及文明为核心,构建了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古埃及的金字塔、法老的统治” 三大板块,逻辑清晰且重点突出。内容上,既涵盖地理环境、发展历程等基础史实,又深入剖析文明成就与社会结构,兼顾知识广度与深度。通过地图、史料引文、图片等多元素材,将抽象历史具象化,契合初中生认知特点。教材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时空观念”体现在文明历程时间线中,“史料实证”依托文献与实物证据,“唯物史观”隐含于尼罗河对文明的影响及阶级压迫分析中。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时期金字塔规模等细节,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为教学提供丰富素材与思路。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历史基础,对古埃及等古代文明有初步认知,如通过影视、书籍了解金字塔、法老等元素,求知欲较强。他们逻辑思维渐趋成熟,能初步分析历史现象间的联系,但对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的深层关联、史料实证的方法掌握不足。部分学生对复杂历史概念理解易表面化。同时,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增强,喜欢讨论争议性问题,但合作探究的深度和史料解读能力需提升。教学中需结合其认知特点,强化直观教学与思维引导。
三、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依据新课标要求,本课需要重点落实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2.知道古埃及早期王国的文明状况,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金字塔的建造中包含的智慧,认识到古埃及民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四、教学重点 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古埃及的文明成就(尤其是金字塔)、法老的统治。
五、教学难点 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金字塔建造所体现的古埃及人的智慧以及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培养唯物史观。
六、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讲授法、史料实证法、时空定位法。
七、学习方法 自主归纳、观察分析、识读地图、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提问】出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图片,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著名建筑吗? 【导入】简要介绍古埃及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并带领学生一同走进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代埃及》 【回答】古埃及。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本课主题。
(二) 新课讲授 环节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一)古埃及的地理环境 1.读图学史 【引导】出示古代埃及地理位置图,读图,说出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运用地理知识,思考古代埃及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什么? 【讲授】出示文字材料,古埃及人认为,他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尼罗河的恩赐,所谓“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那么为何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请大家合作探究。 【提问】出示图片,古埃及都有哪些文明成就? 【回答】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回答】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 【回答】尼罗河定期泛滥,留下肥沃泥土,使古埃及农业发达。在尼罗河的利用历史中,形成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回答】根据对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测量尼罗河水位,丈量土地,诞生了数学。为颂赞尼罗河与神灵,创造象形文字。 借助地图培养学生 读图学史能力,结合气候类型分析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通过合作探究 “尼罗河的馈赠”,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的密切联系,为后续学习文明成就奠定基础。
(二)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 【提问】出示视频和时间轴,观看视频,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哪位同学可以发言说一说古埃及文明是如何发展的? 【强调】结合课件快速总结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历程,强调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回答】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统一;公元前15世纪,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地跨亚、非的军事帝国。后几度分裂外族入侵。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吞并,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帝国吞并古埃及,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占领古埃及…… 利用视频和时间轴,将抽象的历史发展历程具象化,帮助学生梳理古埃及文明的兴衰脉络,强化时空观念。
(三)古埃及文明的文明成就 【过渡】出示课件,展示古埃及文明的文明成就:太阳历、数学、医学、象形文字。请四个小组分别领取任务,稍后上前为大家介绍以上文明成就。 【1组】结合课件展开介绍太阳历: 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 通过小组分工介绍文明成就,
【拓展】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以埃及历法为基础,制定“儒略历”(“凯撒历”);到16世纪又经改革,产生“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这便是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通用的“公历”的由来。 【引导】想一想,五千年前的人怎么做算术题的 接下来请第二组的同学上前介绍数学成就。 【提问】同学们思考,古埃及的数学成就源于哪里呢? 【引导】出示图片和漫画,木乃伊,即“人工干尸”。世界许多地区都有用防腐香料处理尸体,年久干瘪,即形成木乃伊。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那古埃及人如何制作木乃伊呢? 【讲授】出示图片,用古埃及繁体字、简体字和希腊文同时刻在一块石碑上的诏书——“罗塞塔碑”于1799年被发现。经过20多年的努力研究,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终于破译了象形文字。 【补充】出示图片,古埃及文明的成就:雕刻绘画——壁画、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 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收获季3个季节,岁末加5天宗教日,每季4个月,每月30天。 【2组】创立了完整的数学符号,采用了十进位制。创建了完整的运算法则,有加法、减法、倍乘、分数算法以及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深度认识,主要体现在古埃及在丈量土地和建筑的设计方面。 【回答】古埃及的数学成就来源于日常的生产、生活。 【3组】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增长了解剖知识,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观看漫画和文字解释,了解木乃伊制作过程。 【4组】古埃及繁体字一般是指象形文字,它主要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多见于神庙,纪念碑和金字塔的铭文的雕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深入了解古埃及的智慧成果,感受文明的灿烂。 拓展太阳历与公历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数学成就的起源,培养唯物史观。 借助木乃伊制作过程和象形文字破译故事,增强学习趣味性,加深对文明成就的理解。
环节二:古埃及的金字塔
(一)用途、名字由来、典型代表 【引导】出示图文材料,金字塔的用途是什么?名字从何而来?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什么? 【讲授】出示图文材料,介绍胡夫金字塔,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金字塔要修建成这个形状呢?学生发言后出示漫画,释金字塔建造之谜。 【回答】①古埃及法老的陵墓②它的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③胡夫金字塔。 【回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以支撑石块的巨大重量。用大块石料建造,单一的四面体、 尖锐的顶尖,给人平衡 从基础问题入手,逐步深入探究金字塔的特点,通过
踏实、高不可攀的印象。金字塔的角锥状被视作是太阳神崇拜,它的形状就像太阳的光辉洒向大地。 分析建造形状和建造之谜,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二)评价、启示 【引导】出示文字材料,请学生材料分析,依据材料评价金字塔。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回答】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②反映了古埃及奴隶制阶级对奴隶的压迫。 【回答】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史料分析引导学生辩证评价金字塔,培养学生全面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环节三:法老的统治
(一)法老的含义、地位 【提问】出示图文材料,自主学习课本,法老的含义是什么?法老具有什么地位? 【回答】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具有绝对的权力。古埃及人对法老崇拜近乎疯狂,官员们以亲吻法老的脚而感到自豪。 【回答】法老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通过自主学习和图文材料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法老的特殊地位和权力本质,培养史料实证能力。
(二)王权衰落 【引导】出示俯瞰吉萨金字塔群图,观察三大金字塔的规模,你发现了什么?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回答】金字塔大小代表财富和权力。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来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历史分析能力。
(三) 课堂小结 本节课围绕古埃及文明展开,我们了解到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是其文明的“馈赠”,影响着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古埃及文明历经兴起、统一、强盛到衰亡的历程,创造了太阳历、数学、象形文字、金字塔等辉煌成就。金字塔作为法老陵墓,既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也反映了阶级压迫。法老集大权于一身,后期王权逐渐衰落。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早期文明的瑰宝,让我们看到了文明的多元与人民的创造力。 认真听讲,回顾所学内容,记好课堂笔记。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理清知识脉络。
九、 随堂练习 4道随堂测试题(详见配套教案)
十、 板书设计
十一、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样方式讲解古埃及文明,基本达成教学目标。地图和史料的运用,助学生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的重要性,但部分学生对“尼罗河馈赠”的深层影响理解不足。讨论金字塔建造时,学生参与积极,然对建造技术细节的探究不够深入。法老统治部分,因时间限制,对阶级关系的分析稍显仓促。后续需优化教学环节,增加直观案例,预留更多讨论时间,同时关注学生差异,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充分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