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8.2 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作业练习)---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 8.2 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作业练习)---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8 10:08:59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小二黑结婚(节选)
一、重点剖析
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答案

疑难 语境破
从课文所选的四节内容来看,小说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怎样的社会现状
答案 ①新的政权已经在解放区农村确立。②各种封建意识还有残留,如封建家长作风、封
建迷信思想、奴隶心态等;一些恶势力还在兴风作浪,横行霸道。③一些接受新思想、追求
民主自由的进步青年也在不断成长,并与封建意识、恶势力进行着不屈的斗争。
课文主要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他们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答案 主要塑造了小二黑、小芹、二诸葛、三仙姑以及兴旺、金旺等人物形象。根据他们
的所作所为以及性格特点,又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1)新一代农民的代表——小二黑和小芹。课文中的小二黑和小芹反抗父母、反抗兴旺和金
旺两兄弟的斗争,不仅是追求自由恋爱和个人幸福的斗争,而且联系着社会的思想斗争和阶
级斗争。小二黑和小芹身上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的农村新人在成长最初阶段的精神面貌。
在恋爱婚姻的问题上,他们摆脱了封建迷信思想和旧婚姻观念的束缚,敢于理直气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要求。他们的胜利是经受了双重考验而得来的,既粉碎了以兴旺和金旺两兄弟为代表的农村封建恶势力的破坏,还突破了来自父母基于封建迷信和旧婚姻观念而产生的阻挠。
(2)老一代农民形象——二诸葛和三仙姑。二诸葛和三仙姑是深受封建势力压迫和封建思想
毒害,以旧观念处世,最终有所转变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他们两个是小说中塑造得最为出色
的人物。作者通过描写他们阻挠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的不同动机和心态,凸显了他们各自
的性格特征。二诸葛是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的典型,他反对小二黑和小芹谈恋爱,除了因为
迷信“命相”,担心小芹克儿子之外,还在于嫌三仙姑名声不好,不愿意与她结亲。他就自作
主张,给小二黑收养了一个童养媳。但二诸葛的“天命”思想在自己儿子的婚姻上被彻底推
翻了。他被区长批评后,回家又被老婆奚落了一番,“见老婆都不信自己的阴阳,也就不好意
思再到别人跟前卖弄他那一套了”。三仙姑是一个好逸恶劳的妇女,她贪财出卖女儿;她作
风不正,讲究不恰当的穿戴打扮,每天都要涂脂抹粉,梳妆打扮一番。但经过区长的批评以及
在区上被人“围观”后,她终于下了决心,“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个当长
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鬼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
(3)封建残余势力——兴旺和金旺。兴旺和金旺两兄弟是农村中封建残余势力的代表人物。
他们身为村干部,却横行霸道,祸害乡里,乡亲们“有给他们花过钱的,有被他们逼着上过吊的,
也有产业被他们霸了的,老婆被他们奸淫过的;他两人还派上民兵给他们自己割柴,拨上民夫
给他们自己锄地;浮收粮,私派款,强迫民兵捆人……”乡亲们没有不恨他们的,但又因为长期
受到他们的压迫而惧怕他们。
《小二黑结婚》是怎样表现和歌颂民主改革、人民政权的主题的
答案 小说通过叙写小二黑和小芹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进行斗争的过程,表现和歌颂了民主改
革、人民政权的主题。
①小二黑和小芹在与封建家长二诸葛、三仙姑和恶霸兴旺、金旺的斗争中,把人民政权作为
坚强后盾,非常勇敢,无所畏惧,最终在人民政权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
②二诸葛、三仙姑在人民政权的教育下,终于转变了思想,开始了新的生活。
③恶霸兴旺、金旺兄弟破坏民主改革,受到了人民政权的惩办,以彻底失败告终,显示了民主
改革的必然趋势和人民政权的巨大威力。
二、写法赏析
1.情节连贯,故事性强;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赵树理汲取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和古典章回小说的长处,采用了单线条发展的手法,使得整
篇小说情节连贯完整,故事性很强。故事按照时间顺序“从头说起,接上去说”,前后衔接紧
凑严密,读起来流畅自然。全篇分为十二节,每一节都设有小标题,类似章回小说的一回。没
有选入课文的第一至八节是故事的开端和发展。作者用刘家峧的两个“神仙”——二诸葛
和三仙姑的故事引出了小二黑、小芹、兴旺、金旺这些人物的故事,一环扣一环,情况交代
得清楚,故事推进得有趣。到第九节,作者已经完成了矛盾激化前的最后准备。于是,在小说
的最后三节,读者如愿以偿地看到了矛盾的解决:兴旺和金旺两兄弟受到惩罚,二诸葛和三仙
姑在思想上发生转变,小二黑和小芹获得幸福——解放区迎来了新的气象。故事在迎来矛盾
的激化和解决的高潮之后,也获得了完美的结局,人物的行为前后呼应,体现了结构的严谨,读
来让人觉得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2.语言富有地方特色,朴实自然,生动有趣
作者的描写对象是山西农村的劳动人民,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叙述语言也独具风格,朴素、
平实,又生动、幽默。作者以劳动人民的口语为基本成分,又吸收了说书人口中一些有生命
力的活的词语,熔铸成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精粹的文学语言。比如写二诸葛面对小二黑
和小芹被带走的困境,他一会儿说“唉!反正是时运,躲也躲不过”,一会儿又念叨“了不得呀
了不得”;区长给他做思想工作了,他还冥顽不化,说“千万请区长恩典恩典,命相不对,这是一
辈子的事!”。这些语言非常符合二诸葛这一人物形象,又体现了地方语言特色,展示了浓厚
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这样的语言特色一以贯之,到结尾部分,作者这样描写小二黑和小
芹由区上回来后结婚的情况:“小芹和小二黑各回各家,见老人们的脾气都有些改变,托邻居
们趁势和说和说,两位神仙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他们结婚。后来两家都准备了一下,就过门。
过门之后,小两口都十分得意,邻居们都说是村里第一对好夫妻。”还是全部使用日常的话
语,没有一点堆砌辞藻的痕迹;就连“顺水推舟”这个成语,也是群众在口头上经常使用的。
此外,作者还吸收了通俗易懂的方言并运用到作品中,这类语言同山西的民情风俗融合在一
起,构成赵树理小说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
3.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作者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例如,小二黑被兴旺弟兄们捆着送到区上以后,二诸葛的
反应——“摸了摸脸,取出三个制钱占了一卦,占出之后吓得他面色如土。他说:‘了不得呀
了不得!丑土的父母动出午火的官鬼,火旺于夏,恐怕有些危险了……犯得了军法 ’”这段细
节描写,把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满脑子迷信的落后农民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又如,
三仙姑得知区上传自己后,动身之前,“换上新衣服、新首帕、绣花鞋、镶边裤,又擦了一次
粉,加了几件首饰,然后叫于福给她备上驴,她骑上,于福给她赶上,往区上去”。这段细节描写
既表现了人物好逸恶劳的形象,又写出了人物“老来俏”的特点。再如,“三仙姑那天在区
上被一伙妇女围住看了半天……回去对着镜子研究了一下,真有点儿打扮得不像话;又想到
自己的女儿快要跟人结婚,自己还卖什么老俏 这才下了个决心,把自己的打扮从顶到底换了
一遍,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装神弄鬼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这一细节
描写,则把人物的内心活动描写得细致入微,把人物性格的转变描写得具体真实,令人信服。
三、思维提升
赵树理给了《小二黑结婚》一个圆满的结局,但这个结局是不是太过圆满了呢 请谈谈你的
看法。
观点一 赵树理关于小二黑和小芹结婚的结局安排是合理的。小二黑和小芹代表了在历史
变革中的农民“新人”形象,他们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勇于和封建思想、封建势力进行斗
争,毫不畏惧。小二黑和小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出了时代的强音,表明了自己的勇敢与自
信,我们可以看到小二黑和小芹身上有着强烈的抗争精神及坚决与彻底的抗争态度。赵树理
通过对农民的情感、心理、地位以及家庭关系的描写,展现了新社会、新农民的伟大力量,
说明了封建思想虽未肃清,但正在走向消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赵树理最终把故事写成
大团圆的结局,既符合新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旧思想必然会被新思想改造、愿意接受新思想的
人们终将迎来美好生活的情节发展趋势,也符合广大百姓的愿望。当然,这里也包含着作者
对新社会背景下老百姓一定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观点二 赵树理关于小二黑和小芹结婚的结局安排是欠妥当的。虽然新事物替代旧事物、
新思想改造旧思想的结果是必然的,但是其过程也一定是艰难的、漫长的,是需要在相互斗
争中逐渐发生变化的,这个变化过程的推进一定会很缓慢。二诸葛和三仙姑,不管是真迷信
还是假迷信,封建思想、利己主义在他们身上是根深蒂固的,是烙上了深深的印痕的,他们深
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若要完全消除封建思想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
程。尽管他们反对小芹和小二黑婚姻的动机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极力维护封建的包办婚姻,
反对自由恋爱。既然有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从中作梗,小二黑和小芹的婚姻
必然是不会那么顺利的。所以说,这样的圆满的结局安排还是欠妥当的。
整合探究
任务 《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都是作家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而成的作品,请
从思想内容、创作手法、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分析二者的异同。
答案 同:从思想内容上来看,《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节选)都属于红色文学,是革命
题材作品,抒写了革命者的情怀,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
异:①创作手法:《荷花淀》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小二黑结婚》(节选)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
②情节结构:《荷花淀》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通过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片段展
开故事情节,情节简单,但富有生活情趣,充满诗情画意。《小二黑结婚》(节选)以叙述故事
为主,故事性强,在叙述中突出人物形象。作者用一个小故事引出另一个小故事,情节清楚,故
事有趣。
③人物形象:《荷花淀》中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青年妇女是正面的、积极的,是美与善的化
身。《小二黑结婚》(节选)中小二黑与小芹的圆满结局离不开党领导的政府的支持,落后分
子的改变离不开党领导的政府的教育,恶势力的清除离不开党领导的政府的帮助。*小二黑结婚(节选)
基础过关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刘家峧有个神仙,就是前庄上的二诸葛,原来叫刘修德。二诸葛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
二诸葛忌讳“不宜栽种”。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五月初三才下了四指雨。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初五是端午,他历年就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又不曾种;初六倒是个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勉强把他的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后来直到十五才又下雨,别人家都在地里锄苗,二诸葛却在地里补空子。邻家有个后生,吃饭时候在街上碰上二诸葛便问道:“老汉!今天宜栽种不宜 ”二诸葛翻了他一眼,扭转头返回去了,大家就嘻嘻哈哈传为笑谈。
小二黑是二诸葛的二小子,从小就聪明,像那些算属相、卜课等口诀,不几天就都弄熟了,二诸葛也常把他引在人前卖弄。因为他长得伶俐可爱,大人们也都爱跟他玩。这个说:“二黑,算一算十岁属什么 ”那个说:“二黑,给我卜一课!”后来二诸葛因为说“不宜栽种”误了种地,小二黑也跟着这事受了许多奚落。那时候小二黑十三岁,已经懂得好歹了,可是大人们仍把他当成小孩来玩弄,好跟二诸葛开玩笑的,一到了家,常好对着二诸葛问小二黑道:“二黑!算算今天宜不宜栽种 ”和小二黑年纪相仿的孩子们,一跟小二黑生了气,就连声喊道:“不宜栽种、不宜栽种……”小二黑因为这事,好几个月见了人躲着走,从此就和他娘商量成一气,再不信他爹的鬼八卦。
1.下列各项中的“好歹”与上文“已经懂得好歹了”中的“好歹”,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女儿听说,便回去了,又说:“妈,好歹快来。”(《红楼梦》)
B.张约进车前密告曰:“今日宫中设宴,未知好歹,主公不可轻入。”(《三国演义》)
C.行者道:“怯战而走,把洞门紧闭不出。老孙还要打开那门,与他见个好歹。”(《西游记》)
D.雷横娘道:“哥哥救得孩儿,却是重生父母。若孩儿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水浒传》)
2.画线句子如果改写成“二诸葛在许多事情上都要讲究个占卜问道”,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广阔乡野,有人追着瓜果成熟的时间度过四季,有人用全新的视角讲述“三农”故事,有人用“硬核科技”守护“大粮仓”……从逐梦者到筑梦人,一批批返乡青年,正在为乡村注入无限活力,也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多精彩。
 ① 。十八大以来,农村面貌(  ),既有“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清丽,也有通公交、通光纤和通网络的便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乡村和美,(  ),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产,新农村、新生活催生新业态、新希望,农村吸引越来越多想干事、会干事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无数青年以大地为卷、以奋斗作笔,书写一个个动人的返乡故事,绘成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② 。从“靠人力”到“靠算力”,从“体力活”到“技术活”,新农人为乡村带来“新农具”,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返乡青年通过直播带货、田间课堂等技能培训,迅速成为致富能手,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农村,原本讲究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正在走向更年轻、更富活力的未来。
费孝通先生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情结和乡愁情怀难以忽略和割舍,对于返乡青年来说,赋能乡村、服务家乡, ③ 。他们以(  )的方式,在家乡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梦想。逐梦乡野的返乡青年,正在把“眼前的生活”变成“向往的生活”,把浓浓的乡愁变成一张张回乡的车票,大胆选择自己的人生路,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3.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
                             
                             
4.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结合材料为本则新闻评论拟写标题,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5个字。
                             
                             
能力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
饲养员赵大叔[注]
马 烽
①赵大叔是个老庄户人,从小就喜爱牲口,可是他自己并没有专门喂养过。那时穷得不要说买牲口,连张皮子也买不起。老实说,赵大叔对喂牲口并不怎么内行。他初担任饲养员的时候,连他二儿赵树义都担心他喂不了。赵大叔说:“谁也不是天生就会,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②赵大叔自当了饲养员,全部精力都集中到这一工作上了。他经常去向喂养过牲口的人们请教,社里也特意为他召开了几次老农座谈会,专门座谈喂牲口的经验。有时县上“兽疫防治站”的刘大夫来检查牲口,赵大叔就跟在人家后边,问这问那,刘大夫也耐心地告诉他。他每次碰到刘大夫,总是用双手敬礼,用唱戏道白的声调说:“刘老师在上,弟子有礼!”其实刘大夫顶多三十岁。后来刘大夫送了他几本《怎样把牲口喂好》《牲口疾病常识》等小册子。赵大叔像得了宝贝一样。每天一有空闲,就拿上这些书本,去找识字的人读给他听。去年冬季,他又参加了村里的“速成识字班”,学了三个月,认下一千多生字。这以后,他就不再找别人读了。每天把杂务处理完,就戴上老花眼镜,拿着书本,一字一句地读。遇到“拦路虎”就去问别人,学到一点好的办法,马上就试验。
③赵大叔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进饲养方法。现在真算是甄家庄农业社的饲养专家了。
④赵大叔喂牲口,真是有意思极了。我第一次看他喂牲口,是来到这里的第三天晌午。
⑤那天我一进大门,远远见他从西房里端着一簸箕料往槽跟前走。牲口看见他,都“吱吱唔唔”叫唤。他对着牲口说:“大家都哑静一点儿,守点儿规矩嘛!反正是一个一份,叫唤也不多给你!”
⑥我忍着笑,轻轻走了过去。
⑦赵大叔顺着槽挨个给牲口添料。他走到一头大犍牛跟前,这头牛又高又大,左边的角断掉了。他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 一上午耕了三亩地,真是好样的!大家都像你就好了!”
⑧他只顾和牛说话,猛不防旁边一头驴伸过嘴来抢着吃簸箕里的料。赵大叔推开它,用一个指头指着驴的脑门心说:“你呀!就爱占便宜,批评你多少次了,一点儿也不改……”
⑨我听着忍不住笑出声来。赵大叔回过头来看了看我,一本正经地对我说:
⑩“这家伙是个‘二流子’,今年夏天才买来。你别看它样子长得不错,可奸猾啦!耕地拉车不出力,推磨净偷吃。拴到槽上,缰绳也要挽得短点儿,要不,吃完它自己的,就要抢着吃邻居的了!”
11赵大叔添完料,拿着空簸箕跑回西房去了。这时,我才注意到每头牲口槽前都贴着张小纸条,上边写着什么“二捣蛋”“独角龙”……我正看着,赵大叔又端来了一簸箕料。我指着纸条问他:“这是你给牲口起的名字 ”
12他一边给牲口添着料,一边回答道:“是啊!牲口多了,没个名不好认。再说,它们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脾胃。”“你就说‘老好人’吧,”他指着一头黑骡子,“性情老实极了,抱住后腿它也不踢,驾辕、拉套都行,女人小孩也能使用。‘火神爷’可就完全两样——就是边上那头灰骡子。干活倒挺起劲,力气也大,可就是脾气太坏,又踢又咬,一不小心,咬断缰绳就奔了。”
13正说到这里,那头灰骡子叫了几声。赵大叔笑着对我说:“看!它不高兴了,嫌我说它的缺点哩!”
14赵大叔向我讲述着每头牲口的性格,每头牲口的特点,讲得津津有味。他对每一头牲口都很关心,细心地喂饮它们,但他最关心的是那匹母马“金皇后”。
15“金皇后”又肥又壮,全身一片金黄,亮得像一匹黄缎子。赵大叔对“金皇后”特别优待,单独在一个槽上喂着。因为“金皇后”怀马驹了,赵大叔不让它干重活儿,每次上地,都要嘱咐赶牲口的人小心在意。每次“金皇后”从地里回来,赵大叔都要给它把全身扫净,用梳子把马鬃梳好。
16听说今年夏天,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天下午,“金皇后”耕麦茬地去了。忽然刮来一阵东南风,天上铺满了黑云,雷声紧跟着闪电,震得窗户都发抖,大雨像从天上倒下来一样。当时赵大叔正在剃头,刚剃了半个脑袋,他一看见暴风雨,赶忙跑回屋里,从炕上揭了块毯子,拔腿就往地里奔跑。一口气跑到地里,把毯子给“金皇后”搭在身上,他才拉着它回来。回到家里时,他自己完全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了。
17我离开这里前的一个下午,听人说“金皇后”要下驹子了,我赶紧跑到东院。只见赵大叔出着一头汗水,忙得跑来跑去。一时拿来了剪刀,一时又去取扎脐带的布,一时又吩咐王根锁熬米汤……“金皇后”的槽跟前围了很多人,个个喜气洋洋,说着笑着。看样子“金皇后”很快就要生产了,可是一直等到上灯时候,还没有动静。人们都有些焦急。又等了两三个钟头,还是没有动静。人们逐渐走散了,牲口圈前面只留下赵大叔几个人。
18人越着急,越觉得时间长。又等了两个钟头,还是没有动静。后来我就回去睡了。
19半夜里,我忽然醒来了,起来又到东院里看了看。只见“金皇后”卧下了,赵大叔把着盏风雨灯蹲在跟前。我问道:
20“还没有生下来 ”赵大叔愁眉不展地抬头看了看我,什么话也没有说。我也不知道再说什么好,站了一阵,就又回来睡了。
21天明的时候,我正睡得很甜,忽听有人推开门闯了进来,“呼”一下揭了我的被子。我睁眼一看,原来是赵大叔。他大声嚷道:“快起来,快起来,生下了!”
22他话没说完就跑出去了。我急忙穿好衣服跑到东院。院子里已经站下好多人,正围着牲口圈兴高采烈地谈论。“金皇后”安闲地喝着米汤,旁边卧着一匹红色的小马驹,身上搭着赵大叔的棉袄,瞪着两只黑色的大眼望着众人。
23赵大叔像个孩子一样,嘴里唱着,欢喜得满脸放出红光。
(有删改)
  [注] 本文写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当时国家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生产合作社应时而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赵大叔当初穷得根本买不起牲口,对喂牲口并不内行,这暗示了农村人民的生活境遇随着农村生产合作社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而有了转变。
B.根据赵大叔给不同牲口起的名字,不仅可以看出牲口的不同性格和特点,还可以推断出赵大叔的喜恶褒贬,其中他最厌恶“二流子”,后悔买了它。
C.赵大叔让“金皇后”单独在一个槽上吃料,不让它干重活,帮它梳理鬃毛,雨天淋雨把它拉回,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这匹马无微不至的照顾。
D.“金皇后”要下驹子时,槽前围了很多人,个个喜气洋洋;“金皇后”生下驹子后,院子里站了好多人,个个兴高采烈。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善良质朴,团结互助。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我”为叙述者,从“我”的视角讲述饲养员赵大叔的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B.小说语言朴实,通俗易懂,活泼生动,贴近生活,符合“山药蛋派”的风格特点。
C.小说以时间顺序为核心展开,线索单纯,层次分明,有“行云流水之势”,自然流畅。
D.小说结尾画横线部分与前文中的“赵大叔喂牲口,真是有意思极了”相照应,一个与众不同的饲养员形象呼之欲出。
3.第17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4.作为一名饲养员,赵大叔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B 文中和 B项中的“好歹”都是“好坏”的意思。A.不管怎样;无论如何。C.指结果,分晓。D.指危险(多指生命危险)。
2.答案 ①原句用具体动作代替概括性语言,表达更为具体生动。如用“抬脚动手”的具体动作代替“一切事情”,形象地说明了二诸葛的一举一动都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
②原句对仗工整,语言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韵美。如“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句很是生动活泼。
③改后的句子多为概括性语言,把原来的对仗工整的句子改为一般陈述句,显得呆板枯燥。
解析 原句中“抬脚动手”是具体动作,强调二诸葛做任何事情都要占卜问道,表达具体生动。“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对仗工整,语言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韵美。改后的句子把“抬脚动手”改为“在许多事情上”,不如原句具体生动;把原来的对仗工整的句子改为一般陈述句,显得呆板枯燥。
3.答案 日新月异 大有可为 力所能及 
解析 第一处,语境是说农村面貌不断发生变化,可填“日新月异”。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第二处,由后文“农村吸引越来越多想干事、会干事的年轻人……生动画卷”可知,语境是说年轻人返乡创业,很有发展前途,可填“大有可为”。大有可为: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
第三处,由后文“在家乡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梦想”可知,语境是说返乡青年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方式,赋能乡村、服务家乡,实现自己的梦想,可填“力所能及”。力所能及:自己的能力所能办到的。
4.答案 ①广袤乡村,是青春梦想扎根的沃土 ②返乡青年为乡村带来巨大变革 ③既是自我实现也是回报桑梓
解析 ①处位于第二段开头,前文概述了越来越多的青年返乡筑梦的内容,第二段主要介绍乡村发展日新月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来实现梦想,故可填“广袤乡村,是青春梦想扎根的沃土”之类的内容。
②处位于第三段开头,是总领句,第三段主要说的是返乡青年给乡村带来的变化,结合“新农人为乡村带来……返乡青年通过……正在走向更年轻、更富活力的未来”可知,此处可填“返乡青年为乡村带来巨大变革”之类的内容。
③处是说“对于返乡青年来说,赋能乡村、服务家乡”是什么,结合后文“在家乡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梦想……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可知,返乡青年筑梦乡野是双赢的,故可填“既是自我实现也是回报桑梓”之类的内容。
5.答案 返乡青年用青春浇灌梦想之花
解析 选文就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振兴一事进行评论。第一段概述返乡青年筑梦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创造精彩人生;第二、三段分别谈乡村适合年轻人实现青春梦想、返乡青年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第四段总结返乡青年逐梦乡野,“用智慧和汗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提炼出一些关键词:返乡青年、青春、梦想等。然后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关键词连缀,整合成答案即可。
能力提升练
1.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其中他最厌恶‘二流子’,后悔买了它”错误。原文提到“赵大叔向我讲述着每头牲口的性格……细心地喂饮它们”,足以见得赵大叔对牲口的喜爱。“这家伙是个‘二流子’……就要抢着吃邻居的了”,在赵大叔看来,“二流子”就像个调皮的孩子,赵大叔对牲口的了解和关心就像父亲之于孩子,没有“最厌恶‘二流子’,后悔买了它”之意。
2.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小说以时间顺序为核心展开”错误。本文是以人物为核心展开的,不是以时间顺序为核心展开的。
3.答案 ①人物方面:在“金皇后”将要生产时,“出着一头汗水”“拿来了剪刀”等细节描写突出了赵大叔对“金皇后”的重视,塑造了一个关心爱护牲口、工作细致的饲养员形象。
②情节方面:“吩咐王根锁熬米汤”与后文“‘金皇后’安闲地喝着米汤”相呼应,使故事情节严谨、合理。
③环境方面:“出着一头汗水”“拿来了剪刀”等细节描写营造了“金皇后”生产前的紧张气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的艺术手法的能力。从人物上看,画波浪线部分对赵大叔进行了细致刻画,“出着一头汗水”“拿来了剪刀”“取扎脐带的布”“吩咐王根锁熬米汤”,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赵大叔对“金皇后”的重视,也可以看出他做事细致严谨,关心、爱护牲口。从情节上看,“金皇后”要下驹子了,赵大叔“吩咐王根锁熬米汤”,这一细节与后文“‘金皇后’安闲地喝着米汤”相呼应,使故事情节严谨、合理。从环境上看,“金皇后”要下驹子了,槽前围了很多人,赵大叔“一时拿来了剪刀……熬米汤”,忙碌得“出着一头汗水”,这些细节营造了紧张气氛。
4.答案 ①有决心、有毅力,面对初任饲养员的挑战,认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②勤奋、努力,为学习饲养知识,多方求教。
③爱岗敬业,对饲养工作认真负责,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
④喜爱牲口,以“独角龙”“二捣蛋”等为牲口起名;精心喂养牲口,如无微不至地照顾怀马驹的“金皇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赵大叔“对喂牲口并不怎么内行”,“他初担任饲养员……担心他喂不了”,赵大叔面对挑战,却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可见赵大叔有决心、有毅力。
赵大叔当了饲养员后“经常去向喂养过牲口的人们请教”,“有时县上‘兽疫防治站’的刘大夫……问这问那”,他还参加了村里的“速成识字班”,可见赵大叔勤奋、努力,为学习饲养知识,多方求教。
“金皇后”怀马驹了,赵大叔不让它干重活儿,还给它扫身子,梳马鬃,下大雨了,自己头剃了一半也要淋雨去把“金皇后”拉回来;“金皇后”生产,赵大叔忙碌得跑来跑去。可见赵大叔爱岗敬业,对饲养工作认真负责,全身心投入,一丝不苟。
赵大叔根据牲口的不同性格和特点,以“独角龙”“二捣蛋”等为牲口起名;“金皇后”怀马驹了,赵大叔无微不至地照顾它。可见赵大叔喜爱牲口,精心喂养牲口。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