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同步讲义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知识梳理
一、能量的多种形式
自然界中能量以多种形式存在,常见的能量形式包括:
机械能:物体由于运动或位置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运动的物体)、重力势能(被举高的物体)和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如运动的足球、拉长的橡皮筋、山巅的危石均具有机械能。
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如热水、摩擦后的双手。
电能:电流具有的能量,如电池提供的电能、家庭电路中的电能。
化学能: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放的能量,储存在燃料、食物等物质中,如燃烧的煤球、食物中的能量。
光能:光具有的能量,如太阳光、电灯发出的光。
核能:原子核结构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如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
二、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一)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转化是指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发生改变。
典型实例分析:
1. 摩擦生热:双手迅速摩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温度升高。
2. 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电池对着阳光时,光能转化为电能,可带动小电扇转动;
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光,光能转化为内能,使水温升高。
3. 燃料燃烧:如汽油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释放热量。
4. 电动机工作:电动机通电后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如电风扇、电动车。
5. 发电机发电: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如水电站发电。
6. 光合作用:植物吸收太阳光,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二)能量的转移
能量的转移是指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能量的形式不发生改变。
典型实例分析:
1. 热传递:用热水袋取暖时,内能从高温的热水袋转移到人体;铁块一端烧红后,另一端也会变热,内能从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
2. 机械能转移:水流冲击水轮机时,水的机械能转移到水轮机,使水轮机转动;运动的小球碰撞静止的小球,前者的动能转移到后者。
(三)转化与转移的区别
项目 能量转化 能量转移
本质 能量形式发生改变 能量形式不变,仅位置变化
实例 电动机(电能→机械能) 热传递(内能从高温到低温)
判断依据 存在两种及以上不同形式的能量 仅一种形式的能量在不同物体/部分间传递
三、能量守恒定律
(一)定律内容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适用于一切能量变化过程。
(二)对定律的理解
1. “守恒”的含义:能量的总量不变,而非某一种形式的能量不变。例如,荡秋千时,若停止用力,秋千高度逐渐降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少,但机械能与内能的总量不变。
2. “转化与转移”的普遍性:所有能量变化过程都遵循这一定律。例如,用水发电时,能量转化顺序为:重力势能(高处的水)→动能(下落的水)→机械能(水轮机)→电能(发电机),整个过程中能量总量守恒。
(三)应用实例
1. 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
储能时:风力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蓄电池的化学能储存;
照明时:蓄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照明灯的光能。
2. 运动员滑雪:从高处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克服摩擦),由于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运动员在空中无法达到初始高度(机械能总量减少,但总能量守恒)。
四、永动机不可行原理
(一)永动机的设想
永动机是指不需要外界输入能量,却能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例如,设想通过高处水流冲击叶片做功,同时带动抽水机将水抽回高处循环工作。
(二)不可行的原因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机器运行中,叶片转动、抽水过程会因摩擦等因素消耗能量(转化为内能),导致用于抽水的能量小于水流冲击叶片的能量,最终水会越来越少,机器停止运行。因此,永动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无法实现。
(三)结论
任何机器只能实现能量的转化或转移,不能创造能量。能量守恒定律否定了永动机的可能性,是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体现。
五、教材“想想做做”实验解析
1. 摩擦双手:迅速摩擦双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会发热。
2. 黑塑料袋盛水晒太阳: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温度计示数升高。
3. 太阳能电池带动电扇: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电扇的机械能。
4. 塑料笔杆摩擦后吸引纸片:摩擦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静电),笔杆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热毯通电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B.电风扇工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将装有酒精的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并用塞子塞紧。快速来回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过一会儿塞子跳起来,如图所示。则( )
A.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拉动绳子过程,管内酒精温度升高,蒸发加快
C.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3.2016年奥运会三米板双人跳水夺冠后,吴敏霞以 5 金 1 银 1 铜的战绩成为奥运会跳水项目第一人,下列关于她三米板跳水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起跳时跳板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B.起跳时跳板的动能转化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C.起跳时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
D.离开跳板后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4.据报道,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 )
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D.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5.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试管内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直至沸腾.水沸腾后,橡胶塞从试管口飞出,试管口附近有“白气”产生.关于上述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B.水升温的过程,是通过热传递使内能增加的过程
C.试管口附近出现“白气”的过程,是内能增加的过程
D.活塞飞出的过程,是通过做功使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6.电蚊香是我们在夏季驱除蚊虫的好帮手.在使用时,只需将电蚊香插上电源,它内部的结构就会发热使蚊香片或电蚊香挥发,从而达到驱虫的目的.电蚊香在正常工作时,其内部发生的能量转化主要是( )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能转化为内能
C.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如图是某地使用的“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光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光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B.小风扇利用风力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照明灯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蓄电池夜晚放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8.如图所示,单摆从A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随后,我们会看到摆球会在C点左右摆动,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静止于C点.在摆动的摆动过程中,摆球所具有的机械能( )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D.周期性变化
二、填空题
9.小球在弹跳过程中,每次跳起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不断降低,是因为机械能转化为 ,小球、地面以及附近空气的总能量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10.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性质;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嫦娥”系列卫星,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燃烧将 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火箭的燃料使用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 较大。
11.在今年的杭州亚运会射击男子10米气步枪赛场,盛李豪以253.3环的优异成绩夺金(如题图所示)。射击时,枪膛内高压气体的 能转化为弹丸的机械能;子弹出膛后在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减小,机械能 。子弹击中靶心后停下,内能会 。(后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汽车刹车时,由于摩擦,汽车的动能转化为 能,这些能量不能自动地用来驱动汽车;而有些新能源汽车有“动能回收装置”,即在刹车时带动 (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工作,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 能并为电池充电,之后电池又可以再次驱动汽车。
13.如图所示为一种人们设想中的永动机,它通过高处的水流冲击叶片,叶片的转动又带动抽水机从低处将水抽到高处,从而循环工作,这种永动机 (选填“能够”或“不能”)永远工作下去,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一部分 能转化为 能,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4.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的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一段时间,水蒸气会把软木塞冲开。
(1)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
(2)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温度 (选填“降低”或“升高”)内能 (选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4)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电热毯通电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A不合题意;
B、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不合题意;
C、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消耗了热气的内能,瓶塞获得了机械能,即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符合题意;
D、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时,消耗内能同时获得了机械能;电热毯工作时,电能转化成了内能;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化成了机械能和内能;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2.【答案】A
【解析】【解答】AB、塞子跳起来,动能增大,这是因为拉动绳子过程,金属管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酒精蒸发成酒精蒸汽,说蒸汽对塞子做了功;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当塞子跳起时,金属管内气体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C不符合题意;
D、塞子跳起时,管内气体部分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内能改变方式和内能与做功的关系.
3.【答案】D
【解析】【解答】ABC、起跳时,跳板逐渐恢复原状(弹性形变减小),使运动员获得一定的速度并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跳板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ABC不符合题意;
D. 离开跳板后,在上升阶段运动员的速度不断变小,动能减小;在下降阶段运动员的速度不断变大,动能增大;所以离开跳板后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运动员起跳时的能量转化及运动员的动能变化分析判断。
4.【答案】B
【解析】【解答】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它还能把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是指把多余的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里.
故答案为:B.
【分析】能量的转化过程,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得到的能,由此分析解答.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酒精燃烧,是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的内能,故A正确;
B、水从火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使水的内能增加,故B正确;
C、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将塞子推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珠飘散在空中,即“白气”,故C错;
D、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将塞子推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燃料燃烧实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2)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3)“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电热灭蚊器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电能,得到内能,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B.
【分析】用电器工作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的过程.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A、这种新能源的路灯,“肩扛”太阳能电池板也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说法错误;
B、“头顶”的小风扇可以把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属于机械能的一种,故B说法正确;
C、照明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C说法错误;
D、蓄电池夜晚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不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分析】自然界中的风能和太阳能是能量巨大的资源,现在科学家都在设计装置利用它们的能量;
风扇式发电机可以通过风吹动扇片转动,把风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当摆球在A、B、C三点间来回摆动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一部分机械能会逐渐转化为内能,使机械能的总量减少,因此,摆球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
故选B.
【分析】知道单摆运动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并知道只有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时,机械能才会守恒.
9.【答案】内;守恒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道,皮球运动过程中弹起的高度越来越小,说明重力势能越来越小,同时速度越来越慢,也就是动能越来越小,即机械能减少。机械能减少的原因是克服空气摩擦力做功,与地面撞击做功,将机械能转化成了部分内能。
小球、地面以及附近空气的总能量是守恒的。
【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在转移或转化中,总量守恒。
10.【答案】比热容;化学;热值
【解析】【解答】(1)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2)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嫦娥”系列卫星,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3)火箭的燃料使用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热值较大。
【分析】(1)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3)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11.【答案】内;变小;变大
【解析】【解答】射击时,枪膛内高压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弹丸的机械能。
子弹出膛后在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减小,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小。
子弹击中靶心后停下,子弹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内能会增大。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
12.【答案】内;发电机;电
【解析】【解答】汽车刹车时,克服摩擦做功,则汽车的动能会转化为内能,这些能量不能自动地用来驱动汽车,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汽车刹车时带动发电机工作,可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为电池充电。
【分析】汽车刹车时,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这些能量无法再转化利用。发电机可以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13.【答案】不能;机械;内
【解析】【解答】他设想的机械装置不可能实现,因为抽水机在此过程中,存在摩擦,有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会逐渐减少,所以机械能总量不守恒,他设想的机械装置不能实现。
【分析】永动机不能实现,运动的物体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4.【答案】(1)内
(2)热传递
(3)降低;减小
(4)内;机械
【解析】【解答】(1)酒精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水蒸气冲开瓶塞,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则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4)水蒸气冲开软木塞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析】(1)(4)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2)改变物体的内能方式:①做功,本质为能量的转化;②热传递,本质为能量的转移;
(3)外界对物体做功,则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界做功,则内能减小,温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