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荷花淀
1.走近作者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
2.相关知识
20世纪50年代,京、津、保地区有一大批青年作者积极主动地学习孙犁的风格,效仿孙犁的路子写小说,即通过描写儿女情、家务事反映时代的变化。成绩突出的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形成了一个很有实力的作家群体。后来,人们把这个作家群体称之为“荷花淀派”,也称“白洋淀派”,孙犁被这一流派的作家视为领袖。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
1.注音
(1)吮吸(shǔn) 惦记(diàn)
晌午(shǎnɡ)
吆喝(yāo)
泅(qiú)
噘嘴(juē)
凫水(fú)
白洋淀(diàn)
藕断丝连(ǒu)
湿润润(rùn)
浸透(jìn)
百顷(qǐnɡ)
膝盖(xī)
垛(duò)
瞄着(miáo)
小褂(ɡuà)
(2)涨
横
2.写对字形
(1) (2)
追本溯源,巧记汉字
“手”是个象形字。金文的形体,像五指朝上的一只手。小篆的形体与金文相似。演变成楷书后,已看不出手的样子了。“手”的本义为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能持物的部分。在古籍中,由“手”字组成的词往往有“亲手”“亲自”义。如“手札”“手记”“手书”等。
“手”是个部首字,作偏旁时写作“扌”。在汉字中,凡由“手”或“扌”组成的字大都与手及手的动作有关,如“拿”“拳”“摹”“掂”“挣”等。
3.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
A.他虽然穷得一钱不值,但做事聚精会神,坚持不懈。(×)
B.某部一位领导要求机关各部门注意培养人才,特别要注重培养那些能力尚弱的年轻干部,要“赶鸭子上架”,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
C.有的明星会明智的选择和平分手互不打扰,而有一些则藕断丝连,剪不断,理还乱。(√)
D.官兵们发动群众参与到边境管理工作中来,筑就了一道反分裂、反偷渡的铜墙铁壁。(√)
4.辨析近义词
(1)消失·消逝
[辨析]消失:表示事物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如“他们的身影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消逝:有“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如“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①从21日起,人民银行再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同时从8月15日起,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税率将下调至5%,这使得国债的优势逐渐消失。
②暴雨肆意地泼洒,洪水仍在上涨。时间在一分一秒中消逝,一些楼房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可消防队员们毫无惧色,坚持挨家挨户地搜救被困的群众。
(2)本来·原来
[辨析]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原来:表示发现真实情况。
小王原来没去看世博会,其实工作这么忙,他本来就不应该去。
(3)何必·何苦
[辨析]何必: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必要。何苦: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
我对他说:“冒这么大的雨去看电影,何苦呢?”他撇撇嘴没理我。我也真是的,何必多此一问!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横祸(hénɡ
) 凫水(fú) 吮吸(shǔn)
B.梭鱼(shuō)
菱角(línɡ)
围剿(jiǎo)
C.席篾儿(miè)
惦记(diàn)
噘嘴(juē)
D.晌午(xiǎnɡ)
瞄准(miáo)
场院(chánɡ)
解析:A项,横hènɡ;B项,梭suō;D项,晌shǎn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D)
A.包括庄子在内的诸子百家可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是中国文化大厦的基石。
B.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的是地方。
D.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解析:A项,成分赘余,“可”与“堪”重复。B项,“不仅……”和“而且……”两个句子构不成递进关系。C项,两面对一面,应在“地方”前加“不是”。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A)
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推动发展,______,________。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试想一下,如果13亿人的创新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力,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B.既要解放社会生产力,又要社会创造力的解放
C.靠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更要靠解放社会创造力
D.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要解放社会创造力
解析:理由:①从语言逻辑看,后文表达中心为“创造力”,添加语句的语义中心也应为“创造力”,因此应选择“递进”关系的语句。②从句式角度看,选择的句式一致,以保持与其流畅。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是企业,①______________,无论转方式还是调结构,都只能是空中楼阁。而企业的转型升级说到底是企业家的事。企业家一定要认识到:过度的商业化、过度的急功近利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仅有资金,,没有核心技术和市场需求,②____________。核心技术不可能一夕之间掌握,但③______________,精工细作是对市场需求最好的呼应。
答案:①没有企业的转型升级②也支持不了企业的发展③企业可以精工细作。
◎写法归纳
1.简洁而传神的对话描写
如“夫妻话别”“探夫”前的对话等,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我们仿佛看到了白洋淀妇女那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纯朴、真挚的美好形象。
2.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如手指的震动、丢菱角、丢纸盒等细节描写非常符合人物当时的身份、情绪、性格、品质。有了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自然,富有情趣,也更体现出这群善良、勤劳、英雄的白洋淀儿女的人格之美、爱情之美。
3.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如月夜编席的景象描写,皎洁的月色,洁白的苇席,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渲染了宁静、优美的氛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烘托了人物形象。
◎写法精讲
景物描写的方法
景物描写的作用,在于揭示人物活动或事件展开的时代背景,烘托特定的氛围,衬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性格,促成故事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等。景物描写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鸟瞰法。即采用高处俯瞰的视角,写出景物的全貌或缩影。
2.移进法。又称移步换景法,有如移舟前进,眼前的景物随之变换,每移动一次,增加一重景色,平面相积,营造出一种立体感。
3.侧重法。即对所写的景物并不平均用力,只注重描写一点或一处,其余略记或不提,以突出重点景物的细节特征。
4.特写法。即采用“近距离、慢镜头”的手法,将局部或某侧面细加刻画。
5.多角度法。即从视、听、嗅、尝、感等各个角度去描写,将景物真切再现,富有立体感,令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妙。
6.虚实变化法。即将虚象写成实景,将实景写成虚景,使描写更具韵味。
7.动静结合法。即将静景写成动景,将景物写活,增强描写生动性;将动景写成静景,增强形象可感性。
◎名著印证
请任举一段自己喜爱的景物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那荷叶,大的似磨盘,有的舒展似伞,那荷叶上的水珠,有的像情人的泪珠,有的分散成细小的碎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闪烁着斑斓的光彩,远远望去,在周围的翠绿的群山映衬下,在红红的晚霞映照下,那一团团的荷花,像一团团红云,一层层的丹霞,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荷田,如胭如染,令人如入仙境。
◎微写作训练
请仿照巴金的《家》中环境描写的示例,以“氤氲的雾气淌在湖面上”为话题仿写一段环境描写。
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声。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个柔软的网的东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像在白天里那样地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氤氲的雾气淌在湖面上,到处都是布谷静谧的啼叫声。春的味道飘洒在空中,编成一床舒适的被,把所有的风光都裹在里面。鼻子所接触到的尽是裹在这舒适的被里的东西,任是一花一草,都不像是在世间那么美丽了,它们都有着暧昧、飘忽的感情,每一处都饱含了它的脱俗之美,都保守着它的传说,使人有一种如泣如诉的感动。
◎课内素材
荷花淀的女人不一定是容貌最漂亮的,甚至小说中都没有对她们的外貌进行一字一句的描写,可欣赏完整篇小说之后,给人的感觉却是震撼和感动的。在那个生命随时都会丢掉的抗日年代里,生活在荷花淀这个美丽富有诗意的土地上的一群妇女,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煎熬,她们在劳动中坚强,在战火中成长,在血泪中成熟,从家庭中走出,到革命这个大熔炉中去,虽然艰难却一路欢笑,用自己的所作所为给男人也给世人一个响亮的回答,她们是女性的骄傲,是时代的号角,是摧毁旧礼教的英雄。荷花淀中这一群妇女们,用她们的大度、大气、大仁、大义、大步伐、大节奏,诠释了中国女性的完美!
“完美”“光辉”“人性”“大爱”“震撼”等。
◎精彩运用
白洋淀的妇女不仅是勤劳、能干、识大体的,也是多情的、乐观的、坚强的。男人们参军才走几天,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便找借口去探望他们,她们对自己的丈夫有着深切真挚的爱。当然,她们又是乐观的。在没有见到自己的亲人时,她们虽然最初“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但她们“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这些情感丰富、爱说爱笑的女人们在遇到敌船时,虽然也心跳,但却不胆怯,不手软,她们机智地将船往荷花淀里摇,并下定决心,“假如敌人追上了”,决不投降,“就跳到水里去死”,表现出了坚定沉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回村后,这些经受了战争洗礼的妇女们的精神境界有了新的飞跃,她们很快也学会了射击,拿起了枪杆子,成立了一支自己的队伍,“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