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素养测评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历史见证yīng xióng( )的风采。他们xiōng huái( )家国,mò mò( )奉献,目标qīng xī( ),展现出 fēi fán( )的担当。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项?( )(2分)
A.将来 将领 B.宁愿 宁可
C.难保,苦难 D.要求,只要
3.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 B. C. D.
4.“左顾右盼”中“顾”的意思是( )。(2分)
A.回头看,泛指看 B.拜访
C.照管,注意 D.文言连词,但,但是
5.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但使龙城飞将在。(假使)
B.醉卧沙场君莫笑。(战场)
C.不教胡马度阴山。(令,使)
D.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2分)
A.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读书,使人志存高远。
B.看到铁面无私的包公铡了奸臣,台下观众不禁叫起好来。
C.民警英勇无畏地抢救国家财产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当地群众。
D.妈妈大义凛然地对我说:“晚上我要加班,你放学时奶奶会来接你。”
7.在排练课本剧《梅兰芳》时,为了突出梅兰芳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同学们针对表演提出了一些意见,其中不合适的是哪一项?( )(2分)
A.念“我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时可以重读“决不”两字。
B.念“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这句台词时应该用欣喜、期待的语气。
C.“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语气更强烈。
D.念“我不会因为生活的困顿向侵略者屈服!”时应该眼神坚定、声音洪亮。
8.壮壮对诗句表达的情感或态度做了笔记,其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2分)
A.生当作人杰。(豪迈)
B.醉卧沙场君莫笑。(喜悦)
C.万里长征人未还。(悲愤)
D.莫愁前路无知己。(乐观)
9.以下对中国外交官语录的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2分)
“在南海这个舞台上,曾经有过殖民侵略,有过非法侵占,现在又有人兴风作浪,还有人炫耀武力。但是就像潮水来了又退去一样,这些图谋最终都不会有结果,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A.南海曾有过殖民侵略,有过非法侵占。
B.在南海这个舞台上一直有不法之人捣乱。
C.关于南海主权,一直有人图谋不轨,但最终都没成功。
D.兴风作浪的人、炫耀武力的人会像潮水一样来到南海。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凉州词》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边塞战士征戍生活的紧张动荡。
B.“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意思是此次出征虽然充满艰险,但总有一些人活着回来。
C.书信中的称呼要空两格写,在称呼下面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问候语。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写了三件事,先介绍周恩来少年时期的伟大志向,再介绍产生这一志向的原因。
1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2)古诗中带有乐器名称的诗句很多,我想起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桌要转学了,他担心在新学校交不到朋友,我可以在临别赠言中用“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他的激励与劝慰。
(4)爱国之心,古今攸同。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用“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捐躯的爱国情怀;少年周恩来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博大的胸襟。
二、阅读与欣赏。(共36分)
(一)题乌江亭①(9分)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②,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释】 ①乌江亭: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②不期:难以预料。
12.下列哪一个观点和诗中的观点一致?( )(2分)
A.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大丈夫能屈能伸。
D.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13.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不同,在此诗中,杜牧首先提出胜败乃兵家常事,“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真英雄,最后一句中的“未可知”表达对项羽没有“卷土重来”的_______________之情。(4分)
14.关于项羽乌江自刎,李清照和杜牧的观点你更认同哪一个?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书信(10分)
①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在我国,人们很早就运用书信这种礼仪形式进行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书信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从古到今,书信还有手书、手柬、短信、便函、寸简、信札等别称。“信”在古文中有音讯、消息之义,另外,无论是托人捎的口信,还是通过邮差邮递的书信,“信”也有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收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
②书信分为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两大类。一般书信主要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家书类书信,朋友和同事之间的问候类书信、请托类书信、规劝类书信、借贷类书信、庆贺类书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个人和个人之间。专用书信主要有表扬信、感谢信、邀请信等,这类书信多用于单位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
③信封分为竖式信封与横式信封。信封上应贴上邮票并填写这些内容:由阿拉伯数字组成的邮政编码,收信人的详细地址,收信人姓名,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
④书信的内页,一般分为开头、正文、结尾、署名、日期等几部分。由于书信是人类借助文字交流思想感情、互通信息或联系各种事务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撰写书信时,态度要诚恳,称呼、问候用语及信中语气、措辞要符合写信人的身份。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能乱用。
15.表扬信、感谢信等多用于单位与人、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书信也称为( )。(2分)
A.一般书信 B.专用书信 C.手书 D.信札
16.短文第④段介绍的是( )。(2分)
A.书信的历史
B.书信的内页的注意事项
C.信封的格式
D.书信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
17.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2分)
A.信封上不必写明写信时间。
B.手柬、便函、寸简、信札等都是书信的别称。
C.“信”既指托人捎的口信,也指托人所传之言可信的意思。
D.一般来说,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应该写在书信正文的开头。
18.这篇短文介绍了许多与书信有关的知识,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在书写“书信的内页”时要注意的事项。(至少回答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两弹”元勋邓稼先(节选)(17分)
“在研制新的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邓稼先立下了汗马功劳!”邓稼先的同伴们这样说。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试验场和风雪迷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他带领奋战在核试验研究第一线的科研人员忘我地工作,过了整整十年的单身生活。失败的风险,成功的欢乐,大戈壁的风刀霜剑,染白了他的鬓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谁能想到,一次巨大的成功,竟使他因承受不住精神上的兴奋而险些倒了下去。
那是一次地下核试验,试验场上“千军万马”在等待着“零”时的到来。核装置徐徐下井了,各种探测仪器一齐开动,大家紧张地监测着各种数据。核装置下到深处的时候,突然有个信号测不到了。“怎么办呢?”科研人员回到帐篷里反复商量,有人主张把核装置从井里提上来拉回厂房查清原因;有人认为这样做太危险,主张就地解决问题后再下井。大家从夜里12点钟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决定在现场采取妥善办法。他跟科研人员来到井口附近一起研究解决办法。那时,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有人见他实在太疲倦了,劝他说:“邓院长,你回去吧!”邓稼先严肃地拒绝:“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他才和大家一起离开现场。
试验成功后,他兴奋极了,但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几天吃不好饭,只喝了一小杯酒的邓稼先竟当场晕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下。医生抢救了整整一夜,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便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都拿到了没有?这种情况下,邓稼先仍不肯休息,转身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这就是邓稼先!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人。
19.邓稼先等科研人员进行核试验研究的地点是在哪儿?( )(2分)
A.繁华的都市 B.辽阔的草原
C.风雪迷漫的戈壁 D.幽静的树林
20.造成邓稼先晕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A.地下核试验失败了。
B.长期生活在雪山,天寒地冻。
C.经常居住在戈壁,条件恶劣。
D.过度紧张劳累,长期吃不好饭。
21.联系短文内容,下列哪一项最适合用来形容邓稼先?( )(2分)
A.秉公执法 B.精忠报国
C.刚正不阿 D.铁面无私
22.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本文讲了什么?简要写写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了短文,你想对邓稼先爷爷说些什么?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25.《青少年报》的《成长的烦恼》栏目正在面向读者征稿,请你把最近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写下来,以书信形式寄给《青少年报》编辑部。注意:(1)寄信人署名为“苦恼的我”,注意书信格式;(2)请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1.英雄 胸怀 默默清晰 非凡
2.B
3.D
4.A
5.A
6.D
7.C
8.B
9.C
10.D
11.(1)秦时明月汉时关
(2)示例: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3)天下谁人不识君(4)死亦为鬼雄 为中华之崛起二读书
二、(一)12.C
13.包羞忍耻 惋惜、遗憾
14.示例①:我更认同李清照的观点项羽兵败后,看着昔日战友惨死,不肯独活,也不想成为没有尊严的俘虏,因此自刎,他把情义和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是个英雄豪杰。示例②:我更认同杜牧的观点。大丈夫能屈能伸,面对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应该不言放弃,逆流而上。项羽如果能吸取这一次失败的教训,重整旗鼓,说不定可以改写历史,也对得起死去的战友。
(二)15.B
16.B
17. D
18.示例:①态度要诚恳,称呼、问候用语及信中语气、措辞要符合写信人的身份;②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
(三)19.C
20.D
21,B
22.环境戈壁滩环境的恶劣,烘托了邓稼先的爱国精神和献身国防事业的决心
23.本文主要讲了邓稼先在戈壁滩上进行核试验研究,他带领科研团队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故事
24.示例:
我想说:“邓稼先爷爷,您真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您依然坚持不懈地进行核试险为祖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精神。我要向您学习将来也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25.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